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師學結

通過10天的培訓學習,使我接觸到了專家學者們的教育新理念,學習了不少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同時還與省內的一線教師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收穫頗多,感觸較深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因此,可以說這次培訓來的很及時,培訓內容很深刻,培訓的效果將影響深遠。嶄新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模式觸動着每位教師的心靈,作爲一線教師的我深深感到學習的重要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實踐新課改,鋪設好自己的專業化發展之路。

高中教師學結

一、積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直接影響着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爲,直接影響着教育教學的效果,影響着素質教育的進行。素質教育力求使每個學生在本身原有素質基礎上,獲得和諧和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其身體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使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自我教育,具備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

二、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教學方式的選擇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我國的課程改革實踐中,出現了許多新的學習方式,歸納起來,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均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倡學生參與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倡導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

三、對高中數學新課程的整體把握

1、對教材的整體把握,首先要整體把握新課程提出的六條目標,其次要整體把握數學的素養和能力,再次整體的理解數學課程的內容,最後要以學生爲主體。

2、新增內容和變化內容有了新的認識。新課程更注重數學的應用價值、新課程更突出了數學的文化價值、新課程更體現了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繫以及數學後續發展、新課程更體現了時代精神和時代的要求、新課程更注重了數學思想方法的多樣化、新課程更強調了學生的參與活動。

3、對數學教學設計有了新的認識。問題的設計應該簡潔明瞭,引人入勝;過程的設計應該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活動的設計應該體現以學生爲主;評價的設計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生的終身發展。

四、注重教師自身的素質發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素質教育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爲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應該以新課程改革爲契機,不斷地加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教師要關注專業化理論發展,瞭解學科課程要求;

2、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

3、教師要終身學習與發展,終身學習是教師發展的必然要求。

暑期培訓的結束,只是一個新的起點。在新的起跑線上,我將繼續堅持“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爲目標”的教學理念,“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準則,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精神,用智慧和激情打造精品教育,用靈感和創新塑造數學人生。從數學學科的角度,爲學生嚴謹性、規範性、自主性、靈活性思維品質的培養,爲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以及數學素養的養成,爲學生的後續學習等各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教師學結 [篇2]

湫沐浴着暖煦的陽光,傾聽着耳畔的清風,內心載着滿滿的憧憬,懷着對理解教育的渴望,我們踏上了學習了旅程。從一開始對理解教育、自然分材的迷茫,到略知一二,心裏揣摩的期待,再到渴望獲得啓發,並能做到真正信手拈來的急切。內心種種的情感,交織,匯合直至迸發,我猶如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等待拯救我的精神食糧。直到學校裏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降臨到我的身上,我深感其重要。正像熊川武教授所講的:“育人教書天地寬”。我想,作爲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如果自己的知識與教育理念還陳腐如初,那又如何帶領學生走進更廣闊無垠的知識海洋。所以,我們需要比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吸收更多的教育教學經驗,方能頭頂一方理念,腳踏一方知識,爲學生撥開層層迷霧,使其獲得精神世界的重生。

我想,這也應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爲之而奮鬥的目標。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上海xx中學在教學上實施“自然分材教學”模式:在感情先行的基礎上,學生自學、互幫,教師釋疑、引領:“知者加速”、“惑者緩行”、“問題導向”、“巧妙跟蹤”。教育上推行創意德育,校園營造了理解文化,即“理解自己,理解學生,理解老師,理解家長,理解他人”。這樣的理解文化融入師生的學習生活中,激發了師生的自信心。他校利用三年時間,在熊川武教授帶領的團隊關於“理解教育”的指引下,學校上下齊抓學生素質,課堂上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做點撥。在參觀,聽課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學生素質的提升。對於這次的參觀學習,上海xx中學高校長也高度重視,教務處做了周密安排,上課的教師也認真對待積極參與,顯示了很高的教研熱情,現將這次活動做一簡要總結回顧。

一、明確組內分工,積極合作。自然分材,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組員之間的相互合作和分工,我聽課的班級是高三(7)班,總共四個小組,每組由六個組員組成,學生針對教師的自學指導書,在課後做好充分的預習,並提出相關問題。各小組在課堂上展示自己學習成果時,就將組內分配到各個任務的同學安排好發言,展示的環節,並不是一個學生從頭表述到尾。有出來提問的,有出來表述的,也有出來總結的。分工很是明確。而這樣的分工也是建立在積極合作的基礎上。經過課外詢問,學生表示各個小組都有:發言人,任務分工,計劃制訂等相關職務

二、優化班集體級建設。在參觀的過程中,我適當的觀察了各個班級的佈局以及各個角落展示學生風采的圖片。從許多小細節都可以看出xx中學在自然分材理念下的教學模式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小組顯示板的擺放及運用,黑板上小組評分機制的設置比我校就全面許多。細節決定成敗,所以還是有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引薦的。

三、發展學生主觀能動性。教師以各種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在教學關鍵處給學生留足了空間,引發其創造的慾望等。有效的課堂容量應以有多少學生學會和學生學會多少來計算,而不是單純看老師講授了多少。發展學生個性既是主體性教育的體現,也是發展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要求。有些教師對發展學生個性給予了充分重視。既要創造民主和諧寬鬆的環境,讓學生在不受約束的情況下自由發展,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去思考,按自己的思考發表見解。又要在課堂上給學生留有更多的自由空間,給學生更多的個性發展的機會。張傑老師的課教學中,先讓學生充分自學,然後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後師生就個別重點問題共同討論,效果很好。

四、教師具有課程資源意識,能夠結合教材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資源。把學生從教材引向生活,從廣闊的社會生活中開發課程資源,拓寬了學生視野,豐富了學習內容。如政治課堂中,老師將自己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的照片做成ppt,來說明事物由量變到質邊的過程,並讓學生從生活實踐中找出相關的例子,並舉一反三。

五、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老師們在教學中注意情感目標的制定和實現,在教學中滲透思想品質教育價值觀教育。在政治課的教授課程中,施春紅老師就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上的教學目標上就引導學生自覺運用唯物辨證法的發展觀點和方法指導學習和生活實踐,培養學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的精神,使學生切實認識到做任何事物都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觀摩學習活動雖然拉下了帷幕,但這不是結束,恰恰卻是教學教研工作的一個新的起點,通過這次的觀摩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爲提升我校的課堂教學質量,激勵教師採用多種方式增加對課堂教學的投入,推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了示範作用。我希望,通過這次學習活動,能把好的教育理念帶回學校,使更多的優秀教師從我校起步,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學校也可以成爲一個展示的平臺,把理解教育的理念遠揚!

高中教師學結 [篇3]

在本次學習中,我嚴格按照規定的研修流程:“下載、觀看視頻課程——閱讀課程電子文本及專家推薦的拓展材料——完成和提交作業——相互閱讀點評作業/分享經驗——閱讀簡報發表評論——發表研修感言、自己的文章”,現將個人工作總結如下:

一、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各專題作業

這次研修每個專題都有作業,作業與專題相呼應,作業形式靈活。對學習是一個有益的補充和挑戰。在研修期間,在認真觀看視評、閱讀文本的基礎上,按時認真完成了各個專題的作業。

二、及時總結,不斷反思

在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各專題作業後,每天開始新的'學習前我都先仔細閱讀課程簡報,把自己的作業和專家點評聯繫起來,找到自己在理解上的差距。在每個專題的學習結束後,我都會認真進行書面總結和反思,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

三、研修收穫

1. 教學理念的轉變

長期以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我們比較注重的是教師如何教學,把教師看作是教學這個舞臺上的主角,而忽略了居於教學中主體地位的學生。隨着時代的發展,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我們必須轉換自己的教學觀念。這就是要把教師職業這一角色,放在社會發展與人才培養的大視野中來定位,從而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轉而注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具體地說,就是要從教師教得如何這一角度,轉變爲學生學得如何的角度上來,把學生放在首位,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爲宗旨,着眼於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 教師,學生角色的轉變

隨着新課程的實施,人們對教師在新課程發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問題的認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在:教師要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和指導者。學生也不再只是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自主者,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就是引導學生質疑、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使教學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變成教師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的過程;變成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的過程。從而爲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環境。

3. 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的更新

傳統的教師把自己置於課堂的中心,以知識權威者的身份說教,而新課程把教學過程視爲師生交往的過程。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以及評價都處於不斷變化之中,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把自己變爲一個教學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通過課堂教學,完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自身發展。

對於學生而言,以學生“自主”、“探究”爲特徵的新型學習方法逐漸進入課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爲學生提供機會,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動作用,使其在朝目標邁進過程中實現自我教育自我調節,從而實現有效教學。

通過研修,進一步明確了生物學科的課程目標、具體結構、內容以及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認識到要積極創造條件,體現多樣性,選擇性,綜合性,讓高中生在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中實現個性的發展,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

在這次研修活動中,能夠在網上與許多同行交流、分享經驗,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資源,有助於提高自己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

總之,.這次研修,使我內心有一種深深的震撼。新課程改革不僅僅是教科書的更換,而是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方向、教學方式、教師專業化成長等全方位的整體變革。教師是決定這場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最關鍵的因素,教師是新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我應當仁不讓的承擔起自己應擔負的責任是的,相信新課程改革 “將帶來無限的機遇,也遭遇絕對挑戰”。

高中教師學結 [篇4]

通過這次全員的培訓中,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使我對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

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訓給我許多思考,深刻的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怎樣成爲一個受歡迎的物理老師呢?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師生關係?怎樣才能……?我認爲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還需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去學習。

首先,教育學生,從愛出發。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這些都是老師愛的真諦。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學生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只要有了問題時及時處理,處理的方法得當,注意和學生溝通,學生就會信任你,喜歡你。愛學生,還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又要注意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對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我們老師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師愛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們的物理課堂愈發顯得真實、自然、厚重而又充滿着人情味,作爲物理老師的我更要關注的是蘊藏在物理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着師生共同進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善於以自身的智慧不斷喚醒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點化孩子們的學習方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驗,開啓孩子們的學習智慧。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位有心的“烹飪師”,讓每一節物理課都成爲孩子們“既好吃又有營養”的“物理大餐”!

最後,我還認識到:一節好的物理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後續。一節好的物理課,要做到兩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物理:抓住物理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物理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物理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物理,樂學、愛學物理。此外,我認識到:一節好的物理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物理方法,體現物理課的靈魂,使物理課上出“物理味”!而教師的“裝糊塗、留空間”也是一種教學的智慧和方法。

高中教師學結 [篇5]

首先我非常感謝各級領導給我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雖然只有短暫的兩天學習時間,但我感覺自己收穫了很多知識,對我今後的工作有借鑑之處。下面是我通過學習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第一、浮華退去,盡顯本色。

這次聽課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師執教的課都很樸實,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淡化了課件等的輔助作用。華麗惹眼的課件被幾張簡單的幻燈片代替;五花八門的活動被紮實的學生練習所代替,真正彰顯了課堂本色。

第二、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

再一感受就是這次活動的務實精神。在教師上課過程中,有教師講解田徑時跨欄動作漂亮到位,遊戲的講解、示範與操作環節(規定時間內),隊列隊形的口令清晰,還有籃球行進間運球低手上籃乾淨利落。這些技能對老師的[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url#]個人專業技能,鑽研教材能力,教學實施能力都提出了考驗。這樣的學習氛圍也給我敲響了警鐘,想到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需要繼續努力,提升自身素質。

第三、高效成爲衡量標準。

教師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圍繞着“高效”,注意提高課堂效率尤其學生的練習效率。每節課都非常注重對學生動手的落實。上課直接解決,沒有拖沓;目標明確,有利於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這也提醒我們切切實實逐步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url#]自主學習好習慣,上起課來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練習中,及時瞭解他們的情況。

時間過的很快,在2天裏我學到了許多在自己學校裏沒有學到過的知識,我會繼續努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