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市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總結

今年我市小麥種植面積595萬畝,比去年的573萬畝擴大22萬畝。全市農機部門5月份開始積極做好“三夏”農機化生產準備工作。從6月14日大面積開機收割,到6月20日小麥收割全面結束,共用了7天時間搶收小麥595萬畝,其中聯合收割機收穫面590萬畝,機收率99.16%,實現了顆粒歸倉。預計全市小麥總產量達49.1億斤,奪取了我市歷史第7個高產年的豐產豐收。夏種期間,完成機械化播種456萬畝,佔玉米、大豆播種面積的86%。

2015年全市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總結

三夏期間,全市投入各類農業機械60多萬臺,其中聯合收割機15200臺,播種機42800臺,拖拉機27萬臺,農業運輸機械17萬輛。

一、立足早字,積極做好三夏農機化生產準備工作

1、發佈麥收信息。5月上旬,各縣區農機部門把當地小麥種植面積、分佈情況、需要引進的機械數量信息等,通過中國農機化信息網向全國發布。全市農機部門印製跨區作業信息指南5000份,發放給跨區作業機手。

2、制定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我局制定並下發了《宿州市2010年三夏農機化生產暨跨區機收工作方案》,提出了工作任務,明確了夏收前、搶收期間以及夏種期間的具體工作,從組織領導、組織調度、協調配合、信息宣傳、工作督查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工作措施。

今年小麥生長期間氣溫低,導致小麥收穫時間推遲,這樣,將會加大天氣對麥收的不利影響。爲了應對可能出現的陰雨災害性天氣,我們制定了《宿州市陰雨災害性天氣小麥搶收應急預案》,提出了各種災害性天氣的應急響應、應急措施和應急保障。

各縣、區農機局也都制定了相應的“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

3、成立組織,召開動員會。市農機局成立了“三夏”農機化生產暨跨區機收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三個工作組:機械化生產組、安全生產組、信息宣傳組,做到明確分工,各司其職,負責抓好“三夏”農機化生產的各項具體工作。各縣區農機局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落實了工作分工和工作責任。5月14日,我局召開全市“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會議,對全市“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落實《方案》中提出的各項措施。

4、檢修機具,開展培訓技術。全市農機部門提前組織農機戶、農機服務組織、農機維修網點、農機銷售企業服務點,開展機具檢修工作。重點做好聯合收割機的檢修調試,要求參加“三夏”生產和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全部檢修和調試一遍。全市各級農機部門採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印發技術培訓資料等方式,廣泛開展對農機手的培訓,保障每新增的一臺聯合收割機配備2-3名懂技術、操作熟練的機手。

二、積極採取措施,全力組織機械化搶收

由於小麥生長期間長期低溫,成熟時間推遲10多天,與南部臨近市小麥成熟時間基本一致。5月30日的冰雹、強對流天氣和6月9日的暴雨造成182萬畝小麥倒伏,增加了收穫難度。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組織小麥搶收工作作爲一項政治任務,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全力組織農機搶收小麥。

1、全面落實工作責任制。市政府成立由市長吳旭軍任指揮長,分管市長任副指揮長,市直有關部門爲成員的'小麥搶收指揮部,統一組織領導全市小麥搶收工作。從麥收準備階段到麥收結束,市指揮部根據形勢變化,先後三次召開小麥搶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六次召開指揮部調度會,五次下發組織小麥搶收的緊急通知。市政府成立5個督查組,由市直涉農部門5個縣級幹部帶隊,相關部門精幹人員參與,進駐責任縣、區,加強對麥收工作的督查指導。各級政府、各涉農單位層層落實了工作責任制,主要負責人親自抓,領導班子成員明確分工,劃片包乾,把小麥搶收工作責任具體落實到鄉鎮、村組、機具和田塊。

2、切實落實和制定優惠政策。省財政緊急下撥我市的搶收小麥補貼資金637萬元,市政府小麥搶收指揮部及時提出使用指導性意見,凡6月13日~16日在宿州市境內參加搶收的聯合收割機,每天機械補貼100元。各縣區也具體制定“麥收補貼資金使用方案”。根據麥收形勢需要,6月16日市小麥搶收指揮部加大引機優惠政策力度,對新入境的收割機每臺給予轉移費500元,補助費由原來的每天100元提高到200元。各縣、區政府也相繼制定各自的優惠措施:蕭縣實行預付機手作業費2萬元,該縣龍城鎮政府對新購買聯合收割機的農民每臺補貼1.5萬元,落實補貼機械100多臺;埇橋區、靈璧縣從6月17日開始,迅速引進機械,每臺按1500元運轉費給予補助。優惠政策有力地促進了引機工作。

3、積極引進、召回機械。6月9日、13日、15、16日我局通過省農機局短信平臺四次向全省機手發佈機械需求短信,把我市麥收面積、時間、價格、優惠政策、聯繫方式等信息告知外地機手。同時通過電話、短信、家人直接聯繫等方式,動員全市在外地作業的農機手儘快返回開展小麥搶收。13日晚,省農機局督查組通過江蘇、山東省農機局短信平臺發佈我市聯合收割機需求信息。從6月10-13日,全市農機部門派出19個引機分隊,分赴江蘇、我省南部等地引機; 6月15日每個縣區又組織一批引機工作組,由縣級幹部帶隊,趕往我省滁州、淮南、阜陽市等麥收基本結束地區聯繫引機。從6月10日到17日,共召回聯合收割機5300多臺,麥收期間共引進外地聯合收割機4661臺。

4、強化機械組織調度。一是協調縣區之間機械調度。及時調度小麥收割任務完成早的碭山縣、蕭縣組織機械支持其他縣區。二是加強縣區內部鄉鎮之間機械調度。埇橋區、靈璧縣、泗縣小麥收割由南向北推進,縣、區小麥搶收指揮部制定了南北鄉鎮對口互助方案,保障機械有序推進。三是合理安排引機作業。全市農機部門在主要交通路口設立52個跨區作業接待站,提前掌握各鄉鎮、村收割進度及機械分佈情況,落實好村級領機員,保障引進機械以最快的速度下田作業。四是調度半喂入聯合收割機收割倒伏小麥。指揮部統一調度,對引進的近千臺半喂入聯合收割機,按照各縣區小麥倒伏面積、地點指引機手收割倒伏小麥。

5、大力開展優質服務。全市農機部門在麥收期間開展了“有困難找農機”承諾服務,市縣區農機局設立24小時熱線服務電話,隨時幫助農民機手排憂解難。共接打農民手機3800多個,解答諮詢2600多次,處理具體問題198個,聯繫機械作業事宜230多件。全市980個農機維修網點和農機生產企業、經銷單位售後服務點實行24小時全天服務,組織了46個維修小分隊,開展送維修到田頭活動。

三、主要特點

1、省領導及部門大力支持。省領導多次來我是督查指導小麥搶收工作,給全市上下極大鼓舞。省長王三運6月12日深入我市查看小麥搶收情況,要求把小麥搶收作爲當前壓倒一切的工作來抓。省委棠委、副省長趙樹叢6月12日在聽取我市午收專題彙報時強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全力搶收小麥,並對組織小麥搶收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6月16日,在我市小麥收割的最關鍵時刻,省長助理邵國荷前來我市督查指導午收工作,在調研途中現場辦公,連續給麥收基本結束的六安、蚌埠、阜陽等市負責人聯繫,安排調配聯合收割機支援宿州,並多次幫助協調周邊蒙城、固鎮、濉溪等地農民攔機事件。省農委、省農機局領導及時安排南方兄弟市組織機械對口支援我市麥收,有組織、有規模調入聯合收割機1000多臺,有力推進了我市麥收工作。

2、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把搶收小麥作爲當前最重要的中心任務,主要負責同志集中主要精力用以部署、指揮、督查小麥搶收工作。6月13日市委書記李宏鳴先後到蕭縣、埇橋區調研指導麥收工作,6月15日到埇橋區、靈璧縣實地檢查小麥搶收時現場組織召開緊急會議,針對外來農機進入我市面臨“外截內攔”等突出問題,李宏鳴強調,對於外地農機進入我市,要確保“調得出、進得來、用得上”。市長吳旭軍多次主持召開小麥搶收指揮部會議,安排部署搶收小麥工作。6月13日,市長吳旭軍來到靈璧縣、泗縣檢查麥收工作,要求爭分奪秒忙搶收,打好“三夏”攻堅戰。6月17日,市長吳旭軍來到埇橋區實地督查當地小麥搶收和農機調配工作,要求全力維護交通秩序,合理有序調配農機,保證午收工作順利進行。17日李宏鳴書記、吳旭軍市長親自帶領有關部門、公安交警,深入主幹道實地解決處理收割道路堵塞等具體問題。

3、農機部門發揮主力軍作用。全市各級農機部門克服人員少、工作量大的困難,團結一致,爭分奪秒,全力組織農機會戰夏收。各級農機部門提前制定了《三夏農機化生產方案》和《災害性天氣搶收小麥應急預案》,在小麥搶收的組織工作中積極主動當好各級政府的參謀。市小麥搶收指揮部設在市農機局,承擔農機作業組織、抽出人員外出引機、參加督查組、派駐縣區聯絡員等工作。五個縣區農機局安排農機跨區作業服務站人員210人,巡迴服務小組120人,外出引機小分隊57人,包鄉鎮人員116人,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依然較好地組織了農機搶收作業。

4、協調一致,部門聯動。小麥搶收期間,公安部門動用20多輛警車加強了對國道、省道的巡邏執勤,及時妥善處理突發事件,5次出動防爆警、武警、特警處理攔截機械事件;公安、公路、交通及農機管理部門加強了交通管理,開闢綠色通道,對過境及轉場作業農機的引導疏通,確保境內跨區機械的順利轉移;石油部門實行全天候營業,並採取增設網點、送油下鄉、憑加油卡和跨區作業證加油每升優惠0.15元等措施,保證機收用油需要;氣象部門加強麥收期間天氣預報密度,及時發佈氣象信息,爲農民提供及時準確的氣象信息;消防部門落實各項防範措施,切實消除各種火災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