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國小家長學校工作總結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人的思想、品德、行爲習慣、意志性格的形成都離不開家庭。家長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孩子,家長的人生觀、道德規範、待人處事都會對孩子成長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路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無法替代的。我校家長學校開辦以來,通過自編教材、省編家長學校教材,聯繫學校教育與當地實際,對家長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的教育,引導家長正確地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家校合作,共同培養孩子健康、全面發展。

西湖國小家長學校工作總結

一、堅持“三有”,確保“家長學校”有位子

1、有組織。我校建立了正規的.家長學校組織機構,校長親自擔任家長學校的校長,德育主任具體負責,聘請教育專家和優秀教師成立家長學校講師團。家委會在家長學校開辦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教學計劃的制訂,活動的開展,經費的籌措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具體工作。

2、有制度。學校制定了家長學校規章制度。如《家長學校學習制度》:(1)按時到校上課,不早退、不遲到、不曠課,有事請假;(2)專心聽講,勤于思考,認真完成作業;(3)尊敬老師,聽課不吸菸,不隨便講話;(4)討論時積極發言,寫好家庭教育的經驗;(5)學習理論和實踐結合,及時和教師溝通學生在家表現。再如《家長學校檔案管理制度》:(1)各項活動都要建立相應的資料,注意收集、整理和保存;(2)每年定期地將各項制度、計劃、實施、檢查、考覈、考勤、優秀學員名冊、宣傳材料等及時收集、整理、裝訂、編號、歸檔;(3)家長學校資料單獨立卷。

3、有實施。我校家長學校工作納入德育工作之中,每年在制定德育工作計劃的同時必然要考慮家長學校計劃,在期末進行總結時,也對家長學校的工作進行總結,找出不足,以利改進提高。

二、落實“三個精心”,確保“家長學校”有活力。

(一)精心組織家長學校菜單式培訓。

上學期,學校開展學生常規養成教育新措施——“星系列獎”評比,爲了引導家長配合參與評價,學校向全體家長推出了“家長學校培訓菜單”,包括“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三大主題多個專題。我們認爲,一年級是起始年段,家長的教育觀念和行爲對孩子的學習更爲重要,必須把好一年級家長學校學習關。我們在開學第二週就組織了一年級家長學校開班儀式,至今舉行了四次系列培訓,如:校長作了新生家長學習動員講座,我校優秀班主任老師作“如何培養學生的好習慣”講座,請專職教師作“好心情好人生”講座,作“如何做成功父母”的講座。還組織家長參加“家教經驗徵文”交流活動,根據家長參與情況,再讓孩子和任課老師評價,考評合格發給結業證書。各年級亦舉辦相似的系列培訓。

(二)精心做好家長學校前期和後續工作。

學校認真做好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工作,如每學期組織家長開放周活動,讓家長來校參加家長會,聽課,校訪等活動,及時瞭解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以及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同時,組織“教師進家”家訪活動,每位教師認真做好家訪前期準備,如確定家訪的對象和對每位學生要家訪的內容,家訪後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變化,填寫記錄表,寫好家訪手記或個案分析。這些信息對家長學校教學計劃的改進提供借鑑。每次家長學校活動後,組織家長填寫反饋意見,通過這系列家校聯繫活動,使家長學校活動更有針對性、有效性。

(三)精心組織家長評比活動。

我們逐步建立並完善家長評價制度,以提升家長參與家長學校學習的積極性。

1、優秀家長評選活動。每年組織一次,分別從“表率作用、家庭環境、家教水平、家校配合”四個方面16條由家長自評和孩子評價,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家長對照學習,自覺提高家教水平。

2、“十佳家庭”評比活動。每兩年組織一次,分別爲以下內容:

(1)以德育子家庭評比。

(2)書香家庭評比.

(3)綠色家庭評比。

與其說這些是豐富多彩的家長評比活動,不如說是“家校互動”活動。通過 “大手牽小手”活動,把家庭教育工作與文明家庭評選工作緊密結合,把家庭教育工作與實施“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有機結合,從而有效地發揮家庭教育的力量,培養了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道德意識。

三、暢通“三個交流”,確保“家長學校”有動力。

1、徵文評比交流。學校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家庭美德教育”徵文和“成功家教小故事”徵文等活動,參與市婦聯、市教育局關工委組織的家教徵文活動,學校把一些成功的家教經驗和事蹟通過校訊通及時報道交流。

2、“網上家長學校”學習交流。充分利用“網上家長學校”和校園網上的“家長學校”,鼓勵家長通過網絡與老師溝通。我校各年級的家校聯繫園互動很好,很多疑難困惑利用網絡可得到解決,家長和老師及家長和家長之間處在相互學習的互動環境下,大大提高了育人實效。

3、電視媒體宣傳交流。每兩年,利用 “國際家庭日”,組織開展“十佳以德育子家庭”、“十佳書香家庭”和“十佳綠色家庭”評比,舉行隆重的表彰會,並聯合新聞媒體對這些家庭進行採訪報道。通過這些家庭的帶動,更多的家長以身作則,與孩子一起營造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