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學結

估計大家看書看的也差不多了,我把自己去年復結資料傳上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這是我個人去年複試時候攢的複習資料,工程地質學,包括《工程地質分析原理》、《工程岩土學》、《岩土工程勘察》,其中有我從網上搜的,有的是自己看書總結的,這些資料包括自己總結的純是書上的知識點,並非考試重點,僅供參考,考試的時候也沒發現有多少題是這上的,希望能夠幫到考這科的同學。

工程地質學結

《工程地質分析原理》:是考試的重點,去年的分值佔到了70--80%(好像沒記錯),其中有一個標有“自己總結”字樣的文檔是我在看了幾遍書之後,結合從網上搜索的資料總結整理的知識點,20頁啊,花了很大功夫敲上去的,就當是筆記了,資料的重點,幾乎囊括了其他資料所有內容,其他的均是網上搜羅。去年最後一道大題就是讀圖題,岩溶那章的,書上沒有原圖,但可以用書上的知識點答,說明圖上的岩溶是形成原因,具體忘了,所以說大家還是把書仔細看看,知識點總結,沒遇到原題可以用自己的知識去答。這本書,很經典,本科在學,研究生也在學,大家不要寄希望於重點,還是踏實的學學,沒壞處!

《工程岩土學》:網上好像有課件什麼的,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在百度文庫裏(韓文喜教授),課件本不外傳,據說課件上傳到網上把老師氣壞了!我就是參考那個課件學結的知識點,用的是excel表,土和岩石部分分別兩個表,但是表中又按章節分了好多分表,在下邊我用顏色標出來了,大家仔細找找,點擊就切換了,相信大家都會用這基本的功能吧,我都設置好了,應該可以直接打印,一張表一張紙,要想打印,之前預覽一下,不行自己調。其中知識點都是自己總結的,如果能看到課件,好好學學吧,本科期末考試題的答案都在課件上邊。有很多知識點是和土力學重複的,比較好複習。

《岩土工程勘察》:沒找到書和課件,也沒花時間去複習,到最後了才總結總結,去年考了一道題,很基礎很基礎,可惜我沒看,不會,附件是我搜的資料大家湊合着看吧。

這三本書,我本科一本也沒學過,何況畢業幾年了,內容多,知識點多,複習的時候我沒背多少,記憶力太差,我是憑着理解去記的。再次聲明這些資料是在精讀課本後自己總結和蒐羅的知識點,沒發現是考試重點,學結的不全不好,僅供參考,不要誤導大家,希望大家還是拿過課本好好學習!

複試的時候多跟本校的交流交流,他們必定上過這幾門課,理工的學生都很好,他們會給你分享資料的。我去年亦是如此,對我幫助很大,感謝他們!

工程地質學結 [篇2]

我是***專業的專任教師,2015年下半年網絡培訓我選擇的課程是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地質工程系白志勇教授主講的《工程地質》,經過25個學時的培訓,我已經獲得了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所頒發的合格證書(編號:zx00000)。

作爲一名***專業的教師,我一直認爲,採礦和地質有着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聯繫。地質是分析岩層礦層賦存情況,而採礦是最終的目的,是通過井巷工程進入工作面而最後將有價值的礦體給開採出來。地質是採礦的眼睛,地質是前瞻性的預測預報和分析,採礦則是依據地質數據和資料進行井巷工程佈局,然後準備好健全的生產系統,採出礦體。所以,作爲採礦人,必須對地質學相關內容有熟練的掌握,在授課過程中向學生灌輸地質思想,讓學生在以後的實際工作中能解決採礦方面的地質問題。

礦山是基礎,地質要先行。地質就是採礦的眼睛,礦體的圈定,煤層的分佈情況都要地質測量的先搞好,在礦井開拓過程中,地質開始發揮主要作用,指導採掘工作向着正確的方向。最終達到開採礦山的目的,把礦體或是煤體開採出來。在生產期間,地質相關工作的還要隨時做好,爲井下不斷出現的新地質情況給予採礦指導。

該課程是教育部“質量工程”項目——“高等學校教師網絡培訓系統”項目推出的數字化在線培訓課程之一,該課程以自主學習、專家指導、經驗分享、互動交流、全程服務爲特色,培訓對象爲各高等學校承擔工程地質課程教學任務或與其相近課程教學任務的在職教師。

該課程必修內容爲主講教師及團隊的授課視頻。視頻內容主要介紹了本門課程的定位、課時安排、教學理念、難重點教學設計、主要的教學方

法、示範教學、考覈與評價、教學前沿等。目的在於通過主講教師課程教學經驗分享,解答學員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與困惑,有針對性地提高學員本門課程的教學能力。其中難重點教學設計部分重點分析了工程地質課程教學的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重在培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強調在課程講授的過程中,應該始終注意貫徹這兩個基本原則。

該課程選修內容爲通識性教學視頻,主要包括教學方法、教育技術、學術講座等內容。旨在通過對教學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和幫助的內容,滿足學員提高教學水平的需求。

通過這次學習,我知道了自己以後在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我知道了同行是如何進行教學的,明白了一個教師應該具備什麼怎樣的素質和修養,要呈現一堂精彩的課應該怎樣去準備。腦子裏面的關於如何教學變得清晰而不是原來的模糊。對於地質學相關的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作爲一個高等學校的教師在教學中更應該是一個引導者、促進者,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意識,積極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也明白瞭如何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在課堂教學中,要多鼓勵學生提問與思考,要欣賞學生的表達與論述,要爲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思想提供機會與條件。我希望學生能夠成爲一名真正的學習者,而不是一名老實的只會用耳朵學習的機器。爲此,我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在課堂上形成教師的知識與話語的霸權,要傾聽學生的表達,要尊重學生的見解,要謙遜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看法。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找回自信與尊嚴,這纔是真正培育學生教育智慧和形成個人教育知識的前提。

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教學反饋與反思。教學反饋與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呈現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它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應當反思教學失誤之處。側重審視自己課堂教學的失誤之處,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如問題情境的創設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習活動的組織是否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流於形式;是否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等等。對這些問題進行回顧、梳理,並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爲以後教學時的借鑑,同時找到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和教學新思路,寫出改進的策略和方案。學生的一些獨特見解猶如智慧的火花,不僅能啓發同伴,對教師的教學也有開拓思維的良好作用。如課堂上學生的獨特見解、學生的精彩回答、學生的創新思維等都源於學生對知識的獨特理解、源於學生對世界的獨特感受,是十分豐富的可貴的課程資源,也是教師可利用的寶貴教學資料。

以上是我在學習《工程地質》之後的幾點心得體會,我想這幾天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工作過程中,進一步的把地質學的相關理論和實踐與採礦工程相關知識結合起來,上好每一節課,教育好每一個學生。

工程地質學結 [篇3]

一、工程地質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 工程地質學是一門研究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問題,爲工程建設服務的地質學科。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活動的場所,地球的表層稱爲地殼。我們的礦產資源、工程建設的所在地、建設材料的主要來源地都是地殼。所以研究工程地質學首先要對地殼有一個系統成熟的瞭解,也要對我們的地球內外結構、理化性質有較深的瞭解。本書簡單的介紹了地球概況和詳細介紹地殼的有關知識,給我們一個整體的認識和基礎知識鞏固。本書也系統地介紹了工程地質有關知識,重點在土體的工程地質特徵、巖體的工程特性、地下水等,還介紹了常見地質災害,對我們有實踐指導意義的是最後兩章,工程地質環境和岩土工程勘察。 工程地質學研究內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岩土的工程地質性質、動力地質作用、工程穩定性、岩土工程設計理論或方法、區域工程地質、環境工程地質、工程地質勘查理論和技術等。

工程地質學研究方法包括地質學方法、實驗和測試方法、計算方法和模擬方法。地質學方法,即自然歷史分析法,是運用地質學理論查明工程地質條件和地質現象的空間分佈,分析研究其產生過程和發展趨勢,進行定性的判斷,它是工程地質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礎。實驗和測試方法,包括爲測定巖、土體特性參數的

實驗、對地應力的量級和方向的測試以及對地質作用隨時間延續而發展的監測。計算方法,包括應用統計數學方法對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利用理論或經驗公式對已測得的有關數據,進行計算,以定量地評價工程地質問題。模擬方法,可分爲物理模擬(也稱工程地質力學模擬)和數值模擬,它們是在通過地質研究深入認識地質原型,查明各種邊界條件,以及通過實驗研究獲得有關參數的基礎上,結合建築物的實際作用,正確地抽象出工程地質模型,利用相似材料或各種數學方法,再現和預測地質作用的發生和發展過程。電子計算機在工程地質學領域中的應用,不僅使過去難以完成的複雜計算成爲可能,而且能夠對數據資料自動存儲、檢索和處理,甚至能夠將專家們的智慧存儲在計算機中,以備諮詢和處理疑難問題,即所謂的工程地質專家系統(見數學地質)。

工程地質考慮的三個因素爲:安全、經濟、正常使用。安全主要是指工程地質條件方面,工程地質條件是指與工程建設與有關的地質因素的綜合。這廝二因素包括沿途的工程地質特徵、地質構造、地貌、水文地質、不良地質現象和天然建設材料等方面,它是一個綜合概念。它直接影響到工程的安全、經濟和正常使用。安全的主要地質問題是地基承載力和變形問題。

二、工程地質學與我們生活的聯繫

我們生活離不開工程建設,而工程地質學是工程建設的專門研究學科,所以工程地質學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從工程地質的角度上講,工程包括三種類型。第一類是將工程岩土作爲地基利用的工程,如各

種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等,保證該類工程的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所要解決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是地基承載力和變形問題;第二類是將邊坡岩土作爲利用對象的工程,如露天採礦工程、港口工程、壩體工程等,保證該類工程的施工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所需要解決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是邊坡岩土的重力穩定性問題;第三類是將地下洞是作爲利用對象的工程,如人防工程、交通隧道工程等,保證該類工程的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所要解決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則是整個洞室環境的穩定性問題。所以,工程地質問題是複雜多樣的,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和具體工程的建設要求兩個方面緊密的聯繫起來,有針對性的開展工程地質工作,切不可在未查清建設場區的工程地質條件或對工程地質問題分析、評價不充分的情況下進行工程建設活動,以免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後果。

三、怎樣學習工程地質學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習的方法也有很多,主要有理解記憶法,快速誦讀法,提綱挈領法,求同存異法,圖表背誦法等。興趣是最好的方法,培養興趣很重要。你自己是你過去的累積形成的,你的成功是你的過去點滴累積的,所以平時要注意積累,要養成正確的思維模式。要重視積累,才能學好這門課程。認真安排時間,學前預習,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學習要有合理的規律,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學習,不能情緒波動的時候學習,樹立正確的考試觀是很重要的`。

四、工程地質學學習心得

其實這門課程比較容易學習的,前幾章都是基礎地質學學過的知

識,大概看一下就能明白。後面的幾章主要是土體、巖體的工程特性,地下水在水文地質學又有詳細介紹,地質災害也學過,所以總體上要學的東西不多。但它對我們知識的聯接,形成知識結構很有幫助,還讓我們瞭解工程建設的基礎知識,學好它很重要。還有老師你講解得很好,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對我們生活的工程問題也有很多涉及,提高了學習興趣,用增加了它的實用性。工程地質學與我們本專業的聯繫也很緊密,是我們地球物理學的一個重要延伸吧,學好它對以後就業也很有幫助。同時,工程地質學提高了我們的見識,豐富了知識,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這就是我學習工程地質學的心得體會。

工程地質學結 [篇4]

經過近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對工程地質初步的認識與瞭解,掌握了關於工程地質中的基本知識,老師在課堂上已經向我們介紹了很多有關地質的知識,但這些知識是平面的、抽象的我們還需要理論結合實踐,親自去觀察這些現象,更好點的認識地質現象,加深對其瞭解通過實踐,知識才變得具體了.我覺得,在這學期我們所學的課程中,工程地質這門課程應該是最接近實際的。工程地質就在在我們周圍,我們觸手可得的石頭、水都在地質的範圍之內,工程地質是天天都在我們身邊的——不論何時,不論何地,我們總是與她親密接觸的!只要我們能認真觀察,吧我們所看到的與書上的聯繫起來,我們總會有一些發現的,這也會讓我們有一種成就感,一種收穫感,一種滿足感!這學期的工程地質課程我感覺收穫還是挺大的。至少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工程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的一些主要任務,基本要求;工程地質的主要任務等。瞭解到地殼及其物質組成,礦物,岩石的基本概念,成分地質年代的發展。還有褶皺,節理和斷層是最基本的地質構造;和褶皺,節理斷層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素等。地下水的基本概念,類型,補給,徑流與排泄。風化作用,河流的侵蝕、搬運與沉積作用,岩溶作用,斜坡與邊坡地質作用等。地質災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岩土的地質分級比較多,而且各自的參照也不同。 總之,學了工程地質這門課程,我還是有很大的收穫的!

工程地質學是研究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址問題的科學,把地址科學的基礎知識應用到工程實踐中,通過勘察手段獲得各種地質數據,爲各類工程建築的規劃、設計、施工提供科學依據,從而在安全、質量及功能方面保證工程建築在安全可靠、保證質量的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實際上又是一部人與自然相互協調和相互影響的壯麗史詩。以前我們把人與自然的關係當成是與天鬥與地斗的鬥爭關係,實踐證明,人與大自然鬥爭的結果,雖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性的小勝利,而大自然反過來對人類的懲罰卻是災難性的。人類的每一次產業革命,無不與工程建設有直接關係,與地質環境有直接或間接關係。建國以來,我國的基本建設此起彼伏,新一輪的建設高-潮正在興起。儘管工程地質學科正在經歷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工程地質工作也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和難題,然而這更是機遇。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順應自然,保護環境,防止災害,造福人類。

它是一門研究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問題,爲工程建設服務的地質學科。工程地質學研究內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岩土的工程地質性質、動力地質作用、工程穩定性、岩土工程設計理論或方法、區域工程地質、環境工程地質、工程地質勘查理論和技術等。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活動的場所,地球的表層稱爲地殼。我們的礦產資源、工程建設的所在地、建設材料的主要來源地都是地殼。所以研究工程地質學首先要對地殼有一個系統成熟的瞭解,也要對我們的地球內外結構、理化性質有較深的瞭解。本書簡單的介紹了地球概況和詳細介紹地殼的有關知識,給我們一個整體的認識和基礎知識鞏固。本書也系統地介紹了工程地質有關知識,重點在土體的工程地質特徵、巖體的工程特性、地下水等,還介紹了常見地質災害,對我們有實踐指導意義的是最後兩章,工程地質環境和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質學研究內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岩土的工程地質性質、動力地質作用、工程穩定性、岩土工程設計理論或方法、區域工程地質、環境工程地質、工程地質勘查理論和技術等。 工程地質考慮的三個因素爲:安全、經濟、正常使用。安全主要是指工程地質條件方面,工程地質條件是指與工程建設與有關的地質因素的綜合。這廝二因素包括沿途的工程地質特徵、地質構造、地貌、水文地質、不良地質現象和天然建設材料等方面,它是一個綜合概念。它直接影響到工程的安全、經濟和正常使用。安全的主要地質問題是地基承載力和變形問題。

我們生活離不開工程建設,而工程地質學是工程建設的專門研究學科,所以工程地質學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從工程地質的角度上講,工程包括三種類型。第一類是將工程岩土作爲地基利用的工程,如各種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等,保證該類工程的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所要解決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是地基承載力和變形問題;第二類是將邊坡岩土作爲利用對象的工程,如露天採礦工程、港口工程、壩體工程等,保證該類工程的施工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所需要解決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是邊坡岩土的重力穩定性問題;第三類是將地下洞是作爲利用對象的工程,如人防工程、交通隧道工程等,保證該類工程的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所要解決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則是整個洞室環境的穩定性問題。所以,工程地質問題是複雜多樣的,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和具體工程的建設要求兩個方面緊密的聯繫起來,有針對性的開展工程地質工作,切不可在未查清建設場區的工程地質條件或對工程地質問題分析、評價不充分的情況下進行工程建設活動,以免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後果。

這門課程我們的周圍相息,主要是土體、巖體的工程特性,地下水在水文地質學又有詳細介紹,地質災害等等,總體上雖內容廣泛但內容豐富,但個別內容比較難懂。但它對我們知識的聯接,形成知識結構很有幫助,還讓我們瞭解工程建設的基礎知識,學好它很重要。還有老師講解得很好,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對我們生活的工程問題也有很多涉及,提高了學習興趣,用增加了它的實用性。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習的方法也有很多,主要有理解記憶法,快速誦讀法,提綱挈領法,求同存異法,圖表背誦法等。興趣是最好的方法,培養興趣很重要。你自己是你過去的累積形成的,你的成功是你的過去點滴累積的,所以平時要注意積累,要養成正確的思維模式。要重視積累,才能學好這門課程。認真安排時間,學前預習,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學習要有合理的規律,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學習,不能情緒波動的時候學習,樹立正確的考試觀是很重要的。

工程地質學與我們本專業的聯繫也很緊密,學好它對以後就業也很有幫助。同時,工程地質學提高了我們的見識,豐富了知識。但它對我們知識的聯接,形成知識結構很有幫助,還讓我們瞭解工程建設的基礎知識,學好它很重要。還有老師你講解得很好,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對我們生活的工程問題也有很多涉及,提高了學習興趣,用增加了它的實用性。工程地質學與我們本專業的聯繫也很緊密,是我們工程管理專業的一個重要延伸吧,學好它對以後就業也很有幫助。同時,工程地質學提高了我們的見識,豐富了知識,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這就是我學習工程地質學的心得體會。最後,我想對工程地質課提出自己的一點建議。我覺得,工程地質課應該增加實踐內容,通過實踐可以增強學生對本專業的感性認識,以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的瞭解地質請況,理解工程地質學科在建築建設過程中的具體應用。

工程地質學結 [篇5]

蓮花山的構造位置處於加里東運動以來的深斷裂帶上,形成於中生代燕山運動造山期,爲一典型的褶皺山系。蓮花山山脈向東北經豐順、梅縣、大埔進入福建的華安南靖一帶;向西南:至海豐、惠東寶安各縣分別於大亞灣、深圳灣如南海,又復出於萬山羣島、高欄列島。廣東境內長約500km,寬20至40km,局部60km。深大斷裂爲一條強烈擠壓破碎帶,共有120多條斷層組成,分東西兩斷層束,向東南有13條主幹斷層,向西有14條主幹斷層。此帶動力熱力變質作用強烈(屬低中壓型變質),可尋找到鉛、鋅、銅、鎢、錫等礦藏。是重要的導巖構造,中酸性岩漿發生多次裂隙式多間歇性噴發,深斷裂內,巖體達100多個。爲內生金屬礦牀成礦帶。

地層:侏羅系上統稱高基坪羣(爲陸相中酸性火山岩),該羣爲一套複雜的陸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應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積岩夾層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們土木工程專業的幾個班搭着校車到了蓮花山,上山的路比較陡,但沿途的風景不錯,一路鳥語花香,忍不住想快點下車,去好好的欣賞。終於到了山頂,下了車之後,我們就跟着老師,一邊聽着老師的講解,一邊欣賞美麗的風景名勝。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望海觀音,其規模宏大,氣勢非常壯觀。望海觀音金像高四十多米,這觀音像霞披獅海,光澤南天,據說是目前箔金銅像的世界之最。此時正恰夕陽西斜,觀音像頭頂佛光燦燦。望海觀音右側的就是觀音閣了,是仿古單體建築,三層,面闊七間開,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營造,雄偉莊重,氣勢恢宏,古色古香。於第三層閣頂高處有蓮花禪寺之牌匾。大殿門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們虔誠焚香禮拜,祈求福緣。

沿着石階往下走,就到了獅子巖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塊石頭,像頭雄獅,估計是由此得名吧,據說它是蓮花山的標誌之一。這塊石頭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蝕而成的,看來千萬年前這裏是水位還是很高的,石頭的巖性爲沉積岩的棕紅色砂岩,層理構造明顯,極容易被風化。

接下來就是飛鷹古道和飛鷹崖了,飛鷹古道是人爲開鑿的隧道,隧道洞穴比較寬大,穿透整個岩層,岩層巖性爲沉積岩的棕紅色砂岩,層理構造明顯。

我們跟着老師一路走下去,獅子巖對面的就是觀音巖了,它是一塊上部向外凸出,下部向內凹陷的岩石,上面有觀音巖三個字,巖性也是沉積岩中的棕紅色砂岩,下面供奉的是一尊觀音像,很多善男信女在頂禮膜拜,還有求姻緣的,雖然我不信這一套,但面對着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我竟然也想去求一支籤,但最後沒有去,而是跟着老師走。接下來就是八仙岩了。八仙岩其實是一個岩石羣,板塊形狀不一,但錯落有致,巖性爲棕紅色砂岩,岩石層理構造明顯,上部有植物覆蓋,岩石上出現了水平節理,垂直節理,傾斜節理,還有波浪型節理,有的節理幾乎貫穿了整個岩石羣。很明顯是岩石受到比較大的拉應力,還有生物風化作用。

在觀賞的過程中,由於人太多,我們走散了,沒有跟上我們班那隊,而是跟錯了另外一個班的老師,我們來到了浴仙池,聽老師說,這是一個由降水和地表水在岩層低窪處積成的小水池,水池經人工處理呈橢圓形狀,在水池靠壁的一側,是一尊用白色石頭雕成的塑像,有點像天龍八部裏的神仙姐姐的雕像,那神仙姐姐在解頭上的髮簪,正準備沐浴,浴仙池有此得名。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發現水池四周的砂質岩石經過長年日曬雨林風吹,野生物生長,其風化程度強烈,部分岩石表面已經出現破碎削落,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風化成粉粒,堆積成土狀,其工程地質性質極差,這種風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築工程的基礎持力層。

我們跟着老師繼續走,走到了碧蓮池,可惜池裏已經沒有蓮花了,只有魚在游來游去,自由自在的,倒也風流快活,碧蓮池亭臺軒榭,走廊,小橋與山間岩石相映,在高高的岩石壁上留在一首詩詞多少樓臺次第成,蓮花燕子紀朦朧。眼前無限獅洋浪,不發千秋水上名。在蓮花池後面的岩石上豎立着一尊用白玉雕成的觀音像。

再往前走就到燕子巖了,燕子巖由兩片高高的岩石組成,兩片岩石本爲一體,經古人採石將下部鑿開,兩片岩石高聳在胡面上。燕子巖頂上還建了個觀光亭,看上去很危險,岩石上有一道傾斜節理,但這兩快岩石卻歷經千年而不倒,實在讓人歎爲觀止。與燕子巖相連的就是古採石場了,這個採石場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採石場的懸崖峭壁,奇巖異洞,似乎以鬼斧神工開鑿而成,其以人工無意奪於天工的石景奇觀聞名於世,是國內最具旅遊和科研價值的人工丹霞奇蹟。古採石場巖體水平層理構造明顯,傾斜節理尤爲突出,其寬度大長度長,採石場底下由於地勢低而形成窪地,長年積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以上是我的畢業實習報告。一天的實習就這樣結束了,原本打算把實習當遊山玩水的我卻發現有收穫,這是一個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加強我們對這門課程的瞭解,而且在實習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看來就是這個道理。另外還要感謝老師的細心指導。通過這次野外實習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對要考察的對象要事先做一定的瞭解,事先做好準備,就不至於到時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