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班主任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總結怎麼寫纔是正確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班主任教學工作總結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班主任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班主任教學工作總結 篇1

在忙忙碌碌中我們的學期也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學期自己的工作,真是又喜又憂.。幼兒教師的職業是瑣碎的,細小的,但我熱愛我的職業。在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以“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爲了孩子的可持續發展,盡心盡責的工作”爲宗旨,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現將這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共產黨的領導。積極參加先進性學習,認真做好學習記錄。主動參加雙關愛活動,爲困難教師及幼兒盡一份愛心。利用各種渠道如電視、報紙、網絡等,瞭解國家大事,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團結同事、遵守園內的各項規章制度。

  二、教育教學方面

1、認真學習幼兒園新《綱要》及《走進新教材》,全面瞭解幼兒教育新動態,思想緊緊跟上現代教育的步伐。認真鑽研教材,積極參加並完成教研組佈置的各項任務,全面細緻的瞭解每名幼兒的身心發展狀況,因人施教,努力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

2、在教學中,尊重幼兒,營造平等、和諧溫暖的班級氛圍。用眼睛關注每個幼兒,從幼兒身上汲取閃光點,去點亮他們自信自立的明燈。在課堂上利用各種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具,激發兒童的興趣。我力求尊重每個小朋友,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教育計劃,認真備課。我努力讓每一位小朋友都有發言的機會。多數用遊戲的方式進行各項教育,讓他們在遊戲中愉快學習。養成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活潑開朗的性格。我平時多鼓勵小朋友多方面的發展,在平時活動的時候,有時候我會放一些音樂給小朋友聽,讓他們學會欣賞。有時候放比較動感的音樂跟小朋友一起笑啊,唱啊,跳啊,讓小朋友有真正自由空間!讓我也回到了童年時光!我鼓勵每一個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自己。讓小朋友在一日生活環節中有所放鬆!

3、注重學習環境的創設對幼兒的作用。爲幼兒創設一間有特色、有意義的教室,是教師、幼兒共同的責任。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動靜活動特徵爲幼兒設計活動區域,如語言角、美工區、表演區、操作區等,併爲孩子們準備了豐富的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大膽使用和創作。讓幼兒成爲環境主人,用自己的作品和創意去豐富環境,體現課程的進行、目標的變化,幼兒在平時發揮想象,大膽進行繪畫和手工創作等,他們的作品得了老師和同伴的肯定。

4、在教育小朋友的過程中,我也不斷的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的完善自身修養,不斷吸取教學經驗。到莘鬆幼兒園參加觀摩學習,吸取他們的教學經驗,讓我受益非淺!在園內,積極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學比武、演講比賽等活動,撰寫的案例榮獲了上海市三等獎的理想成績。工作中,我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把理論知識轉化爲實踐,並運用到教學活動中!我熱愛幼兒教育事業。我深深體會到幼教工作的崇高,責任的偉大!體會到實踐工作中的意義與歡樂!

  三、保教工作方面

我力求從小事做起,耐心細緻,我班連榆昊小朋友剛進園時自理能力比較差,語言、動作發展都比較慢,剛開始時,我幫助他做一些事情,後來就鼓勵他自己吃自己穿衣、穿褲,鼓勵他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體驗成功的喜悅。現在的他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也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與學習。

  四、家園聯繫方面

教師與家長互動效果直接影響班級經營的成效,家園溝通,教師與家長協力解決教育問題,提升對幼兒的關心,共同分擔教育責任。孩子的快樂,是對我工作的鼓勵;家長的滿意,是對我工作的肯定。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家長,如實的和他們交流對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對家長提出的要求儘量去滿足,對家長提出的教育孩子方面的疑問幫着查資料解答,讓家長感到我不只是孩子的老師,也是家長的朋友。同時,我還利用多種媒介與通訊手段,做到經常性和簡潔性。班主任教師將手機號碼留給每一位家長,以便家長更方便快捷地與老師進行聯絡,更好地關心孩子的成長。召開家長會和向家長開放園內半日活動,使他們瞭解了班內課程特點,並針對一些問題開展討論。在園內舉辦的“創新藝術節”活動中,我積極與家長交流、合作,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五、其他方面

在珍惜幼兒園提供學習機會的同時,也努力吸收外界的信息和知識,今年我本科學習結業。瀏覽考試吧站,翻閱幼兒教育雜誌,看提升個人品味的書籍,利用業餘時間進行學歷學習、電腦專業學習,讓自己永遠處於一灣活水、碧水之中。

總之,這學期來,我努力做好本工作。但在工作中也難免存在不足,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揚長避短,繼續努力,把工作做好,力爭更上一層樓!

班主任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她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巴蜀國小是重慶市的重點學校,94年我們被授予重慶市首批"文明禮儀示範學校"的光榮稱號,95年被評爲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我們一貫引導學生學習"規範",學會做人,教育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個好少年。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我校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了,本學期我校開展的"學做文明禮貌國小生"系列活動就是前幾年開展的"讓文明的旗幟飄起來"系列活動和"學規範,學做人"系列活動的延續和發展;是貫徹市教委"一九九八到一九九九學年度中國小德育工作要點",深入開展文明禮貌教育活動,爭創新重慶首批"校風示範學校"的手段;從而達到以人爲本,提高師生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育人興校的目的。

  一、學習"規範",讓"規範"深入人心。

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爲,就必須首先學習"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只有讓"規範"深入人心,纔可能實施"規範"。爲此我就"規範"向學生進行了廣泛的宣傳,深入的學習。一是在開學典禮上,利用"開學動員"和大幅標語對"學規範,學做人"這一教育中心進行宣傳,營造教育氣氛。二是每週升旗儀式利用國旗下講演時間,有計劃地進行"學習規範"的系列講演,讓學生學習禮儀常規和待人接物的原則,使"規範"深入人心。三是各班級根據學校的周教育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每週分重點、分專題對學生進行"規範"的學習教育,使"學規範"更細緻,更深入。

  二、從常規訓練入手,使文明具體化。

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規範"學習後,要讓學生真正掌握"規範"的內容,運用"規範"待人接物,我們還對學生的行爲進行了嚴格訓練。

1、全校性集合排隊,進場秩序的訓練。

2、做操動作規範,整齊化一的訓練。

3、站、立、行的軍事化的訓練。

4、每天進校時敬禮、問好姿態的訓練。

5、隊禮、隊歌、國歌、升旗儀式規範性的訓練。

  三、用義務清掃的具體行動,創造文明的環境。

爲了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優美環境的好處,學校少先隊大隊部號召各班成立"義務清掃突擊隊",對校園的清潔衛生天天堅持清掃,讓學生人人蔘與義務清掃,人人分享勞動成果,人人從勞動中受到教育,人人都不忍破壞自己親手創造的乾淨環境,人人都不允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勞動成果。使維護環境衛生,成爲自己的事。同時,學校德育處還實行了教室衛生、過道衛生、公地衛生各班責任包乾的辦法。各班負責清掃、維護、保潔。除紅領巾監督崗每天兩次檢查外,德育處還每週不定期突擊檢查,發現問題取消本週衛生流動紅旗。

  四、爭當文明小衛士,形成良好的文明競爭風氣。

在整個"學做文明禮貌國小生"活動中,"爭當文明小衛士"一直貫穿始終。"文明小衛士"的爭當,必須是通過自薦、班級覈實、大隊部批准三個程序。也就是隻要自己認爲自己符合一個"文明小衛士"的標準就可自己到大隊部自己推薦自己當文明小衛士,不必要同學選舉,不需老師推薦,只要大隊部到班級覈實,文明行爲基本屬實,即可當上文明小衛士,然後擔任紅領巾監督崗執法工作。

"自薦",其實是給每個學生改正缺點,努力上進的一個機會,讓學生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也能當上"文明小衛士"。在"爭"的過程中,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規範自己的言行,自覺做到文明守紀,主動養成文明習慣。不管這個學生最後當沒當上"文明小衛士",在"爭創"的過程中,他或多或少受到了教育,規範了自己的言行;而當上了"文明小衛士",參加了紅領巾監督崗大執法工作後,除了用良好的文明言行爲大家作出示範外,還要糾正校內不文明行爲。這樣既強化了文明小衛士們的文明言行,又監督、糾正、制止了不文明行爲,在學校形成人人爭當文明小衛士。

  五、"學做文明禮貌國小生"全校性中隊主題隊會觀摩比賽,規範了學生的言行,展示了班級的文明風彩。

班主任教學工作總結 篇3

今年的春晚上有一部誠意滿滿的教育類小品《真假老師》,小品真正的教育高潮在於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那段話的引用上,“學校不能沒有家庭的配合,家庭是一個人應該學習做好事的起源之地”。

這樣的事例,這樣的引用,相信大多數老師也跟我一樣的感同身受。同事們聊天時經常開玩笑:“孩子學好了,不是我們的功勞,是家長的。”然而,在家長的心中,孩子送到學校裏,一天中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孩子學成什麼樣,那就是老師教的什麼樣。那麼,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長,老師誰纔是孩子的“超級英雄”?

在學習教育教學原理時提到“教育合力”,即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三管齊下。社會教育,是宏觀方面的話題。學校教育,是孩子白天在校六七個小時的知識學習。家庭教育,則是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小孩的互動狀態。

再回頭看看《真假老師》中這個孩子,父母都在國外,生意做得很不錯,孩子的屋裏堆滿泡麪,父親卻說,給了孩子大筆的生活費,錢都去哪了呢?給了錢,難道就已經盡了父母的義務?正是因爲給了錢,孩子才能夠用大筆的零花錢僱人來假扮自己的母親,纔會上演這樣一出鬧劇。從什麼時候起,孩子的教育就變成了家長給錢,老師教導的簡單模式?

在紀錄片《生門》裏有一個產婦張穎,腦癱患者。因爲她出生時黃疸感染入腦,救治不及時,留下終身疾病腦癱。相信大多數夫婦面對這樣一個孩子時都會選擇生二胎,讓這個不健全的孩子留在家中,暗無天日。可是,出乎意料的,張穎的父母放棄二胎指標,全身心投入這個孩子。因爲孩子身體的異樣,在學校裏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歧視,沒有上特殊教育學校的張穎明顯跟不上學習進度,就連簡單的拿筆寫字都難以完成,是她的爸爸握着她的手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她寫,一直陪她到義務教育完成。同時家裏購置電子產品,讓她學習上網,接觸外面的社會, 她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自考電大,完成大專學歷。她的父母一直在學習如何教育這樣的孩子,學習知識是一方面,性格培養也尤爲重要。外人看來,佈滿困難的荊棘之路,他們仨卻依然樂觀幸福。在張穎生產時,她說:“孩子,我們不蒸饅頭爭口氣!”這其中包含了多少心酸怕是我們都不能體會的。

腦癱患者大專畢業,結婚生子,開網店自力更生,看起來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是張穎做到了,她是“英雄”,那她的父母就是助她勝利的“超級英雄”,沒有父母就沒有這樣的張穎!

我所在的學校區域,孩子們的家庭情況說簡單也簡單,可是說複雜也複雜。絕大多數孩子的父母都做生意,殺牛宰羊。體力勞動者,買—宰—賣,從早忙到晚,回來時孩子已經睡覺,出去時孩子還未醒來,所以大多數孩子都是跟着爺爺奶奶生活,我認爲這樣的孩子也應稱爲“留守兒童”。

這樣的孩子,教育都交給了老師。每當孩子有問題需與家長進行交流時,要不是忙,來不了;要不是來了,聽完老師的話,第一反應是對着孩子憤怒大吼:“你看我一會兒怎麼收拾你!”不難推測,孩子回家免不了一頓揍了。

這樣情況下,我有一個困擾,如此與家長的聯繫還有沒有必要?常說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第一任老師缺失的情況下,我們又該怎麼做?

反覆思考,低質量的家校聯繫也十分必要,聊勝於無。能到學校裏來,說明他有心教育孩子,同時,我們把缺失的第一任老師拉回來,我們要抓緊這樣一羣家長,幫助他們成爲合格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學校接受知識教育,家庭教育要配合什麼內容,我們可以給他一個固定的時間,什麼時間完成,家長過一段時間也要接受抽查,訓練他的行爲習慣。另外,家長的培訓,我們普通教師沒有這方面專業的知識,那麼請一些專業的學者、專家,到學校來,講給家長們聽。還有就是德育教育,把學校的活動帶到家庭去,不能僅流於形式,在家庭教育中,每個人都是教育者,家長教育學生,學生教育家長,互相影響,互相成長。

記得上次“三八婦女節”班會時,讓孩子們給媽媽寫賀卡,一位同學寫到:“媽媽你真厲害,每天要上班,還要給我做飯、洗衣服,照顧我,每天都忙到很晚,都長了白頭髮,在我心目中你像個超人!”對於每天奔波生活的媽媽,孩子把你當超人,那你是否願意真正成爲孩子人生路上的“超級英雄”?

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不是一方的責任,是老師與家長的共同配合。如果,我們完美攜手,做孩子的“超級英雄”,做孩子的引路人,不難預測,孩子也會成爲這個世界的“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