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記者團編輯工作總結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啓下的作用,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記者團編輯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記者團編輯工作總結

大學生記者團編輯工作總結1

  一、本學期工作回顧:

在學院黨委宣傳與發展研究中心領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在新聞部成員的通力配合、事務部成員的積極參與、編輯部成員的齊心協力下,《泮池苑報》本學期出版、發行了第10、11、12期。無論從版式設計、內容選擇,還是專題策劃、欄目革新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升,《泮池苑報》正在一個良性的軌道上不斷向前發展。

1.出版、發行了三期報紙:分別於9.10、10.20、12.5出版了第10、11、12期報紙。按學期初擬定的工作計劃,原應出版4期報紙,但由於第1版的重大新聞跟不上出版速度,且本學期的報紙在稿件選擇、審覈、校對上較之前更加嚴格、精細,所以按實際情況更訂了工作計劃。

2.按原定的“學院部門負責人專訪”方案的計劃,分別在第10、11、12期的“綜合新聞”版上刊登了教務處主任曹驥、學工處主任彭中、大學生髮展指導中心主任歐陽光磊,管理學部主任肖來荃、基礎學部主任史千里,經貿學部主任萬楚軍、理工學部主任秦宜敏、圖書館館長程彩虹等領導的專訪。此舉搭起了學院中層領導與師生間溝通的橋樑,擴大了學院各項工作的宣傳力度,得到了學院師生的一致首肯。

3.在學期初進行了“我的奧運故事”和“感受荊州”的徵文啓事,但由於宣傳力度不足和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等原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只是將產生的一批好的文章在《泮池苑報》第11期的第4版上進行了刊登。

4.在報紙的出版過程中,編輯部成員一是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以貼近實際、貼近同學爲目標,根據需求開闢一些新欄目,如《評論員文章》、《圖說新聞》、《草樣年華》、《影評》等。二在保證品牌的同時,對現有可行性較高的傳統節目進行了完善,如《留言傳情》的參與面擴大、《新書推介》的內容量增加、《文化長廊》的荊楚特色加強。這些舉措受到了大多同學的好評,使《泮池苑報》的聲譽不斷提高、受衆不斷擴大。

5.外宣組在報紙的發行中,認真履行職責,將報紙發放到了每一個班級、寢室,並積極、主動進行宣傳。且不斷增加報紙在校園的發放力度,每一期都在泮池拐角進行了發刊,又根據發放人員的反饋,將第12期報紙在西校區投放了1200份,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份。使《泮池苑報》作爲學院唯一正式的官方紙質媒介的影響力不斷加強。

6.按《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新聞媒體稿酬標準及支付辦法》的文件精神,已申請將《泮池苑報》第7-10期的稿費進行了發放,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編輯部成員辛勤勞動的`肯定。

  二、下半學年工作設想:

1.按有品位、有深度“校園《南方週末》”和信息量大、貼近生活的“校園《楚天都市報》”爲發展目標繼續加大報紙的版式設計、欄目革新、內容選擇。在版式設計上將以美觀、大氣爲宗旨;在欄目革新上將以貼近實際、貼近同學,利於宣傳、擴大影響爲目標;在內容選擇上將加大對教學信息、德育成果、科研成績等的展示。

2.編輯部本學期主要是按要聞、綜合、互動、文藝四個板塊來劃分人員的,但由於在實際操作中可行性不大,下學期準備按內容整理、版面策劃、欄目主持人、文字校對四個方面來劃分。

3.下學期將加強報紙的羣策羣力,讓所有成員能真正的融入到報紙中。一是開好編前會議,主要由團委會成員參加,以保證報紙的質量和導向性;二是吸取團內多數人的意見,加大版面策劃的多元性;三是繼續深入開展“讀報沙龍”活動,讓所有成員讀報、評報,以更好的改進錯誤、總結經驗。

4.下學期將進一步做好報紙版面專題策劃。本學期已做過《大學看點》、《荊州導航》、《運動會專版》等專題版面,下學期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積極創新,加大報紙專題的策劃。

5.在前人的基礎上,又經過本學期三期報紙的出版實際,第3版的欄目在不斷革新,主持人也不斷趨於固定。下學期擬定把各不變的欄目實行固定的主持人,以便辦出一定的風格和特色。

6.加大反饋機制,一是要充分利用網絡的便捷性,擬開通《泮池苑報》;二是每兩期制定一份反饋表,發到各班,及時收集多數人對報紙的意見;三是設立《泮池苑報》信箱,以便更好的收集稿件,開辦好《留言傳情》、《泮池貼吧》等欄目。

7.擬開展一次辦報經驗交流會。爲了拓展生存空間、加強合作交流,擬邀請《長江大學報》、《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報》等荊州相關高校的學生記者進行辦報經驗的交流,以互通有無、學習經驗、加強聯合。

8.切實建立好《泮池苑報》的編外稿員隊伍,積極發現一批愛好文學的同學,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保證《泮池苑報》稿源的充足和文章質量。

大學生記者團編輯工作總結2

一、本學期工作回顧:

在學院黨委宣傳與發展研究中心領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在新聞部成員的通力配合、事務部成員的積極參與、編輯部成員的齊心協力下,《泮池苑報》本學期出版、發行了第10、11、12期。無論從版式設計、內容選擇,還是專題策劃、欄目革新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升,《泮池苑報》正在一個良性的軌道上不斷向前發展。

1.出版、發行了三期報紙:分別於9.10、10.20、12.5出版了第10、11、12期報紙。按學期初擬定的工作計劃,原應出版4期報紙,但由於第1版的重大新聞跟不上出版速度,且本學期的報紙在稿件選擇、審覈、校對上較之前更加嚴格、精細,所以按實際情況的更訂了工作計劃。

2.按原定的“學院部門負責人專訪”方案的計劃,分別在第10、11、12期的“綜合新聞”版上刊登了教務處主任曹驥、學工處主任彭中、大學生髮展指導中心主任歐陽光磊,管理學部主任肖來荃、基礎學部主任史千里,經貿學部主任萬楚軍、.工學部主任秦宜敏、圖書館館長程彩虹等領導的專訪。此舉搭起了學院中層領導與師生間溝通的橋樑,擴大了學院各項工作的宣傳力度,得到了學院師生的一致首肯。

3.在學期初進行了“我的奧運故事”和“感受荊州”的徵文啓事,但由於宣傳力度不足和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等原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只是將產生的一批好的文章在《泮池苑報》第11期的第4版上進行了刊登。

4.在報紙的出版過程中,編輯部成員一是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以貼近實際、貼近同學爲目標,根據需求開闢一些新欄目,如《評論員文章》、《圖說新聞》、《草樣年華》、《影評》等。二在保證品牌的同時,對現有可行性較高的傳統節目進行了完善,如《留言傳情》的參與面擴大、《新書推介》的內容量增加、《文化長廊》的荊楚特色加強。這些舉措受到了大多同學的好評,使《泮池苑報》的聲譽不斷提高、受衆不斷擴大。

5.外宣組在報紙的發行中,認真履行職責,將報紙發放到了每一個班級、寢室,並積極、主動進行宣傳。且不斷增加報紙在校園的發放力度,每一期都在泮池拐角進行了發刊,又根據發放人員的反饋,將第12期報紙在西校區投放了1200份,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份。使《泮池苑報》作爲學院唯一正式的官方紙質媒介的影響力不斷加強。

6.按《長江大學文.學院新聞媒體稿酬標準及支付辦法》的.文件精神,已申請將《泮池苑報》第7-10期的稿費進行了發放,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編輯部成員辛勤勞動的肯定。

二、下半學年工作設想:

1.按有品位、有深度“校園《南方週末》”和信息量大、貼近生活的的“校園《楚天都市報》”爲發展目標繼續加大報紙的版式設計、欄目革新、內容選擇。在版式設計上將以美觀、大氣爲宗旨;在欄目革新上將以貼近實際、貼近同學,利於宣傳、擴大影響爲目標;在內容選擇上將加大對教學信息、德育成果、科研成績等的展示。

2.編輯部本學期主要是按要聞、綜合、互動、文藝四個板塊來劃分人員的,但由於在實際操作中可行性不大,下學期準備按內容..、版面策劃、欄目主持人、文字校對四個方面來劃分。

3.下學期將加強報紙的羣策羣力,讓所有成員能真正的融入到報紙中。一是開好編前會議,主要由團委會成員參加,以保證報紙的質量和導向性;二是吸取團內多數人的意見,加大版面策劃的多元性;三是繼續深入開展“讀報沙龍”活動,讓所有成員讀報、評報,以更好的改進錯誤、總結經驗。

4.下學期將進一步做好報紙版面專題策劃。本學期已做過《大學看點》、《荊州導航》、《運動會專版》等專題版面,下學期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積極創新,加大報紙專題的策劃。

5.在前人的基礎上,又經過本學期三期報紙的出版實際,第3版的欄目在不斷革新,主持人也不斷趨於固定。下學期擬定把各不變的欄目實行固定的主持人,以便辦出一定的風格和特色。

6.加大反饋機制,一是要充分利用網絡的便捷性,擬開通《泮池苑報》百度貼吧;二是每兩期制定一份反饋表,發到各班,及時收.多數人對報紙的意見;三是設立《泮池苑報》信箱,以便更好的收.稿件,開辦好《留言傳情》、《泮池貼吧》等欄目。

7.擬開展一次辦報經驗交流會。爲了拓展生存空間、加強合作交流,擬邀請《長江大學報》、《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報》等荊州相關高校的學生記者進行辦報經驗的交流,以互通有無、學習經驗、加強聯合。

8.切實建立好《泮池苑報》的編外稿員隊伍,積極發現一批愛好文學的同學,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保證《泮池苑報》稿源的充足和文章質量。

大學生記者團編輯工作總結3

  一、本學期主要工作思路和上階段工作回顧:

在學院黨委宣傳與發展研究中心領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在新聞部成員的通力配合、事務部成員的積極參與、編輯部成員的齊心協力下,《泮池苑報》按原訂計劃出版了第13、14期。

《泮池苑報》編輯部的工作大致分爲三個階段:前期在中心領導、老師的指導下由主管編輯的副團長和部長討論確定各個版面的版式及相應內容;中期由各版負責人統籌版面相應的文字、圖片等內容;後期將報紙大樣交學院領導閱,確定報紙的內容與樣式等。

第13期的報紙,第一、二版的依前爲要聞版和綜合版,共計有1新聞稿件。第三、四版爲“兩代會”專版,其中第三版爲記者採寫的13個版塊共3小新聞,第四版爲沈院長的工作報告和袁書記的閉幕詞。發行按以往方式在城中、東、西校區投放了近1000份報紙。

第14期的報紙,一、二版基本和以前一樣,在二版增加了班級動態的欄目,更貼近學生,第三版根據就業情況,由學生記者採寫的組稿以及周老師寫的關於實習生的稿件,此外還有關於實習、招聘、規劃的新聞,形式內容比較豐富,對於學生比較有借鑑意義,以後像這樣貼近學生的版塊會繼續做下去。第四版是幾個互動版塊、文藝稿件和攝影稿件。

本學期《泮池苑報》的辦報風格和定位舉措將在以往的基礎上有一些變動。現主要就本學期的工作思路做一些說明:

1.《泮池苑報》將加大發揮學院黨報的作用,稿件在總體上以新聞爲主。因此編輯部成員在要加大與新聞部成員的聯繫和合作的同時,要大力培養自身的新聞業務能力和新聞靈敏性。保證在依託學院網站的同時,多結合報紙自身的定位和特點,採寫一批高質量的新聞稿件。

2.《泮池苑報》本學期將加大對教學、科研、學生特色活動的報道力度。其中第二版取消“主任訪談”欄目,加強對先進典型、好人好事的通訊報道。第三版“互動空間”的部分欄目保留,開闢一些新聞性強的欄目。一、四版內容同前。

3.本學期《泮池苑報》將加大羣策羣議的力度,發揮部內所有成員的力量,提升報紙的質量,將做到人盡其才、各有所用。一是在保留傳統優勢欄目的同時力爭報紙內容、風格、版式的創新。二是部門成員要加強人物通訊類和評論類稿件的採寫,提高新聞寫作能力。三是做好和各學部通訊員的聯繫,加大新聞信息來源的廣泛性,利於報紙稿件內容的多樣化。

4、本學期《泮池苑報》將進一步做好版面專題的策劃。上學期已做過《大學看點》、《荊州導航》、《運動會專版》等專題版面,本學期也做了《兩代會》、《實習就業》的專題,以後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積極創新,加大報紙專題的策劃,以擴大影響力和宣傳力。同時結合時事內容,適時開展主題徵文活動。

5.部門內部要加強工作的紀律性,由於部門一些見習記者的辭退和部分記者由於個人原因的退出,包括版面內容變動的新要求,部門內部人員的分工將在實際中根據自身的素養做一些調整。部門成員在下階段的工作要做到充滿熱情、主動出擊、踏實工作、卓有成效。並在開好“讀報沙龍”同時,部門將總結好上月的工作,並對下月工作進行部署。

6.《泮池苑報》本學期將在《荊州日報》社印刷,在前期的排版上將較以前有更高的要求,主要是要固定版塊字數和加強美感的設計。

  二、下階段主要工作設想:

1.繼續加大報紙的版式設計、欄目革新、內容選擇。在版式設計上將以美觀、大氣爲宗旨;在欄目革新上將以貼近實際、貼近同學,利於宣傳、擴大影響爲目標;在內容選擇上將加大對教學信息、德育成果、科研成績等的展示。

2.下階段的報紙要關注好三方面的內容,迎接教育廳本科教育評估工作,第三屆“泮池五月風”科技文化節活動,09年畢業生就業工作以及考研的內容。迎評工作是學院今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泮池苑報》將發揮好黨的作用,讓全院師生及時瞭解評估的新進展、新動態,爲迎評工作進到宣傳的應有力量。一年一度的`“泮池五月風”,是學院學生活動的盛宴,每年都會有一些新的活動涌現,至此要加強好策劃和專題的報道,以擴大自身在學生中的影響力。上期報紙已經做了就業專版,但也將繼續關注畢業生實習就業的新動態。除了就業外,考研也是學生關注的問題,要結合實際,做一些相關報道,起到指路燈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3.下階段將加強報紙的羣策羣力,讓所有成員都能真正的融入到報紙中。一是開好編前會議,主要由團委會成員參加,以保證報紙的質量和導向性;二是吸取團內多數人的意見,加大版面策劃的多元性;三是繼續深入開展“讀報沙龍”活動,讓所有成員讀報、評報,以更好的改進錯誤、總結經驗。

4.加大反饋機制,一是要充分利用網絡的便捷性,擬開通《泮池苑報》;二是每兩期制定一份反饋表,發到各班,及時收集多數人對報紙的意見;三是設立《泮池苑報》信箱,以便更好的收集稿件。

5.擬開展一次辦報經驗交流會。爲了拓展生存空間、加強合作交流,擬邀請《長江大學報》、《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報》等荊州相關高校的學生記者進行辦報經驗的交流,以互通有無、學習經驗、加強聯合。

6.切實建立好《泮池苑報》的編外稿員隊伍,積極發現一批愛好文學的同學,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保證《泮池苑報》稿源的充足和文章質量。

7.按《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新聞媒體稿酬標準及支付辦法》的文件精神,申請將《泮池苑報》稿費的發放,同時爭取稿費標準的提高。

總之,編輯部所有成員在新學年裏要繼續保持原有的工作作風,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積極配合學院黨委,開展學院的宣傳工作,爲學院教學本科評估和重塑形象起到應有作用。部門成員在獲取新知、學到能力、服務師生的同時,不斷銳意進取、強化建設,以展示《泮池苑報》整體的精神面貌和集體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