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15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15篇)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1

x月x日,爲迎接傳統節日端午的到來,我們在幼兒園裏舉行了一場的端午的節日盛會,通過各種端午相關的裝飾(龍舟、菖蒲、香囊、糉子……)將xx幼兒園內外裝點的充滿了端午的氣氛。

此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讓幼兒們能學習和了解端午傳統習俗,瞭解我們的民族知識,並且通過活動中的遊戲,同時也鍛鍊了幼兒們的身體和協作能力,讓這次的活動變得十分有趣且具有意義。

一、學習端午知識

在端午活動之前,各班的老師們帶領着幼兒們學習了端午的知識,瞭解了關於端午節的日期、來歷、習俗、並瞭解了屈原這位詩人。

此外,我們還通過圖片的方式,讓幼兒看到了各地區關於龍舟和糉子的圖片和視頻,引起幼兒的'興趣,並在課堂上進行了一些簡單的排練,讓幼兒能熟悉一些活動的遊戲規則。

二、活動當天

在活動中,老師們爲幼兒裝扮上端午的裝飾,即紅繩、香囊等,並由各班的老師組織進行團體遊戲。隨後,還有班級間的“龍舟比賽”,幼兒們穿上龍舟的裝扮,爲比賽齊心協力的努力競技,讓小朋有們學會了團結和團隊精神

後來,我們的還一起包糉子,並由食堂在午餐中將我們爲我們送上美味的糉子品嚐,這些美味的活動,讓幼兒們既感受到了端午的樂趣,也愛上了端午的味道。相信這次活動在大家的心裏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最後,我們還趁着活動結束,舉行了一場繪畫比賽,讓大家將自己對這次端午的印象留在了畫紙上,並帶給家中的父母,讓他們也一起體會端午的快樂。

三、活動總結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們通過遊戲和裝扮確實讓不少小朋友們沉浸在端午的節日中,但也因此出現了一些混亂的場面。甚至有幼兒在比賽中摔倒,雖然沒有受傷,但也值得我們注重一些今後節日的安全措施。

總的來說,這次的端午節活動,不僅讓幼兒園的孩子們體會到了端午的樂趣,學習到了許多關於端午的有趣知識。但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的節日,我們將對傳統節日的這份熱愛傳遞給了下一代的孩子們。相信在今後,關於我們這些璀璨輝煌的傳統文化,也能被的孩子們繼續傳承、發揚下去!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2

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是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大豫國中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上級部署要求及學生實際,制定了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活動方案並組織實施,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又聞糉香”,我們圍繞活動主題開展了下列活動:

(一)走進端午

1.圍繞“又聞糉香”爲主題,舉行了一次國旗下講話,同時宣佈“又聞糉香”系列活動開始。2.各班出好一期“又聞糉香”專題黑板報。3.學校團總支利用課間操時間在全校範圍內組織開展“端午節”民俗民風知識介紹讓每個學生對端午節的習俗有進一步的瞭解,同時動員學生跟隨父母一起過端午系列活動,另一方面也是對傳統節日美好體驗,加強了親子間溝通、瞭解,也能更好的幫助延續傳統文明。4.校廣播播放《龍船調》歌曲讓學生欣賞。

(二)感知端午

開展了一次主題徵文活動。要求七年級八年級每班2篇於6月5日之前上交團總支參加評比。2.要求七年級八年級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隊員利用端午假期走訪自己周圍的居民,探究端午習俗並完成“又聞糉香”的小報。要求七年級八年級每班上交2份6月5日前交團總支進行評比)3.各班組織一次主題爲“糉葉飄香話端午”班會。

(三)品味端午

1.要求學生向自己的.奶奶、媽媽學包糉子、品糉子,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同時在美術課上,讓美術老師結合教學實際和活動主題特開設一節學包糉子過端午的手工活動課。2.與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自己包的糉子,增進朋友間的感情。

學生們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了對端午節的認識與瞭解,增強了愛國情感和民族凝聚力。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3

爲充分利用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根據市教育局有關活動通知精神,我校在端午節期間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端午節又是一個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體驗親情的'魅力。

爲了更好的完成活動任務,收到良好的活動能夠效果,我校高度重視,精心策劃,首先爲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學校加強了宣傳力度,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我們通過國旗下演講、倡議書等形式,對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及其意義,做了大力宣傳,充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我們又開展了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的端午節手抄報創編活動。同學們通過閱讀書籍和上網查詢,瞭解了端午節的相關知識,並配以插圖、剪貼畫,製作了一張張美觀大方的手抄報。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加深了對端午節的認識,進一步瞭解了我國的傳統節日和過傳統節日的意義,更加認同、喜愛傳統節日,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愛國愛鄉情感,提高了科學文明素養,弘揚和培育了民族精神。

在本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走進偉人、瞭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增進了與親人之間的親情,讓學生時時刻刻心懷感恩之心,促進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4

這些活動是由講述活動“我家過的端午節”生成而來,爲此在當天的的區域活動中我有意識的爲幼兒創設了有關端午節的區域性環境,除了字以外,留下大面積的空間讓幼兒自己發揮,同時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如香包的半成品(考慮到幼兒的能力有限,尚未掌握縫紉的技能,所以我準備了編好的穿了一個香包中國結,幼兒只需自己折各色的紙糉子在穿在中國結上,即成一個漂亮的香包,讓幼兒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絲線(用來編鴨蛋網用,發展幼兒的手部小肌肉羣,培養幼兒細緻觀察的態度和耐心,養成集中工作的習慣。)、各種顏色、形狀、質地的.紙讓幼兒進行包糉子、摺紙船等練習,足以容納七、八名幼兒。饒是如此,每天一到區域活動時間,這一區域仍是排起長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故意裝作視而不見,幼兒自發的商量出參與的次序,並相互提醒自覺遵守,真正的做到自我管理,幼兒都覺得比較公平。因此滿足了每個幼兒的需求。

這次活動也是由講述活動“我家過的端午節”生成而來,當時在進行遷移講述思路時時孩子們希望能夠提前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並在前幾天的區域活動中學會了製作香包、編鴨蛋網、摺紙船等技能,爲此今天開展這一活動時機成熟,也能爲本次主題活動畫下一個完美的句號。在開展活動時,我借鑑了蒙氏教學法,首先安排好各種工作區域,如香包製作區、鴨蛋網編織區、合作創作賽龍舟場面的區域等,每個區域準備了足夠七、八名幼兒操作的材料及空間。

我們首先開展談話活動,重溫端午節的由來,強化孩子們“中國是端午節的發源地”這一印象。然後討論我們慶祝端午節的方法,選擇自己操作的區域。接下來就開始製作活動。幼兒工作的非常專注,製作和佈置出有着濃厚節日氣氛和端午節特色的環境。之後幼兒還提出用竹竿進行賽龍舟活動,本次主題活動在激烈的比賽中降下了帷幕。

端午節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由於託班幼兒年齡較小,爲了能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結合我園的傳統節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兒園組織開展了“共度端午,揚民族正氣”的主題活動,在大力宣傳端午傳統習俗和衛生常識中我們的幼兒過了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本次活動通過家園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環境佈置

主題牆:掛滿糉葉包成的小糉子、香包、彩蛋等使教室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二、教學活動

由於託班年齡較小的特點,我們通過故事、圖片的形式向幼兒介紹愛國者屈原以及糉子、香包等風俗的來歷。

三、家園互動

在活動期間家長都能夠積極配合工作,如帶來了糉葉、蛋袋子、彩蛋、艾葉等等。使我們的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我們開展這次活動主要目的可以讓幼兒從小了解國家傳統文化,樹立民族意識,培養我們的幼兒過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5

傳統佳節端午即將到來,爲了讓幼兒瞭解傳統節日的意義以及人們在端午節日中的傳統習俗,激發幼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官亭鎮中心幼兒園中班開展了端午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教師們用講故事的形式向幼兒講述了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有關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人們用包糉子、放河燈的多種形式紀念屈原。

老師們還向幼兒介紹了包糉子的'原料和方法、糉子的形狀及品種,帶領孩子們一起學習包糉子,孩子們興趣非常高,大家相互幫助,一個個可愛的小糉子展現在孩子們面前,幼兒們開開心心品嚐着自己的勞動果實——糉子,開心快樂!感受着濃濃的節日氣氛。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6

“五月五,過端午,糉葉青,糯米香;掛菖蒲,帶香包……”爲了讓孩子們感受端午節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習俗,xx鎮中心幼兒園xx路分園近日開展了“喜迎端午,糉情歡笑”端午節主題活動。活動主要分爲“說端午”、“唱端午”、“畫端午”、“編蛋袋”、“包糉子”“品嚐糉子”6個環節,讓孩子們通過實際操作,親身體驗,進一步瞭解了端午節。

活動一:《說端午》

本次主題活動,老師首先借助生動形象的課件讓孩子們瞭解端午節的由來,讓孩子們說說、討論他們所瞭解端午節的習俗,讓孩子願意說、喜歡說,培養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二:《唱端午》

孩子們通過觀看端午的.視頻、故事,學唱端午兒歌、詩歌,感悟悠遠流長的華夏文明,用心體驗端午這一傳統節日蘊含的意義。

活動三:《畫端午》

中班的孩子們開展了“畫龍舟”活動,教師啓發、鼓勵孩子們大膽地表達和創作,一幅幅色彩鮮豔、形狀各異的龍舟呈現出來。

活動四:《編蛋袋》

端午節編蛋袋、掛蛋袋是我們的民間習俗,老師向孩子介紹了編制蛋袋的材料,逐步講解編制步驟,孩子們相互合作,一人雙手拿線一人編織,一個個漂亮的蛋袋在孩子們的巧手中得以誕生,孩子們的臉上樂開了花。

活動五:《包糉子》

本次《包糉子》活動還招募了兩名家長志願者當助教,兩名家長助教向孩子們展示了包糉子的技巧,現場給孩子們展示折糉葉、填糯米、裹葉子,扎線……孩子們好奇專注地模仿着包起了糉子,一雙雙小手“忙碌”地穿梭在一張張翠綠的糉葉間,緊接着一個個小糉子也脫穎而出。

活動六:《品嚐糉子》

濃濃的節日氛圍在園內停留,孩子們跟同伴講述着自己包糉子的過程,分享着自己包糉子成功時的喜悅,雖然糉子沒有家長助教包得那麼漂亮,但那是孩子們親手製作而成的糉子,品嚐的時候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隨着本次“喜迎端午.糉情歡笑”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開展,孩子們從開始感知端午、走進端午,最後品味端午,使整個主題活動妙趣橫生,不僅讓孩子瞭解了端午節的由來與習俗,也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佳節悠久的文化氣息,提前讓孩子們度過了一個輕鬆、愉快而又收穫頗豐的端午節。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7

上週末,恰逢端午節與父親節雙喜臨門,我園舉辦了“愛在端午、爸氣十足”爲主題的幼兒園親子端午節活動,此次活動圓滿的結束,再次我園全體幼師感謝各位家長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到幼兒園與孩子們一起讀過了一個溫馨又開心的端午節活動,現就此次幼兒園端午節活動做個總結。

20xx年6月15日上午,XXX幼兒園開展了包糉子比賽的活動,讓幼兒寶貝們與自己的父母一起體驗了怎麼包糉子,並由幼師們解答端午節的'來源以及爲什麼吃糉子等,讓幼兒深刻了解了糉子的來源,弘揚了祖國的傳統文化。

我們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幼兒們知道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都是端午節,以及端午節的一些習俗等,這個活動既鍛鍊了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有增長了見識,受益匪淺。

在做完包糉子的活動後,小朋友們還與各位家長進行了親子趣味活動—拔河。整個幼兒園端午節活動現場笑聲不斷,其樂融融。

在拔河完成以後,又開始了編綵帶、做香囊、畫彩蛋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活動,整個過程中小朋友們的參與興致很高,同時家長們也很配合,整個活動現場井然有序。

活動的最後,我們開展了打水槍的遊戲,家長與小朋友包括老師們都相互嬉戲玩耍,進一步的增強了小朋友與老師、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繫。

這次幼兒園端午節活動節目豐富,活動效果好,通過這次活動,讓小朋友們對我國端午節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同時動手能力有了進一步的加強,感受到了端午節的氣氛。同時讓老師們與家長、小朋友們的距離更近了一部,爲後續的活動展開做好了鋪墊,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XXX幼兒園端午節活動的完美的。

這就是我園關於此次幼兒園端午節活動總結,謝謝!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8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而端午節的前一天是父親節。20xx年6月15日,我園各班開展了一場溫馨又熱鬧的雙節活動。

活動在小班“誇誇我的爸爸”中拉開序幕,小朋友紛紛向同伴自豪的介紹自己的爸爸。“我的爸爸會修小車”,“爸爸經常和我一起看圖書、做遊戲”,“我最喜歡騎在爸爸的肩上開飛機,我喜歡我的爸爸……”,他們說的內容都很有趣,表達他們心中對爸爸的愛,在兒女的心中,爸爸的懷抱是永遠的'避風港。中班演唱《我的好爸爸》同時孩子們還用稚嫩的小手、豐富的想象力爲爸爸製作糉子。大班小朋友爲爸爸畫畫等。在這個屬於父親們的日子裏,孩子們大聲說出對父親的愛,說出自己最想對爸爸說的話,恰逢端午節,孩子還要送給爸爸端午禮物,看孩子們手中的糉子,這是一份有愛、有溫度的珍貴禮物!

此次活動增強了孩子的親情意識、感恩意識,搭建了孩子和父親溝通、交流的平臺,增進父子、父女之間的感情。同時也讓孩子們能更直觀地感受“端午”這個中國特有的節日氣氛。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9

爲傳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在端午節到來之際,XX區第二—兒園開展“濃情端午”系列活動。

首先,幼兒園教務處根據上級文件精神,拿出詳細的端午節活動方案,並在例會上向所有老師針對此次活動提出要求。按照幼兒園端午活動方案,XX月12日,各班老師生利用動形象的課件向孩子們介紹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有的班級教師根據自身特長和班級實際情況,給孩子講解包糉子的具體方法,現場親手教幼兒包糉子;有的班級自制“旱龍”,在教室裏進行“划龍舟”比賽;有的'班級製作艾葉香包、香囊,孩子們把這些自制的香包、香囊帶回家送給自己的長輩,家長們也與孩子一起共同感受端午濃情!

XX月14日,幼兒園通過班級QQ羣,微信羣等方式,向家長們普及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知識,倡行文明公約,讓家長在端午節中爭做文明使者,普及文明新風。

XX月15日,結合端午節的風俗,我園開展了“詩歌端午”,經典誦讀比賽。組織幼兒通過頌古詩,品端午,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豐富多彩的端午活動中,老師們帶着孩子們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體會着傳統節日的快樂與童趣。此次活動,不僅激發了幼兒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情感,還深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和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10

在這糉香飄溢、舞慶端陽的日子,爲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爲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爲讓福利院的老人們能過上一個歡樂溫馨的端午節。爲了挖掘民間傳統民俗,更好地瞭解和感受這個節日,讓傳統的端午佳節多姿多彩,爲讓教職工進一步感受到傳統文化習俗,xx縣xx鄉幼兒園組織全體教職工,開展了主題爲“糉慶端午感恩父親歡聚共慶”端午節系列活動。

活動中,有的教師熟練地包着糉子,還有一些不懂包糉子的教師在現場學習,高興地談論着包紮的技巧。活動後,大家把這些滿載深情的各種口味的糉子準備第二天送到福利院的老人們手中,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感受到xx鄉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營造了融洽和諧的氛圍。

恰逢端午遇見“父親節”,幼兒園的孩子們也跟着老師學着包糉子,說要親手給爸爸裹一個糉子送給爸爸做爲父親節禮物,也勇敢地一起大聲說:“爸爸,我愛你!”,表達對爸爸的愛。

在X月14日上午,xx鄉幼兒園組織全體幼兒及教師們走進福利院“棕香傳情與愛同行”融情活動。爲老人們送去了一份關心,一份溫暖,一場文藝演出讓老人們歡度一個喜慶、快樂、祥和的佳節。

本次端午節活動,教師們把親手做的各種味道的糉子送給福利院的老人們,孩子們給老人們載歌載舞送上了節日的問候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讓這個端午節變得更有意義。

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幼兒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xx市幼兒園、xx中心幼兒園於端午節前夕以年級組爲單位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端午節主題活動。

老師們首先利用講故事、觀看PPT、視頻等形式,深入淺出地爲孩子們講述端午節:通過講述有關屈原的故事,不僅讓孩子們知道了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也讓他們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通過展示賽龍舟、包糉子、插艾蒿、系綵帶、掛香囊等圖片,讓幼兒直觀感受了端午節豐富而有趣的習俗。老師們還組織幼兒開展了讀兒歌、畫端午、賽龍舟、做紙糉等遊戲活動:“五月五,是端午,賽龍舟、敲鑼鼓......”孩子們興致盎然地念着一首首短小經典的端午節兒歌,感受着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他們還拿起手中的畫筆,畫出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熱鬧場景,表達了他們內心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喜愛;在賽龍舟活動中,他們團結合作,爭先恐後往前衝,生動有趣的賽龍舟體驗加深了孩子們對賽龍舟活動的認識;在做紙糉活動中,他們用靈巧的小手通過剪、折、粘貼、纏繞等方法制作出了一個個漂亮的紙糉。

此次端午節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愉快的體驗中感受到了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體驗到了傳統節日帶來的樂趣,也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的良好品質,昇華了他們的情感體驗。願孩子們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和滋養下,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11

xx文件中所要求的工作,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我園領導及時召開會議,傳達文件精神,並對端午節活動進行整體安排部署,制定了活動方案,要求各年級各班根據實際選擇適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水平的活動,做到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我們通過家園共育欄、多媒體設備的形式,對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及其意義,做了大力宣傳,充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具體活動情況

(一)開展“話說端午”活動

此活動是針對全園幼兒共同進行的,由保教辦統一製作關於端午節的幻燈片,裏面的內容有“端午的來歷”、“端午節兒歌”、“端午節風俗”三大部分組成,同時在“端午節風俗”這一欄裏又下載了視頻資料:“賽龍舟”、“五彩線”、“包糉子”等,旨在通過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更具體、更深刻的印象與感受,並能說出關於端午節的相關資料。

(二)開展“繪畫端午”活動

根據“放說端午”的活動效果,上午進行了繪畫端午的活動,讓孩子把頭腦中關於端午的形象和記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繪畫能力,也能多種形式展現端午活動。

(三)開展“端午節”體育活動

此活動可以根據各年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來選定,在園委傳達了活動精神和方案部署工作後,由各年級組召開年級會議,討論相關體育活動,準備豐富的體育器械,並制定合適的獎勵方法,在確保幼兒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通過鍛鍊身體來創設健康向上的節日氛圍。

其中:

1。芽芽組幼兒開展了“包糉子”活動,由家長提供包糉子的葉子,幼兒園提供涼糕,四個芽芽班的孩子共同製作。

首先老師給大家演示糉子的製作方法,孩子們認真地傾聽着。演示完畢後,孩子們也迫不及待的行動起來,只看到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張張翠綠欲滴的糉葉間”,幾分鐘後,在孩子們辛勤的努力下,一個個形態各異的.糉子躍然桌上,雖然不成樣子,但蘊含着孩子們甜甜的心血。

2。大班組進行的“畫彩蛋”活動,一顆顆雞蛋在孩子們手中變成了一個個漂亮的藝術品,老師將孩子的作品集體展示的幼兒園大廳裏,看着孩子們拉着家長的手一起尋找自己的作品時,我們既達到了已定的活動目標,又在孩子的心裏種下了一顆關於美的種子。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知道了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糉子的習俗。

在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孩子們在濃濃的節日氣氛裏既鍛鍊和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獲益匪淺。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12

因爲我工作的幼兒園在農村,我帶的孩子知識比城市長大的孩子差。關於這方面的思考,我在教端午節之前,做了一個簡單的關於孩子端午節知識的調查,發現孩子對這個節日一無所知。

據調查,爲了給組織端午節和即將到來的端午節打好基礎,我選擇先在活動書中教授兒歌端午節,讓孩子們對這個節日有所瞭解。活動中,我儘可能生動地講解兒歌中的每一個恰當的詞語,讓孩子們熟練地掌握兒歌的內容。端午節假期,我給孩子們佈置了一個作業:仔細觀察並記住端午節期間的所見所聞以及與節日相關的活動,開學後分享給老師和其他小朋友。

端午節剛過,我發現所有的孩子都聚在一起,熱火朝天地談論“吃糉子,賽龍舟”,我感到一陣喜悅。似乎端午節的話題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下午到達公園後,端午節正式開始。“你在端午節看到了什麼?你玩的什麼?”起初,一些孩子舉手告訴我“端午節我叔叔一家來我家吃飯。”“我媽和外婆一起包餃子,我吃了很多。”我家門口插着艾草。"“我在家裏的電視上看到了龍舟,”我說。"它是什麼樣的?" "我來了" "我來了"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回答。"你還看到了什麼?"

我問。“他們在賽龍舟,他們喊着‘加油!’一邊做這個(用手划水)!一個孩子正忙着打着手勢。其他孩子再也忍不住了。有的加入了浩浩蕩蕩的“划龍舟”,有的成了喊着“加油”的拉拉隊。班級突然好像爆炸了。看着孩子們興奮的臉,我決定取消原定的談話計劃,來一場‘龍舟賽’!

通過這次“龍舟賽”活動,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孩子興趣的基礎上產生的活動最受孩子的`歡迎,讓孩子親身體驗活動場景最能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潛能。首先,我發現孩子們自發地談論賽龍舟的經歷,這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其中,主動情緒是教師任何預設的活動都調動不了的。但如何引導他們整理自己的經歷,並以適當的方式分享他人的經歷,從而獲得真實美好的情感體驗呢?

我選擇開展‘賽龍舟’活動,讓孩子們始終處於真實的活動場景中。在這樣的情境中,孩子能夠主動地與人和事物互動,不斷地發現問題,積極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無形中促進了孩子心智的發展。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的專注、堅持、合作、協調能力非常突出,我認爲這與孩子們在活動場景中的自主探索和自我感受體驗是分不開的。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13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糉子、賽龍舟、佩香囊、懸白艾、掛菖蒲等。利用端午節,開展主題活動,既能鍛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孩子們對x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藉端午節,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

x月x日,鄭州市實驗幼兒園開始端午節主題活動。《端午節到了》活動前,孩子們在老師與家長的協助下,一起收集端午節的有關詩詞、民間傳說等資料,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民俗文化;活動中,老師們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着,其中最爲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瞭解了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香噴噴的糉子》活動中,老師們準備了食材帶領着孩子們一起包糉子,瞭解糉子的製作過程;幼兒園食堂也爲孩子們製作了香噴噴的糉子。《漂亮的香囊》活動,中班的孩子們還自己動手製作香囊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

孩子們在豐富的活動中感受着民俗文化,感受節日的快樂,體驗x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在濃濃的節日氣氛裏,孩子們學習了包糉子,知道了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糉子的習俗,共同度過了一個快樂、溫馨、和諧的端午節。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14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糉子、賽龍舟、佩香囊、懸白艾、掛菖蒲、飲抹雄黃酒等。利用端午節,開展主題活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兒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藉端午節,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

一是教師、家長、幼兒一起收集資料有關端午節的新、老照片及相關聲像資料,瞭解端午節有關的知識和風俗習慣。並通過宣傳欄、家園聯繫欄、網站等多種宣傳形式,讓師生進一步感受到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增強幼兒熱愛祖國之情,鼓勵、引導幼兒走進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二是通過蒐集有關端午節的詩詞、民間傳說,蒐集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蹟,在班內分組交流學習,表達我們對他的懷念、崇敬、愛戴。三是倡導熱心家長給與幼兒包糉子的指導。幼兒自己動手製作"糉子",感受着民俗文化。食堂幫忙煮好。讓幼兒品嚐、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四是製作並相互贈送端午節賀卡,鼓勵幼兒動腦的'同時也多動手,並互相傳達節日的問候。五是結合"六一"慶祝活動,各年級組組織幼兒舉行"繪美麗祖國"繪畫活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通過"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感受過節的快樂,做中國人的光榮。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積累幼兒的文化底蘊。在活動中讓幼兒展現自我,發展自我個性,進一步培養他們的主體參與意識、動手能力和同伴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總結三:

端午節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由於託班幼兒年齡較小,爲了能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結合我園的傳統節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兒園組織開展了"共度端午,揚民族正氣"的主題活動,在大力宣傳端午傳統習俗和衛生常識中我們的幼兒過了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本次活動通過家園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環境佈置

主題牆:掛滿糉葉包成的小糉子、香包、彩蛋等使教室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二、教學活動

由於託班年齡較小的特點,我們通過故事、圖片的形式向幼兒介紹愛國者屈原以及糉子、香包等風俗的來歷。

三、家園互動

在活動期間家長都能夠積極配合工作,如帶來了糉葉、蛋袋子、彩蛋、艾葉等等。使我們的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我們開展這次活動主要目的可以讓幼兒從小了解國家傳統文化,樹立民族意識,培養我們的幼兒過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

端午節幼兒園活動總結15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着豐富的民俗民風,賽龍舟、吃糉子、戴香囊、採艾蒿等都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的積澱。爲了讓傳統民俗文化得以傳承,同時讓孩子們直觀地瞭解和體驗端午節,過一個有意義而又難忘的節日,在端午節到來之前,x市實驗幼兒園開展了“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

x月x日,老師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多媒體課件、兒歌,讓孩子們瞭解到了端午節的由來及傳說,知道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積極的展開了端午節各種民俗的討論,有的孩子說:“每次端午節,我奶奶都會給我包糉子吃,可好吃了!”有的孩子說:“端午節,我姥姥還會給我做香布袋,戴上香布袋蚊子就不會咬我啦!”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七嘴八舌討論的熱鬧異常。6x月x日,小班的孩子們一起欣賞了老師包糉子的全過程,瞭解到了糉子的製作過程;中班的孩子們一起動手製作了香囊,造型優美、清香四溢,製作完成後,孩子們走出班級,給小班的弟弟妹妹送上自己親手製作的香囊,並送上節日的祝福。同時幼兒園還爲孩子們準備了香甜的糉子,孩子們自己動手撥開糉葉,品嚐着香甜可口的糉子,感受着節日的喜悅。

本次“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各年齡段教研組在組織形式上進行了深入討論,開展了小組同伴、大帶小等不同形式的豐富活動,不僅讓幼兒在與同伴的愉快體驗中直觀的感受到了端午節的豐富傳統文化,使孩子感受到了傳統節日帶來的樂趣,更鍛鍊了動手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昇華了幼兒的情感經驗。

箬竹芬芳飄遠行,濃濃愛意伴心田。市實驗幼兒園“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彙集着幼兒園對幼兒成長的期待、美好的祝願。願孩子們在市實驗幼兒園這個充滿愛與自由的幸福樂園裏,伴隨着傳統文化的滋養,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

爲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感受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增強孩子的民族自豪感。x年x月x日上午,x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端午節體驗活動。

活動中,通過談話活動“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中,讓孩子們瞭解並認識了“屈原”,知道了在這一天人們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人物要包糉子、賽龍舟、插艾草、配五彩繩、做香囊……在“品糉子,配五彩繩”的環節中,孩子們洗手後不僅親自動手包糉子,最後分享了美味的糉子,還頻頻地發現了驚喜,原來糉子裏藏着許多小祕密(有紅豆餡的、豆沙餡的、豬肉的、蜜棗的……)每個人都吃的好開心。託班老師組織孩子們觀看了“賽龍舟”比賽視頻、組織了遊戲“賽龍舟”,更好地瞭解端午節習俗。活動中,老師還告訴孩子們,端午節佩香囊、插艾草、戴五絲等,不僅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更能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別樣文化。進一步讓幼兒感知了端午、走進了端午、也品味着端午,在洋溢着傳統節日的氛圍中,幼兒體會着傳統節日的快樂與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