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課異構活動總結(通用15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同課異構活動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通用15篇)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1

本學期,學校爲了更好的開展市、縣教育局提倡的“校校公開課、天天公開課、人人公開課”的活動,從開學的第三週開始,學校要求同科組教師要上“同課異構”的公開課。除此之外,還把每週的週二定爲自由聽課日,每週的週四定爲教研組的評課日。在聽課日這一天,學校領導和每位教師都要自覺的聽一至兩節課。在評課日,全體組員要就本組的公開課做切實的評課。這兩項講課和聽課要求無疑給教師們帶來了很大的觸動。

“同課異構”,一般而言,是指選用同一教學內容,基本一致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其宗旨那就是要實現真正的高效教學,提升我們的教學水平。“同課異構”要求教師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鑽研教法和學法,以便各顯風采,各具特色,爲集體研討提供很好的研究平臺。它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總結教學經驗的一條有效途徑。

至從學校提出“同課異構”公開課以來,我校的教師都加強了對教材的深入鑽研,並且積極的進行交流和教研,有的還利用有效的時間上網查閱資料和製作課件,教師明顯的顯得忙碌了,但同時教師的自信心增強了,課堂上師生的交流熱烈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顯現出來。

本校八年組的三位語文老師上了同課異構課《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使我深刻的體會到了這種教學理念給我們帶來的活力。

一、創設情境,各具特色

我們教者都知道,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好的導入方式十分的重要。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渲染良好的課堂氣氛。成功的語文教學離不開學生的興趣愛好,只有學生傾心於此,纔會積極主動的樂於受教,也才能達成高效率的教學。這三位教者在導入的方式上各不相同,但都達到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的目的。史文超老師以引用式導入:蘇軾曾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優秀的詩歌同樣如此,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誦讀杜甫的《茅屋爲秋風所破歌》,領略這首詩歌超越時空的恆久魅力。孫志老師以音樂法導入:以古典名曲《昭君怨》爲背景音樂,依次鏈接“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的滾動字幕、“杜甫草堂”淒冷的flash畫面。“草堂有詩魂詩成泣鬼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零距離接觸杜甫的《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解讀他將要向我們講述的世間怎樣的故事。楊闖老師以優美的語言導入:在我們祖國燦爛的文學史中,唐詩是一串璀璨奪目的明珠。在這串明珠中,杜甫的詩作以其強烈的時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獨佔鰲頭,被譽爲“詩聖”。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杜甫的《茅屋爲秋風所破歌》,體味杜甫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背景爲《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圖片及相關音樂,進入詩的氛圍)

二、突破重難點,各顯手段

瞭解語文教學的老師都知道,詩歌教學是較比難的語文教學課。針對這篇文章把握詩歌內容,體味詩人的感情這一重點和鑑賞語言這一難點上,三位執教者用了不同的教法來突破它。史文超老師是運用朗讀感悟法:朗讀是入情的最好方式,把朗讀貫穿於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讀出內涵,讀出情境。孫志老師是運用問題探究法:問題設計精當,並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點撥手法。在學生主動學習交流的基礎上,適當點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學會閱讀詩歌。而楊闖老師是運用閱讀評點法:引導學生賞析詩歌,並能從詩歌的內容和情境中體味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並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個性思維。這樣一來,他們不僅很好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內容,又給每一位聽課者以不同的體驗和感受。

三、能力培養,靈活多樣

一堂好的語文課,學生語文素養的養成和語文能力的提高,與能力訓練的方向和形式是有密切關係的。在本課的能力訓練題上,我們也看到了教者的別具匠心。史老師是設計的是:

(1)結合更多的杜甫資料,把你對此詩的感想寫下來,200字左右。

(2)聯繫自己生活中的一次不幸或難過的遭遇仿《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作詩。孫志老師設計的是讓同學們根據詩歌的內容演了課本劇。楊闖老師設計的是讓同學們以記敘的筆調寫個結尾,可以盡情的展開想象,但注意要符合當時的社會特點,也不必過於拘泥,要體現創造力。在這樣的訓練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和創造能力、寫作能力都不同側面、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四、課後反思,再獲啓迪

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高效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這三位教師的《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的成功課例,讓我們看到了一堂高效的語文課的特點:教學目標清晰有致,不宜過大或過空、過多。在課堂上要把學生當做真正的主人,教學活動中學習的主體。讓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類型的學生在學業上有所收穫,有所提高,有所進步。教者在教材的理解與把握、環節的安排與設計、活動的選擇與組織、問題的提出與解決等各方面,都表現出了足夠的能力。不過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其中的不足,比如:楊闖老師在整節課過多的使用了多媒體手段,有時顯得眼花繚亂,這是不是也會沖淡主體教學的內容?而孫志老師的課本劇又顯得有作秀的感覺,對於我們聽課的老師來說更喜歡原生態的語文課。當然我們在評課的過程中也都指出了這些不足之處,我想這就是我們上課評課的意義所在吧。

這幾節成功的語文課,給我的啓迪很多:

1、關注學情,把握課堂

以往,教師們爲了上好一節公開課,精心地備課、上課、反覆修改,有的甚至事先要做一些安排。在公開課上教師們又往往把事先排練好的程序又演了一遍,只顧展示自己的風采,卻沒有考慮學生的差異,以至於在課堂上,教師只顧按自己設計的思路走,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困惑還沒得到解決,學生的思考還不夠深入,教師就爲了趕時間匆匆進行下一個環節的學習,這樣的課堂缺乏生成性,缺乏創新性。成功的語文公開課,教師要真正的把學生看成課堂的主人,把關注學生的學情作爲課堂教學的起點,讓學生真正的投入到學習中,在不斷的設疑和解疑的過程中完成教學內容。

2、學無止境,學無界限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很廣泛的涉及到歷史、地理、自然、生物、科技等等學科的知識,因此它要求語文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作爲底蘊。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夠旁徵博引、解決學生提出來的各種問題,輕鬆地駕馭課堂。這就要求語文老師不斷的學習和更新自己的知識,除了自己語文課的基本知識,還要儘可能的涉獵其它學科的知識,並主動聽其它學科的公開課,教學相長,取其精華。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每人有兩種思想”。“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同時也爲教師們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平臺。我們喜歡這樣的公開課。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2

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利用這個時間對這次兩校的同課異構活動進行簡單的小結,後續深入的總結等放到教研組進行。

一、本次活動的組織過程可以用“完美”兩個字概括

1、全體參加活動的教師與開一相關的部門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學習開一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教研活動,特別是上課的五個教研組的老師對備課、大學聯考、上課等進行了溝通交流。

2、校級領導分別就德育、教育進行深入的溝通學習

3、兩校對下一步的深度交流達成了共識,將互派老師到對方的學校進行工作學習

二、對上課老師的上課的表現可以用“精彩”兩個字概括

1、每一位上課教師都發揮良好,超出了在學校準備課時的水平。

2、對於各人上課的表現可以用,近乎完美、底蘊深厚、老道幹練、靈動大氣、生動實用。充分展現了我校教師對教材的理解,課堂的駕馭及課堂調控的能力。

3、但是通過同課異構我們也發現在對教材的理解方面、教學活動設計方面、課堂活動的調控方面、教學問題的設計方面,雙方都有值得學習之處。這就體現了同課異構的目的和意義。

三、在這次聆聽15位專家教師的評課可用“盛宴”來概括

1、本次專家的評課既指出了課的長處也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例如英語詞彙教學的三種理念、語文選修教材的處理等。

2、我個人體會是還要學習10年才能達到今日的水平。

最後xx校長髮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在講話中對同課異構的同和異做了深入的闡述,“同”是指同一個課標、同樣的能力要求、同樣的學生。“異”是指異地、異本、異思路等。

總這這次活動不是身臨其境難以體會這次活動的真諦。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3

歷時兩週的教師“同課異構”擂臺賽和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展示評優活動到現在爲止,正式落下帷幕。此次活動歷時時間之長,參評教師人數之多、規模之空前、效果之最佳。50餘節課,精彩紛呈,節節都有自己的亮點。具體突出了一下“五個做到”:

一、敢於“標新立異”彰顯自我教學風格

“同課異構”其目的就是讓教師發揮自己潛智,對同一節課,設計出超出常規的、不同他人的、體現自我教學風格的、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一致認爲,上課教師不唯書、無定法、有創新。同一節課內容,沒有一個照書順水推舟教的,而都是經過自己對教材內容的細心加工、巧妙設計,創新出求新求異的教學案。雖是同一課內容,老師們的教法,學生的學法真的不一樣,但是取得課堂的最佳效果是相同的。就是科任教師的“課堂教學基本功展示”也是如此。他們敢於挑戰常規課堂,敢於標新立異、創設富有活力的學堂,讓自己的教學風格得以彰顯。

二、迴歸本位,重教重學

課堂本位就是通過教師有效的教,順着學生學的需要教,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一致反映,我們的教師變了,變得更加聰明、睿智,課堂上富有活力。以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不見了,一問一答式的課堂不見了。而通過教師精心設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時爲普遍。課堂上讀書畫圈、動手操作、技藝訓練、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彙報交流等有效學習場景,隨時可見。現在我們老師敢教、會教。基本把握住了學生能獨立學會的引導學生自己學會;獨立學會有困難的啓發學生合作學會;對較深難的知識老師教會。課堂上教師教的有智慧,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把教堂變成“學堂”。

三、敢於挑戰,追求“真實”課堂

所謂“真實課堂”就是在教師不提前接觸學生,在對學情及教學內容只做好預設,進行的即興教、隨機教、生成教。我們的大多數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都說:最讓他們舒服的是看到了真實課堂。教師教的真,學生學得真。看到老師用盡智慧、挖盡心思,在隨機調動學生學,啓發鼓勵學生學,把學生推進文本,融進教學內容中和知識探索中。雖然有時也出現教與學的碰撞和尷尬局面。但我們教師總能用適當的方法,調整到教與學的最佳狀態。達到最佳效果。

四、同臺演技,彰顯“強師”風範打造優師工程是我校多年來一直追求、永不放棄的目標,鼓勵教師做專家型、學者型的強師,是我們堅持的一貫主張。

實現教師的“自我發展”永葆“強師風範”,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一致感到最讓他們知足的是培養出的典型教師真的再次驗證了個人的實力,守住了“強師”的尊位。本次活動是對我校“十五”、“十一五”各級各類教學典型教師課堂教學的大比拼。我們就是想讓典型教師同臺演技,一決高下,沿着自己的發展軌跡和目標讓自己發揮的“最好”,看來我們的目的達到了。今天參加展示的7名教師大都是本學科目前取得的最高層次榮譽的典型教師。讓大家盡情欣賞,從中受益,學習“大師”風範。

五、全員參與,促進教師整體素質水平提高

本次活動具有全員性,其目的就是給每位教師提供公開教學的機會,以此促進教師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這一點,我們也做到了。

據評委統計應參加本次活動56名教師,實參加講課51人,參與率是較高的。他們一致認爲本次活動是我校“十二五”中、青年教師的一場課堂教學的大比舞。每位參賽者都能認真備課、細心研課、精心品課、創新上課。從課堂表現看,老教師寶刀不老,教學經驗厚重;中年教師思路創新、勇於“自我”,青年教師活力無比、出類拔萃。現已形成了一支教學理念新、富有活力、敢於創新、整體發展、追趕優秀的教師隊伍。

方纔我們欣賞了以上7節課,可以說節節精彩,讓我們聽了舒服,感到是一種享受。他們之所以有這樣厚的功底,絕非是一日之功。我國小一貫提倡教師要人人有發展,但不求同步發展,提倡人人有風格,但不求同一種風格。每個人都要完成自己的發展計劃,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課堂上都要追求有厚功底,爲此對我們教師提出以下要求。

一、多學習

多向名師學習,讓名師的經驗發揚光大。經常聽名師的課,通過互聽互評或校本集備發揮名師的引領作用。同時也要求名師做好帶教、幫教,促進我們教師整體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多琢磨

現在有個新提法“要上好課必須要先磨課”。磨課的過程就是對教材內容,教與學的方法進行細加工的過程,不通過磨課不可能上好課。簡言之,不磨課教師心中就無數,心中無數怎能上好課。因此在備課中就要磨教材、磨教法、磨學生、追求課堂最佳效果。

三、深研究

“新課程”需要研究型教師,如果不研究或者研究不深,新課程的實施就不會得到突破性的進展。那我們重點研究什麼?研究教師該如何教、學生該如何學。這是新課改研究的核心問題。今天這7節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教師把學生推到了學習主人的位置,讓學生“真學”。有一位教育專家這樣提過,如果在老師的課堂上看不到學生“真學”是一種最大的悲哀。現在我們追求的應該是真實課堂,要凸顯真實課堂本色,就是處理好教與學,擺正教與學的關係,必須明確我們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服務者、指導者、參與者,應順學而教、因學而導、隨機生成,堅決反對滿堂灌、滿堂問等低效做法。要學會欣賞學生,培養學生讀書、質疑、專心聽講、獨立思考問題、探究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真正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迴歸課堂本位。

重實效:

追求教與學的最佳效果。教師課堂要精心設計教學情境,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無論是什麼課,什麼課型,都要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實踐能力。一節課,應該是多種感觀的協調活動,課堂上都要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動眼、動口、動手以及親身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既長知識,又長智慧。無論什麼課堂教師要把發展語言、培養思維能力,培養應用意識放在首位,課堂上要讓學生多思多想、多做,教師要培養學生會思、會想、會做,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讓我們的學生能說會做,讓教堂變爲學堂。

注重實效,就要面向全體學生,讓課堂成爲全體學生的課堂,特別要關注差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表現。在這一點上我們有的老師做得好,把“學會”的底限定在差生的標準上。但有的老師做得不足,課堂上一味提問優生,好像課堂提問就是給優生準備的,因此我們必須調向,本次活動的評選就有這樣一條評價標準“要面向全體學生,要隨機而教”,這也是我們今後課堂必須落實的一項目標。

修素質:

對我們教師而言“上課”不難,但上好課難,要上好課必須得有高素質。現在我們隊伍建設目標是促進教師的內涵發展。“內涵”指什麼?就是指“素質”。素質不高不可能上出好課。那麼我們課堂教學高素質如何表現。

1、具有較強的處理教材,駕馭教材的能力,能較好的用教材教。2、精通教法,培養“會學”輔導得法,訓練有道,課堂效果好。

3、有較強的調控能力,善於啓發、因勢利導,運用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4、語言清晰,簡練、說普通話,教態自然大方,板書書寫工整,設計合理。5、教具演示規範、準確、課件製作、科學、使用高效。

同志們:學無止境、研無止境,課堂教學就是一門藝術,只有“藝高”才能讓你有底氣,才能讓你課堂昇華,達到至高至極的境界。真誠希望大家加強“研修”早日修成“真功”,成爲教學的強師。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4

20xx年5月7日下午,在靈武一中操場上,全市中學體育教師參加了由市教研室組織的體育學科“同課異構”大教研。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貫徹新課程理念,展示同課異構成果,博採衆長、凝聚智慧,引領教師反思,提高課堂效率。這次教研活動主要由靈武一中李澤民老師和三中的楊文老師承擔,兩位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他們就《跳遠》同一課題,採用不同形式的構思講課,聽課教師認真聽課並做好記錄。

課後教師們坐在一起進行交流探討,先由兩位主講教師說課,然後聽課教師們結合《新課程標準》,對這兩節課進行細議深入分析。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並達成以下共識:

一、備課充分,引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

1、教師備課充分,教學步驟清晰,教學過程流暢;

2、課堂練習方法多樣,針對性強,能激發學生興趣,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3、能有效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二、不同的教學構思演繹了不同的教學風格

1、李澤民老師的輔助性練習多而有效,由淺入深、層層推進,使學生在環環相扣的練習中不知不覺學到了新技術;

2、楊文老師利用設置不同標誌物激發學生練習興趣,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練,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存在的不足

1、技術技能目標設置多且高,教學重點、難點把握不到位;2、教師對學生的激勵、評價不明確,語言表述能力較差。

在評課活動中,大家還針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高中學生體質下降狀況分析;今後如何實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場地的合理運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最後崔波老師作了總結、提出希望,並組織一場教師友誼籃球賽,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

此次活動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由崔波老師具體督導,靈武一中積極提供場地、器材,調配學生,保證了課的質量,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教研平臺,使得這次活動圓滿成功!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5

3月21日上午,我們全體語文教室參加了明水街道辦組織的同課異構《自己的花是人讓別人看的》。那一節節精彩的課堂教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受益匪淺,授課教師先進的教育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精美的教學課件,令人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地思考,從中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也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下面我就談談我的收穫:

一、別具一格的導入

課堂教學的導入部分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一個引人入勝的導入,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次聽課,三位老師的導入都各具特色。如:王秋霞和王晶老師都採用複習法導入,使新舊知識聯繫起來,爲下一步自然介紹作者做好了鋪墊。李儉老師則利用圖片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德國的異域風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挖掘教材,精心備課

聽完這些老師的課後,我認識到他們在課前做了精心的準備,比如蒐集大量的資料,製作精美的課件,閱讀有關的知識、課堂問題預設,課後的拓展。對教材的把握有其獨到之處能抓住題眼,一步一步地的深入文本。抓住“人人爲我,我爲人人”這句話,反覆朗讀,通過朗讀,來體會德國人與衆不同的種花風格。

三、注重學生朗讀訓練。

教學中,通過教師配樂朗讀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德國街頭,去感受那花海的美麗。在舒緩的音樂中,學生朗讀課文,想象德國美麗的街景。然後多媒體播放滿是鮮花的德國街景。通過聽覺、感覺、視覺的貫通,學生感受到了滿街鮮花的美麗。在這樣的體會中感受德國人這樣養花的境界:我爲人人,人人爲我。此時,教師又把學生引入到文章中,找出分別寫“我爲人人”,以及“人人爲我”句子。在理解了德國人養花的境界後。老師提出這樣的問題:你想對德國人說些什麼?在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後再要求學生讀課題,根據學生的讀把句號換成了感嘆號,表達出了對德國人養花境界的讚揚。

四、培養學生的習慣,教給學生的方法。

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幾位老師緊扣“奼紫嫣紅、花團錦簇”這兩個詞,引導學生想象,在此基礎上出示畫面,讓學生在欣賞畫面的同時入情入境。在品讀這一段文字的時候,更是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在讀中想象,在想象中品讀,在品讀中悟情。教師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用心觸摸,透過文字背後,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以及之後的角色體驗,深入讀書,都在盡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場面情境。此時,學生看到的就不僅僅只是黑體方塊字,更是有聲有色、有情有味的畫面、情境了。

課堂上,很幾位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都會穿插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方法,當他們遇到難理解的詞語“奼紫嫣紅”“花團錦簇”時能通過圖畫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到位。王晶老師在識字環節注重了寫字的寫字的指導。這強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養成,爲學生寫好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親切的評價

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到位,如有的老師用了“你真棒!”、“你會更努力的!”、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讓我的學生也會感受到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六、嶄新的教學理念

所有的授課老師,有先進的教學理念,緊跟時代步伐,真正體現語文教學“以人爲本”,聽、說、讀、寫訓練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學生學得輕鬆,教師教得愉快。

通過參加此次的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多的認識,也深深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努力吃透教材,吃透學生,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機會學習,,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努力成爲一名學生愛戴、家長放心、領導滿意的教師。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6

爲提升校本教研的實效,探討教學模式的多樣性,三月至四月,我校舉行了“同課異構教學活動”。

本次活動我們政史地組共有七、八、九三個年級的15位老師參加上課,活動後隨即召開了評課教研會,上課和聽課的老師進行了交流,各位老師對本次同課異構的每節課都進行了點評,提交了活動反思,根據課後檢測結果的打分情況,推選出楊愛軍、張輝、王波等老師作爲我組代表參加校示範課教學活動。

綜合活動後的討論和反思,總結如下:

一、活動中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

本次活動,七、八、九年級的15位老師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在授課過程中充分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態,大部分老師採取了課堂討論的形式,在自主閱讀中發現問題,找尋答案,變學生被動接受爲主動蒐集、處理、獲取新知,吻合了新課改的理論基礎。

在教學的組織形式上很多老師能主動採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大膽的嘗試高科技給教學帶來的諸多方便,值得提倡。

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基本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並引導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裏以楊愛軍、姜鵬、王波等老師的課體現的最爲明顯,他們選用生活中的一些與科技有關的典型事例和動畫效果來輔助教學,、使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激發,做到了化繁爲簡,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既突出了同又顯示了各自的教學魅力

這次活動,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同”的前提下,課堂上更多地呈現的是老師個人風格之“異”。

我們這次活動是同一科目的教學內容相同,但就在這樣的前提下,對教材的處理和對課堂時間的把握以及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引導都個有不同。如同時七年級的歷史課,宋新榮老師注重對基本史實的落實和理清順序,與此同時,引導學生賞析《過零丁洋》,從中挖掘歷史人物的精神和氣概,啓發學生愛國。而姜鵬老師則通過活靈活現的動畫設置,把學生帶入草原,體會當時的元朝遊牧民族的生活,用直觀明瞭的圖示將元朝統一的全過程展現給學生,降低了難度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還有8年級的思想品德課,那節課的理論性很強,但是李麗珍、楊愛軍老師卻遊刃有餘,在課堂上各顯神通,把難題突破,李麗珍老師注重對學生採用語言啓發和引導,並在練習時注重將一些審題、答題規律及時引導學生做以歸納。而楊愛軍老師選用與現實生活有關的現代化高科技產品作爲展示,調動了學生參與積極性,課堂引導步步爲營穩紮穩打,教學收效很高。

三、對本次活動存在的問題的探論:

1.教學目標的設定

目標制定清晰有致,合適可行的教學目標是追求高效課堂最佳的重要途徑。它既是高效課堂的靈魂,也是判斷教師教學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據。

參賽的15位老師教學目標各科總體上一致,都側重於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知識概括遷移能力,具體的解決方式卻各不相同。但不管方式如何都應該基於對教學內容的正確而深入的探討,不能向個別老師的做法,一味的追求增加課外的閱讀和事例,導致材料大量堆積而不能做到用所學知識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透徹地分析事例,顯得課堂容量十分臃腫,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集體智慧在備課中發揮的不夠,目標是綱,不可忽視。而達成的最佳目標,是檢驗集體備課效果的重要一項,應重新審視。

2.課堂結構的安排。

這次活動中因爲課時衝撞,除了兩位老師的課我沒來得及去聽,其餘本組老師的課我都沒落下,從整個課堂的組織情況來看,我們的教學都基本上採用了同一種模式:課前複習→學習新課→課堂練習→課堂小結→作業佈置。這種模式的確有它的合理性,但我覺得不應千篇一律,應根據這一課在教學目標的要求和考試中的考察情況有不同的側重點,不應每節課都面面俱到、新課內容的學習應該和相關的練習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行,不應被人爲而生硬的割裂開。

3.教法的創新

在課堂中大家常用的教法是:問題啓發法、引導分析法、個別提問法、交流探究法等,但是各科都這樣,每個老師一上課都是不斷地提問很多問題,估計孩子腦子都會出問題,我想除了我們預先進行必要的設問外,可不可以將發現問題的時間、機會和提問的權利交給學生,師引導生教生。

4.課堂語言的運用

其實,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沒有條件做到每節課都能使用多媒體等教學輔助手段,更多的是靠我們自己的語言(包括有聲語言和體態語),課堂用語能否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關乎我們的課堂收效情況的高低。這次的同課異構活動中,有部分老師的課堂語言就十分的有激情能做到有急有緩、有高有低、有激勵時的喜有反問時的疑、既不嗦又不漏知識點、適時停頓,如史小靈、楊愛軍等老師,而還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的語言卻很平緩、缺乏抑揚頓挫,不能很有效的引發學生的注意力,表達上還需要不斷地下功夫。

5.課堂的有效生成

一堂豐富生動高效的課,預設與生成必不可少。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是靜態預設在課堂中動態實施的過程。新課程注重教學的有效性,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預設,而是對課前預設提出更高的要求。從檢測的情況來看,課堂預設和課堂的有效生成有很大的差距,這就要求我們從差距中不斷的發現自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次來促進我們的課堂駕馭能力。

本次活動,完全按照學校的要求進行,每節課中課堂要求的必備環節都不缺少,但觀其效果,就是有差異,這說明教學內容、過程的安排以及課堂的掌控都還需要加強。

四、對本次活動的反思

1.讓教研迴歸常態

有效教研,使公開課迴歸常態,變表演課爲實驗課、研究課。常態課與公開有着明顯的區別,公開課上以生爲本的現代教育觀念就變現的很突出,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和思維素質的培養。一旦迴歸常態,便應試教育方法佔據上風,教師便成了課堂的主宰。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中間找一個契合點,是今後教研的一個要點。

同課異構要求教師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鑽研教法和學法,以便各顯風采,各具特色,爲集體研討提供很好的研究平臺。充分利用集體教研的優勢,在教學內容分析上下功夫,打開教師的教學思路,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2.正確看待同課異構中的“同”和“異”

在“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中,判斷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在於不同教師的“異”與“同”孰多孰少,而是在於教師在這一教學研討活動中,能否根據學生和教師的實際開展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不同年級甚至不同班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差距是比較大的,這樣在教學上,及課後練習上,就要加大區分度。同課異構更應貼近學生個性及知識基礎,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穫。無論怎樣的“異構”,最後還是“殊途同歸”,我們的最終目標還是“同”的。

總之,我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剛剛啓動,在活動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同時也收穫很多,在相互學習中反思自己,在不斷地反思中使自己以最快的速度進步。同時,同課異構的實施也優化了我們的教育教研方式,也爲政史地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做了有益的探討。

在此,我代表本組全體成員說聲:感謝這次同課異構活動!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7

我處於9月26日舉行了六小、華盛”同課異構”聯誼活動,本次活動是在臨沂六小舉行,六小和華盛的所有英語教師參加。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給英語教師們提供了交流與探討的平臺,爲青年教師提供了鍛鍊和成長的機會。會議首先由六小的徐文娟老師和華盛的張敬老師執教同一節課,執教內容爲三年級unit2lookatmealet’stalk部分。接着,兩位執教教師進行說課、全體與會教師集中進行了評課、交流研討,對所觀摩課堂進行了激烈的互動點評。通過兩位年輕教師精彩的課堂,可以看出他們基本功比較的紮實,駕馭課堂的能力比較強。六小的徐文娟老師課堂設計完整緊密,新授環節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處理重點難點,教師示範比較到位、學生操練的非常充分,課件製作的比較精美、運用比較嫺熟,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教師注重了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方法的指導,整堂課顯得熱情豐富而有效。華盛學校的張敬老師教態自然、大方,口語流利。課堂設計比較流暢、教學環節過渡比較自然,能夠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進行教學,對重難點的把握較好。對於難點句子let’sgotoschool.的處理較好,通過創設情境把句子先分解並編成順口溜的形式教學,學生說起來朗朗上口,學生非常輕鬆的就掌握了。兩位教師既注重了語言的輸入,也注重了語言的輸出運用,課堂上都設計了具有一定思維含量的拓展活動,真正把課上的內容延伸到課外並滲透情感教育。

在互動研討環節教師們進行了激烈的點評、智慧的火花發生了碰撞。研討後兩位教師把自己的疑惑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當面解決,兩位教師都豁然開朗,激動萬分。最後,我們對青年教師提出要求,要繼續提升自己的口語水平,努力提高業務素質,不斷提升自己英語專業水平與能力。潛心研讀學習課程新標準和教學策略,始終堅持英語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並要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課堂教學活動要有趣味性、目的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努力爲學生創設英語情景,爲學生用英語做事情奠定堅實基礎。

通過這次活動的舉行,進一步爲年輕教師指明瞭努力的方向,爲他們在課堂教學、個人素質提升等方面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讓與會教師對於對話課的教學模式理解得更深、更透徹了。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8

這次“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給教師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教研活動是真實地發生在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教師研究活動,針對需要研究的教學內容,由兩名教師來共同開展制訂計劃、實施教學、檢驗效果和改進提高的工作。這是一種橫向的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可以通過聽課和聽課後的教師在此次的授課方面提出的問題及對問題的分析和研討,來改進教學行爲,提高教學水平。作爲聽課者的教師既是學習者,又是研究者。這種活動不僅將聽課具體化,還爲今後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也給教師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課異構”即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已有的教學經驗、學生狀況、教學風格及教學技能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上出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使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這就形成了同一內容不同結構的課。“同課異構”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並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彰顯教師教學個性,真正體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經過兩名教師“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認爲建立在備課基礎上的“同課異構”則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礎上,形成大體的框架和思路,已經是集體智慧作爲鋪墊,這種“異構”體現的是教師的個人風格、個人高超教學技能、個人的教學風采。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學過程,這種“異構”必然會張揚教師的個性特長,讓課堂更精彩,讓教師在“異構”中感悟自我,讓教師在“異構”中學習他人的長處,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聽課期間,聽課教師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置身於課堂中,傾聽着老師們兩節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裏,親身領略着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着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着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啓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聽課教師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聽課教師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通過聽課各位教師受益匪淺,讓聽課者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兩節課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課堂上兩位教師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採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勇於實踐的能力!

新課改新理念,同課異構教學,各校之間的交流讓每位老師都受益,同時也能傳遞新的教學理念。總之每位老師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爲教師不僅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還要在這“好”字上下功夫,怎樣才能上好課,上出讓學生喜歡的課?怎

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多琢磨,多學習,要走出自我。

總之,這次組織的同課異構活動非常有意義有內涵,給我們教師注入了一份新鮮的血液,爲我們身邊那些求知若渴的學生們奉獻自己的力量。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9

“同課異構”有利於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比較研究。語文學科教學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就教學目標而言,同一文本,教師選擇不盡相同。老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自身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切入點展開教學。例如《囚綠記》的教學中,有的老師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引領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文章選擇結合感情、選擇材料的寫法;有的教師抓住文章生動而意蘊深長的語言,讓學生閱讀學習文章表情達意的方法;有的教師抓住文章比喻象徵的修辭手法,讓學生學習體會散文優美生動的語言。教學方法上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教師以讀促思,有的教師以讀悟情,有的教師以讀帶說。每個教學目標,各種教學方法都不失語文學科的特點,那麼,哪種教學能使學生更樂學好學?更容易接受?更高的教學效率?只有我們教師通過在不同課堂中的觀課議課,才能獲得教學體驗,通過比較研究,從而擇善而用,借他人之東風,馳自己之渡船。

“同課異構”能更好的整合教學資源。面對紛繁蕪雜的教學資源,我們教師不是爲找不到教學資源而煩惱,更是因爲不知如何取捨和更好運用教學資源而憂愁。在“同課異構”活動中,通過觀察不同教師的課堂,讓我們更加充分認識到不同教學資源的優點和不足,從而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

“同課異構”使教學研究活動目的更加明確,教研效果更加明顯。在以往的教學研究活動中,由於沒有指定教學內容,教師的上課和觀課、議課或多或少有流於形式之嫌。大家沒有明確的教研目的,聽課後的議課往往泛泛而談,不達要旨,發表意見成了“圓桌演說”,有論而無點。因此教研效果不明顯,短處不能避,長處不得揚。通過“同課異構”的觀課議課,大家討論問題集中,教學研究目標明確,解決了教學中出現的共同問題,又能激發教師各自的教學靈感,教學研究效果明顯。

在開展“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中,我也於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淺薄經驗,現作簡單羅列,在以後的教學研究活動中提醒自己,謹慎注意。

第一,關注不同教師的'教學長處。“同課異構”活動的目的不是抓短,在於揚長。因此,在聽課的時候,找不足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發現教師教學優點。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桃李之華,各有其芳,一味複製一個教師的課堂和完全擯棄一個教師的課堂,都不能達成教研目標。只有圍繞教師的課堂,於各家之中取其長,以此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

第二,關注學生實際學情。任何課堂設計都不能離開學生的學情,關注學生,教學設計纔是有意義的,教學活動的過程纔是有效的。因此,在關注教師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要注意關注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師的教法討論,也要根據學生實際出發。“同課異構”得到的教學經驗,在推廣應用時也要結合學情而定。有的班級學生髮言積極,多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甚好,有的班級學生朗讀佔優,組織學生朗讀思考爲佳。如果硬是將北方面食強加給南方之賓,於教師或許會落得一個“東施效顰”,於學生抑或“水土不服”。

第三,注意認識的片面化。“同課異構”之所以叫“同課異構”,不叫“同課異法”或“同課異策”,我想,轉化課堂結構應該是這個活動的關注重點。有的時候,我們太過關注教師課堂教學的細節,關注一個點上的教學方法選擇,一個知識點的選擇是否恰當,有沒有落掉知識點等等,這都有點捨本逐末,認爲“同課異構”解決的是知識點的選擇和傳授方法,我認爲這種認識有些片面。在“同課異構”活動中,我以爲應該關注教師的整個教學設計過程和教師的整個課堂組織過程,從整堂課的設計和實施上優化,關注教師的設計是否符合語文學習的認知規律,是否更具有可操作性,而非從教學細節上糾纏不止,降低了教學研究的目標。

一種好的教學研究形式,都需要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完善,只要我們認真組織,積極參與,用心以對,我覺得,我們每個教師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彰顯自己的教學風格,達到更高的教學效率。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10

本期,我們數學教研組開展了“同課異構”的校本研修活動。“同課異構”是我們數學組爲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採取的一項新舉措。這一活動的開展,給教師了一個發現自我、重塑自我的平臺。在活動中,教師們通過講課與聽課、自己和他人的對比,找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發現別人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同課異構”顧名思義,同一節課用不同的結構或模式來上,對於同一個課題,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本節課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學目標,各自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把握對重、難點的處理。同時本學科的所有教師都來聽課,課上完後,大家對這一節課進行評課,發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進的意見,找到上好這一節課的最佳模式。

1——5年級的所有數學老師承擔了此次講課任務,他們經歷了選課題——鑽研課標和教材——課前訪談(學生)——獨立備課——試教——集體備課——上課——互動評課等一系列活動,展現風格迥異、各有特色的研討課,呈現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嚴謹與多樣化。在評課的過程中,每位教師都很認真地對每節課的優點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師在各個環節中的表現,從而發現每個教師的亮點,取長補短,在對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水平。

此次教研經歷,使教師們深刻地體會到:“同課異構”作爲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爲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動中,無論是對於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爲執教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臺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爲聽課者,不但能從各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老師們說這種收穫如果沒有親身的經歷是不能體會到的,並紛紛建議今後教研組要多開展此類活動。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11

爲加大課堂教學研究力度,實現學校教師的智慧共享,儘快探索出適合學校實際的語文學科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從本學期9月份底開始,學校語文教研組舉行“同課異構”教研活動。

“同課異構”活動是要求任教同年級同學科的所有教師選取教材中的同一教學內容,各自研讀教材,獨立設計教學預案,然後分小組集體備課,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實踐並展開討論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活動中,學校同一學科全體教師通過備課、說教學設計、上課、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讓教師踏踏實實地經歷“理解教材、獨立設計、課堂實踐、比較創新、總結提升”的過程。這一活動,一方面使授課教師能發現別人的長處,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改進以後的教學。另一方面所有學科教師都能從中借鑑到許多新穎的做法,體驗別人的教學風格和教學藝術,達到相互比較、揚長避短,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從而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大面積提升教學質量。

一、“同課異構”活動的操作程序

本學期9月份底,學校就制定了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方案。中心校輔導站、各基點校教導主任,負責對同課異構教研工作的組織協調、管理指導。

1、組織動員:組織全體四年級語文教師瞭解開展“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的意義,明確活動安排及相關要求。

2、確定備課課題。

根據教學進度表選擇四年級《貓》一課。

3、獨立鑽研,寫好教學預案。

課題確定後,備課組成員根據自己的積累和智慧,積極主動地搜索相關的資料,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鑽研教學方法,設計最高水平的教學方案。使用的教學預案必須自己設計,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預案。

4、分組集體備課,集思廣益。

本次活動以基點校爲單位,分爲四個小組進行組內集體備課。在基點校教導主任的主持下,各任課教師踊躍發言,暢談自己的教學設計,並對他人的教學設計提出修改意見。輔導站教研員深入各小組進行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指導。

5、實施教學,集中聽課。

本學期舉行同課異構講課時間定爲10月27日上午在中心校聽課,下午在團結點基點聽課,並集中研討交流。要求全校同學科教師必須全部按時參加聽課、評課活動。

6、互動研討,總結提高。

首先由授課教師進行說課,說教學過程中比較成功的設計,說在授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需要改進的方面。然後教研組內互動評課,要求評課教師敞開心扉,實事求是的評價授課教師,每位參加聽課的教師都要分析授課教師的閃光點和值得商榷之處,優點要少談,重點談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設計。通過集體智慧的對比,找出需要完善的地方,讓教師從不同角度領略了不同的教學功底、教學智慧和教學風格,從內心深處認識到不足,找到下一步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活動要求

1、活動人員:本中心校四年級語文科教師必須全部參加本次活動。

2、活動以基點備課組或教研組爲單位進行,除了參加本教研組活動外,應儘可能多地參加其他教研組的活動。

3、要求四年級語文科教師都必須思想重視,人人做好講課準備,體現“異構”的獨特性、創新性、全員性,任何教師不能存在僥倖心理,隨意從網上下載教學資料,應付本項活動。

三、活動成效

開展“同課異構”活動首先有利於教師更好的理解課程標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課異構”中的“異構”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是通過不同的教師或者是同一個教師用不同的設計上同一節課這樣的手段來幫助教師更好的理解課程標準、更好的把握適合不同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更好的瞭解適合不同學生特點的教學情景、發現和改進平時教學中的一些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方式等,來實現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而這些問題通過獨自的思考很難得到透徹的理解並獲得解決,但拿出來大家一起研討後,很快就可以明確。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個教師都不可能是一切優點的全面的體現者,每一位教師都有他的優點,有別人所不具備的長處,能夠在精神生活的某一個領域裏比別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現自己。”教師之間的這種差異性資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其次開展“同課異構”活動還有利於教師的成長,促進教師的發展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

根據教研室通知精神,我校制定了《新屯中心校同課異構賽課活動實施方案》,按方案的安排,我校於3月15日、3月15日分別舉行了三年級品社、四年級數學和五年級科學的賽課活動。參加活動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他們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鑽研教法和學法,從呈現給我們的課來看,可以說各顯風采,各具特色,體現了教師的個性和風格。

其中,王紅藝老師執教的《加法運算定律》,以親切的教態,獨特的語言魅力進行教學,通過操作、演示、觀察、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讓學生親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發展了學生的數學素養。趙新莉老師執教的《我們都是好朋友》,創設情境,促進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爲學生創設情境,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通過自主學習,組內交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鄭淑豔老師執教的《人婁改變地表》,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導學生採取用自主學習,合作研討等方法,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潛移默化的使學生掌握知識。

回顧活動過程有三方面收穫:

1、“同課異構”教研活動,鍛鍊了教師隊伍。

本次活動對上課的各位教師是一次考驗,更是一次難得的鍛鍊,對其他參與活動的教師是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和同伴互助精神。

2、“同課異構”賽課活動,促進科研工作的開展。

本次賽課活動,同時也是我校一次教研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帶着問題備課,帶着問題上課,帶着問題反思,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打開了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方法,強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題地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3、“同課異構”賽課活動,推動了校本教研工作。

參加活動的教師課進提前確定講課主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了理論水平,在公開教學中將教學設計付諸實施,通過觀課議課,來看問題是否得到有效解決,還有什麼好的策略和方法。這樣,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氛圍,有效實現了校本研修。

存在的不足:

一:年輕教師獨立把握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前期我們年輕教師的成長都凝聚了本年級的老教師的心血,通過本次同課異構活動發現年輕教師在獨立把握教材上還要多下功夫。個別環節的設計有待商討。

二:教師語言的規範性要進一步加強。特別是一些準確的數學語言,這應該成爲我們下一步教研的一部分。

三:問題設計要簡明扼要,切忌多而碎,低年級問題要具體明確,避免使學生產生歧義。

四、評價方式要多樣及時,注意積累評價語。

五、小組學習的有效性要進一步加強。小組活動時要提出具體的活動要求。

六、加強對課程標準的研讀,逐步提高整體把握教材的能力。

今後,我們的教學設計應更加關注學生的參與、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課堂的有效性。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12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139、140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我們數學教研組開展了“同課異構”的校本研修活動,“同課異構”是教研組爲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採取的一項新舉措。這一活動的開展,給教師提供了一個發現自我、重塑自我的平臺。在活動中,教師們通過講課與聽課、自己和他人的對比,找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發現別人好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同時也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加大課堂教學研究力度,實現學校教師的智慧共享。下面我談談本學期以來我對七年級數學的教育、教研工作情況:

對於同一個課題,教師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本節課的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學目標,各自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把握對重、難點的處理。同時本學科的所有教師都來聽課,課上完後,大家對這一節課進行評課,發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進的意見,找到上好這一節課的最佳模式。

本次活動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課例的展示,第二部分是教學反思,最後的部分是課例點評。首先,由我和李運濤老師執教同一課題《有理數的加減法》。由於我們倆確定的教學目標不同,選擇的教學內容不同,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同,教師的個人教學風格也不盡相同,教學重點各有側重,因此產生了不同的教學效果,演繹着不同的精彩。接着由我們對自己課例進行反思,反思過後,由數學老師和學校教導主任對兩節課做了精彩的點評,把這次的教研活動的研討氣氛推上了高潮。最後由安校長對課例進行點評,並對本次活動予以總結。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作好充分的準備,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按蒐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儘量講得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同級同組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優秀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爲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提高他們的信心。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並認真細緻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後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鬆,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

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七、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學成績有所提高。存在的不足是,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是很完整,國小的知識系統還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因爲很多社會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厭學,導至教學工作很難開展,學生的學習成績很難提高。如何解決呢?這些都有待以後改進。教學中的困惑:在教學中,我注重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學習,在此過程中,學生能積極討論、發言、學到了很多知識,發展了他們的能力,普遍提高了小組各成員的學習成績。

此次教研經歷,使教師們深刻地體會到:“同課異構”作爲一種教學研討形式,爲我們廣大教師搭建了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動中,無論是對於執教者還是聽課者,都受益匪淺。作爲執教者,不但能在課堂教學的大舞臺上盡顯所能,而且還可以在相互的比較和學習中,充分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爲聽課者,不但能從幾位老師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對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還能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老師們說這種收穫如果沒有親身的經歷是不能體會到的,並紛紛建議今後教研組要多開展此類活動。

擴展閱讀: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13

爲配合國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大賽,提升校本教研的實效,探討教學模式的多樣性,語文組舉行了“同課異構教學比賽”。

本次比賽共有七、八年級七位老師上課,特邀教研員詹必國老師擔任評委,教學處畢文龍主任和學生處李文主任於繁冗的工作中,全程參與了本次比賽評價活動。賽後隨即召開了評課教研會,上課和聽課的老師進行了交流,詹必國老師對本次競賽進行了點評,根據評委的打分情況,推選出毛金花老師作爲我校代表參加中山市國中語文閱讀教學比賽。

綜合賽後的討論和反思,總結如下:

一、對同課異構的理解1.理論基礎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1.“同課異構”的教研是學習、內化《綱要》的核心理念並有機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切實提高課堂效益的過程。它的課堂中心在於學生而不在於教師,教師是引導者、促進者和幫助者。

本次賽課,七、八年級的七位老師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在授課過程中充分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態,大部分老師採取了課堂討論的形式,在自主閱讀中發現問題,找尋答案,變學生被動接受爲主動蒐集、處理、獲取新知,暗合了同課異構的理論基礎。

2.概念界定

同課異構是指選用同一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同課異構的基礎是“同課”,即同一教學內容,基本一致的教學目標,“異構”則體現在多位教師的不同呈現,就是要進行比較式研討,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比較過程中提升我們的教學水平。

本次賽課,我們選取了網絡文章《一件小事》,這篇文章是作者肖復今年九月份的新作,本次課堂教學大賽重在閱讀過程的解讀,這體現了教學內容的一致性。

在教學文本和教學目標“同”的前提下,課堂上更多地呈現的是老師個人風格之“異”。曾繁老師在學生複述故事的基礎上,抓住“我”心理的前後變化,引導學生理解人物形象,分析主旨和寫法;毛金花老師抓住“小”字做文章,

引導學生思考小事給“我”產生的影響,理解“信念的力量”,讓學生談自己的體會;沈晶晶老師引用“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導入,引導學生感受“我”的“噁心”,分析“老頭”的形象,最後歸納主旨;範福來老師以歌曲《小城故事》導入,整體感知,理清文脈,然後抓住文中的對比,理解“我”的“噁心”和拾荒老人人性的光輝,再抓住首尾呼應的句子,概括文章的主旨;凌前進老師從標題“一件小事”入手,重點分析“五角錢硬幣”照出的兩個靈魂,以及不同的描寫手法;侯存忠老師以“一位拾荒老人歸還三萬元”的故事導入,在概括故事的基礎上,分析人物形象,着重體會描寫人物的方法,並聯系時事進行拓展;謝紅雲老師以拾荒者的圖片導入,引導學生抓住細節,進入兩個人物內心世界,體會拾荒老頭的高貴,並總結主旨。

二、對存在的問題的探論:1.教學目標的設定

制定清晰有致,合適可行的教學目標是追求高效課堂最佳的重要途徑。它既是高效課堂的靈魂,也是判斷教師教學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據。

在對肖復《一件小事》的解讀上,參賽的七位老師教學目標總體上一致,都側重於對文本內涵的分析,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具體的解決方式卻各不相同。但不管方式如何都應該基於對文本的正確而深入的探討,偏離了文本內涵把目

標定位爲諸如“小說寫法”、“學習拾金不昧精神”等均應重新審視。

目標是綱,不可忽視。而達成的最佳目標,是檢驗集體備課效果的重要一項。

2.課堂的有效生成

一堂豐富生動高效的語文課,預設與生成必不可少。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是靜態預設在課堂中動態實施的過程。新課程注重教學的有效性,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預設,而是對課前預設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次賽課,總體感覺課堂預設的東西過多,生成的東西偏少。甚至一些經小組討論形成的一些結論與單一的學生解讀並無二致,小組討論也就失去了意義與價值。如何設有價值的有效的問題,應該成爲備課中慎重思考的問題。

3.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

本次賽課,完全按照常規課堂的要求,每節課中都加入“課前三分鐘”的演講內容,這是本學期語文課堂要求的必備環節,也作爲課堂模式中的新增部分。觀其效果,對演講者內容、過程的分析評價還需要加強。

不同的文體有其不同的教學模式,但不管採取什麼樣的教學模式,目標都是要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讓課堂充滿創造,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改變長期以來閱讀教學中只見“文”而不見“人”的現狀。《一件小事》這篇文章,

有着濃厚的散文風格,解讀文中的“人”和“事”,如果陷入記敘文的要素等概念,走記敘文解讀模式,值得商榷。

以文體定模式,以情境與活動做指引,或許是本次同課異構活動在教學模式上的有益探討吧。

三、對本次活動的反思1.讓教研迴歸常態

有效教研,使公開課迴歸常態,變表演課爲實驗課、研究課。常態課與公開有着明顯的區別,公開課上以生爲本的現代教育觀念就變現的很突出,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和思維素質的培養。一旦迴歸常態,便應試教育方法佔據上風,教師便成了課堂的主宰。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中間找一個契合點,是今後教研的一個要點。

同課異構要求教師精心研究教材,潛心鑽研教法和學法,以便各顯風采,各具特色,爲集體研討提供很好的研究平臺。充分利用集體教研的優勢,在課文內涵分析上下功夫,打開教師的教學思路,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如此,本學期其他年級的公開課也擬採取同課異構的形式,將同課異構進行到底。

2.正確看待同課異構中的“同”和“異”

在“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中,判斷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不在於不同教師的“異”與“同”孰多孰少,而是在於教師在這一教學研討活動中,能否根據學生和教師的實際開

展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不同年級甚至不同班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差距是比較大的,這樣在教學上,及課後練習上,就要加大區分度。同課異構更應貼近學生個性及知識基礎,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穫。無論怎樣的“異構”,最後還是“殊途同歸”,我們的最終目標還是“同”的。

綜上,語文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剛剛啓動,在已經行的賽課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同時也收穫很多,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同時,同課異構的實施也優化了我們的教育教研方式,也爲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做了有益的探討。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14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民和“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這次同課異構活動,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此項教研活動是真實地發生在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教師研究活動,針對需要研究的教學內容,由李蓉老師和鄭首才老師兩人開展課例教學。再進行反思、課例點評的。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可以通過聽課和聽課後的教師在此次的課題方面提出的問題及對問題的分析和研討,來改進教學行爲,提高教學水平。作爲聽課者的教師既是學習者,又是研究者。這種活動不僅將聽課具體化,還爲今後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也給教師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課異構”即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已有的教學經驗、學生狀況、教學風格及教學技能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上出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使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這就形成了同一內容不同結構的課。“同課異構”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並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彰顯教師教學個性,真正體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真“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經過教師一輪“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認爲建立在備課基礎上的“同課異構”則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礎上,形成大體的框架和思路,已經是集體智慧作爲鋪墊,這種“異構”體現的是教師的個人風格、個人高超教學技能、個人的教學風采。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學過程,這種“異構”必然會張揚教師的個性特長,讓課堂更精彩,讓教師在“異構”中感悟自我,讓教師在“異構”中學習他人的長處,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聽課期間,我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置身於課堂中,傾聽着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裏,我親身領略着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着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着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啓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通過聽課我受益匪淺,讓我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兩節課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課堂上老師們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採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勇於實踐的能力!

新課改新理念,同課異構教學,各校之間的交流讓每位老師都受益,同時也能傳遞新的教學理念。總之,每位老師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爲教師不僅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還要在這“好”字上下功夫,怎樣才能上好課,上出讓學生喜歡的課?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多琢磨,多學習,要走出自我。

總之,我覺得參加這次同課異構活動非常有意義有內涵,給我們教師注入了一份新鮮的血液,我也會以此次積累教學經驗,更好地應用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堂。爲我們身邊那些求知若渴的學生們奉獻自己的力量。

同課異構活動總結15

經過一個學期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校教師在教學中取得了一些成績,教師之間、學科之間形成了相互學習的氛圍,現將上段活動總結如下:

值得欣賞的是:

1、授課者的教育觀念,都在轉變,不同程度的在向新課標的要求靠近,有意識的樹立起創新型教師的理念並在積極實踐。從知識的傳授看,由一言堂到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並主動獲取知識。

2、參與者態度端正,每位教師對所講的課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收集、查找了很多資料,並能精心製做各種教學課件,達到了更理想的效果。

3、課堂上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的特點,大部分教師都能立足生活,將學生熟悉的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作爲教學活動的切入點,調動學習熱情。

4、注重材料的積累、收集、知識的拓寬、延深,不是就知識講知識而是把知識融於生活、融於社會,讓學生有充分發展思維的空間。

5、課型豐富、導入豐富、內容豐富、氣氛特別活躍,這都是爲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方式。

6、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出發,注重了學科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滲透。

7、大都注重了教學方式的改變,讓學生放開嘴巴大膽地說放開思維大膽地想,放開手腳大膽的做。

值得反思的一些問題

1、個別教師的參入不足。固步自封,不善於向別人學習。

2、有的還在走昔日陳路,沒能把握課改的新動向,這樣勢必影響學科的整體水平的提高。

3、機械照搬的現象較嚴重,沒有自己的獨創精神和風格。

4、個別課也有些作秀的影子,因爲同學對老師全新的課型感到驚訝、木訥,回答問題好象是背下來的固定答案。

5、鼓勵學生髮言,肯定學生成績極其必要,但對知識的正確客觀的評價也同樣重要,有的老師對學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錯誤的知識沒有指導,這樣容易使全班同學迷惑不解。

優秀教師有

語文:於翠萍 張百豔

數學:劉秀玲 傅秀華

英語:葛德芬 郝明玉

理化;孫 娜 馬立傑

常識:褚秀梅 張效芳

北孟一中

20xx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