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的解說詞

紀錄片的解說詞

傣族是與水有緣的民族,稱爲水的民族。自古傣族先民們就生活在滇、桂、黔地區,與壯族、水族、布依族、黎族有密切的關係,同源於古代的“百越”。他們以“紋身斷髮”爲共同習俗,而又互相雜處。傣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傣族有自己的歷法,紀元始於公元638年,有推算日、月蝕的傣文典籍,有關於傣族歷史的文獻記載,還有內容豐富多彩的詩歌、傳說、故事、寓言、童話等文學作品。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歌舞是他們傳統的民間文藝活動,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舞蹈中的孔雀舞和象腳鼓舞都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傣族人民喜愛和崇尚孔雀,不但在家園中飼養孔雀,而且把孔雀視爲善良、智慧、美麗和吉祥、幸福的象徵。因此,每當宗教節日和年節慶典,人們爲了賧佛和祈求吉祥,都要表演傳統的《孔雀舞》。在傣族,從3、4歲的幼兒到古稀老人沒有不會擊打象腳鼓的。象腳鼓的高級演奏者,不單純只是打鼓的樂師,同時必定是一名優秀的舞者。因爲傣族舞者所能呈現出的表演水平與鼓手的演奏關係密切。他們的'舞姿靈活歡快,跳躍性強,是青年男子表現個人鼓舞水平和技藝的極好形式。

在傣族,最重大節日當屬潑水節。時間在公曆四月中旬。其實,潑水節爲傣族的新年。在這一天裏,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的盛裝,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你潑我、我潑你,它象徵着吉祥、幸福、健康。年輕人手裏明亮晶瑩的水珠,還象徵着甜蜜的愛情。潑水節的內容除潑水外,還有賽龍舟、鬥雞、跳孔雀舞、丟包、放高升、放孔明箭等活動。

丟包是傣族青年男女戀愛的一種方式。姑娘先把手中的小香包丟到男方一邊,男方接到了又回擲過來,接不着的一方要認輸送禮物給對方。實際上,姑娘都是有目的甩給意中人,對方又甩過來。幾次之後,姑娘把香包甩得又高又遠,會心的小夥子也假裝接不着認輸,走到姑娘面前把事先備好的禮物送給她。於是雙雙離開丟包場,到河邊林中談情說愛去了。

在傣家最擅長的、最多樣的美食應當屬竹筒飯。在竹筒里加上適量的米和水,再用乾淨的稻草塞住筒口,放到火裏去烤。大約需要20到30分鐘,香糯可口的竹筒飯就燒好了。當用到破開四周的竹片時,濃濃的飯香夾着竹子的清香,非常的誘人。在傣家還有另外一種飯,是把蒸熟的糯米搗爛,憑藉着糯米強有力的粘性,在搗爛以後搓揉成一個圓形的飯糰,放在洗乾淨的香蕉葉上,他們管這種食物叫“粑粑”。這種粑粑在當地亞熱帶氣候的條件下可以保存一到兩天,用作供佛和遠途旅行之用。

傣族重要的節日還有關門節、開門節,均爲小乘佛教的節日。傣族所信仰的小乘佛教也叫南傳上座部佛教。在漢文佛教經典中被譯爲聲聞乘,是佛教中的正統派別。傳說這個教派最初的那批教徒曾親耳聽佛傳教講經。在佛教出現大乘後,才把正統的聲聞乘稱爲小乘。

南傳上座部佛教宣揚人空、生空、我空,把人的生、者、死都說成是苦,主張以佈施”賧”積個人的善行,修行來世,達到自我解脫的目的。南傳上座部佛教有經三乘,一爲經藏(修多羅藏),傣語彌”蘇點打比打嘎”,主要宣傳靜心,第二乘經是律藏又叫奈凰藏,傣語叫”維奈”,主要宣揚佛教的教規戒律,第三乘經是論藏,又叫阿昆達磨藏,傣語“阿昆達磨比打嘎”,主要宣揚”慧”,即佛教的基本理論。這三乘經-文有刻在貝葉上的,也有用綿紙”嘎拉沙”抄寫的,每座佛寺都有保存。

傣族文化的基本特點是以自身文化爲主幹,水稻栽培,善作舟揖,冶金技藝,紡織製陶,幹欄住宅,文身飾齒,同時也吸收外來文化尤其是中原和印度文化,並與自己原有的豐富民族文化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套有着廣泛羣衆基礎的本民族文化。傣族把“廉潔清白,誠實善良”作爲做人的道德標準,把熱愛勞動、熱愛自然,保護生態作爲很重要的生命品質,通過禮儀章程、法律法規和各種文化藝術的形式來教育啓發人們自覺維護和遵守。傣族人認爲有了森林纔會有水,有了水纔會有田地,有了田地纔會有糧食,有了糧食纔會有人的生命。這一思想對傣族社會歷史發展、生產、生活以及傣族人民的生存起了很重要的推動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