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課程教學小結(通用8篇)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想必你會開拓了視野,讓我們好好捋捋,寫一份小結吧。你想好怎麼寫小結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學期課程教學小結(通用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期課程教學小結(通用8篇)

學期課程教學小結1

首先,我覺得國小期的課程,老師放的太鬆,都不點名,這就造成了很多同學都沒有去上課,進而造成國小期的強化訓練成效不大。學校竟然花了大量的資金來辦這個國小期,就應該更重視國小期,儘量讓同學們信服你,明白到國小期的重要性,對待這個學習,大家都該更嚴格的要求自己,這樣才能起到一定作用。

至於把國小期選在夏天,這個也沒有辦法,因爲只有這時有時間,雖然天氣是很熱,同學們確實很辛苦。爲了能撫平同學們躁動的心,我建議在教室安空調,這樣會讓同學們更願意去教室聽課,而不是逃課出去玩。可以大大的提高同學們去是教室上課的動力。

經過一個國小期的課,我覺得最扯蛋就是口語強化訓練。這個美其名曰口語強化的課,本來我是懷着一顆火熱的心,以真正提高自己口語能力的目的去聽課,結果去了才知道,這個課根本就是詩歌朗誦課。老師爲了最後的國小期成果展,每次一去上課就開始詩歌朗誦,結果有很多的人就在下面打醬油,口語訓練什麼的都只是一些傳說了,這真是結結實實的坑爹啊!我個人覺得口語課是對我們師範班來說最總重要的課了,所以學校必須要在這個方面改進。

不過,國小期下來,我們還是有收穫的。野外實習對我來說是印象最深刻的,這也是我收穫最大的一門課程,確實比單純的書本講解強多了。還有就是三筆字了,這個對於師範班來說,確實是非常有必要開的強化課!

希望下次國小期能開展的更加成功。

學期課程教學小結2

本學期我們三年級的夢想班隊課圍繞“人與人”這個主題展開了教學,共四個單元,第一單元:人活在關係中;第二單元:尊重他人;第三單元:愛人如己;第四單元:明辨是非。主要是想通過這四個單元的教學使學生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做個更好的人,學會與別人相處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學期的夢想課程進行總結:

一、經驗分享

1、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及需要,開展多元化夢想課程教學活動。夢想課程的理念是讓學生自信、從容、有尊嚴的成長。我們通過設計和實施夢想課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我們三年級在實施夢想班隊中帶着孩子做了很多的活動,如“找朋友”活動,知道不要一直以自己的想法去想別人;“有色眼鏡”活動,讓學生知道,我們不能帶着自己的偏見去認識一個人,否則是不全面的;“觀察小主人”活動,學生在觀察“小主人”的狀態過程中懂得了如何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事情,學會爲別人着想。

2、“人與人”夢想課程讓學生學會和別人相處。如繪本《小恩的祕密花園》,學生從小女孩小恩的身上感受到了懂事、勇敢、向上、帶動別人通往美好的精神。小恩之前生活在開滿花的農村,但因爲家裏發生事情要去城裏舅舅家生活一段時間,舅舅好像沒那麼好相處,小恩就提前寫信和舅舅交流,在舅舅的麪包店裏,小恩還向員工學做甜點,把自己帶來的花種子種在屋頂,慢慢地,她的行爲改變了周圍鄰居的生活小習慣,繪本圖片的畫面變得越來越亮了,最後舅舅也被“祕密花園”感動到了,還送了小恩一個大蛋糕。小恩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舅舅的心離陽光更近了,孩子們從中也感受到絲絲溫暖,知道了如何跟性格不太外向的人相處;《蛤蜊之歌》這個繪本故事也很有趣,說的是一個轉學生到新學校不太適應的事。妮妮從挑蛤蜊這件事和媽媽的解釋中感覺到自己可能把同學想壞了。後來,媽媽和妮妮一起做蛋糕,準備和同學分享。學生從中能學習到,不要用有色眼鏡去看別人。

3、多種感官並用,培養創新能力。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會讓孩子很快進入情鏡,並且不會有審美疲勞感。每節班隊課,我通常會有一個小遊戲熱身,一首好聽的歌曲,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大家一起做做故事的主人公演一演,說一說聽完故事後的感受這寫環節。旨在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爲,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有時是手指遊戲,有時是破冰運動。

二、感動的故事

有一次夢想班隊課,我們上的是《男女大不同》,先讓學生欣賞了《生日禮物》這個繪本故事,刺蝟生日,小浣熊送了鼓、小貓送了書、小鴨送了畫筆,而小猴想挑個特別的既是刺蝟喜歡又符合自己個性的禮物,最後他選擇了一件T恤。生日那天,大家都開心的玩耍,小浣熊送的鼓、小貓送的書、小鴨送的畫筆都用上了,可就是不見刺蝟穿小猴送的T恤,後來問道,小猴才明白刺蝟身上有刺,不適合穿T恤,他顯得很尷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愛不是盲目,而是透過對方的眼睛看世界”,我們不是“給己所要”,而是“投其所好”。隨後,我根據最近一段時間班級孩子男女生經常發生矛盾的現象開展了“男女大不同”的學習,讓男生男生坐一起,女生女生坐一起,討論男女生之間的不同,由小組長作記錄,最後全班交流,對女生眼中最不能忍受的男生作的事,和男生眼中女生所做的事,我們雙方都應該去改變確定,同樣,我們不能因爲自己的喜好和習慣就要求對方也這麼做,這是不對的。

三、困惑與反思

生命教育的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人與己、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生命的關係,從而活得更自在、更美好,活在愛中。我們在繪本故事的教學中,室學生更加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特長、特質在哪裏,從而能夠發揮好使用好自己的特長,做有意義的事情。如何讓這種改變持久,或者說在繁忙的課業中如何看到孩子的變化,是目前我的困惑。

四、下學期展望

新的學期新的夢想,展望下學期的夢想課程,更希望孩子們在班隊課上學到的是良好的行爲習慣、是心中夢想的安放和綻放、是一份期待。懂得和身邊的人和睦相處,懂得正確處理好各種關係。

學期課程教學小結3

緊張而愉快的一個學年就要結束了,回顧本學年的校本課程的學習和教學,是我和學生都受益匪淺,我們都從中學到了知識、經驗。同時也學到了珍惜。感覺收穫非常大,現總結如下:

一、循序漸進,注意校本課程與化學課程的相互銜接

搞好校本課程與文化課程的相互銜接,老師要在學生學習校本課程前,給學生介紹校本課程的特點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同時介紹學習校本課程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讓學生轉變學習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準備。

二、轉變觀念,鑽研校本課程教材,更新教法

校本課程在內容的編排、教學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的創新精神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要求學生主動參與,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知識,還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研究、學會探討、學會觀察。我們教師也必須轉變觀念,更新教法。例如關於水體的污染,學生能夠聞得到、看得見,教起來也容易得多,通過學生自己思考、觀察、探討,就容易掌握。

三、校本課程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通過校本教研,我深深地體會到,校本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激情、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緊緊聯繫在一起,教育是學生的教育,課程是學生的課程,教育應向學生的生活世界迴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幸福的人,昇華教育理念,保持與時俱進,爲學生的發展而學,爲學生的發展而教。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認識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啓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融進校本課程,重視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掌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學校、教師們更注重了通過開展校內外、課內外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來獲得知識,培養能力。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道德情感。

4、強調以學生爲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下落實“雙基”的主導作用。

四、開展校本課程的的目的

近年來,隨着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口數量的迅猛增長,在大力發展工業和鄉鎮企業時,只顧短期經濟效益,忽視對環境的保護,環境污染已達到相當嚴重的地步。工礦企業和汽車排放的廢氣,市城區環境污染。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大量隨意排入江河,是江河的水質變壞,危害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的繁殖。交通運輸和工業生產的噪音污染,破壞了人類的的生存壞境。居民生活的廢棄物和工廠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過多,亂丟亂放,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危機人們的生存。環境污染造成的惡果還會影響到子孫後代,關係到人類的延續和發展。因此,解決壞境污染問題是重大的社會問題之一,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我們通過此課題的研究、學習,通過學生調查校園內外主要的環境污染源,瞭解了常見的污染的處理措施,達到了以下目的:

1、提高了全體學生對環境污染和環境保護的意識,以培養同學們關心社會、關心環保的高尚情操,創造優美的城市環境。

2、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社會責任感,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實踐的意識、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

3、在研究中,同學們的表現讓人覺得非常欣喜,他們積極的查閱資料,利用課餘時間調查收集信息,進行實驗研究,從中他們既學到了課本中沒有的知識,又鍛鍊了自己實驗、分析、整合的能力,更爲重要的是從中培養了同學們愛護環境的習慣,還帶動了更多的學生用實際行動共同保護環境。

學期課程教學小結4

作爲我們復旦大學光科學與工程系本科專業中最終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光子學器件與工藝》能夠說是對我們之前所學的全部知識資料進行了總結,更重要的是,透過這門課程,我們從單純的理論上的學習一步步地過渡到了產業以及在現實中的應用。畢竟,我們即將畢業,也行有的同學會選取繼續深造,很多的同學需要面向社會,步入工作崗位,而這門課程的開設,正是爲這樣的一種轉變而開設的。並且,張教師豐富的授課資料以及生動的授課方式,更進一步實現了這種過渡。能夠說,這門課程就是學校中的虛擬工作實踐。

一、課堂演講討論及參觀學習總結

1、演講報告學習體會

記得有一節課程張教師安排一位去參加某光學展覽的同學上臺,讓他講述自我參觀的經歷及收穫。雖然我沒有親自去看過那個展覽,可是聽到同學細緻的講解以及自我的親身體會,我也學到了很多。並且在整個過程中充滿興趣,很多同學還就展覽中出現的某項新技術新發明不斷追問,十分受教育。更難得的是張教師在同學講完後爲我們解答了很多我們不明白的原理以及新出現的概念,把同學們帶的更遠。這種資源共享的學習模式我很喜歡,雖然其中有很多問題我自我不明白,可是卻不會覺得枯燥,並且有意識的去思考和研究自我感興趣的方向,授課效果十分明顯。

2、參觀學習心得體會

在那節參觀學習的課程中,我第一次聽在生產一線的工程師爲我們講解各種我已知和未知的各種技術和原理。現實的講,他們的講課水平以及理論深度雖然比不上在校的教師教授,可是,他們一切的出發點都是效益,這點在我看來十分重要。學校學習只是更偏重研究性和前沿性,可是如果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就不能夠投入生產。另外,我也看到,別看原理和實際操作相隔不遠,可是要使兩者連通起來,需要十分巧妙的一個橋樑,這也是在學校學習中很少了解的。可惜的是沒能進廠參觀,可是整個過程還是十分受教育的。

二、對本課程的一點推薦和期望

1、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互動性教學

步入大四,同學們其實情緒波動較大,心裏想的事情多了,感覺職責和壓力都來了。這個時候不適宜使用大一大二的教育模式。個人認爲張教師能夠更多的發問,給同學們更多的討論時間,增加課堂教育的互動性,對學生的主觀思考潛力以及交往潛力也是鍛鍊。

2、增加更多的參觀學習機會

參觀學習雖然僅有一次,可是給同學們創造了更多的機會,給我們一個能夠了解社會,瞭解企業,瞭解工作環境的機會。這樣的鍛鍊機會十分難得,我也常聽到同學們對這樣的參觀十分有興趣,十分願意參加。

學期課程教學小結5

本學期開設的獨立研究課程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它不僅僅能夠幫忙大學生解決現實中的需要,如畢業論文的撰寫,更能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如創新精神的培養及創新潛力的提高。以下我將從幾方應對這門課程的進行總結,並談談我對這門課程的感受。

一、課程學習資料。

透過對本課程的學習,我們學會了知識創新、課題申請書及論文的撰寫等知識、從而從必須程度上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提高了我們的素質,使我們受益匪淺。更使我感受頗深的是知識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是靠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關鍵是提高知識創新潛力。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將我們的相關知識透過不一樣程度地加工及運用轉化成潛力。

二、課程講授模式。

本課程的課堂模式一反常態,學生轉變主角,有學生進行備課及講授。該模式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由指定學生進行本節課程的講解;第二部分由全體同學進行討論,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模式充分調動了所有同學的用心性,真正做到了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效果事半功倍。我個人很喜歡這種教學模式。

三、課堂外的學習。

課堂外的學習是同學們掌握知識,提高感悟必不可少的過程。同學們在課堂外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課程的學習當中,認真完成作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以上就是我的總結和感受。透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以及與教師和同學們的學習交流,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必將對我今後的學習帶給很大的幫忙。十分感激劉教師和同學們的陪伴。

學期課程教學小結6

通過學習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使我感受到這次課改絕對不僅僅是改變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改革,更是我們教師教學方法上的重大改革。傳統的教學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忽視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制約學生多方面的發展:新課程着眼於學生的發展,着眼於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發展。我們廣大的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改變我們現有的課堂教學的模式,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一、教師要正確把握角色。

從新的課程標準來看: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它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在學習中對學生提供經驗和幫助,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啓發學生的思維,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建議,老師要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他們進行判斷、檢查自己想法的正確性,提醒他們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深思熟慮地、周全地統籌學生活動。教學中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

二、健全新的評價機制。

評價不但有終結性的評價,還要有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應該側重的是一個階段後,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進步發展,在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多元領域的綜合評價,其目的在於幫助學生制訂改進計劃,促進更好的發展,這樣,評價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纔會有始有終科學的發揮,學生的發展才能進入良性循環。同時評價的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化、交互化,繼續堅持擴大評價主體,引導學生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對待他人,培養學生的責任心,使其健康的成長。

三、要注重數學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有效的進行整合,它不僅能夠使知識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而且還能夠使知識比較直觀的展現,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豐富的教學資源,融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四、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學以致用,學了就要會用,這應給是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讓學習貼近生活,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新,提高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學期課程教學小結7

一個學期的校本工作已結束,本學期我教授一、三、四年級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的內容沒有改變,一年級還是簡筆劃,三年級、四年級貼畫藝術。經過一學期的校本課程教學實踐,總結以下:

一、改進教學方法,激起學生的學習愛好。

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這是我一直以來在教育教學中努力掌控的原則。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單單停留在過去的以老師教,學生學爲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在合作中學到新知識要到達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我一直在思考:甚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如何更好把小組合作的融入課堂中?在思考的同時,我又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覓答案。

二、低年級演示與引導相結合,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低年級學生各方面的素養都有待進步,一味的演示學生的作品會千篇一概,可是不演示,學生又創作不出好的作品。爲此本學期我採用演示與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在教授學生繪畫方法的同時,引導學生深入創作,創作出屬於自己的獨具個性的作品。

三、狠抓學生的行爲習慣養成教育。

行爲構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情,性情決定命運,國小階段是人的行爲習慣構成的重要時期,加強學生行爲習慣養成教育,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因此學校要進行正確的文明禮節養成教育,衛生習慣養成教育,安全習慣養成教育,生活習慣養成教育,學習習慣養成教育,運動習慣養成教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以畢生學習爲主流的今天,學生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重於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可以進步學習效力,增強學習動機,激起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養成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也是教育活動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

四、充實教學內容,讓校本課程的內容更加豐富,便於學生接受。

開學初我就採用問卷調查的情勢瞭解學生各方面的需求,根據學生的需求我在以往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學生感愛好的內容。而且爲了學生把握知識的全面性我適當的拓展了學習內容。

五、引導學生感受貼畫藝術的藝術魅力,發展學生的特長,滲透德育、美育教育內容,進步審美能力。

有的美術創作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很遠,學生創作起來非常的困難。針對這樣的內容,我做了適當的調劑,將學習內容和學生身邊的生活聯繫起來。讓學生感悟生活的同時,使學生了解美術在生活中的實際價值。採用多種情勢,組織學生熟悉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熟悉美術貼畫的特點,美術表現的多樣性和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特別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酷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六、多樣化教學,多樣化評價。

整個實施進程中,構成了對學生的多元化的評價,不但着眼於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考慮學生在學習的進程中情感的投入、態度的端正、學習方式的改進及合作能力的進步等,不單尋求結果,更需重視進程的評價。

學期課程教學小結8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一學期的工作又即將告一段落,回顧這一學期在“兒童課程研究小組”中的點滴摸索與探討,心中不由產生許多感概與感動,下面我就這學期的工作做一下總結。

1、如何進行晨誦課上的朗誦指導。

在這一課題研究中,由楊清芬老師主講作爲研究分析課,通過評課與探討,使我對晨誦課的授課方法又有了新的認識,在授課中首先要給學生創造一種輕鬆愉悅的環境,使學生感受到上晨誦就是一種享受,其次,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信,讓學生在老師的讚揚中獲得興趣、感受到成就感,從而由讓讀,變爲願讀,然後,應該讓學生在誦讀中得到精神的洗禮與薰陶,換句話說,就是讓學生得到教育,但這種教育不是強化,而是通過老師委婉的過渡語使學生有所感悟,有所提升。

2、如何開展閱讀教學

在這一課題的研究中,有景海銘老師主講作爲研究分析課,通過評可與探討受益匪淺,閱讀以讀爲主,但歸到語文教學中,概括、理解感悟、與習作相結合是不可缺少的,但也不是每節課都必須的,所以,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我們應該靈活開展,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注重學生的能力提升。

3、單元整合課程初探

在這一研究活動中,由我主講作爲研究分析課。在這一研究活動中,老師們通過評課與研究都對單元整合課型有了自己的見解,我認爲單元整合可以分爲四個課型,這四課型爲:生字過關課、課文誦讀過關課、課文領悟過關課、綜合訓練課,但在授課中還要抓住課文的特點來分配課堂,特別是在“領悟過關課”上就可以從不同的側重點來分配,比如:課文結構、寫作手法等,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思維,給學生創造想象空間,並注重口語表達及寫作能力的提升。

總之,萬事開頭難,我相信,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