學術研討會的開幕詞

學術研討會的開幕詞1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各位朋友:

學術研討會的開幕詞

經過緊張有序的交流,xx師專、xx作協共同舉辦的“走近xx作家羣”學術研討會已進入尾聲。此次研討會在xx師專和市作協領導的直接指導下,在與會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了大會預期的議題,獲得了圓滿成功!

參加本次研討會的有來自全市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和作家詩人,收到論文10餘篇。這是我市首次舉辦高校學者和作家、詩人面對面的對話,大家就作家作品、作家思想、文學與跨學科研究等幾個方面的主題展開了廣泛的溝通、交流和研討,着重討論了xx部分作家、詩人的作品和創作特點,並就當前情勢下的文學和文學創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達到了相互學習與借鑑的目的。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改革開放30年來,xx地區的文學和文學研究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出現了不少的作家、作品,創作和學術視野不斷拓展,產生了一批有一定影響的作品和學術成果。不過,相比於我省其他一些市州,xx文學的發展還存在諸多不足,在文學、文學評論和文藝理論等方面,還沒有出現在全省、全國具有震撼性的作品。

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改革開放把我們帶進一個充滿鉅變的時代,各種利益與價值都在發生衝撞,各種思考與觀念都在發生對抗。我們生活在一個衆語喧譁又莫衷一是的語境之中,市場意識形態和濫觴的消費主義,武斷地侵蝕着文學的領地,整個文學價值判斷失衡。招搖於世的“僞作家們”顛覆了文學的莊嚴,消解了文學的神性。他們得意洋洋地一邊填滿慾望的口袋,一邊鳴響文學的喪鐘!

我們該怎麼辦?在境況不利於文學的時候。一句話,真正的作家應該守望人類精神高地,與其在山谷哭泣,不如在山頂放歌。要做的應該是:屏棄時下那些生命價值淪喪、審美趣味低下的僞文學,創建一種關注時代困境,揭示人生問題,抒發生命體驗,尋求精神解救的真文學,以期解蔽時代、反思文明、關懷人生、豐富心靈,爲鑄造民族新的良知、新的靈魂,去開拓更加廣闊完善的社會文明、生命時空和精神境界!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詩經雲:“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今天的會議雖然短暫,但大家在交流過程中增進了友誼,影響將會是長遠的。因爲大學應該是、也永遠是文學的基地。否認良好的、系統的高等教育與作家的養成的一些說法,應該是膚淺的和短視的。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與xx師專領導、各位同仁、各位朋友的關懷與支持是分不開的,在此我代表市作家協會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同時,由於我們的經驗不足,本次研討會尚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時間過於緊促,我市還有一些有成就的作家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到會,等等。不周之處,尚希大家海涵。最後,真誠地祝願各位工作愉快、身體健康!

現在我宣佈xx師專、xx作協 “走近xx作家羣”學術研討會閉幕!

謝謝大家!

學術研討會的開幕詞2

各位代表、各位來賓:

在金風送爽的深秋時節,我們相會在榕城,“七閩天東南,羣山號未絕。”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爲此次會議的召開付出艱辛勞動、辛勤汗水的福建中醫學院領導以及全體會務組成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年來,面對西方科學的挑戰,面對國內部分人士的非議,中醫藥事業受到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但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伴隨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文化、中醫藥文化也迎來了偉大復興的曙光。尤其是今年更是喜事連連。

5月國務院發佈22號文《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第八條就是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提出要將中醫藥文化建設納入國家文化發展規劃。6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成立了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專家委員會,7月召開了500多人蔘加的全國中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經驗交流會。

四年來我們分會積極開展中醫藥文化的研究、傳播與建設工作,完成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交給的多項研究項目——中醫醫德規範研究、中醫醫德評價體系研究、中醫院核心價值、行爲規範、環境形象建設研究,目前還在承擔綜合醫院中醫科建設研究項目。

通過研究梳理出中醫文化的核心價值爲仁和精誠。值得一提的是我分會的這些研究成果,都已經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採納,並作爲政府文件開始實施。我會多位委員在中醫藥文化的傳播方面做出了貢獻,有的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有的出版書籍、發表文章,向大衆傳播中醫藥文化、介紹中醫養生知識,取得了較大的.社會反響。

我分會在中華中醫藥學會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在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增強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值得高興的是由於我分會的呼籲和努力,中醫文化學已列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二級學科,作爲重點培育學科進行建設。

昨天,我分會完成了委員換屆工作,新一屆委員會不僅彙集了中醫藥文化研究、傳播方面的專家、學者,而且吸收了在中醫院文化建設、中醫藥企業文化建設、院校文化建設方面的領導者、實踐家,目前第四屆委員會有委員170人、常委65人,涵蓋面廣,陣容強大,已成爲中華中醫藥學會最大的分會之一。

各位代表,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的靈魂和根基,是中醫藥事業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是中醫人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中醫藥文化分爲心、手、臉三個層面,也就是核心價值層面、行爲規範層面、物質形象層面。“文化”是一種相當複雜的形態,其產出規律、作用方式、傳承路徑等都表現出它的獨特性。具有歷史性與時代性、民族性與地域性、穩定性與變異性、排他性與包容性相結合的特徵,我們要研究的問題還有很多,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我們應該在以下四個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中醫藥文化內涵的研究,包括中醫藥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尤其是原創思維)、人文精神、醫德倫理。要梳理中醫藥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既要繼承、整合傳統中醫藥文化資源的,還要創新先進的中醫藥文化。要提升中醫藥文化的軟實力。

第二,中醫藥地域文化發掘與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加強中醫藥文物、古蹟保護,做好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加大對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保護力度,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創造良好傳習條件。既要打造地域中醫藥文化的品牌,更要塑造中醫藥精神,提升中醫藥的形象。

第三,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包括國內傳播和國際傳播。國內傳播各種媒體,開展中醫藥科學文化普及教育,加強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國際傳播,探討和孔子學院合作的渠道。加強輿論引導,營造全社會尊重、保護中醫藥傳統知識和關心、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第四、中醫藥機構文化建設,包括中醫院、中醫藥企業、中醫藥院校的中醫藥文化建設——心、手、臉三個層面的建設。弘揚中華優秀醫德。加強中醫藥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打造中醫藥機構文化品牌。促進中醫藥文化產業的發展。

我們相信,新一屆中醫藥文化分會將在總會的領導下,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在中醫藥文化研究、普及、推廣、建設方面繼續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後,預祝第十二屆全國中醫藥文化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祝各位代表、各位來賓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