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後感(精選10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個人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個人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後感(精選10篇)

個人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後感1

在6日的殘奧高山滑雪和殘奧越野滑雪賽場上,中國選手迎來了集體爆發。樑景怡、張夢秋分別摘得殘奧高山滑雪男、女超級大回轉(站姿)金牌,鄭鵬和楊洪瓊則包攬了殘奧越野滑雪男、女長距離(坐姿)冠軍。本屆賽事之前,中國運動員從未在冬殘奧雪上項目奪得過獎牌,因此每一枚金牌的背後都代表着一次突破。

當張夢秋越過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岩石賽道終點,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與歡呼,中國殘疾人高山滑雪完成了冬殘奧金牌“零”的突破。在一天前進行的殘奧高山滑雪女子速降(站姿)項目中,即將20歲的張夢秋以0.1秒之差屈居亞軍。6日賽後她說:“我成功把獎牌換了顏色,現在感覺特別開心、激動。這是中國高山滑雪的重要時刻!”

同樣迎來榮耀時刻的還有日本運動員村岡桃佳,她在殘奧高山滑雪女子超級大回轉(坐姿)比賽中收穫了自己在本屆賽事上的第二枚金牌。“雖然感覺有些地方還能做得更好,但我最終贏得了金牌,所以我很高興。”她說,“我覺得我滑得很有侵略性,這就是我的比賽風格。”

輝煌的背後離不開運動員平日的刻苦訓練和比賽中的拼搏精神。“我根本沒想過自己能拿一塊金牌,這一切都像是做夢一樣。”在奪得殘奧越野滑雪女子長距離(坐姿)冠軍後,中國選手楊洪瓊激動地說,“我一直都希望自己默默努力,然後一鳴驚人。是訓練中的汗水和淚水,還有我在賽場上的拼搏與堅持,讓我站上最高領獎臺,實現了願望。”

當日,在北京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舉行的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輪椅冰壺循環賽中,中國隊以9比3戰勝愛沙尼亞隊。

此外,在6日結束的一場殘奧冰球小組賽中,中國隊以5:2擊敗捷克隊。當日進行的兩場輪椅冰壺循環賽裏,中國隊分別以1:5不敵瑞典隊、9:3戰勝愛沙尼亞隊。

個人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後感2

冰墩墩是我國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吉祥物。

冰墩墩長得像我們中國的國寶。這個“大熊貓”契合了冰墩墩的名字:友好可愛。它外面還包裹着厚厚的冰殼,顯得純潔又堅強。它左手掌心還有可愛的心型圖案,是在熱烈歡迎來自全世界的朋友。它不光像熊貓,還是科技熊貓,像極了太空人,它可以引領我們到達新時代呢。它真是太可愛了!

雪容融是我國北京2022年殘奧會的吉祥物。

它外形像一個大燈籠,全身紅彤彤的很是喜慶,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頭頂上的如意造型,象徵着吉祥幸福。下面有很多小鴿子連在一起,我心想:和平鴿一定代表着全世界朋友們的和平友誼。它的身體發出紅色的光芒,點亮了夢想,溫暖了世界,體現出運動員們的有愛、勇氣和堅強。

雪容融真是溫暖又可愛的小吉祥物!

個人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後感3

你們是中華兒女們卓越的智慧結晶體,你們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土特產”,你們是中華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完美的組合彼此搭建起了友誼的橋樑冰墩墩,雪容融!

冰,雪,在華夏文化中象徵潔白,美麗,吉祥幸福。冰墩墩的敦厚,可愛模樣是冰雪運動會和現代5G高科技的結合。雪容融一身喜慶,團圓的燈籠裝,則可以驅散逆境的寒冷,溫暖身殘志堅運動員的心。

這不他倆萬水千山地來到了和他們有着同樣精神海納百川,強毅力行的海門。

我有幸帶着他倆走進了江海博物館,我也再次領略了江海文化的厚重之美,江風海韻的靈動之韻。這座譽滿全國的科技之鄉,教育之鄉,紡織之鄉,建築之鄉殊榮!都是勤勞,智慧,熱情海門人代代堅持不懈,拼搏傳承的結果。

我熱血澎湃地告訴他們倆我愛海門!她雖不是我的故鄉,但從我學字起的一撇一捺,到現在朝氣蓬勃的陽光少年,都是這座城市所教、育,我已深深地依戀她。而這不正是冰盾墩、雪容融的使命讓中國文化,點亮夢想,照亮世界!

冰燉墩、雪容融激動地說:“我們要把海門這座有愛,拼搏的城市傳遍世界”!

個人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後感4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於3月4日至13日舉行,中國代表團總人數217人,其中運動員96人,參加全部六個大項的比賽。這是我國參加冬殘奧會以來,代表團規模最大、運動員人數最多、參賽項目最全的一屆。遼寧省派出15名運動員、8名教練員、5名工作人員共28人蔘加殘奧高山滑雪、殘奧單板滑雪、殘奧越野滑雪和殘奧冬季兩項共四個大項的比賽。

3月6日,遼寧省殘奧運動員劉思彤、張海原、陳亮、李響、孫鴻勝、孫豔龍、王輝、韓沙沙、王擎雲將在殘奧高山滑雪超級大回轉項目中亮相;毛忠武和馬靜將在殘奧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8公里和女子(坐姿)15公里比賽中登場。

19歲的孫奇來自朝陽,他曾在殘奧單板滑雪荷蘭世界盃的男子坡面迴轉LL2級比賽中兩獲金牌,爲我國殘奧單板滑雪項目首次爭得國際賽事最高榮譽;葫蘆島籍運動員劉思彤剛剛獲得一枚銅牌,四年前她便是平昌冬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唯一一名高山滑雪參賽運動員,填補了中國運動員這個項目的參賽空白。備戰北京冬殘奧會,省運動員、教練員在中國殘聯國家集訓隊的組織下刻苦訓練,通過冬夏結合、賽練結合等方式,運動員競技水平不斷提升。

近年來,遼寧省殘疾人競技體育和康復健身均衡協同發展,以積極承接中國殘聯殘奧會、冬殘奧會國家集訓隊項目和參加全國殘運會及國際大賽爲契機,推動殘疾人大衆體育融入全民健身,省殘疾人體育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20_年第十一屆殘運會冬季項目比賽中,遼寧省運動員在高山滑雪、單板滑雪、越野滑雪、冬季兩項四個項目中,獲得金牌19枚,銀牌11枚,銅牌21枚。在20_年至20_年期間,遼寧省圓滿完成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及冬季兩項國家隊各項訓練保障工作,爲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備戰作出貢獻。

個人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後感5

從3月5日北京冬殘奧會賽事籌辦·開幕式主題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本屆冬殘奧會共有9000餘名志願者服務,19名服務於冬奧會的殘疾人志願者中,有12名繼續服務於冬殘奧會。

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之初,就確定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同步規劃、同步籌辦”的工作原則,在場館規劃建設、競賽組織、疫情防控、賽事服務等方面同步推進,確保兩個奧運同樣精彩。

場館建設和運行方面,北京冬殘奧會共使用28個場館,包括5個競賽場館和23個非競賽場館,分佈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5個競賽場館沿用冬奧會已有場館,冬殘奧村沿用三個賽區的冬奧村。相關競賽場館、非競賽場館運行團隊,也繼續服務於冬殘奧會,保持同等的場館運行水平和服務標準。

競賽組織方面,冬殘奧會競賽項目場地根據殘奧運動員特點和競賽規則做相應轉換和調整。各競賽場地已經通過國際殘奧委會單項體育聯合會認證,全面具備辦賽條件,競賽器材按照國際頂級賽事標準配備。

無障礙設施方面,北京冬奧組委編制《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指南》和《指南技術指標圖冊》,作爲場館無障礙建設的規範依據,將無障礙工作同步納入場館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驗收評審各環節中,確保場館設施符合冬殘奧會運行要求。

賽事服務方面,將冬殘奧會特點和需求充分納入賽事各領域運行計劃和服務政策,全面做好賽事服務工作。住宿方面,各冬殘奧村按照無障礙指南標準建設無障礙設施,爲殘奧運動員及隨隊官員提供優質服務;18家簽約飯店新改造無障礙房間109間。醫療方面,確定41家定點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針對殘疾人的特殊醫療救助服務培訓,在相關場館提供輪椅、假肢維修、導盲犬獸醫服務。交通方面,投入1898輛車輛服務,冬殘奧會包括280輛無障礙車輛。安保方面,制定人性化安檢規範,爲殘疾人接受安檢提供便利。編制了《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運動員和隨隊官員服務手冊》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指南—盲文大字版》,官網也設置了無障礙功能,方便視力障礙人士獲得賽事信息。

個人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後感6

伴隨着春天的`腳步,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如期而至。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聚焦殘疾人體育健兒在冬殘奧會上的精彩亮相。

中國將進一步發展殘疾人事業,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舉辦北京冬殘奧會,爲殘疾人事業昂首奮進現代化新徵程增添了信心和動力,對於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和全面發展是一個重大機遇。

6年多來,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引領下,北京冬殘奧會和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工作“同步規劃、同步實施”。2月20日,北京冬奧會圓滿落下帷幕,冬殘奧會時間隨即開啓。十幾天時間裏,各項轉換工作迅速、有序進行。場館中增設了無障礙標誌和坡道,設置假肢與輪椅維修中心,媒體看臺爲殘疾記者設置了無障礙坡道,餐廳重新規劃,降低了手部消毒區的位置,無障礙座位和衛生間改造完成……中國向來言必信、行必果,我們有信心兌現“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承諾,舉辦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殘奧盛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冬殘奧會是殘疾人展示自我的大舞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殘疾人運動員,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堅強地爲實現人生夢想而拼搏,他們的精神意志令人敬佩、鼓舞人心。殘奧會爲各國搭建起了友誼的橋樑,殘疾人運動員在賽場上展示“勇氣、決心、激勵、平等”的殘奧價值觀,他們不僅是戰勝自我的強者,更是傳遞友好的使者。北京冬殘奧會必將進一步增進社會各界對殘疾人的瞭解,助力改善殘疾人生活狀況,助力建設一個更加包容的世界。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羣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全國8500萬殘疾人是我們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支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目標得到了更好實現,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充分體現出中國事業發展的巨大成就。本屆冬殘奧會,中國運動員將參加全部6個大項73個小項的角逐。其中,85人爲首次參加冬殘奧會,全部運動員爲業餘選手。廣大殘疾人正通過積極參加各項體育運動,綻放出生命之花,不斷迸發出向上的力量。這種奮勇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正是我們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生動註腳。

授人玫瑰,手有餘香。每一個勇敢、堅定的追夢人都了不起。我們要以實際行動踐行“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讓更多人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讓殘疾人更好融入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借北京冬殘奧會的東風,讓我們奏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動人樂章,一起向未來!

個人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後感7

冬殘奧會首個比賽日,張家口賽區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一天之內進行了6個小項的比賽,中國冬季兩項隊將2金1銀2銅收入囊中。在北京冬殘奧會之前,中國隊從未在雪上項目中登上領獎臺,如今比賽第一日就收穫頗豐,運動員們紛紛感嘆“太激動了,沒想到自己能取得這個成績”。

在賽前對自己的成績定位稍有“偏差”,是因爲運動員們近兩年鮮有機會參與國際大賽,不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一直在國內訓練,沒法與國外選手比較衡量,每個場地的線路、天氣狀況也都不同。”當日獲得女子6公里短距離站姿組冠軍的郭雨潔說,“我們就像黑燈瞎火摸東西似地那麼練,能做的就是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雖然沒有對手可以參照,但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從來沒有停過。“夢想照進了現實。”獲得男子6公里短距離坐姿組金牌的劉子旭在賽後說道。劉子旭獲得的這枚金牌也是冬殘奧會中國冬季兩項歷史上的第一枚金牌。比賽中,他拼盡全力滑行,在接近終點時幾乎體能耗盡,險些摔倒,讓現場所有人都爲他捏了把汗,但他頑強地穩住了身體。

冬季兩項中,越野滑雪是基礎,射擊是關鍵,劉子旭在比賽中憑藉兩輪射擊10發全中的成績,穩穩將金牌拿下。其實,在之前的官方訓練中他的射擊表現並不理想,“可能與當時場地風比較大有關係,但我及時調整了心態,今天做到了全中。”劉子旭說,“苦練了這些年,就爲了今天,總想着能快點,再快一點。”他的隊友劉夢濤也發揮得十分穩定,以19分33秒3的成績爲中國隊收穫一枚銅牌。“最想把‘金容融’送給自己。”劉夢濤賽後笑着說,這枚獎牌也是他幾年來在雪上奮鬥回饋自己最好的禮物。

2001年出生的小將單怡霖在女子6公里短距離坐姿組的比賽中爲中國隊拼下一枚銀牌,“沒想到我真的做到了站上領獎臺。”單怡霖賽後說,“滑行還是有欠缺,自己一直在滑行方面努力提高。”她的隊友王詩瑀在比賽中的發揮也不錯,獲得了第四名。

當天一共進行了6個組別的比賽,在視障組一共有4名運動員與他們的領滑員一起參加了比賽。視障組中國隊首次在冬殘奧會中參賽,女子組比賽中,王躍和楊倩茹獲得第四名和第五名。在男子組中,餘爽和黨鶴鬆分獲第四名和第八名。比賽中,餘爽一度佔據領先位置,直到5公里時才逐漸落後。“今天發揮了我的實力,但也有些一點遺憾,離獎牌就差一點點。”餘爽說。

個人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後感8

在6日舉行的北京冬殘奧會“無障礙環境建設”主題發佈會上,國際殘奧委會、北京冬奧組委和北京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場館和設施的無障礙建設,以及從場館到城市的連續無障礙環境。

國際殘奧委會無障礙專家伊萊亞娜·羅德里格斯舉例說,在往屆冬殘奧會中,殘奧高山滑雪賽場的無障礙往往最具挑戰性。而她認爲,北京冬殘奧會的高山滑雪賽場是非常令人讚歎的。“比如媒體流線,即便使用輪椅,記者們在混合採訪區也會感覺非常安全,這裏的混採區是我見過的最無障礙的。”

羅德里格斯還說,舉辦冬殘奧會,除了硬件的無障礙,另一個重要遺產就是文化和觀念的無障礙。“讓殘疾人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社會,(在這方面)北京無疑給下一屆冬殘奧會的東道主設立了標杆。”

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介紹說,他們根據殘奧運動員的身體條件和實際需求,來確保設施和通行的無障礙。比如雪上場館設置了無障礙打蠟房和纜車系統,運動員所到之處均消除細微高差,增設防滑安全措施。場館內設置醒目簡潔易懂的無障礙引導標識,以及標準的輪椅假肢維修間。

北京市殘聯副主席郭旭升說,他們有一支由老年人、殘疾人和專家組成的2000人的無障礙體驗隊伍,前往冬奧場館和社會各方面進行體驗,其中冬奧場館的體驗超過1萬人次。他表示,北京市借冬奧籌辦也進一步促進了社會的無障礙發展。

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表示,觀看冬殘奧會,她“深深感動、特別震撼”。“這些難以想象的體育成就,通過殘疾人運動員們的努力和意志變成現實,他們不僅完成了對自身的超越,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也都是巨大的鼓舞。我們新聞發言人和各位媒體朋友一起喊你看比賽!疫情影響不一定都在現場,但是在電視屏幕前、在多屏全媒體上,讓我們都來看比賽——感受冬殘奧、一起被激勵!”她說。

個人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後感9

2022年的冬天將迎來北京冬奧會和殘奧會,兩個十分可愛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也將來到我們的身邊。他們兩個因爲同樣熱愛運動成爲了好朋友,我也十分想和他們成爲朋友。

“冰墩墩”是一隻聰明、活潑、熱情的大熊貓,他對每個人都充滿了友善,他十分強壯喜歡各種運動。“雪容融”是一個溫暖、友愛、充滿勇氣的燈籠,他點亮了殘疾運動員夢想的道路。他們都很擅長運動,尤其在滑雪、滑冰等冬季運動項目上。

我也很喜歡滑冰,很想像他們一樣滑得那麼好。於是,我找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向他們表達了我的心願,他們十分熱情地答應了。我們來到了滑冰場,穿上了滑冰鞋,開始練習。第一次滑冰的我根本站不住,不停地摔倒,摔得我真的很疼,想要放棄。這時“冰墩墩”和“雪容融”向我走了過來說:“每一項運動都不簡單,你可明白每一位運動員都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流下了多少汗水,纔能有今日的成就。僅有永不放棄的精神,纔是運動的精神。”聽了他們的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運動員的不易,也覺得自我不應當遇到一點挫折就想要放棄,於是,我鼓起勇氣決定繼續練習。“冰墩墩”和“雪容融”扶起了我,一個在左一個在右拉着我的手,帶着我一齊滑,一圈、兩圈、三圈…….從慢到快,那種在冰上自由飛翔的感覺,讓我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嚮往。這時,他們悄悄鬆開了我的手,滑了好長一段時間,我才驚訝的發現,我居然能夠自我滑了,我激動得熱淚盈眶!我看向他們,我們都笑了。

從這一刻起,我愛上了滑冰,我要努力練習,有一天我也要成爲一名滑冰運動員,長大以後爲祖國爭光。“冰墩墩”和“雪容融”不愧是吉祥物,他們給了我幫忙,給了我勇氣和力量,讓我成長,多謝“冰墩墩”和“雪容融”,你們是我一輩子的好朋友。

個人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後感10

前不久落幕的北京冬奧會,其開、閉幕式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科技的加持下,兩場盛典將中國的浪漫與文化底蘊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此前的採訪中,北京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導演沈晨表示,將延續“簡約、安全、精彩”的理念,讓殘疾人和健全人攜手參與,把文藝演出融入儀式流程中,呈現一場溫暖、感人、精美的開幕式。

沈晨還“劇透”稱,倒計時環節值得期待,同時會徽展示環節將出乎所有人意料,會用一個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現。

“通過殘奧運動,構建包容性世界”,這是殘疾人運動的願景,也將推動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北京冬殘奧會無處不在的人文關懷,從冬殘奧村一個又一個的暖心細節中便可見一斑。

而通過舉辦冬殘奧會,對政府決策和公衆觀念產生積極影響,使殘疾人更充分參與社會生活,推動保障殘疾人在體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權益,共享積極社會發展成果,也是北京冬殘奧會的一大意義所在。

在開幕式以及後續比賽的場上與場下,這些人文關懷將如何更深入、更生動地呈現,也將是北京冬殘奧會的一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