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師學結範文

2015年10月18日—2011年元月18日,我被學校選派到寶雞文理學院參加“國培計劃”。我們學校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我在學校教八年級地理課,我們學校的地理課基本是一些年齡大、知識老化、教育設施簡陋、教學條件比較差、教育經費困難、待遇不高,生活條件堅苦、本地教師不安心,外地教師不願意來,沒有外出學習深造機會。目前有專任教師53名,其中本科學歷24人,大專學歷26人,中學高級教師4人,中學一級教師20人。我們學校堅持“德育爲首,努力爲文,學生爲本,領導爲“範”的治校方針。以“對民族的未來負責,爲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服務於教師的專業成長,服務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校成爲教師畢生的堅守,學生終身的回眸,社會廣泛尊崇的育人勝境。學校先後被評爲大豐市“教育質量優勝學校”、“德育先進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學校”、“安全文明單位”、“優秀教師羣體”、“巾幗示範崗”。

地理教師學結範文

被西安市政府表彰爲“德育先進學校”,“辦學行爲規範化學校”,“依法治校示範學校”。 在開班典禮上,寶雞文理學院領導、教授向全體學員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幷且介紹了此次培訓項目的總體設計和課程安排。預祝培訓項目得以順利實施和圓滿完成。在這次培訓中我們的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聆聽了來自不同領域的教授專家的報告講座,每一場講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既學習了很多理論知識,也獲得了很多新的理念;參觀了寶雞市知名中國小觀摩名師示範課;夜遊炎帝廟,賞周秦風光;舉行教育論文,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及反思徵文比賽。白天聽講座,晚上寫學習體會。沒有雙休日,每天都安排的滿滿的。

下面我具體談一下這次培訓的體會和收穫。首先:名師課堂,風趣幽默,智慧親和,精彩紛呈,讓我折服。專家們的報告,內容既深刻獨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徵博引又緊扣主題、既發人深省又生動有趣。他們對國小地理的前沿引領,讓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讓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他們的講座爲當前的地理指明瞭方向——我們要“走進學生思維,學有效地教學,教生活中的地理學”。專家們鼓勵我們教師要善於發現、善於反思。要求我們做高素質的地理教師,做有地理品位的教師。每場講座結束之前,學員都會和專家們進行互動交流,對學員的困惑,專家們都一一給予解答。

寶雞文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周旗教授專題講座《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實踐智慧與方法》,他的講座沒有講話稿,沒有ppt課件,很讓人欽佩。周教授拋開課題,不談學科只談基礎教育,對新課程改革中遇到的四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教授用馬克思主義思想及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科學地闡述了基礎教育應該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的觀點。華南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系主任,博導,專題是《開展地理課堂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他主要從不同視角、不同的層面,結合相關的教學案例,圍繞三個方面深入透徹地爲我們辨析了怎樣開展地理課堂研究。對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辦學思想作了深入的闡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論爲我們今後教育教學理論探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播下了思想的種子。

地理教師學結範文 [篇2]

第一部分 任務與困難

一、主要任務

按廣東省教育廳和華南師大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相關文件精神,根據《廣東省中國小骨幹教師省級培訓學員跟崗學習工作指南》,結合佛山一中李志偉老師工作室實際情況,我們確定了跟崗學習的主要任務:(1)制定個人跟崗學習計劃和個人發展規劃;(2)撰寫《跟崗學習日誌》,每天發佈於個人博客;(3)完成課題開題報告,(4)每人聽評課10節以上,上課2節;(5)開發一節優秀課例(文字或課件);(6)每人寫3篇教學反思和2篇讀書筆記;(7)聆聽專家報告,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

二、主要困難

1.時間跨度大,請假不容易。

跟崗學習前後共三週,現在我校地理老師又較缺,加上我又擔任高三的教學工作和地理教研組長,請假確實不容易。跟崗學習以10天左右爲宜。

2.距離太遠,牽掛太多

由於我家在揭陽,坐車需要6個多小時,星期天又不能回家,孩子又較小,因此牽掛太多。

3.人數較多,聽評課太累

我們總共17人,在上課期間,除了自己要上課,剩下時間就是聽評課,晚上又要完成作業,確實很累。

第二部分過程與做法

一、思想重視,積極準備

這次跟崗學習,雖面臨着種種困難,但我認爲這是提升自己專業素養的一次難得的機會,因此思想重視,多方面積極準備。通盤考慮學校工作,積極與學校領導交流,安排好各方面的工作。

二、制訂學習計劃

爲完成跟崗學習任務,按照工作室佈置,我制定“跟崗學習個人計劃”和“教師專業發展規劃”。按照計劃,我順利地完成跟崗學習期間的各項任務。受到了工作室主持人李老師和同行的肯定。

三、虛心學習,及時請教。

這次跟崗學習,可謂高手林立,讓我大開眼界,自愧不如。因此在跟崗學習期間,我除了常規工作外,還利用休息時間及時地向佛山一中的老師和其他骨幹教師交流和請教。

第三部分效果與反思

跟崗學習其間,我先後共聽了18節課,閱讀了近4本教育專著和幾本雜誌,參觀了佛山二中、石門中學、華英學校等學校。這次跟崗學習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拓寬了思路,轉變了觀念,這將促使我會有更好的想法和做法來支撐我以後的各項工作,真正地成長成爲名副其實的骨幹教師。跟崗學習期間,我深刻感到學習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因此以後我必須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教育水平。

首先,必須更新觀念。當前,面對新課程,要想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沒有觀念的更新是不行的。在實施課堂教學時,不能僅僅滿足於將書本上的有限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年齡特點來認真研究,探討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

其次,做好課改中教師角色的轉變。1.由權威者轉向參與者,激勵者。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並使之逐漸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師放下權威,師長的架子。以一個普通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討教學中的各種問題,使學生勇於挑戰課本,挑戰教師,挑戰權威。2.“教書匠”轉向“專家型”。未來教育需要“專家型”的教師,而不是“教書匠”,這就要求教師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爲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

再次,新課程更需要開放教師。1改變原有教學方式,重視綜合性學習,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提問,討論、讀書,作業的時間。學生讀懂的,教師不需要講解;學生似懂非懂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書領悟,讓學生試講;學生有問題可隨時發問,有不同見解要隨時發表;學生實在不懂的問題,教師要給予適當的點點評,指導或精湛的講解。

最後,教師要及時閱讀,來開拓自己的視野,增長自己的見識,教學才能收放自如。教師還要及時寫教學反思,及時多角度來思考自己教學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地理教師學結範文 [篇3]

2012年冬,我有幸參加“2012年國中地理骨幹教師省級培訓研修班”的學習。能順利成行參加學習,離不開領導和同事的支持,三個星期的學習間,擱下了手頭的許多事務,是領導和同仁,特別是本科組的同事、高三年級組、備課組的老師們,義無反顧地頂替了我的工作,在教學、管理任務壓力十分繁重的情況下,又給他們增加了更多的負擔,甚是過意不去。現借小結,再次表達感謝之意。

這次骨幹教師省級研修班採取了全新的培訓形式,從教學管理,到培訓形式;從培訓內容到授課教師;從培訓時間到考覈方式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策劃和準備,得此良機,受益非淺。主要感受有二:

感受一:催人奮進——研修意義重大

參加本次培訓的意義,不僅在於從培訓過程中獲得新知識,更新教育觀念,更在於它對人帶來的啓發。集中培訓只有短短三個星期,即使有一流的專家教授,有一流的參觀探討,也不會讓人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知識,提高素質和水平,否則,“培訓班”就可更名爲“速成班”了。我覺得,經過本次培訓,最大的收穫是讓我對教育、教學問題以及個人修養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對前段時間的教學實踐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一個具有師德高尚、專業基礎紮實、創新能力強、科研能力強的教師,必需要經過不斷的學習、學習再學習!培訓就像一把鑰匙一樣,讓我茅塞頓開,並且找到了學習的途徑和方向:一方面,正如周順彬老師所說的“多聽課、多讀書、讀雜書、多想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本次研修不止一位教師強調讀書的重性,只有多方獵取知識,充實自己,才能及時瞭解社會動態,更新知識,提高理論水平;另一方面,多思考,以校爲本,不斷提高科研能力,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師。本人作爲一個年輕的教師,在幾年的教學過程中遇到了多次的挫折,也碰到了許多問題的困擾,但我始終相信,不管失敗多少次,都是自己成長過程中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在培訓過程中,讓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作爲一個教師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的重要性,更加明確自己前進的方向和目標。在以後的人生道路和三尺講臺上,我會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讓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師。

感受二:務實求真——培訓方式實用性強

和以往“走過場式”的培訓不同,本次培訓計劃時間跨度是一年,分爲集中培訓,分散研修,集中答辯三個階段,這種集中培訓和遠程教育進行跟蹤指導和開展教育科研相結合的培訓方式,特別是緊密聯繫教育實際開展課題研究,爲顯著提高中學地理骨幹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提供了平臺。集中培訓期間,方式更是靈活多樣,有專家講座、小組討論,也有案例教學,現場教學,還有教育考察和野外考察。內容安排方面,即有地理科學的發展歷史,也有地理科學的前沿理論;既有教學設計方法,也有教育科研方法;既有大學聯考備考分析,也有課標熱點問題探討;既自然地理,也有人文地理;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在講授教師方面,既有大學教授,也有中學教師,有專家,也有學者。總之這次學習對於我們中學教師,在準確把握地理新課程實施的理念、目標、結構、內容和教學要求,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完善知識結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訓還要求每位參與培訓的教師建立個人成長博客,記錄自己成長經歷。我認爲意義十分重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自身的促進,要建設自己的博客,就要不斷地進行反思總結,才能寫出點東西,這無形中會促進自身的發展。

第二,方便同行之間的交流,我們各位學員來自全省不同的地區,構成年齡不同,當中有教學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有初涉講堂卻幹勁充足的年輕教師,有學術造詣深厚的教研員、專家等。每位學員對地理教學的觀點,對新課程改革的認識,對高中地理新課程實施的理念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取衆所長,補己所短是提高自己最直接的方法,博客爲我們進行隨時隨地的交流提供了可能。

第三、(地理)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一切都在不斷變化,每位學員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困惑或是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要能得到及時的解決,有時候集體的智慧是很重要的,我們的博客爲集中集體智慧解決各位在實際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了平臺。

第四、博客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我們教學過程中的試題、圖片等資源都可以在這裏實現共享。

最後,希望大家能借助這個平臺,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在推進地理教育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能把握好地理學發展和研究的方向,能更好地爲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學服務。

地理教師學結範文 [篇4]

非常高興參加本次教師遠程培訓,在這些培訓的日子裏,我觀看了專家講座的視頻:那一個個生動的教學課例,讓我更加貼近了課改的課堂;使我體會到教學也是一種藝術,它需要根據學科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學知識。專家們精闢獨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學中該注意什麼,哪些細節應該拋棄。我非常喜歡這次網絡課程的組織形式,它開闢了一個廣闊的新的教研天地。本次培訓中的幾點收穫:

1.做成功的教育者我從教的是峨眉山市高橋中學,雖然十幾年的教書經驗和責任感讓我對工作不敢懈怠,但我卻少有成就感。

這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做一個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個善於自我更新知識的學習者。教師的知識更新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傳統的、陳舊的甚至是落後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

作爲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因爲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礎上,強調打破教育霸權,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武裝教育者的頭腦,使之打破其堅冰一樣的由陳舊的知識和經驗累積起來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麼,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必然充滿生機和活力。2.構建新的課程觀新的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師課堂實施和教學評價的綱領性文件,教師的課程觀不能停留在“課程即教材”這一層面上,同時也不能忽視課程標準的學習。

新的課程觀建立需要對課程進行重新的解構。課程也是師生共同構建學習經驗的過程。課程不再是由專家編制、教師執行的,物化的、靜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態,課程也是師生在教學中共同創制的、鮮活的、過程性的、發展着的活動形態。課程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意識。正如著名課程專家所說,課程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探究、創新的精神。課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建構的一個藝術品。

其次,課程是開放的、民主的科學的。所謂開放,是指課程的開發要全社會關心教育事業的人共同參與;課程要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改,不斷趨向完善;課程的設計要爲學生個

性的發展留有一定的空間。所謂民主,就是課程決策、課程編制的過程應該是對話式的;課程實施的過程也應該是師生交互並生成意義的過程。所謂科學,是指課程是學生的課程,課程必須迴歸學生世界、適應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3.積極開展學生爲主體教學活動新的課程標準提倡以學生爲主體開展教學,讓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我們在地理課堂上也儘量爲學生提供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運用過程中去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經過市培培訓,我才發現自己的認識其實十分有限。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能自如開展教學活動。

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教學行爲,課堂教學中表現爲過多的焦慮和不安。那麼,怎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而非簡單的“行爲參與”呢?專家認爲,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給學生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這樣,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4.努力進行教育教學實驗研究我們都把教育教學實驗研究看作是專家學者或大學教師的任務,認爲中學教師工作瑣碎繁雜,本身又缺乏理論知識,沒有時間也缺乏能力進行教學實驗研究。通過培訓,我們發現中學教師具有進行教學實驗研究的最佳條件,我們本身就在教學一線,親身經歷着教與學的過程中發生的一切事情,地理教學的對象---學生和我們零距離。如果我們參與研究,就能獲取來自地理教育田野的第一手資料和數據,並且親身來檢驗各種教學理論的可行性和適用範圍。

我們需要的改變就是更加有意識地關注我們的教學活動,注意資料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用文字的形式(論文)來總結我們的教學,並且對我們的教學進行改進和發展,這其實就是一個實驗研究的過程,然後再進行數據的處理和論文的撰寫。我們在進行教學實驗研究的過程,就是我們教師專業化的進程。

我們在這次教師培訓中學到了最基本的教育實驗研究方法和數據處理程序,引起我們對改進教學工作的熱情和興趣。我們每天的教學工作決不是程式化的無創意的事物,而是大有可爲的實踐性強的科學。我們應該和優秀的教師保持密切聯繫,在專家的理論引領和指導下,進行自己的教改實驗研究。

以上幾點是我參加這次教師培訓之後的幾點感想和體會。這次的時間轉眼即逝,我們

馬上就要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感謝樂山市遠培中心,通過培訓,我們更有自信面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同時也發現今後的工作更具有挑戰性。我們將帶着各自感興趣的實踐性教學活動研究回到學校,進入培訓的第二階段實踐教學。希望我能以實踐中的較好成績爲本期培訓畫上滿意的句號,力爭能夠更上一層樓。

2012-5-10

地理教師學結範文 [篇5]

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參加爲期三個星期的07年省級地理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三星期的學習時間雖短,卻讓我們迅速的習慣了路上的奔波,習慣了班主任的聲聲叮囑,更習慣了專家們對我思想上的衝擊。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教授,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對教育教學工作有獨到見解的專家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具體的操作指導,讓我們從理論到實踐上認識什麼是新課程改革,什麼是有效的`地理教學。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做成功的教育者 我從教的是普通中學,雖然十幾年的教書經驗和責任感讓我對工作不敢懈怠,但我卻少有成就感。

這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做一個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個善於自我更新知識的學習者。教師的知識更新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傳統的、陳舊的甚至是落後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

作爲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因爲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礎上,強調打破教育霸權,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武裝教育者的頭腦,使之打破其堅冰一樣的由陳舊的知識和經驗累積起來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麼,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必然充滿生機和活力。

構建新的課程觀 新的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師課堂實施和教學評價的綱領性文件,教師的課程觀不能停留在“課程即教材”這一層面上,同時也不能忽視課程標準的學習。

新的課程觀建立需要對課程進行重新的解構。課程也是師生共同構建學習經驗的過程。課程不再是由專家編制、教師執行的,物化的、靜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態,課程也是師生在教學中共同創制的、鮮活的、過程性的、發展着的活動形態。課程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意識。正如著名課程專家斯騰豪斯所說,課程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探究、創新的精神。課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建構的一個藝術品。

地理教師學結範文 [篇6]

本人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農村骨幹教師培訓者培訓(即國中地理學科骨幹教師國培)。通過六天的培訓學習,使我領略到了專家學者們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新理念,學習了不少優秀專家、教授及特級教師的專題講座和課堂教學設計。同時還與省內各兄弟學校一線骨幹(優秀)教師們進行了中學地理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等方面的交流。在我收穫頗多,感觸較深的同時,我也認識到了自己在中學地理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中的不足。因此,對我來說是“久旱逢甘露”,這次培訓對我來說是非常及時的,培訓的內容也很深刻,效果影響很深遠。嶄新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理念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模式震撼着每一位接受培訓的骨幹教師心靈。作爲在一線從事中學地理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的我深深感到學習的重要性,在今後的中學地理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中,我將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理論學習,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觀念和方法,積極探索、實踐新課改、使用新方法促進自己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工作的不斷進步,做學科帶頭人的“領頭雁”。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觀念。

課改是一個全新的事物,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我們應主動地由過去以傳授知識爲主轉變爲傳授獲取知識的技能和方法,圍繞學生設計課堂教學,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

1、把先進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新理念和新穎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模式引入課堂。多年來,老師教,學生學;老師講,學生聽,這已經成爲固定的教學模式,新課改向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不能煥發和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與此同時,通過培訓學習,合作學習、積極探究、師生互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爲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通過培訓我認識到: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的理念,老師要自覺地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係融洽。才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2、重新樹立新型的”人才觀“。隨着培訓學習的深入,我們認識到,我們培養的是要有創造精神,有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有了這一認識,我們應該厚愛有創見的學生,全力引導和發展學生的求同存異思維來更好地活躍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的獨創,樹立新型的人才觀,才能教好學生,做好工作。

二、勇於探究、實踐來提高課堂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質量。

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陣地,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汲取營養,突顯”合作學習、主動探究的全新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理念。注重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url#]善於探索,認真實踐,勇於創新的精神,鼓勵學生的求同存異的思維,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將新的理念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學生們樂學了、會學了、愛學了,就一定能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水平。

素質教育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爲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應該以新課程改革爲契機,不斷地加強學習。要向課本學習,向專家學習,多讀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心理學等諸多方面的書籍;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多參加校、縣、市、省聽課、評課等方面的教研活動,多與同事、學生進行交流,加強教師間的合作,建立教師網絡研修工作站和組建10人左右的團隊及自己實名制的網絡研修工作室。通過學習、觀察、實踐、反思、寫作、課題分析、課題研究、示範公開課、教學競賽、反思等獨特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理念及特色充分利用網絡這個平臺與省內外專家、名師進行研討、交流與學習。同時要向學生學習,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教、學相長”。

新課程的改革對我們每位教師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相信每位教師都能在新課程面前都是滿懷自信,壯志凌雲。爲期六天的集中培訓即將結束,接下來還要進行爲期3個月的分散學習和組建10人左右的團隊及自己實名制的網絡研修工作室。這次培訓只是一個新的起點,在新的起跑線上,我將堅持以學生爲主體、堅持以學生終身發展爲目標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理念,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準則,認真貫徹落實新課標精神,用敏銳深刻的思維,獨創性的工作方式打造精品教育,全身心投入學校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改革,爲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質量作出更大貢獻,不辜負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的期望!

地理教師學結範文 [篇7]

其次,課程是開放的、民主的 科學的。所謂開放,是指課程的開發要全社會關心教育事業的人共同參與;課程要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改,不斷趨向完善;課程的設計要爲學生個性的發展留有一定的空間。所謂民主,就是課程決策、課程編制的過程應該是對話式的;課程實施的過程也應該是師生交互並生成意義的過程。所謂科學,是指課程是學生的課程,課程必須迴歸學生世界、適應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

積極開展學生爲主體教學活動 新的課程標準提倡以學生爲主體開展教學,讓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我們在地理課堂上也儘量爲學生提供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運用過程中去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經過華師的骨幹班培訓,我才發現自己的認識其實十分有限,不能把學生活動看成是爲活動而活動。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能自如開展教學活動。

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的難以駕馭教學行爲,課堂教學中表現爲過多的焦慮和不安。那麼,怎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而非簡單的“行爲參與”呢?專家認爲,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給學生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這樣,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努力進行教育教學實驗研究 我們都把教育教學實驗研究看作是專家學者或大學教師的任務,認爲中學教師工作瑣碎繁雜,本身又缺乏理論知識,沒有時間也缺乏能力進行教學實驗研究。通過培訓,我們發現中學教師具有進行教學實驗研究的最佳條件,我們本身就在教學一線,親身經歷着教與學的過程中發生的一切事情,地理教學的對象---學生和我們零距離。如果我們參與研究,就能獲取來自地理教育田野的第一手資料和數據,並且親身來檢驗各種教學理論的可行性和適用範圍。

我們需要的改變就是更加有意識地關注我們的教學活動,注意資料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用文字的形式(論文)來總結我們的教學,並且對我們的教學進行改進和發展,這其實就是一個實驗研究的過程,然後再進行數據的處理和論文的撰寫。我們在進行教學實驗研究的過程,就是我們教師專業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