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總結(9篇)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總結(9篇)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總結1

這些活動是由講述活動“我家過的端午節”生成而來,爲此在當天的的區域活動中我有意識的爲幼兒創設了有關端午節的區域性環境,除了字以外,留下大面積的空間讓幼兒自己發揮,同時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如香包的半成品(考慮到幼兒的能力有限,尚未掌握縫紉的技能,所以我準備了編好的穿了一個香包中國結,幼兒只需自己折各色的紙糉子在穿在中國結上,即成一個漂亮的香包,讓幼兒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絲線(用來編鴨蛋網用,發展幼兒的手部小肌肉羣,培養幼兒細緻觀察的態度和耐心,養成集中工作的習慣。)、各種顏色、形狀、質地的紙讓幼兒進行包糉子、摺紙船等練習,足以容納七、八名幼兒。饒是如此,每天一到區域活動時間,這一區域仍是排起長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故意裝作視而不見,幼兒自發的商量出參與的次序,並相互提醒自覺遵守,真正的做到自我管理,幼兒都覺得比較公平。因此滿足了每個幼兒的需求。

這次活動也是由講述活動“我家過的端午節”生成而來,當時在進行遷移講述思路時時孩子們希望能夠提前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並在前幾天的區域活動中學會了製作香包、編鴨蛋網、摺紙船等技能,爲此今天開展這一活動時機成熟,也能爲本次主題活動畫下一個完美的句號。在開展活動時,我借鑑了蒙氏教學法,首先安排好各種工作區域,如香包製作區、鴨蛋網編織區、合作創作賽龍舟場面的區域等,每個區域準備了足夠七、八名幼兒操作的材料及空間。

我們首先開展談話活動,重溫端午節的由來,強化孩子們“中國是端午節的發源地”這一印象。然後討論我們慶祝端午節的方法,選擇自己操作的區域。接下來就開始製作活動。幼兒工作的非常專注,製作和佈置出有着濃厚節日氣氛和端午節特色的環境。之後幼兒還提出用竹竿進行賽龍舟活動,本次主題活動在激烈的比賽中降下了帷幕。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總結2

爲了增加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體會親子活動樂趣,增加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幼兒園特舉辦親子活動。

活動時間:4月1號---4月3號

活動地點:幼兒園操場

活動對象:幼兒園全體幼兒及家長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協調性。

2、通過本次活動,增強孩子與他人合作的意識,並能體會親子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照相機

2、遊戲材料準備活動過程:

今天我們爲中班的家長帶來了幾個遊戲活動。希望在遊戲中,能夠更進一步的促進您和孩子的默契感,同時也希望大家在遊戲中獲得更多的快樂。

遊戲一:

二人三足跑遊戲玩法:畫一條起跑線,(每班兩隊,10名家長和10名孩子爲一隊)面對面站在起跑線上,家長用一根長帶子將自己和孩子相鄰的一條腿綁在一起,聽到口令後,家長和孩子一起出發,到對面將玩具交給另一隊幼兒後,排到隊尾,拿到玩具者繼續遊戲。以先完成任務者爲勝。

規則:必須在起跑線後把腳綁好,不準搶跑。若中途帶子散開,應在原地綁好後再繼續跑。

遊戲二:

跳羊角球遊戲玩法:每班派10名幼兒及其家長參加比賽,家長一隊,幼兒一隊,排成面對面接力賽方式比賽,最先完成的那組爲勝。

規則:由幼兒坐在羊角球上,雙手抓緊羊角,從起點出發到終點,將羊角球傳給家長,家長也以同樣的方式返回,遞給下一個幼兒,遊戲繼續進行!

遊戲三:

我給爸爸(媽媽)穿鞋子游戲玩法:每位家長和幼兒參加,首先讓幼兒認識家長的鞋子,然後讓家長將鞋子脫下後放入圓圈內,老師將鞋子打亂,遊戲開始,幼兒從圓圈內找出自己爸爸(媽媽)的鞋子,並幫家長穿好,先穿好的爲勝利者。

遊戲四:

拔河遊戲玩法:中(1)班、中(2)班各派10組有實力的家庭爲代表,以繩子上的紅繩爲中心,最後聽教師口令以紅繩在哪方爲勝。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總結3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糉子、賽龍舟、佩香囊、懸白艾、掛菖蒲、飲抹雄黃酒等。利用端午節,開展主題活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兒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藉端午節,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

6月8日,我園開展了“端午節”活動。整個活動的展開是以幼兒參與適宜引導爲主。活動採用讓幼兒回憶、談論端午節,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上,通過圖片、出示實物、討論等活動,幫助幼兒瞭解、強化了對端午節的認識。並且將幼兒的學習地點還擴展到了家庭(如讓幼兒回家包糉子、向媽媽、奶奶學習蛋的製作方法等),體現了幼兒是教育的主體和教師尊重幼兒個體學習方式的意識。

我們的主要活動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進餐前後及午睡前向孩子們講述了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風俗》。

2、學兒歌。同樣利用進餐前後及午睡前的時間,教孩子們學唸了三首既通俗易懂又琅琅上口的兒歌《端午》,孩子們非常喜歡這首兒歌,在短時間內就將兒歌學會了。

3、裝飾製作《小糉子》並用它來裝飾環境。

4、考慮到六一家長剛剛來園活動,因次本次慶端午就不邀請家長參加,把家長到園包糉子活動更改爲請家長將孩子在家包糉子、吃雞蛋等端午習俗用相機記錄下來,發給老師,然後在幼兒園交流分享。

5、下午的時候孩子們坐在一起吃了糉糕,孩子們很開心。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總結4

我們班共有3位老師,班主任林老師,代課老師王老師,陳老師,我們開的科目有:弟—子規,常識,語言,操作數學,音樂,美術,等等!

時間飛逝,不知不覺中,一個緊張而又充實的學期馬上就要過去了。回顧這學期,剛來幼兒園的時候,感覺自己經驗不足,不知道該幹什麼,沒有頭緒!講了倆節公開課,才覺得上課有了頭緒!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做什麼?才真正體會到萬事開頭難!

下面是我把這學期的工作做簡要彙報總結。

本學期,感覺自己工作做的不到位,衛生,責任心等等!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裏可以倪補自己的不足,把工作做好,積極配合好班主任工作,在以後我會認真做好各項工作,積極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任務。

參加園內各項活動,每週按時參加升旗儀式,不缺勤,熱愛集體,服從分配,團結同事,愛崗敬業,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在教學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深入認真的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中,我認真研究教材,制定符合幼兒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注意弱化難點強調重點。並不斷歸納總結提高教學水平。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上課時注重幼兒主動性的發揮,發散幼兒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幼兒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幼兒的思維素質,保證教學質量。

3、注意聽取幼兒的意見,及時瞭解幼兒的學習情況,並有目的的對幼兒進行輔導。

4、堅持聽課,注意學習其她老師的教學經驗,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

5、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並注意把一些先進的理論應用到教學中,做到學有所用。一學期來,我在學校開了兩次公開課,通過開公開課,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個班的工作能否得以順利的開展,除了靠老師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家長們的支持和配合。特別在小班,因小朋友年齡小,自理能力比較差,所以家長都比較緊張、擔心,自然對我們老師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我會經常跟家長溝通!

這使我更瞭解幼兒在家的情況,使我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幼兒的教學工作,而且還能促使我們老師跟家長的相互理解,使關係更密切。如有意見和建議,請當面和老師交流,以免造成誤解。

6、關於幼兒的學習:幼兒園的`教學,重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和積極的學習興趣,不會要求孩子死記硬背兒歌、故事,但這並不意味着什麼都不教,有些內容當天教當天不一定就能學會,孩子會有內化的過程。在主題教學活動中,我們開展了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幼兒共同完成,這活動不僅能促進我們與家長的關係,而且還能讓家長更瞭解我們的工作。

本學期收穫當然也不校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穫的喜悅,當然也在工作中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在我享受的收穫的同時,我也會對所碰到的問題加以認真思考並以解決,力求把日後的工作做得更好!

最後,爲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輕鬆優美的環境,培養孩子愛集體的良好情感,告訴他們要愛護小動物,爲了豐富孩子們的戶外活動,可以做一些體育器械,如沙包、飛盤、墊子等。以後我會更加努力做好工作!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總結5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糉子、賽龍舟、佩香囊、懸白艾、掛菖蒲等。利用端午節,開展主題活動,既能鍛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孩子們對x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藉端午節,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

x月x日,鄭州市實驗幼兒園開始端午節主題活動。《端午節到了》活動前,孩子們在老師與家長的協助下,一起收集端午節的有關詩詞、民間傳說等資料,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民俗文化;活動中,老師們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着,其中最爲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瞭解了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香噴噴的糉子》活動中,老師們準備了食材帶領着孩子們一起包糉子,瞭解糉子的製作過程;幼兒園食堂也爲孩子們製作了香噴噴的糉子。《漂亮的香囊》活動,中班的孩子們還自己動手製作香囊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

孩子們在豐富的活動中感受着民俗文化,感受節日的快樂,體驗x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在濃濃的節日氣氛裏,孩子們學習了包糉子,知道了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糉子的習俗,共同度過了一個快樂、溫馨、和諧的端午節。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總結6

利用節日的氛圍,我們幼兒園也是在端午前舉辦了端午的活動,來讓孩子們更加的瞭解這個節日,在活動之中去學習知識,同時增加了孩子們的一個動手能力,對於這次活動,總結如下:

在活動的前期,我們老師也是積極的去準備,同時也是動員家長,在端午這個節日,包糉子,做香囊,瞭解端午的故事,讓孩子們更好的去度過這個美好的節日,爲了活動,我們也是一起去準備物料,從糉子的原材料,到香囊的準備,家長們也是貢獻很多,有些家長提供箬葉,有些家長提供糉子食材,還有香囊的一些物資準備,經過努力,在活動前也是都準備好了,這次我們也是邀約了家長一起來參與這次的活動,大家一起參加,不但是讓家長對孩子有更多的瞭解,同時也是可以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在家長們面前去積極的表現。

活動當天,從端午的傳說,起源還有故事瞭解這個節日,從準備的視頻材料之中,也是讓孩子們清楚這個節日是怎麼回事,同時也是通過一些提問,一些孩子們自己熟悉的科普知識來更好的一起了解這個節日,孩子們也是踊躍的發言,看到了他們積極參與的一個熱情,老師們也是做好了工作,確保活動有序的進行,然後再是做糉子,做香囊的活動,也是大家一起努力,家長們一起幫忙,通過活動,孩子們也是親手的做了自己的糉子,相互的交換分享香囊,活動休息期間,孩子們也是吃到了他們親手做好的糉子,在玩樂之中,也是動手的能力得到了鍛鍊,瞭解糉子是怎麼來的,認識到糉子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也是會有不同的味道。

經過這次的活動,家長們也是予以了很多的評價,老師們的努力也是得到了一個認可,並且在這次的活動之中,也是看到,這些方式能更好的調動孩子們的一個積極性,以後也是要繼續的發揚下去,去做好下次的節日活動,同時也是有一些準備做的還不夠好的地方,像食材準備略有些不足,參與的家長和老師,分到的糉子也是少了一點,不過活動過程也是很開心,大家一起感受到節日的快樂,並且在活動之中,也是看到了孩子不同的一面,特別是有些忙碌的家長,更是感受到孩子們在園區的成長,見到他們不一樣的方面,經過這次活動,也是讓我們對於下次的活動準備更加的有經驗,會在下次的節日活動之中準備更好的。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總結7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主要以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及激發幼兒對美術的初步興趣爲主要目的。運用看看、做做、玩玩的方法,引導和幫助幼兒由沒有習慣到有習慣,有不清楚到清楚,能辨別紅、綠、黃、藍等基本顏色,基本分辯上、下空間方位,知道用點、豎線、橫線、斜線圓形和塗染的方法畫出熟悉的簡單物體。

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開闊幼兒的眼界,提出較爲廣泛的主題和內容,鼓勵孩子畫自己想到、看到的事物。培養幼兒在觀察實物和圖片的基礎上進行獨立作畫的能力。發展幼兒連貫表現情節的技能。培養幼兒的想象力。教導幼兒選擇與實物相似的顏色畫畫,逐步作到塗色均勻。同時,爲進一步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愛好、開闊幼兒視野、豐富知識,應適當進行美術欣賞活動。

二、美術教學目標

(1)繪畫

1、教幼兒學習用圓形、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以及塗染等方法畫出自己生活中觀察到的物體、簡單的風景、動物(側面)、人物(正面),能畫出其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徵;

2、學習在畫面上進行簡單的佈局,畫一些輔助物,表現簡單的情節,能大膽地按意願畫畫;

3、能選擇與實物相近的顏色畫畫,逐步作到塗色均勻;

4、會在長方形、正方形紙上用點、線、小圓圈、花朵、葉子等花紋畫出簡單的圖案,作到色彩鮮豔。

(2)手工

1、泥工:學習捏的技能。能塑造出想象的主要特徵,會使用一些簡單的圖案,作到色彩鮮明;

2、紙工:學會一些簡單的摺疊方法,較平整地摺疊簡單的玩具。能把現成的圖形或材料按順序粘貼到適當的位置上,認識剪貼工具、材料,知道其名稱,學習正確的使用方法。

(3)欣賞

欣賞一些幼兒能理解的美術作品、自然景物、節日裝飾、環境佈置,培養幼兒初步的美感和審美能力。

三、美術教學材料的準備

白紙、蠟光紙、水彩筆(、蠟筆、廢舊物品、

四、美術教學進度安排

教學內容

三月:

蠟筆畫

大螃蟹吹泡泡

樹葉

小燕子

四月:

五月:

六月:

水彩筆

蠟筆畫

水彩筆

水彩

輪船來了

可愛的小鴕鳥

大力士螞蟻

下雨了

洗澡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總結8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糉子、賽龍舟、佩香囊、懸白艾、掛菖蒲、飲抹雄黃酒等。利用端午節,開展主題活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潛力,又能增進兒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能夠藉端午節,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

一是教師、家長、幼兒一齊收集資料有關端午節的新、老照片及相關聲像資料,瞭解端午節有關的知識和風俗習慣。並透過宣傳欄、家園聯繫欄、網站等多種宣傳形式,讓師生進一步感受到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增強幼兒熱愛祖國之情,鼓勵、引導幼兒走進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二是透過蒐集有關端午節的詩詞、民間傳說,蒐集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蹟,在班內分組交流學習,表達我們對他的懷念、崇敬、愛戴。

三是倡導熱心家長給與幼兒包糉子的指導。幼兒自己動手製作“糉子”,感受着民俗文化。食堂幫忙煮好。讓幼兒品嚐、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四是製作並相互贈送端午節賀卡,鼓勵幼兒動腦的同時也多動手,並互相傳達節日的問候。五是結合“六一”慶祝活動,各年級組組織幼兒舉行“繪美麗祖國”繪畫活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透過“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感受過節的快樂,做中國人的光榮。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積累幼兒的文化底蘊。在活動中讓幼兒展現自我,發展自我個性,進一步培養他們的主體參與意識、動手潛力和同伴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幼兒園小班端午節活動總結9

隨着端午節的到來,我們主題活動也跟着端午節進行。我們的園本課程加入節日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學習,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傳統文化。

《端午節的糉子》是一節要利用多種感官去探索的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知道糉子用什麼材料及什麼步驟做的,所以我必須要讓每一個幼兒去實踐,去觀察,去感官;這樣才能起到作用。所以活動前一天,我通知家長帶一個熟的糉子來幼兒園。第二天,家長們都帶來了糉子,非常感謝他們的配合。

教學活動剛開始,我通過談話引入了糉子,並讓幼兒觀察糉子的特徵。並利用掛圖讓幼兒瞭解製作糉子的基本過程。而且還通過兒歌的形式,讓幼兒去理解(一個糉,四隻角,剝開葉,大口咬,各種味道真正香)。

在經過前面的鋪墊之後,幼兒都已經迫不及待了。所以就進入下一環節,讓幼兒自己去實踐;去感官。也許有的幼兒想直接吃,爲了起效;將以小組形式進行,小組討論、觀察、品嚐。要讓幼兒真正瞭解糉子的製作材料及製作過程,所以在最後一環節是個人總結。讓幼兒自己描述糉子的味道。幼兒的回答各有不同,有的說是;我的糉子真好吃,裏面好多豆沙餡。還有的幼兒說;我的糉子形狀和你們的不一樣,我的像牛角一樣。

通過這樣多種感官的活動,幼兒纔得到了收獲。同時,也知道了什麼是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實踐操作。

活動的第三環節就是以屈原的故事爲主展開從而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屈原這個人物對於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瞭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當孩子聽到屈原投江時孩子緊張的眼淚都快要流出來了,爲了使活動更加有效,我還給幼兒豐富了一些其它的經驗: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糉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DD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孩子還是比較投入的。

活動結束前,孩子們都很開心。我想他們的開心不是因爲他們吃到了糉子,而是他們自己操作了、探索了、發現了;並通過自己的多種感官瞭解了活動的主要目的。

活動結束後是一個盥洗活動,不時地聽到孩子們在盥洗時唱着:“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敲鑼鼓……”我想這就是目標達成的最好的體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