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科醫生個人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康復科醫生個人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康復科醫生個人工作總結

康復科醫生個人工作總結1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我已在醫院康復科工作三年多時間,回憶三前剛來到這裏時,我對康復臨牀治療的認識甚是淺薄,也可以說是從零做起;時至今日,我們可以獨立完成對康復患者的治療。我開始體會到作爲一個康復治療師的角色定位。

走出校園,踏進醫院,這不僅僅只是身份的改變,而且也是思想觀念上的改變。作爲一名醫務人員,我學會了關心和理解病人。多一份問候,可以打破醫患之間的陌生;多一份溝通,可以增添醫患之間的信任;多一份理解,可以提高患者治療的效果。

由於我學的是康復治療技術,在科室的分工中,我下病房爲行動不便的中風,腦外傷,脊髓損傷導致的偏癱,失語,吞嚥障礙等患者做牀旁的康復訓練,這類患者在患病的前後心情差異是十分巨大的。

在治療期間,我遇到一個因中風而輕度失語的患者,當時我不理解,爲什麼她一直在治療的過程中都表現得很沮喪,即使完成任務也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喜悅。一次,我讓她把自己的名字寫出來,看到工工整整的字,我立即誇獎鼓勵,而她卻顯得十分沮喪,認爲寫得比以前差多了,我分明看出她眼眶裏打轉的淚水。我終於明白到她爲什麼總是愁眉苦臉,是因爲她對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這次生病使她連日常生活中簡單的事情都變得困難,加上陪伴她的.一個家屬無心的言行更加傷害了她的自尊心,所以她總是鬱鬱寡歡。明白這一點後,我在治療中一直要求自己要多關心、多理解病人,並希望家屬同樣配合。

說到理解,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明白患者生病時的感受,但是,我們可以體會他們爲康復所做出的努力和嘗試。如果我沒有親自嘗試聲門上吞嚥,我是不可能體會到吞嚥訓練中病人會出現口乾的情況;如果我沒有親自嘗試單橋運動,我是不可能理解一隻腿架在另一隻腿上不舒服的感覺和難受程度;如果我沒有親自嘗試鍼灸,就不可能明白某些病人對針灸的恐懼。理解需要用心,用心關懷,用心體會。

主任說過,不希望我們成爲“啞巴”治療師。我的一個老師也說過,治療師應該具備和3歲到80歲人羣的溝通能力。病人在病魔的痛苦折磨下和現實生活的壓力下,壓抑是一定的,甚至可以說是輕度憂鬱,對待病痛能保持良好的心態是非常難得的。可是良好的心態對病情往好的方向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在患者努力完成動作時的一聲“加油”,當患者失落時的一個鼓勵的眼神,在患者傷心是的一個笑話,當患者因成功而開心的一聲鼓勵,只是到患者的牀頭去走走,問問今天的身體狀況,都爲患者良好的心理髮展鋪平了道路。我們的一個同學在外地做兒童康復,很善於溝通,因此她的病人蔘與治療的積極性很高。一個小孩從哭鬧着進來,到笑着做治療,主動要求做治療,這是作爲治療師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與藥物和手術治療不同,康復治療更注重的是病人的主動參與性,怎樣把患者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值得我進行深思,其中,溝通是必不可少。

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醫之路,連綿曲折。踏上新年的征途,我將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

康復科醫生個人工作總結2

按照今年工作目標和要求,康復科一年共制定出臺了《關於對我市7-14歲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實施救助辦法》、《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殘聯等部門關於推進殘疾預防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關於印發《城鄉居民醫保住院醫療康復實施辦法(暫行)》的通知》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真正把爲殘服務落實到了實處。現將康復科一年工作作如下彙報:

一、積極推進殘疾人雙基工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站建設

1、抓好基礎建設

按照市殘聯工作重點要求積極積極推進雙基工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站建設,對今年的6個試點鎮(街道)分別上門實地查看推進情況。目前6個試點鎮(街道)硬件建設已經到位。

2、深入基層開展社區康復知識業務培訓

目前已經爲、、3個鎮開展了社區康復知識業務培訓,積極和殘疾人面對面溝通,瞭解他們的需求,把康復知識送到殘疾人家庭,這些都受到殘疾人及家屬的歡迎,也爲推動雙基工程的正常運行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3、定點督促指導,狠抓運行管理

下階段將抓好2個示範點官林、屺亭康復站的建設,以點帶面,以先進帶後進,確保雙基工程6個康復站正常有序運行。進一步安排人員定點到各個鎮(街道)督促指導、業務培訓、普及康復訓練知識等,康復指導中心還將安排治療師走進社區及殘疾人家庭,進行一對一的康復訓練指導並制定康復訓練計劃。

二、農療中心積極拓展服務範圍,開設新課程

1、成功申報民政局公益創投項目

農療中心借市民政局的力量,成功申報了“打開心靈之窗”精神病康復者培訓公益創投項目,並爭取到了9萬元的活動經費,爲農療中心活動的開展推波助瀾。在6月10日舉辦了“博愛家園”農療中心“打開心靈之窗”精神康復者培訓公益創投項目啓動儀式,市殘聯、民政局相關領導、來自試點鎮、街道殘聯理事長和殘疾代表共50名參加了啓動儀式。當天開展了三組活動:絲網花製作、田間勞作、餅乾烘焙,受到學員的積極響應。

2、農療中心服務範圍向周邊鄉鎮輻射

中心除了與周鐵醫院精神科常規性開展每週2次的農療活動外,還與周鐵醫院精神科醫生組成篩查小組,到、、三個鎮(街道),進行農療學員免費篩查,最終確定和橋8人、屺亭5人、7人符合條件,開展“日託式”農療試點。目前已經組織參加農療中心農療活動186人次。

3、農療中心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中心已經開設了絲網花製作、田間勞作、運動保健操等項目。田間勞作還聘請了一位有經驗的肢體殘疾人來擔任“田間管理”,大棚的蔬菜已然初見成效,使農療項目的開展更具專業性。今年還與安特魯烘焙坊合作,新開設了烘焙課程,得到學員們的一致好評。下階段農療中心還將繼續開設一些新的課程,如借用市心理協會和老年大學的有利資源開展一些心理講座等活動,不斷豐富課程,深化內涵。

三、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取得新成效,康復救助出臺新政策

1、免費篩查,建立數據庫

4月份,在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市殘聯邀請了全國知名腦癱康復專家高晶博士及無錫市的康復專家爲全市有康復需求的150多名0--6歲、7--14歲殘疾兒童進行免費篩查,爲他們進行康復評定,建立數據庫。數據庫的建立爲殘疾兒童今後康復訓練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依據。

2、康復訓練救助有新實惠

今年市殘聯除繼續對符合康復訓練條件的0-6週歲殘疾兒童進行免費康復訓練,還與財政局聯合出臺了針對7-14歲的貧困殘疾兒童進行康復訓練救助的新政策,受到患兒家長的歡迎和好評,切實減輕了殘疾兒童家庭的負擔,使他們能繼續參加康復訓練,提高康復訓練效果。到目前爲止已經審批通過的符合康復訓練條件的殘疾兒童共79名,其中腦癱兒童38名,孤獨者兒童30名,外出康復殘疾兒童9名,2名兒童接受了人工耳蝸手術救助。

3、建立健全殘疾兒童家長培訓工作制度

康復中心定期召開腦癱兒童家屬座談會,及時瞭解家長和機構的需求,解決康復訓練中存在的問題,使爲殘服務落到實處。

4、心理協會加入助殘隊伍

心理協會公益項目“心手相連—腦癱兒童及家長心理援助”每月一次爲殘疾兒童家長進行免費心理諮詢,爲他們疏導情緒,緩解壓力,幫助他們放下精神上的'包袱。同時建立了一個家長自助羣,把殘疾兒童家長們集合在一起,解決一些困擾,同時給予支持和關懷。

5、加強康復專家指導力度

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根據需求制定每月腦癱兒童康復專家高晶博士來宜的康復計劃:爲新增患兒確診、在訓兒童下一步康復計劃和康復效果評估等等。同時還幫助中心進行治療師業務培訓,定期召開案例分析,對於治療師來說,整體技術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各項常規性康復服務工作有序推進

1、今年4月1日-18日全面推開全市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個性化服務工作,康復科會同市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中心技術人員走村入戶,深入殘疾人家庭,通過走訪和與家人的交談,瞭解每個殘疾人的身體狀況、功能障礙情況、生活狀況等存在的個體差異,現場講解有關康復方面的問題和專業知識,針對每個人殘疾程度的不同配發合適的輔助器具。本次適配共爲500戶貧困殘疾人配置康復輔助器具和家庭無障礙環境改造970多件。這一活動切實解決了殘疾人和家庭的部分實際困難,受到了廣大殘疾人和家屬的歡迎。

2、認真組織各鎮(街道)在助殘日期間爲310名貧困殘疾人進行了免費體檢,我們及早將通知和免費體檢單下發到各鎮(街道)殘聯,並積極與衛生部門協調,做好相關配合工作。

3、各類殘疾人康復服務檔案按照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全部進行電子化管理。建立康復服務檔案32696份,建檔率爲100%,維護及更新22705份。

4、3月份與衛生局相關領導、三家定點醫院各眼科主任,在衛生局召開關於白內障復明手術定點醫院簽訂協議的相關事宜,並簽訂協議。同時還商討關於白內障免費下鄉義診篩查工作,經過商量,確定於3月份,分三組共6天下鄉篩查。本次篩查共有1144例參與,其中符合手術要求的是714例,不符合手術要求的是430例。

由於白內障復明手術低保報銷政策有所變動,5月份在市衛生局召開聯席會議,並就在白內障復明救助手術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商討解決。經過商討後,重新調整白內障救助審批表格式,把三個定點醫院的人工晶體類別及金額加進去,使患者可以更詳細地瞭解到所需支付的費用,重新調整改進了白內障救助手術通知單,更好地滿足患者的知情權。

到目前爲止共下發手術通知單500例,實施手術256例。

5、精神病人門診服藥已經於5月份開始改爲實時結報,精神病人只需持農保卡進行門診配藥,就可立即享受50%的優惠,更加方便了殘疾人。每月及時同農保中心覈實住院精神病人的醫保結報情況,及時審覈、報批精神病人住院醫療救助金額,確保他們出院申報後能及時得到精神病人住院醫療救助。一年已救助住院精神病人5名,金額1.5萬元。

五、盲人定向行走特色工作取得新進展

盲人定向行走是殘聯的特色重點工作,利用所積累的盲人定向行走經驗,向周邊地區輻射和推廣。今年已受邀爲區殘聯、區殘聯、區殘聯30多名新專職委員進行盲人定向行走師資培訓,即將還要爲新區殘聯50多名新專職委員進行盲人定向行走師資培訓。今後將通過外出交流、培訓學習等機會,增加更多的專業知識,積累經驗,建立規範的培訓課程和培訓制度,使盲人定向行走不但成爲殘聯的特色重點工作,還要成爲全省、全國有名的品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