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四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四篇

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立足現在,放眼未來,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

爲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按蒐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增強上課技能,注意教學策略.

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我所教的班我是班主任,學生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後也能認真完成作業。但有爲數不少的學生,因爲怕班主任責備,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不敢問老師,作業也因爲怕不對而找別人的來抄,這樣就嚴重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對此,我狠抓學風,在班級裏提倡一種認真、求實的學風,嚴厲批評抄襲作業的行爲。單元檢測採用“單人獨桌”的策略,這樣學生就覺得沒有抄襲的希望了,在學習中有難題知道主動來問老師了。後進生基礎太差,考試成績都很差,有些同學是經常不及格。我找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興趣,我就跟他們講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興趣;有些是沒有努力去學,我提出批評以後再加以鼓勵,併爲他們定下學習目標,時時督促和幫助他們。一些學生基礎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態度,或過分自卑,考試怯場等,我就幫助他們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原因,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失敗,要給自己信心,並且要在平時多問幾個爲什麼。同時,一有進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時地表揚他們。經過一個學期,絕大部分的同學都有進步,但是還有反覆,我就不斷地進行教育和疏導,要允許學生在行爲上有反覆。

  三、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

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爲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爲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爲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並認真細緻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後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鬆,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

  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爲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總體而言,這學期的教學有得有失,對於“得”我會把它當作自己的財富,對於“失”會在今後的教學中努力去改善,力爭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低頭有堅定的腳步、擡頭有清晰的遠方,回頭有一路的故事。——題記

一、低頭有堅定的腳步。

這學期我擔任高三兩個班級的教學任務。爲更好的把握大學聯考的方向,自6月份大學聯考結束,我反覆做了近三年和近五年的全國卷、海南卷。總體感受和疑惑:

(1)材料的選取方向、組織結構是什麼

(2)答案組織國標和省標的確立依據

(3)知識整合的維度與方向是什麼

帶着疑惑,邊實踐邊探索,我們集全組之力,不斷探索研究,將拿的準的內容落小、落細、落實,拿不準的集體討論,反覆鑽研幾個強省的試題。

我堅持每節課後寫反思,知識類的寫到了備課本上,其他寫到了自己的教學反思,學期末看着自己滿滿的.備課本,雖不近完善,但將自己的零碎的想法和知識的鏈接及時整理下來,總有收穫的小確幸。

這學期20班換了班主任,敬勇的工作方法和細緻嚴謹的班級管理策略,讓我收益匪淺:時間管理本的設計與應用、俯臥撐的堅持、家長教師的互動、學生上臺的多次自我表達、家長主持班會……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將一個“亂、差”的班級帶出了精氣神,帶出了幹勁。我的很多想法的實施,與良好的班級氛圍密不可分。我回想以前自己取得的成績,更多的應感謝與我搭檔的各位班主任。

二、擡頭有清晰的遠方

既要有腳踏實地的堅實,又要有仰望星空的高度。作爲教師,天天面臨瑣碎的工作,如何讓自己不沉淪,不迷失,我認爲最好的、最廉價的途徑就是閱讀、教研。也算是一種自我的救贖。

xx青年骨幹教師研修班一如既往的進行着。感謝黃萬強老師提供的平臺,記得在9月份的一次活動中,張偉老師發言“挖個坑,往裏跳”。爲母則強,張偉老師家裏有個3、4歲大的孩子,張老師從照顧孩子講到自己的教育教研,從學習小兒推拿講到自己論文的發表,專著的出版。張偉老師在大學期間就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過論文,很有造詣和規劃的老師。在張偉老師的啓發下,這學期我把自己的閱讀重點放在了論文上,我自己有了一些儲備,可是如何選角度表達我有缺陷,不妨縮小一下自己的閱讀範圍。經過這樣的嘗試,本學期我的兩篇論文有了框架。在朝着目標不斷探索的路上,我有了更清晰的遠方。

研修班的作業是出期末考試題,我負責文化上生活的六個選擇題,這次出題前面3個我是一氣呵成,好像對出題一下有了自己的想法,讓學生來做這幾個題目,雖然還有缺陷,但比我上次出的題目有了很大的突破,也算自我成長。我期待自己下次有更好的作業。

十月份,10月10日,我在xx三中參加了xx市同課異構《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從專家評委的反饋和自我的感覺、課堂氛圍、效果看比較成功。從《蘇菲的世界》開始,到貼紙分類活動的組織,也正是我的課題深度學習的一種嘗試,是自己教學理念的一種呈現。課後幾分鐘的發言,我沒有提前做任何準備,當時的感覺是先把課上好再說吧,不過會場聽着自己的當場發言,有理有據,即展示出了團隊的力量,又有自己的思想,我給自己點贊。反思自己的缺憾是沒有將自己的課堂理念上升爲自己的教學思想。這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三、回頭有一路的故事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許多的人,但能在自己的心湖留下投影的人並不多,能參與自己成長的人或許更少。我是幸運的,梳理自己,我有好幾個需要感謝的人。

陳博士一如既往的推送了很多的文章,看到陳博士走過的足跡,對照自己,不斷的鞭策,陳博士給了我仰望的視角,在對照中我也能更好的來定位自己,更好的自我迭代。陳博士說,“xx,遇見你是一件十分確定的事”,感謝陳博士!我的漸變,我的成長,離不開陳博士。

……

雖然我沒看過《芳華》,但我想用裏面的幾句話: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不是躺在牀上睡到自然醒,也不是坐在家裏無所事事,更不是走在街上隨意購物;而是,和一羣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低頭有堅定的腳步,擡頭有清晰的遠方,回頭有一路的故事。這樣歲月靜好!

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篇3

在思品課中,教師往往疏忽了學生的自主性,這很大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只有確立起學生的自主權,指導學生自我修養和自我教育,讓他們進行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鍛鍊,才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才能增強學生的民主觀念,纔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尤爲重要。

一、讓學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認識,撥亮學生心靈

國小生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能對事物作初步地分析、推理、判斷和能力評價。教學中,應該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能力,增強道德規範自我約束能力。

(一)展開討論,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學生應多進行議一議,討論等形式,對自己的行爲進行自我評價。

(二)判斷正誤,提高學生的識別評價能力

二、自我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爲的形成,光靠個人經驗不行,還必須使學生集體都獲得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讓全體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情感體驗、行爲體驗,從而豐富和加強內心體驗,並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

變爲自己的內心需要。

三、自我督促,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四、提高四個意識

(1)目標意識:即活動的目的性。每一項活動,從確定活動主題、選擇活動內容、採取的活動方法,乃至整個活動過程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而不是爲活動而活動。作爲綜合性課程,每項活動的目標也是多重的,有的是顯性目標、有的是隱性目標。教師在完成顯性目標的同時,特別要注意蘊含在活動中的隱性目標。

(2)主體意識:兒童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精心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以達到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改變學生圍着老師轉的局面。

(3)情感意識:以教師的真情實感調動學生的情感,注意通過學習活動挖掘兒童對生活的感受,豐富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形成對人、對事的正確態度。

(4)診斷意識:即注意對兒童課上生成性問題的指導,以及學生對學習的反饋。

五、做到四個尊重

(1)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兒童對生活有自己的體驗,與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認識兒童本身的體驗、感受在他們認識生活,學習做人、做事過程中的重要意義。給學生體驗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對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成人的體驗代替兒童自己的體驗。

(2)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有自己的興趣和選擇,教師應幫助學生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討論達到目標的最佳學習途徑;同時要給學生一個更寬鬆、更開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學習氣氛,在選擇中提高認識。

(3)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作爲獨立的個體,具有自己的人格尊嚴。過去我們不太注意保護兒童的人格尊嚴,在教學活動中有意無意地傷害了兒童的自尊心。這點請老師們注意。

(4)尊重學生的個性。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要轉變觀念,由統一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關注每一個學生,能夠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六、實現四個轉變

(1)由過去的灌輸向積極地引導轉變。過去我們考慮比較多的是教什麼?給學生什麼?重在講道理。教師在備課和教學過程會考慮最多的是怎樣把要教的東西給學生講清楚。現在應從重在講變爲重在引,教師要研究學生的需求,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給予積極的引導。

(2)由問題的主考官向積極啓發轉變。過去教師在引導學生研討問題時,更多地是充當主考官的角色,即“我問你答”。現在我們更強調啓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3)由課堂上的主宰者向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合作伙伴、朋友轉變。教師作爲學習的參與者,要能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對於自己的過失和錯誤不加掩飾,與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各種問題。

(4)由道德行爲的評判者向輔導者轉變。對一個事物、一種道德行爲不是由教師來評對與錯,而是輔導學生通過比較、研討學着自己判斷。教師要樹立服務意識,爲學生提供學習服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道德行爲習慣。

七、體現四個互動

(1)師生信息互動。教學過程是師生間、學生間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過程。這種交流不是單向的,即僅僅是教師對學生的傳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讓大家各抒己見,共同研討,相互啓發。當然,在這裏,教師的引導作用十分重要,教師要善於通過生動而準確的語言表達,通過自己的眼神、手勢和表情向學生傳遞信息。同時,要善於發現和捕捉兒童在研討中的閃光點和生成的問題,並給予積極的引導。

(2)教材內容與兒童的生活現實的互動。教材是範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啓發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來進行研討,不能完全撇開教材。但又不能拘泥於教材,要善於開發教材外的、來自家長、學生、社會方方面面的資源。只有開發教育資源,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現實感,更貼近學生生活。

(3)學習活動與實踐活動的互動。低年級重在養成教育,任何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都不能離開反覆的實踐,要注意對學生實踐活動的指導。要通過實踐強化和鞏固所學的內容。

(4)兒童個體的獨立學習與兒童間合作的互動。要發揮每個兒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獨立完成一項任務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都有成就感;同時又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在學習中發揮羣體的智慧。對於低年級學生,到底能在多大範圍進行合作,怎樣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師們很好研究。

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篇4

轉眼一個學期又在緊張中匆忙而過了。隨着班主任工作時間的加長,教育教學經驗的增加,我對學生和教材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學到了一些教學上的方法和技巧,對這一個學期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在此,把它總結如下:

1、教學先“抓”心。

這是我在期末複習時得出的結論。期末複習時,爲了學生有一個好成績,我是使出全身解數,把知識串串,分支,講細、挖深,自己忙得不亦樂乎,可學生們呢,也玩的不亦樂乎。由於知識講的更細,一些平時學習一般的學生,就有了一種“這個我知道,這些我會了”的想法,而開小差,溜號。老師講的再明白,學生不聽也是不明白,複習中學習的新鮮感和趣味都減少了,所以這時最關鍵的是收心,把孩子們的心拉回課堂。首先,我加強了對學生課堂常規的要求,比平時要求更嚴,使他們的注意力以有意注意爲主,儘量避免無意注意的產生。其次,注意自己講課的語調,儘量避免平淡、死板,而且要恰當地說一些小小玩笑,這樣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時還適時的提問,使學生不得不聽。最後,對個別學生進行談心,比如我們班的何超同學平時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可是期末複習的幾次測試成績卻一次比一次差,講過的也錯。我便和他進行了一次談心,和顏悅色地和他講,讓他認識到自己的成績下滑了,引導他自己比較自己的學習態度,從而找出病因。只有把學生的心抓到課堂上來,講的內容纔會被接受,教學工作纔是有效的。

2、深悟教材。

新課程改革中似乎把教材的位置重要性降等了,更多提倡什麼課程整合、課外知識延伸、動手操作,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我積極的向這一方面靠攏,放鬆了對教材設計的學習,使得我在某節課上思路不清晰,教學重點不突出,效果不好。這個教訓使我明白了一句話:在沒掌握更先進的技巧之前先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會做的事。

3、作業分類。

本學期的另一個所得就是對學生作業的改革。以往我總是留不少的作業讓學生回家鞏固課堂上學習的新知,但是作業完成的效果一直不是很好,每天都有不少同學不寫作業或是寫不完作業。我也曾試過嚴格要求,甚至適當懲罰,但是收效不大,學生們並不是用心去作,只是爲了完成而去完成,而且師生因此而成了敵人。在上學期我曾試過佈置分類作業,比如,把學生分爲好、中、差,給好學生留一些加深的題,或是課外作業,來增加他們的知識量,開闊視野,提高實踐能力;給中間學生布置一些中等偏難的題,讓他們在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動動腦筋就能做出來,而對於差一點的學生,就給他們佈置基礎知識。同時作業量不要太大,讓學生有“盼頭”,快點做玩,還能玩一會兒。尤其是對個別的特差生,作業一定要少而精,像我們班的郭峯,他寫的非常慢,你留很多,他寫不多少,作業的複習目的根本達不到。但是分類作業要求教師在作業上多用心,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