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名教授講座心得體會

2015年8月21日,我非常榮幸的聆聽了來自佛山市教授精彩的講座,長達三個小時的講座,聽起來毫無累感,相反,我從中受益匪淺,甚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通過這次學習,我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新的認識,而且從中也領悟了一些有助於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法與技巧。以下便是使我印象最深刻的:

聽名教授講座心得體會

一,我從教授口中得知的“牛人”

“牛人”對於我的理解是不甘平庸,努力向更高更險的山峯攀登,才能欣賞到更美好的風景。正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教授向我們介紹的“牛人”也正是經歷了完美的蛻變,然後纔得到了應有的成績。他從最初的英語口語老師到班主任,再到備課組長,接着到教高三,然後到教奧數班等。這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挑戰不正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學習嗎?

學無止境,每一位教師都要保持一顆終身學習的心態,然後永遠不要自甘平庸,努力的踮起腳摘美味的水果。

二,一生只做一件事

當教授講到臺灣那位生物教師與他的蝴蝶標本時,我除了震驚更多的是敬佩。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生物教師,但卻有着滴水穿石之毅力,一生都盡心盡力的傾注於他所喜愛的蝴蝶標本,以至於最終獲得了臺灣最大的蝴蝶標本博物館。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位平凡而偉大的靈魂工程師深深感染了我,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教育之路是平凡而偉大的。只要你不拋棄不放棄,努力的堅持,一定會有巨大的收穫。 三,關愛學生

“像關心自己的小孩一樣關心學生,像教育自己的小孩一樣教育學生。”這是石門第一任校長李景宗先生的言論。在此之前,我並不明白愛生如子是一種何等的心態,現在我有些明白了。每個孩子都需要歸屬感,記得教授講到學期結束,所有的孩子都喝到了以爲老師親手煲的雞湯。我感動了,感動的是這位教師竟做到了如此境界,而讓我們望塵莫及。因此我學到了永遠不要讓教師的光環矇蔽了你的雙眼,教師並不是高高在上的,他的價值體現在學生身上。一個教師是否是成功的,在於它的學生是否有所成就。我想這就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吧。

教授所講我獲得了許多也明白了許多,我相信事在人爲,只要你想把一件事做好,並努力不懈的朝着那個目標奮鬥,總有一天你會收穫到意外的驚喜。因爲你的心在哪裏,你的感情就在哪裏;你的心在哪裏,你的機會就在哪裏。

王白雪 2015,8,21

聽名教授講座心得體會 [篇2]

2015年11月30日,我參加了“教師成長系列講座”培訓活動,並聽了劉教授的精彩報告,可謂是受益匪淺。

劉教授讓我看到了一個讀書人的魅力,感到多讀書,讀好書是多麼的重要。 劉良華教授說,做人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做老師更要做一個有思想的老師。我捫心自問,自己算得上一個有思想的老師嗎?非也。劉教授告知我們,要想成爲一個有思想的人,一條有效的道路就是多讀一些有思想人的書。確實,自己平時讀的書太少了,以後得多多努力纔是。

劉良華教授提出,語文的使命是因閱讀而理解。如果沒有閱讀,教師就不可能獲得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目光;如果沒有體系的閱讀,教師的專業成長就是一句空話。因爲閱讀,教師可以獲得他人的經驗和智慧的支持;因爲閱讀,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文化素養才幹得到晉升,成爲滿腹經綸的學者;因爲閱讀,教師的形象在學生的眼裏就會飽滿、高大,就會對學生髮生“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教師才幹成爲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因爲閱讀,才幹使教師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成爲有頭腦,有進取精力的教師,使教師走向成熟。可見閱讀是何等重要!

劉良華教授在講到“授業”這一專題時,提出學習就是玩遊戲,就是認地圖,就是學習走路,很形象、具體給我們刻畫傳授知識要講求方法,讓孩子參與到課堂中,從課堂中感受到造詣感。這不由的使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材料:在我國,小孩放學回家,父母總會問:“今天上學校學什麼啦?”而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小孩放學回家,父母總愛問:“今天上學校玩什麼啦?”別看所問只是一字之差,但反映出不同的教育理念。中國的父母從小給孩子的是一種學習上的壓力,這種壓力在無形中挫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外國父母的做法恰恰從小培育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感到上學是一件多麼高興的事情啊!

此外,劉教授還教給我們在設計教學時,要先做“減法”再做“加法”;要讓學生自主學習,去嘗試知識的酸甜苦辣;要培育一羣有活力的人等等。這些教育理念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總而言之,聽了劉良華教授的講座,讓我懂得了要努力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做一名有思想、有魅力的教師。

聽名教授講座心得體會 [篇3]

作爲一名剛剛跨入教師行業的我,很榮幸學校給我這個機會能夠現場感受周紅五教授的講座--《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師生交往的藝術》,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教師如何與孩子溝通交流,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聽完周教授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

首先我想說一說周教授本人魄力對我的影響。在六百多人的會場裏,周教授沒有坐在講臺上,對於一個60多歲的老人來說,在講臺前一站就是3個多小時,中間不休息,不看稿子,整個過程侃侃而談,激情洋溢,幽默風趣,把枯燥的教學管理和難懂的心理學講得生動易懂。並且每一個案例,每一個觀點都直擊我的內心。這一切激勵我要認真對待工作,真誠的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其次我再說一說周教授的講座在教育工作上對我影響最深的兩點。

一是教會我們要尊重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面對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說的話雖然不一定是真實的話,但都是他們的真心話。我們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要學會傾聽,讓他們把話說完。周紅五教授說:“作爲老師不管學生是什麼個性的學生,只能愛他們沒商量。人的個性本身

沒有好與不好,關鍵是看你怎麼看待你的個性。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你在說別人錯時,自己就對嗎?如果堅持自己是對的,那他爲什麼會錯呢?”我們還要學會關心學生的身體,很多時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身體動來動去,那是因爲他身體不舒服了。關心學生除了關心現在還要關心過去,關心他的家庭,關心他的成長經歷。

二是要有同理心。同理心是以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以對方的立場感知對方,而不是同情心。首先要換位思考問題,要了解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要讓對方瞭解你能設身處地地瞭解對方,還要學會表達,我們要防止“自以爲是”的態度和灌輸式的溝通交流方法,要讓對方擁有溫暖感和安全感。認識了同理心,讓我找到與孩子交流的方法,找到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途徑。我相信以後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我會更有耐心,更有寬容心。

經過這次學習,感受頗多,今後我會不斷努力與學習,做好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