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學學結

初夏的五月,天空是淡藍色的,溫和的陽光灑在身上,暖在心裏,我懷着無比的激動與憧憬,走進了北大校園,參加我局組織的第四期北京大學公共管理高級研修班的學習。能成爲北大燕園研修班的一名學員,我深感榮幸。通過短短一週的學習,收穫頗豐,受益匪淺。

公共管理學學結

收穫一: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思想和精神得到了昇華。

跨進北大的校門,耳濡目染了未名湖畔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學術氛圍。這裏有百年的思想文化積澱,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養人才、造福社會的治學思想。名校大師們的言傳身教,博雅塔下一流的專家學者,爲我開啓了一道感悟之門。課堂上教授們淵博的學識,旁徵博引的教學方法,幽默風趣的精彩講解,教學內容的豐富多彩,簡直就是一盤享用不盡的文化大餐,使我在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禮,在知識上得到了一次強勁的“充電”。 他們廣博的知識、活躍的思維、獨到的見解,使我逐漸構築起了一個新的知識框架,特別是對當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分析、中國社會問題的解析、社會管理與體制創新、管理心理學以及對自我的正確認知等理論知識的學習,使自己茅塞頓開,對以前一知半解的東西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找到了答案,使自身的思想和精神得到進一步昇華。

收穫二:看到了差距,找到了不足,增強了不斷學習的自覺性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面前猶如打開了一扇窗子。透過這扇窗子,確實有天地遼闊、耳目一新的感覺。體會到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和人類思想的進步,認識到知識的更新對一個人的發展是多麼的重要。形勢逼人,不進則退,覺得自己肚子裏的墨水確實太少了,或者說掌握的知識不夠全面深入。比如:清華大學李虹教授在講解“管理心理學”課程的提問:“你知道的你所知道的佔的百分比,你知道的你所不知道的佔的百分比,你不知道的所不知道的佔的百分比各是多少”。我心裏當時在想我知道的我所知道的應該佔10%左右,其實不然,浩瀚的宇宙之大,你知道的你所知道的實在是太少。具2011年三位物理學家對天體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宇宙當中有兩種物質,明物質(眼睛所能看見的或發光的)佔4%,暗物質(眼睛所看不見的)佔23%,暗能量(不知道所不知道的)佔73%。可見一個普通人知道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實在是太少太少,能在1%左右就不錯了。在以往的工作中,自己總以爲只要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就可以應付日常工作,往往忽略了知識的更新,尤其是理論知識的更新。多數是需要什麼才學什麼,而且有時藉口工作忙而把書本拋在腦後,並沒有養成自覺讀書的習慣。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深深體會到,以前知識的匱乏和膚淺。因此,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時間是靠擠出來的,只要合理安排好工作,每天抽出一定時間系統地看點書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若平時不注意知識的積累,就會“書到用時方恨少”。 由此,使自己再一次領悟到“活到老,學到老”的深刻內涵。認識到只有堅持不懈地學習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在學習當中不斷積累新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掌握並運用科學的方法,正確地分析解決問題,以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創造性,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高質量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收穫三:掌握方法,學以致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週的學習,我們學到的與其說是豐富的知識和開闊的視野,不如說是一些先進的理念或是思考問題的方法。老師爲我們打開的是一扇知識和思考的大門,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掌握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勤于思考,善於思考,把所學到的知識真正應用於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自己作爲一名鄉鎮財政管理工作者,面對的是基層和普通老百姓,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將服務融入到社會管理層次,做好政策、服務的傳遞,好事要做好,時時處處站在羣衆的角度去考慮和看待問題,要想方設法替百姓排憂解難,爲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涪陵儘自己微薄之力。

公共管理學學結 [篇2]

在選擇了安徽大學公共管理專業時對該專業並不瞭解,只是因爲想考取公務員,覺得公共管理專業下設的行政管理對考公務員有所幫助,因爲在一些資料上寫着行政管理專業培養具備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面知識.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專門人才。但通過段華洽、羅遐、王榮科等老師對所學專業的講述,讓我對管理學專業、公共管理專業、行政管理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有了基本的認識。

在來到大學前,只是應對大學聯考,對於大學的認識十分淺顯,只是覺得會比高中學習輕鬆很多,重點在於體會社會實踐,而幾位老師在課上談論了很多人生的道理、大學應該如何學習等問題,讓我對大學整體的認識和未來四年的大學學習有了初步的規劃。

一、學習的基本情況

通過幾節課程,老師就讓我明白自己選擇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學科、專業。管理學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管理學是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產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可以說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

老師在講述管理學時重點講述了現代管理學,現代管理學的誕生是以泰勒名著《科學管理原理》以及法約爾的名著《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爲標誌。現代意義上的管理學誕生以來,管理學有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管理學的研究者、管理學的學習者、管理學方面的著作文獻等等均呈指數上升,顯示了作爲一門年輕學科勃勃向上的生機和興旺發達的景象。進入21世紀,隨着人類文明的進步,管理學仍然需要大力發展其內容及形式。

這讓我認識到了管理學雖然年輕,但這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科學。老師在播放幻燈片時給我們看的幾句名言,泰勒的“管理就是確切地知道要別人去做什麼,並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幹。”法約爾“管理是由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及控制等職能爲要素組成的活動過程。”德魯克“管理是一種以績效責任爲基礎的專業職能。”西蒙的“管理就是決策。” 這些管理學創始人的話讓我對管理學認識更加深入。

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要學習行政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行政學理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會調查與統計、外語、公文寫作和辦公自動化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養具備比較紮實的管理學與經濟學專業知識,掌握現代管理技術與方法,能在政府部門、政策研究部門、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幾位老師在講述大學生學習方面一致強調,儘管是大學生,我們依然是學生,學生要以學業爲主,但他們均建議我們要多讀書,並且在大學期間多多參與社會實踐。王榮科老師主要講述了我們大學學習方面,專業課的學習、基礎課的學習,

培養自學能力,多多讀書。段華恰老師重點講述了社會實踐的參與,面對工作就業,我們應具備什麼素質與能力。

二、主要收穫:

我認爲公共管理學專業入門這門課程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明白各個專業的就業動向,讓我可以科學、準確的分析自己在未來對於專業的選擇、是否考研、就業方向有了更爲明確的認識。

公共管理作爲現代管理科學四大分支之一,是未來世界和當代中國最有發展潛力和廣闊前途的學科,隨着當代中國經濟的發展,改革的深入和和諧社會的建設,公共管理的作用越來越爲社會所重視,中國公共管理已經成爲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最大生長點。公共管理是以政府爲核心的公共部門整合社會的各種力量,廣泛運用政治的、經濟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強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績效和公共服務品質,從而實現公共的福利與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爲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務廣大領域的一個組成部分,其重點在於將公共行政視爲一門職業,將公共管理者視爲這一職業的實踐者。

從這些方面來看,該專業還是很有前途的,老師也講絕大多數學生還是考取公務員的,我也是比較偏向於此,行政管理專業基本去政府機關,在縣級以上政府的民政職能部門和事業單位就業;從事鄉鎮民政辦公室管理工作;從事城鎮街道民政所管理工作;從事婚姻管理、收養登記管理、行政區劃管理工作;從事地名管理、社團管理工作;從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行政協理員,辦公室主任、行政主管、協調層或決策層高級助理,中外大中型企業前臺祕書、行政主管、行政總監、總經理助理等職;適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涉外經濟管理部門、經濟監督檢查等管理部門從事政策和法規研究及實際工作,學校、科研部門的教學或科研工作,大、中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主要去民政局、社保局,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人才是我國全面建立和發展社會保障事業的急需人才,具有長久穩定的就業潛力。畢業生可以進入國家各級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人事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企業與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保險公司等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與組織管理工作,也可以進入相關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或者進入法院、勞動仲裁機關等部門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實務工作。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同時,我明白自己在大學應該怎麼去學習,是依靠平時的積累,背的目的是爲了更好的理解問題,大學的學習不在於苛求一個多麼標準的答案,大學的知識也許就不存在什麼標準答案,但是大學要讓我有自己的思想、思維。

三、看到自己的問題

行政管理所培養的人才要掌握政治學、行政學、管理學、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統分析、統計分析、調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學方法;具有從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熟悉黨和國家的特別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瞭解行政學的理論前沿以及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策劃、組織、執行的實際工作能力。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要系統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相關專業的

基礎知識,瞭解國內外勞動與社會保障理論及實踐的歷史和現狀,具備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調查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備較強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現代管理和計算機應用技能;瞭解中外勞動與社會保障領域的理論與實踐進展;熟悉黨和國家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掌握中外經濟學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經濟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這兩個專業要求我們所掌握的能力,我基本不知道,我相信我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我一定會掌握這些能力,但是幾位老師都提到了素質這個詞,大學生的素質,我應該通過什麼途徑掌握,老師進行了引路與開導,我也一直思考。

老師講到大學生應具備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素質幾個方面。我們要培養充分的表達能力,完善社會交往能力,初具組織管理能力,做出正確決斷的能力,沉着解決問題的能力,鍛鍊自控能力。而做到這幾點,我想我們應該首先要有理想;二要肯下苦功夫,有措施;三要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我。要做到這幾點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在21世紀做一個高素質的大學生。

結語:

這門課程的學習讓我收穫了很多,明白了大學的學習、專業的學習、就業的動向、大學精神、素質培養,這其中最關鍵的是強化了我對於大學及人生的目標,明晰了現階段自身的缺陷之處,設計好了總體的大學規劃。

公共管理學學結 [篇3]

2015年5月4日至7月4日,本人蔘加了省公務員公共管理瑞典班培訓學習,深感學習安排科學緊湊,學習內容充實經典,學習氣氛緊張活潑,學習收穫實用前瞻,切實地培養了自身民主、平等、透明、可持續發展等公共管理核心價值理念,煅煉了政策執行、行政操作能力,拓寬了從世界角度看待廣東公共管理視野,從而全面提升了自己的綜合素質。在爲期兩個月的時間內,本人認真聆聽了中山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瑞典政府等部門共50多名教授、專家學者精妙絕倫的學術報告;熱誠訪問了瑞典議會、監察專員辦公室、利丁厄市等10多家瑞典政府機構;熱烈參與瞭如何打造廣東公共管理新優勢等6場學員論壇及討論;積極參加了fig(世界測量師協會)工作周和聯合國人居署關於爲解決貧困人羣提供住房尋找金融支持的研討會,圓滿完成各項培訓學習任務,取得以下“四新”成果:

一、新理念

在中山大學學習的時間內,中大政務學院教授學者實力雄厚,理論推陳出新,講授深入淺出,讓其先進的政治、行政理論潤入每個人心底,聽者如沐春風。在課程中,中大教授提出有限政府和國家、市場和社會的互動建設理念;提出公平正義是和諧社會的實質,並展望了憲政國家建設和黨內民主;強烈提出了我國要加強社會、ngo建設;提出區域合作制度創新、政府績效評估、公共預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理論。這些先進理念對現行我國和諧社會建設是迫在眉睫、非常必要的,而且這些理念在瑞典經驗中得到了體現和證明。

在斯德哥爾摩大學期間,其任課老師同樣出類拔萃,理論紮實,實踐經驗豐富,講授生動活潑,互動交流熱烈,令人難忘,至今歷歷在目、餘音繞樑(翻譯的水平也讓人驚歎)。課程分四個方面:國際視野下(歐盟)的瑞典政府治理,瑞典政治和政府,瑞典公共管理和服務和瑞典社會福利體系。通過學習和體驗,瑞典其核心價值理念深入內心:1、民主(democracy),一切權力來源於人民,一切政治、行政、社會事務由民衆投票和協商決定;2、平等(equality),所有人生而平等,人與人(不分職位、出身、收入、膚色等),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男人與女人,老人和小孩,殘疾人和健全人一律平等;3、透明(transparency),幾乎所有政府信息公開,任何人有權查閱,並有專門機構督促檢查;4、可持續發展(stainabledevelopment),首份關於可持續發展協議在斯德哥爾摩產生,瑞典非常關注全球氣候變暖,切實建立起了環境友好型國家。

二、 新思維。

整個培訓很好拓寬了自身幾方面的思維能力:1、英語思維能力。長期以來,英語讓我愛恨交加,欲罷不能,一度曾絕望放棄,但一個月的境外學習使人深深體會到英語的極端重要性,如不懂英語,至少一半的人、一半的知識、一半的世界你無從知曉;如不懂英語,你無法在國際舞臺展現你的形象;如不懂英語,你對先進知識的掌握都舉步維艱,無從進行學術研究。爲此,本人對所有課程全程錄音,全力捕捉每一個英文單詞,傾力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細微體會英語的文化傳遞,慢慢地,英語能力突飛猛進,基本達到與外國人簡單交流和單獨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水平,雖差距甚大,但倍感欣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2、換位思維能力。過去總是用我們中國人的角度看待外國人對中國事務,現能試圖從外國人角度看待中國事務,對有些事情的理解就不難豁然開朗:如果你理解了西方人對狗等動物的權利都如此竭力維護,你就不難理解西方人對中國人權狀況的批評;如果你理解西方人對環境的熱愛,你就不難理解西方人對中國濫用資源、破壞環境式發展道路的痛心;如果你體會到世界的多樣性、價值的多元性,你就不難理解西方世界對中國舉辦奧運會的一點雜音。等等。3、演繹能力。對問題的解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是探索真理的極好方法。各位專家學者總是大膽提出自己的獨特的學術觀點,然後進行大量的實證研究,得到的結論或對或錯,都是有益的。同時,瑞典經驗能否適用於中國,都需要我們這些翻譯(學習)人員的演繹能力。

三、新方法

在工作中,我們有時候面臨着困境:“老方法不管用、現方法不頂用、新方法不敢用”。通過培訓,我們逐步掌握了一些新方法,可使得我們敢作敢爲,創出一條“血路”來。印象最深的是瑞典國防後勤局長關於“如何領導公共管理成功改革”(keysto success in public managementreform),提出協商溝通、平等對話、集思廣益等方法,達到極佳效果。瑞典人不喜歡衝突,任何事情的解決都希望用協調磋商方式,如議長、首相的產生採取民主協商方式;僱主協會和僱員工會協調對話解決薪酬問題。這種協調磋商方式對我們工作是大有裨益的。同時,在課程中,我們學習大量的定量分析案例,學習了理性分析(博弈論)、定量分析工具和方法,切身體驗了瑞典議會的決議過程,這對今後在工作中協助領導決策科學化有幫助。爲增強領導能力和藝術,我們加強公衆演講、溝通、說服能力訓練。爲增強處理突發事件能力,課程設置了公共關係危機和危機管理、應急方案制訂以及訪問瑞典政府應急管理部門。

四、新知識

關於歐盟、瑞典,對於我,是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通過學習,我瞭解到歐盟運作、地方治理、歐州一體化、瑞典政治、行政、社會福利體系;關於fig和聯合國人居署,也是個全新的知識窗口,通過傾聽40多場學術報告,我從中窺探了世界土地管理、土地測量、住房政策的前沿理論;同時,學習了當前我國若干經濟熱點問題、人力資源管理、人口問題和政策、城市發展等各方面的知識;對於瑞典風土人情,自有一番驚喜感受.

總之,通過學習和培訓,我深深地感受到,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當今社會信息化爆炸的'特性要求我們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只有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不斷完善自我,才能做好本質工作。這就需要我們擁有新的思想理念、新的思維方式、新的管理手段和新的管理知識,要求我們的知識能力結構符合新時代的要求。我們必須不斷通過培訓等各種方法進行學習提高,才能具備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真正擔當起新時期具有國際視野的公共管理人員的社會責任。

公共管理學學結 [篇4]

公共管理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活動,它是以政府爲核心的公共部門運用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系統科學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對國家和公共事務進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動;它是一門經過科際整合而形成的交叉性學科,是以解決社會公共問題爲宗旨的應用性學科。管理是人類各種活動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種活動。近百年來,人們把研究管理活動規律所形成的管理基本理論與方法,統稱爲管理學。自從人們開始組成羣體來實現個人無法完成的目標以來,管理工作就成爲協調個體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由於人類社會越來越依賴集體的努力以及越來越多的、有組織的羣體規模的擴大,管理人員的任務也就愈發重要了。因此,管理者必須具有敬業精神和服務意識,還要有解決突發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靠得住,會辦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質。通過這半年來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是學到了前沿的管理學知識和理論,提高了對公共管理的認識水平。管理學潛藏於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或聽到“計劃”這個詞。大到美國政府的火星探測計劃,小到我們身邊的一次週末旅遊計劃。由此可見,計劃幾乎無處不在。首先就一個學生而言,

他在學習中爲了提高學習成績,必須通過制定一份計劃(或長期或短期)。然後通過這份計劃控制自己,並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時間,還要有效的選擇合適的信息,從而達到自己的計劃目標,取得成功。又或者一個人的一生必須經過自己的規劃、組織;要不然這一輩子將碌碌無爲。計劃是任何一個組織成功的核心,它存在於組織各個層次的管理活動中。一個組織適應未來技術或競爭方面變化能力的大小與它的計劃息息相關。

在爲羣體中一起工作的人們設計環境,使每個人有效地完成任務時,管理人員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努力使每個人理解羣體的使命和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如果要使羣體的努力有成效,其成員一定要明白期望他們完成的是什麼,這就是計劃工作的職能,而這項職能在所有管理職能中是最基本的。然而許多管理者總是強調日常的經營活動而忽略做計劃,這是造成他們日後到處“救火”的主要原因。現在有很多人認爲“計劃趕不上變化”,做了計劃也只是在做無用工而已,所以他們都不願意做計劃。其實不然,我認爲計劃是爲了有備無患。做了總比沒做好。計劃包括確定使命和目標以及完成使命和目標的行動;這需要指定決策,即從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中確定行動步驟。作爲計劃的一種——戰略則是意指確定企業的使命和企業的長期基本目標,並制定行動方案,配置相應的資源以實現這些目標。在這裏需要說明的

是我們所制定的目標應有其明確的衡量標準,不能含糊不清。

二是增強了對具體事物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意思是:事物的這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那一面,事物的那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這一面。通過對國學知識、人治與法治等知識的學習,聆聽了大師們的教誨。特別是有的倡導道家,認爲道家思想是當代領導必修之學問,有的又否定它,而獨尊儒學。在儒家與道家、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人治與法治上,如何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繫和關係?是唯一的選擇和唯一正確的嗎?如何把握一個事物好的方面和不利的影響,從而做出最佳選擇。通過學習,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到事物的兩個方面是相互並存和相互依賴的關係,認識到在一些問題是和非的判斷上並不一定有明確的標準,爲自己全面的理解公共政策,正確把握問題實質,更好的做好工作,穩妥處理各種問題提供了借鑑。

三是增強了對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解。老師講到:中國農業爲了應對加入wto的挑戰,大規模調整種植結構,從而造成了糧食種植面積的萎縮,爲了糧食安全,又再一次調整了種植結構。她說:“調整種植結構有助於農業應對wto挑戰,但關鍵要把握好一個度。”度的解釋就是合適、適度。在發展中,如何理解適度?在學習了《當前世界經濟形勢與科技革命》、《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分析》和《管理

經濟學》等課程後,認識到科學的發展必須是和諧和可持續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要尊重客觀規律,避免急功近利。

四是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問題有了冷靜的認識。在學習中,通過專家、學者對國情的分析和我國當前面臨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社會結構層面面臨的問題與矛盾、機遇與挑戰有了較爲清醒的認識。

五是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通過學習使自己認識到,中國作爲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政府管理領域有着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對世界很多國家產生過重要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是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源地之

一。現代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研究和教育始於19世紀的西方國家,迄今爲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着中國經濟和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公共事業的內容迅速增加,“公共”領域不斷擴展,舊有的行政管理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新形勢對公共管理的要求。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需要從更多方面融入全世界的政治、文化、社會和軍事關係中,這對中國政府及其他公共組織的公共管理活動提出許多未曾遇到的重大複雜的問題和挑戰。未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代化建設、和諧社會的構建能否順利健康向前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政府及其他公共組織公共管理能力。因此,研究和學習公共管理學對於認識和提高我國的公共管理水平和增強體制競爭

力有着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通過學習使自己還認識到:要想做好事,先要做好人。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是做好工作的基礎。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深刻理解了加強個人修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論語》講:仁、義、禮、智、信,給我們講出了做人的標準。但有時爲什麼在特定的條件下,會出現錯誤和不應有的失誤,通過對國學等知識的學習,找到了答案。歸根結底,就是缺乏境界和定力。《道德經》講:致虛極,守靜督。就是說達到無限的境界,要切實保守定力。要作到有定力,就要樹立良好的心態,抵住誘-惑,經受考驗,寵辱不驚。有了定力,纔會有境界和智慧,做事情,幹工作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做事和做正確的事,才能不偏不倚,符合中庸之道。如果把定和境界看作是內在的,那麼智慧就是外在的表現,同爲一體,互相依存,如同心口,內外一致。這也是加強個人修養的根本。

六是掌握了有效處理問題的工作方法。通過學習,掌握了諸多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特別是對危機管理的學習,對自己分管的宣傳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基層宣傳工作中,最難處理的就是負面新聞造成的影響。它影響面大,破壞力強,持續時間長,往往一篇負面新聞造成的影響會超過所有的正面報道,一旦影響形成,各種媒體會潮水般跟進,直到象最牛釘子戶一樣演變成一場公共危機。

公共管理學學結 [篇5]

這次學習,於我而言機會難得且受益匪淺。通過這次學習,我不僅僅對公共管理、公共危機管理等有了新的認識和更深的瞭解,更讓我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政府公共管理有了深層次的思考。這次的學習內容,對我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拓展思想思維的廣度與深度,提高實際工作能力都大有助益。而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同志們有機會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工作思路、工作經驗、工作技巧,更對我今後的工作起到了直接的借鑑與推動作用。正所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次學習讓我感受最深及收益最多的地方以及心得體會如下:

一是對於個人價值觀與科學管理之間的關係有了新的認識。通過這次學習,我對於價值觀感悟更加深刻了。一個人的價值觀決定着一個人的行爲,科學領導科學強調決策,有什麼樣的價值觀,站得有多高,就能看多遠,隨之也會做出什麼樣的決策。領導有什麼樣的執政價值觀,直接影響着一項工作、一個團隊,甚至一個部門。政府的首要職能是公共服務,這就在根本上要求政府管理的觀念更新,要求領導決策者的價值觀更新,要把服務對象即人民羣衆的滿意、取得最佳績效作爲衡量自身工作的準則。在日常工作中,我還應該結合本次學習的內容,更好地把爲人民服務的理念貫徹落實到具體的管理行爲之中。終生學習,時刻修身,纔能有正確的價值觀,做出儘可能正確的決策,帶出好的隊伍,搞好本機關的工作。

二是對於提高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和政府決策水平有了的新體會。“治國之道,惟在用人”,“爲政之本,在於任賢”,提高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務水平的內在需要。把提高公務員素質與政府管理績效緊密結合起來,把公務員隊伍建設提高到關係政府自身建設的大局的高度。

三是公共管理理論水平有所提高。本次學習時間雖然不算長,但卻讓我學習到了新的理論,接觸到了新的理念,也激發了新的思路,可以說對公共管理和危機管理都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政府管理更要有備無患,要做預案和風險評估。危機處理時要關注執行力、政府的政策取向,以及危機信息和政府誠信度等問題。

我在課上接收到了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在今後的工作中,還需要慢慢消化、慢慢吸收,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真正使這些知識爲我所用,受用終生。對於學習材料,要常翻常閱、不斷總結;對於新的理念,要不斷思考,力求在日後的工作中做到有新思路、新變化、新效果,讓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