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本學期學結

光陰流轉,2015年已經悄然降臨,來到人大讀書的第一個學期也接近了尾聲。這個學期修了五門課,最有特色的莫過於國學院開的國學方法課了。它的授課形式很特別,由國學院的博導們依次談自己的治學體會,相當於由一次次的小型講座組合而成。老師們都是各個領域卓有建樹的專家學者,所攻領域各異,治學門徑也各有不同,讓我們這些剛剛邁入學術門檻的博士生們大開眼界,不斷更新着我們的想法和觀念。早在開學之初,諸葛老師就國學研究方法陳述過自己的見解:做學問只有一個方法——刻苦用功。他在許多場合都反反覆覆強調這樣一句話,大意是:如果一個人只讀五十本書,再怎麼談方法都沒有用,如果他讀了五萬本書,他自然而然會有自己的方法。這句話一直迴響在我的腦海裏,在平時的讀書學習中間我會用它來自我督促,在上方法課中間我會用它來和其他老師的說法作比較。

大學本學期學結

其中樑濤老師說的似乎不大一樣,他說在不同的治學階段都必須找到一本對你影響很大的書,無論是古代典籍還是現代學人的學術著作,如果沒有這本書,你就不會有進步。他說自己在本科階段、讀碩階段、讀博階段、在社科院工作階段都找到了那樣一本書,反覆讀來,撥雲見日,事半功倍。而來到人大國學院的這些年來,學術進步始終不大,就是因爲沒能找到這樣一本書。他還要我們抓住學術熱點,舉例說當年的同學中間,最有成就和影響的不是那些最勤奮的人,而是那些敏銳地感知並把握住了學術前沿、甚至引領了學術潮流的人。他說自己當年就是準確預見到出土簡帛的研究前景,纔有現在的一番成就。這和諸葛老師所說似乎有別,其實正可以互相發明。諸葛老師說的閉門讀書是讀原典,是針對當前學術界普遍的浮躁風氣而言的,是一個基本的大前提。試問在原典尚且生疏,一切只靠二手材料、靠脫離系統和語境的斷章取義、靠人云亦云,如何能揭開事實的本來面目?又遑論把握前沿和熱點?古代文學與文化的學問存在於浩如煙海的典籍當中,如果沒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功夫,是不可能有什麼作爲的。樑老師無論是在談自己的讀書歷程、治學歷程、海內外交流歷程,無不在深刻演繹着“勤奮”、“博覽”的必要性。

沈衛榮老師也在談“一本書”的重要性。他說曾經在臺灣書店買到一本全藏文的關於藏傳佛教的典籍——《大乘要道密集》,乃帝師八思巴所寫,據說可以破解《元史》中根據藏語音譯的宮廷密法虛實,掃除關於蒙古人宗教信仰的一大疑雲。但當時沈老師對藏文一竅不通,只能束之高閣,經過多年磨礪,他漸漸學會了藏文,並從這本書中提取到了相當多的寶貴信息,解決了很多懸而未決的關鍵性難題。沈老師提到這本祕籍,着重在於說明掌握原典語言的重要性,也說明了“十年磨一劍”的重要性。一本書尚且如此,對於相對可以順利閱讀的典籍,“厚積而薄發,博觀而約取”更不言而喻。

當初在入學考試時,按要求要寫一份攻博的研究計劃,我不知道要寫什麼好,就把自己在閱讀文學史時靈機一動想出來的題目寫上去,臨時設想了一些研究步驟和方法。複試之前,我又在短時間內查閱了一些論文和專著,連天加夜地趕製出了一份較爲周詳的研究計劃。開學之後,諸葛老師提到了這份計劃,說根本不具有操作性,屬於嚴重的主題先行,並給我一份學報,上面刊有他對於古代文學研究的思考與總結。我回去仔細將這篇文章看了又看,對自己拍腦袋擬定研究計劃的作法無比汗顏。我最終確定的研究範圍是單個作家及其作品,老師叫我認真通讀再確定具體的研究角度。我以前以爲既然讀了博士,就應該研究宏大的主題,或者一個時代的創作風貌,或者一個羣體的創作情況,而不能像碩士學位論文那樣只侷限於某一個作家。老師給出的理由,是要我精讀,詳悉作品並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心得體會,而不是一眼掃去、浮光掠影、似懂非懂,否則便會讓研究失去價值和意義。在選題大小的問題上,老師提倡選小題目,小題目做深做透比大題目泛泛而談要有價值。小題目往往也是大題目的切入口,比如當年老師在李賀詞的個案研究和周邦彥任職大晟府時間的考證上,就找到了《徽宗詞壇研究》的諸多切入口。無論是在那次談話還是在方法課上,諸葛老師都舉出了一些失敗的博士論文,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什麼叫大而無當,什麼叫眼高手低,更重要的是叫我認識到了主題先行的危害。

通過每週的讀書報告,諸葛老師用極其簡明的語言指導我如何做總結。一開始我以爲讀書報告就是讀書筆記,就是把在書上作的眉批等支離破碎的感想挪到郵箱裏。後來老師反覆強調總結的重要性,我剛開始還疑惑不解,一週只讀了那麼一點東西有什麼可總結的?不是小題大做嗎?後來我漸漸明白了總結的必要性,想到了總結的幾大好處:

一、總結前必須要有回顧、梳理、小結,這樣不僅可以及時鞏固讀過的內容,還可以訓練邏輯性和系統性。

二、總結必須要用簡明的語言概括讀書筆記中的隻言片語,在詳略和取捨中鍛鍊眼光和感知能力。

三、讀書筆記是對所讀內容信息的回饋和提煉,而總結則是進一步對讀書筆記的回饋和提煉,站在這個高度上可以有更多的新發現。

四、總結可以讓人對閱讀對象有一個宏觀的眼光,幫助人在瑣碎的閱讀中找到規律性的東西。

與此同時,諸葛老師在每月一次的讀書會上也反覆強調總結的重要性,包括論文評點人對自己發言的總結以及論文作者對諸人評點的總結。不斷閱讀、不斷總結,是這學期我從諸葛老師那裏得到的寶貴的真傳。

然而,要讀完“五萬本書”何其難哉?

以前我讀古詩文都要配合着大量的註釋來讀,一旦脫離今人的註釋,就不自信起來,處處懷疑字面上的理解。古人寫作喜歡用典,還喜歡用一些古雅的、生僻的辭藻,特別是在宋詩當中更是如此。一些表面看來稀鬆平常的字詞,我都十分敏感地揣測它的來歷,然後在網上或者是工具書中到處查詢,當然大部分時候我還是驗證到了它們背後藏着的“玄機”,有一種破解的快感和如釋重負的輕鬆。但是一旦離開電腦和網絡,我都不敢輕易地去讀宋詩。這樣就導致閱讀的速度變得極爲緩慢。一個學期下來,我搜尋彙集到的註釋已經多達幾百頁。這就把書讀得特別厚,表面上是一本書,實際上有着幾本甚至十幾本的厚度。長篇累幅、佶屈聱牙的古體詩已經破解完畢,律詩的破解快了許多,以後進入到文章的閱讀階段,由於典故沒有那麼密集,再除去與前面的重複用典,我想破解的速度自然會更加快。在這第一遍的艱難閱讀和破解當中,我不斷爲每篇作品寫着瑣細的評點和體會,不斷地在其中尋找研究的亮點和切入口。在第二次、第三次的閱讀中,或者在寫關於這個作家作品的單篇論文時,我應該就會有一條通坦的途徑和一種深透的眼光。

面對蝸牛般的閱讀速度,我有時對自己的謹小慎微也大爲懷疑,也暗暗着急。時光催迫,再加上各種各樣的課程、作業、考試佔去的大量時間,一學期下來,我似乎沒有讀多少書。按照現行的制度,我又必須及早寫出並發表幾篇像樣的論文。如此一來,認真讀書的時間就被分割得支離破碎。我也想一目十行、大而化之地閱讀,但是那種強迫症似的擔心、疑慮迫使我不得不重回“老牛拉破車”的老路上。老師所說的“五萬本書”,大概就像相當於唐僧取經或者紅軍長征,或者一步磕一個長頭的漫漫朝聖之路,絕不是畢其功於一役的事情。然而,做學問性質的閱讀又遠非停留在字詞典故的層面,更需要在此基礎上永無止境地攀登。

程千帆先生在《漫談古代文學的基本方法——兩點論》的講座中,說:“人類通過自己的物質生活使大腦發達起來,那麼就有兩種思維方式,一種是對客觀事物觀察以後總結出來的,我們一般稱之爲形象思維。……另外一種思維,是根據生活經驗對客觀事物做出判斷,一般稱爲邏輯思維,產生於哲學、歷史等需要推理的學問中。二者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支撐。根據我國目前的學術風氣,有一點沒有認真考慮,就是多數時間是對客觀事物的估量和研究,而忽略了文學本身是一種情感作用,從情感開始,然後迴歸到情感。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不同時進行,對你們來說是很吃虧的。……我希望頭一點告訴你們的,就是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並重,對古代文學的作品理解要用心靈的火花去撞擊古人,而不是純粹地運用邏輯思維。……現在我們南大有一個很好的學風,就是要求一定要同時注意兩方面:一方面是文藝學,從美學的觀點分析理解詩人的心理;另一方面,要充分運用書面上和考古所得的各種材料,包括國外漢學家的材料。我們工作的目的,研究的最高希望就是文藝學和文獻學兩者的精密結合。這要求一方面要有比較深刻的美學藝術修養,其中包括創作經驗在內;另一方面要有深厚的文獻學知識,要懂得版本、目錄,要懂得音韻訓詁,還要懂風俗、制度等。如果你沒有這些知識,你就會有很多東西不懂。……一方面是形象思維,另一方面又要注意邏輯思維;既注重文藝學基礎,又注重文獻學的基礎,這就是我今天所要講的兩點論中主要的兩個點。還有文與史,高與大等方面的關係,我們在這裏也可以略略談一談。對文來說,史就是歷史背景,如果你對於一個作品只知道他寫得好,而不知道它是什麼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什麼人寫的,那你只知道了一半,知文而不知史;相反,你也不能知史而不知文,把文學作品完全當成一個史料。高與大是有區別又相通的兩點,做學問應該積累到很高的程度,但基礎要非常好。一方面是廣博,一方面是精深。”

這個講座是1996年10月9日程先生在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學科“素心會”第二次活動上做出的。十七年過去了,古代文學學術的現狀肯定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程先生所說的兩點論:形象、抽象思維結合,文藝學、文獻學基礎兼備,文與史並驅,高與大雙修,始終是顛撲不破的法則。按照這樣的標準衡量,在古代文學的漫漫征程上,我也許只相當於一個蹣跚學步的幼兒,整個古代文學的世界在我眼裏只是一團迷霧。拿着按照這樣的尺度做成的棒槌,敲敲我木魚般的腦袋,只能得到這樣的事實:空空如也。我有時在想,古代是一個世界,現代是另一個世界;古代人是一套話語,現代人是另一套話語。儘管其中有繼承、有過渡,但我們始終是兩個世界的人。上輩人和下輩人之間尚且有代溝,朋友和朋友之間尚且有隔閡,兩個行業之間尚且“隔行如隔山”,何況是兩個世界的人?就像是諸葛老師曾經說過,如果現代人穿越到古代任何一個朝代,都將發現那是地獄。所以諸葛老師讓我們閱讀《續資治通鑑長編》之類的大部頭史書,瞭解宋人的“祖宗家法”,並且說沒有什麼方法可言,真正的方法就在於“五萬本書”的閱讀當中。

這是就知識積累層面而言,而單就程先生說的形象、抽象思維相結合的層面而言,諸葛老師也說文學和歷史的研究實際上就是一個“將心比心”的過程:“古人也是人,人所有的正常的生理現象,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慾,古人也是有的。”(諸葛憶兵,陳麗麗《名師訪談:古代文學研究的思考與總結——訪人民大學國學院博士生導師諸葛憶兵教授》《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6期。)也許這是最值得人欣慰的地方。

大學本學期學結 [篇2]

時光飛逝,轉瞬間10年的這一學期就結束了,這個學期對我來說很充實,除了在專業知識上學會了很多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方方面面上我也有了很多新的領悟,尤其在做人方面。

這學期開始,從最初的交流練習,節奏練習,模擬動物等一系列的解放天性訓練,再到模擬人物練習和觀察人物練習,我個人在學習中總結了以下幾方面的心得體會:

一,從拙劣的純語言表演轉變開始

在最初的練習中,我感覺自己的反應能力和的適應力還算不錯,但是多數都是靠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會從具體的肢體動作上感受,以自己的想象力來進行簡單的表演動作練習。在表演上最好看的,演員發揮最好的,往往都是即興創作出的,最自然最直觀的反映,所以在每次表演課上的小練習中,常常會注意以下幾點:不要刻意去規定自己和對方的行動;不要規定對方的言語(不是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是一樣的);  要給予對方強烈的刺激,這樣纔可以得到相應的回報(交流到位纔有助於表演繼續下去)

;在構思練習的時候不要把情節規定太滿。(這樣容易模式化,不利於演員的想象力的發揮,阻礙了演員們的即興創作的空間);要明確上場後的任務,不要過多的語言,要用心和形體動作感受自身所塑角色場上的微妙變化;不要用表演來解釋規定場景,不要用稱謂來解釋彼此的人物關係。

宇宙萬物都是一種自然的機制,表演的觀念越強主觀意識越強越容易阻礙這種機制,學會思想減負,化零,身心放開,機制自己會啓動,空就是滿。--這是表演筆記中老師對我說過的話,現在再看這句話我更能吃透其中的意思,因爲通過這一學期的表演學習,從實踐中我感受過這句話的實質意義。

二,臺詞和形體的統一性

肢體語言不豐富是我表演上的一大阻礙,由於沒有協調的肢體語言從而使我的表演單一化,不準確,不自然。我覺得一個好的演員不僅要把臺詞準確的表達出來,更要和形體統一化,否則難以形象生動的體現臺詞的力度和目的性。

每個人每個階段思想不同領悟也不同,現在回頭看看我之前的表演筆記以及之前發現的問題,我又有了更深的體會,更進一步的領悟。

從解放天性練習到模擬人物和觀察人物練習的訓練,我從一個不知道如何工作的掛名組長變成一個懂得列計劃列規矩的負責的組長,其中得到的鍛鍊是從任何書裏或者教學上求不來的。

在表演練習中一些必要的無對象交流往往都要比有對象的雙人交流難得多,因爲注意力不能停留到一個人身上,要達到注意力集中且不散,節奏分明卻不能亂,每個人都彼此要有交流,在觀察人物片段的前一階段我做過許無對象交流的練習,當時覺得是不好掌握但沒覺得有多難,雖然許多點都還是比較不細緻比較粗糙但一切還是靠即興發揮自己的信念感又可以隨機應變,所以一切都還算自然。

首先,我對所演人物角色感過度的重視,而不是放精力在表演上;其次,我沒有深入瞭解和挖掘所演角色的靈魂,所以在表演上曾一度找不到正確的狀態;再次就是我所演人物的性格不鮮明,在舞臺上行動線索不明確以至於我說出的每句臺詞目的性不清晰。再加上節奏不鮮明,考慮得太少,使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角色沒有了性格和特色感,這曾讓我一度感到苦惱,但是每次回課後經過老師的認真耐心點評和調整我似乎又有了希望又找到了方向。

三,要隨時隨地的關注生活細節大一第一學期結束後,我感覺除了有新學到的知識以及小小的進步外,更多的還是要自我總結找到下一步自己需要進步的方向和尋求的目標。在假期我需要更多的深入生活,鍛鍊臺詞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自己要堅持鍛鍊,可以練習獨白,練習練習聲樂,不要浪費漫長的寒假。假期充電迎接新學期的新任務。  此外在老師的教導下,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自身的修養有明顯進步,凡事忍讓三分退三分,雖然有時候還是會有小衝動,小脾氣但是我有信心會有完全改進的一天。還有就是做事的態度及紀律性,無規矩不成方圓。我覺得我爲人處事方面改變了好多,從原來的急躁變得會心平氣和,從不聽別人講話,到聽取他人的信息與自己意見相結合,這些都有助於平時的工作和學習。

我相信下個學期我會有更好的表現,同時我也做好了迎接更難考驗和挑戰的準備。

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2015級影視表演班 李建博

2011年1月25日

大學本學期學結 [篇3]

進入大學,第一學期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過了,在學業上,好像我並沒有太大的收穫。但在這個匆匆離去的大學第一學期中,有很多值得我回憶的事。通過這些事,我發現自己進步了,成長了,也學會了一些爲人處世的道理。

踏入大學的大門,第一件事當然是軍訓。那麼多天的訓練,真的把我累得夠嗆,在那個軍訓場地上,不知揮灑了多少的汗。雖然我皮膚曬得發黑,腳磨出泡,我也感到很快樂。因爲通過軍訓,我學會了吃苦耐勞的精神;通過軍訓,我結交了很多的新同學;通過軍訓,我開始適應大學的生活。軍訓,是我進入大學的第一個必修課。

軍訓過後,就要開始大學的學習生活了。本以爲大學的課程不會太多,可是我們一進來就有十一門課,嚇得我們所有人都叫累,吃不消。可是叫累有什麼用呢?課還是照常上,我也逐漸的適應了這樣的學習生活。可是有些課開出來,我又學不懂,感覺就是白費了,對我沒有多大的用處。比如說,社會學(雙語),老師上課用英語講課,普通的英語我也許聽得懂,可是社會學上有很多的專用術語,我根本無法聽懂。感覺這一學期的社會學,自己的英語水平沒有因爲它而提高,社會學知識也沒有學到多少。有些課,對我來說就有很大的用處。我不僅學會了相關方面的知識,還培養了這方面的'興趣。比如說,教育學和心理學,教育學的教授在教學上很注重我們是否能接受,講起課來會很有趣;心理學本來就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所以上課一般聽得津津有味。

另外,人體生理解剖學也不錯,雖然這門課在開始對於文科生的我來說有點吃力,甚至我還放棄過,有一段時間上課根本不聽講;後來經過導師的提醒,我才知道這一門課對於我來說也很重要,這才從新開始認真學習;最後我發現老師考慮到我們大多是文科生,講的本來比較淺顯易懂;通過這門學科的學習,我學會了很多生活方面應該注意的常識。

一學期的時間,每一門課就結束了,我心裏還真有一點不捨,有些科目只掌握了一點皮毛就要叫停,這就是大學的學習生活。我感覺自己根本就沒學到多少的知識,心裏很空虛。這就是大學與於高中的區別,大學的學業沒有高中的繁重,大學沒有高中那樣的充實感。但是大學有一個很好利用的資源——圖書館,在圖書館裏,能找到各種需要的書。可惜在這一學期裏,我從圖書館裏借出的大多書都沒有讀完就還回去了,而且幾乎沒有借相關的專業書,在下一學期裏,我一定會好好利用圖書館,幫助我的專業學習。

期末,我才知道自習室的好處,它給我提供了一個安靜的複習空間,但是這一學期已經過去了,平時有時間我不是逛街就是上網,從來沒有到自習室去過,想想也覺得挺慚愧的。在下一學期,我不能再像這學期這樣浪費時間了,我一定要充分利用自習室把精力多放一些到學業上去。自習室也是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

大學本學期學結 [篇4]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啊,5個多月的大學生活就這樣悄然的過去了,剛來學校報到的那天的情形還歷歷在目!

由於我的特殊情況我不得不爲自己捏了把汗,一路上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我怕……怕的是遭遇和去年一樣的結果!我不能再失敗了,我已經沒有機會了!像我這樣的殘疾人能夠得到上學的機會是多麼的不易啊!不只是我的付出,還有我父母的殷切希望,所有好心人的幫助與支持!如果這次又被拒收的話我真的不知道我還有沒有那份勇氣再重新找到那個樂觀積極的我!就這樣我滿懷期待又憂心忡忡的奔往遼大報到!

3個多小時後,我們來到了遼大!來到了數學院的報到處!學生會的同學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倒水搬凳子的,院系的書記和導員看到了我的情況之後積極的給我安排牀位,告訴我說:“你放心,既然來到了遼大就安心的在這學習!上課什麼的都不成問題!我們會發動同學來接送你,你媽媽也可以在學校陪讀……”聽到這些我懸着的這顆心終於是落地了!因爲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的大學生活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夢了!我可以和正常人一樣上大學,接受大學校園的薰陶了!

一切安頓下來之後,王老師還經常打電話給我,問我還有什麼困難就儘管說!總之一切的一切就像夢境般讓我不敢相信!他們的熱情讓我感動!讓我體會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正式上課了,同學們真的編成了組,每天早晨都來接我,送我回宿舍!沒有一點怨言,和他們相處下來發現他們真的好可愛,樂於助人的精神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能和他們在一起生活學習四年是我的一大幸事啊!與其說是一種緣分倒不如說他們是上帝派給我的天使,給我快樂,給我幫助,給我支撐下去的力量!是他們讓我懂得了感恩!懂得了人間自有真情在!千言萬語萬語千言也道不盡我對遼大、遼大數學院的領導和同學的深切謝意,我只能用我的實際行動和一顆赤城的真心來報答你們了!願你們一切都好!相信好人會一生平安的!

數學對於我來說是最不擅長的了,數學分析簡直是難的要命!第一堂課下來,我認認真真的聽,一字不差的記着筆記。到頭來還是啥也沒聽懂,鬱悶死我了!可是我不能放棄啊!我深知這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我一定要支持住,期末的成績還是相當的差啊!過是過了,可是分數都不高!一向在高中優異的我有點接受不了!可是也考完了,傷心也於事無補啊!

英語還成,在我班是最高分!唉……終於有一樣可以讓我感到欣慰的了!呵呵!

計算機基礎也是我的一大挑戰,因爲在上國中和高中的時候我根本就不上微機課,對電腦一點都不瞭解,可以說是一個正宗的網盲,計算機課上的我很認真的聽課,可是基礎還是挺重要的,我幾乎什麼都聽不懂,用對牛彈琴來形容我簡直是太貼切不過了!幸好我四姨給了我臺電腦,練了練習,終於是把計算機基礎給過了!真的好險啊!

總的來說這學期的成績我是不太滿意的,雖說沒掛科但是分數都不高!獎學金是沒指望了啊!身邊的人都勸我說沒事,能過就行了,可是我的目標不是以不掛科爲終點的,我要表現得出衆,我要學到最好,我覺得這樣纔不會讓所有關心幫助過我的人失望啊!在今後學習生活中,我會不斷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標而奮鬥!

生活上我取得的進步就是洗衣服可以不用媽媽了,自己洗!雖說洗的不是太乾淨吧,可心裏還是美滋滋的,因爲我正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我自理的目標!我要努力的鍛鍊自己!使自己成爲一個和正常人一樣有勞動能力的人!不再依靠父母,因爲以後的日子畢竟還是要自己過,父母不可能伴隨我一輩子的啊!他們的年紀也慢慢變大了,我不能爲他們做些什麼但至少我可以自立,不會成爲他們的累贅啊!

短短的幾個月我學會了也看請了很多事情!不再任性,不再抱怨,學會排解學會感恩!在學習中體會生活,在生活中體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