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專業合作社年度工作總結

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對於農業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立21世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支持體系,適應經濟一體化進程,發展現代農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和深遠的世紀意義。本合作社在20xx年不斷擴大社員隊伍,有力推動了農業農村工作加快發展,爲保持經濟穩定較快增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將這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農村專業合作社年度工作總結

一、總體概況

湖州南潯千金永根生態漁業專業合作社在政府的關注下,在專家的指導下,在農民兄弟的積極參與下,20xx年發展會員由2010年底的40餘戶發展到136戶,輻射帶動周邊10多個自然村,300多戶水產養殖戶。20xx年是本合作社奠定基礎的一年,合作社規劃5000多畝的特種水產生態養殖精品園順利完成一期工程,並投入生產運作。一期項目核心區建設面積500畝,包括水產育苗、養殖、休閒垂釣等項目,湖州市南潯區千金鎮東馬乾村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運輸極爲便利,毗鄰菱新公路,有杭浦、申嘉湖高速、杭寧高速相通。項目區遠離工廠,水源充足,水質符合水產養殖用水標準。水、電和通訊等基礎條件良好,灌、排水渠道齊全,適合示範園區建設的需要。

本項目在20xx年3月初步完成前期準備工作,按照制訂的規劃和設計,在不耽誤農時的情況下,先期已經開挖200多畝魚塘,並於4月初投入第一批魚苗。20xx年4月,合作社正式向有關部門提交了項目實施方案。20xx年7月,合作社與蘇州海大集團合作,使用該集團爲園區特別研製的無公害有機飼料,並建立了大學生科研隊,對園區各方面進行實時監測,並對合作社社員的養殖魚塘定期監測指導。11月,園區通過國家農業部、漁業司共同組成的專家考察團的評估考察。被國家循環經濟發展中心評爲“中國循環農業示範基地”。

二、成功經驗

(一)築社共建,利益共享,共建特種水產產業鏈。

廣泛吸收養殖、銷售、服務等多方力量股參與分配的方式加入園區建設,提

高園區項目的綜合實力。將分散養殖戶聯合起來加入合作社,合作生產經營,探索特色魚高效生態養殖新技術,有效地保護太湖流域水產種質資源,增加特色魚產量,提高養殖產品的品質,帶動周邊區域特色魚資源開發利用。建立特色魚示範推廣、技術服務、科技培訓等三大服務體系。實行生產、服務和銷售有機結合,實現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形成了一條從“養殖戶—基地—市場”的快捷產業鏈,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二)科學調度,分區管理,實現合作社的效能最大化。

合作社通過園區養殖的經驗,針對分散養殖的弊端,引導會員調整養殖模式,發展生態養殖,開展行業自律行動,從源頭控制投入品的安全。實行“統一技術指導、統一供應魚苗、統一飼養標準、統一防病用藥、統一收購銷售”的服務方式。爲會員提供無償技術和信息服務,統一組織採購魚苗、漁藥、漁飼料、漁機具、等漁需物資;生產銷售價格等進行統一調度管理,保持社內養殖生產、市場銷售等環節的高度協調,通過對社內各環節實施分段配置式的管理,來達到合作社資源效能的最大化。生產季節,合作社在爲養殖戶提供技術和配套物資服務同時,積極爲養殖戶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在自身資金不足情況下,貸款向養殖戶賒銷漁用物資近百萬元。

(三)統籌兼顧,合理分配,促進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

爲了兼顧園區與合作社的長遠發展需要和防範風險能力,園區確定7:2:1的利潤分配方案,銷售利潤的70%直接返還社員,20%作爲園區發展基金,10%作爲公積金,用於合作社的再發展。由於活鮮水產品是通過合作社聯合銷售,成員可以充分享受到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產生的利潤,增加了收益,同時也相對降低了生產成本。採用物理和生物方法改善養殖水面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和整個水體的良性動態平衡,提高單位水體產量,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四)加強合作,開展培訓,努力提高社員養殖水平。

合作社積極與農科院、漁業司、省水產研究所等科研部門構建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係,聘請省內外數十名專家學者爲技術顧問,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分別聘請了農業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王德芬女士,國家農科院李名雲教授擔任合作社顧問,定期進行專題講座,直觀的講授生物防病技術和健康安全養殖技術,還多次深入養殖戶面對面指導。培訓人數達360人次,編寫印發技術資料

1000餘份,接受諮詢達500餘人次。通過技術培訓和技術交流,針對園區特點,開展全方位技術服務,不斷總結技術經驗,完善特色魚養殖技術規程。全年引進新技術、新成果3項進行轉化推廣,引進新品種5個;開展了“應用生態平衡技術防治魚類病害”試驗研究,採用複合微生物製劑進行養殖水有益生物培養,改善養殖水面生態平衡,應用生物—化學配套施藥技術,提高水產養殖的品質和質量安全,基地養殖效益較非示範區提高30%以上。

三、存在問題

(一)園區建設資金缺乏。

園區建設週期長、投入大,整合各種農業項目資金用於園區建設的資金也有限,資金缺口較大。由於建設資金有限,影響了實驗區的建設規模和進度,原計劃建設的一些水、路、電等農業基礎設施項目無法實施,園區範圍內完成園田化等基礎設施的土地面積不夠大,加之各種優惠政策和配套服務尚未健全,投資環境欠佳,招商引資難度較大,成功引進園區的項目不多,擴大規模遇到困難。

(二)缺乏強有力的科技力量支撐。

園區雖然利用了合作社的平臺聘請了顧問、努力利用大學生進行技術指導等工作,但是由於養殖戶普遍文化水平較低,園區一些成功的經驗及技術在推廣上往往遇到問題。並且部分會員養殖戶經驗主義較強,憑藉幾十年的養殖經驗,在接受科技養殖問題上一時無法適應。再加上園區的確存在人才缺乏的現狀,所以在沒有政府支持的`情況,科技的推廣及提高將是園區發展中長期存在的一個重要難題。

(三)經營管理體制有待提高,市場預測性不強

由於園區及合作社還在發展階段,在經營管理上很難做到程序化的行政管理,對市場預測、財務數據分析、營銷策劃等方面都相當薄弱,雖然擁有了註冊商標,但是在品牌價值提升的投入及策劃上也缺乏指導。同時,合作社缺乏對國家及政府相關政策的瞭解,即使在建立了經營模式的情況下,與政治的聯繫不強,從而導致很多國家的惠農政策享受不到。

四、工作計劃

(一)提高質量,申報國家三證

20xx年,園區將獲得第一批水產的豐收,藉此將申報國家的無公害、綠色食品及有機產品的申報工作,通過三證的申報進一步規範生產,成爲真正的安全水產品。

(二)提升園區品質,開發休閒旅遊

在現有園區的基礎上,開發園區的景觀建設,開發可供休閒垂釣等項目的服務行業,將園區的規模化逐步轉化成精品化。

(三)依靠政府扶持,提高科技指導

通過發改委立項、爭取政府各項扶持政策,提高園區科技含量,以進一步幫助廣大社會,儘快幫助養殖戶發家致富。

(四)推進產業化經營。

充分發掘當地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和區位優勢,注重名、優、特、新產品的挖掘和開發,從而形成園區特色,提高市場競爭力。湖州南潯千金永根生態漁業專業合作社

20xx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