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訓作文(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家訓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家訓作文(15篇)

我的家訓作文1

俗話說:校有校風,學有學風,家也有家風。我們家的家風,就像細雨滋潤小草那樣;就像燈光,是家庭走向光明的引路燈;就像水一樣,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每個家庭的家風都有一句最重要的詞,我們家的家風是:分享。聽起來很普通,但未必每個人都能夠做到。接下來,我就用一個故事來講解吧!

從小就和全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我,見證了自己成長的過程,也見證了奶奶一步步地走向年老的步伐。她那眼睛已經深陷,想深深的潭水在飽經風霜的臉上,顯得格外炯炯有神,但卻深深的刻着一道道皺紋。雖然沒有佈滿銀髮,但那少許的銀髮很顯而易見。

記得有一次,在全家人吃飯的時候,“那個,是你最愛的辣椒炒土豆,多吃點,你正在長身體呢!”奶奶邊用輕柔地語氣對我說,邊大把大把的夾土豆。而我卻時刻關心奶奶吃的飯量。我發現:奶奶在我的記憶中,他時刻關注家人的情況,卻一點也不關心自己,偶然就喝了幾口湯。所以我突然拿了一塊又大又好的肉放到了奶奶的碗中,但奶奶的舉動、讓我感到很驚訝:奶奶站了起來,帶着責怪的語氣說:“我不喜歡吃肉,給你吃吧!”在我絕望的時候,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妙招,“這是誰炒的,太鹹了!”我做出了難吃的表情。“這是我炒的,不會鹹吧?”奶奶一臉疑慮,“不行您嚐嚐。”奶奶夾起了一整個雞蛋,大口地吃了一口。“奶奶你也要多吃點,你的健康就是我們全家人的幸福!”奶奶對我笑了笑,我從中感受到了很多。

分享是幸福的,分享是快樂的,分享是關心。家風是一個家庭中的快樂,只要去遵守了,就能夠明白其中的快樂。

我的家訓作文2

家人時常告誡我,人不能有太多貪慾,知足常樂矣,方好。

兒時喜歡吃糖。那時我總是一抓一大把糖塞進小小的衣兜裏,邊看動畫片邊吃。不一會兒便見底了,便又去拿,來來往往反反覆覆,日復一日,我的牙蛀得不行。奶奶拉着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我去補牙,路上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囡囡,不是不讓你吃糖,一次一兩顆應該知足了,貪多的後果就是要蛀牙,知道了嗎?”

我忍着牙痛含糊不清地說着:"奶奶,我知道了,下次不會了!"

那時小小的我便嚐到了貪的惡果,對知足有了一個模糊的輪廓……

長大些,上學後與同學交談時,有時聽到同學想要什麼父母就給買什麼,十分羨慕。年少無知的我回來告訴母親,母親非但沒有生氣,認真的把我叫過去坐下與我談心。

母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人的貪慾是無底線的,你的同學想要什麼父母就給買什麼,這會養成不好的啃老習慣,會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這在以後步入社會是要吃虧的,沒有人有義務要像你的父母一樣,想要什麼給你什麼。並且一次一次的要,一次一次的給,總有給不起的時候,那時候同學們就會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會變得暴怒無常。你有手有腳,相比於那些天生缺陷的孩子應該感到很知足,想要的可以自己爭取,沒有能力獲得的話,也應知足常樂,努力奮鬥,期望未來可以靠自己的雙手獲得,知道了嗎?”

我懵懵懂懂的點點頭,從此腦海中對知足的模樣更清楚些了。

現在,我已經思想較爲獨立,有主見了,對知足更有自己的看法,人要是每天都期望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貪慾每天都在琢磨着他,那麼他永遠都不會快樂。如果知足,便會常樂,在愉悅的心情下做事效率較高,也有助於身心健康發展。

這,就是我的家訓——知足常樂。

我的家訓作文3

我家有一套獨特的家風家訓,它既不同於《顏氏家訓》又不同於《誡子書》,更不是《勉諭兒輩》,它使我家過着緊張而溫馨的生活。我們一家人的性格也是奇形怪狀:我的爸爸是一個奇怪的人,他有時候非常嚴肅,有時候變得非常溫柔,使得一家子人不知道如何面對他;我的媽媽是一個愛開玩笑的人,她有時候以假亂真,使得一家都人心惶惶,真不知道這兩個人是怎麼走到一起的;我的妹妹非常聰明,但她的聰明從來都不用在學習上。至於我嘛,他們都說我古靈精怪的,任憑誰也治不了我。

我家的家風家訓有以下內容:1、凡事都要稟告父母,在我家不管是校園的事還是在校外的事都要告訴父母,如果不認真稟告,就要罰款,2、每天在家裏只能有1~2小時在玩電腦,其餘時間就在蒐集學習資料或在寫作業,不然多一小時就罰五塊錢。3、不得和父母頂撞,頂撞一次就不得進屋一天。4、如果考試排的班級前三名的話,就得以物質獎勵。就這四條使得我們家過着緊張而又溫馨的生活。

有一天,我在玩電腦,忘記了時間,在玩的過程中我很開心,但爸媽發現時,我感覺到了天堂和地獄的區別,我超出時間太多,罰了好多錢,我當時欲哭無淚。在那天我既感受到了天堂的滋味,也感受到了地獄的滋味,簡直是天壤之別啊!但在吃飯前,爸爸用極其溫柔的語言安慰了我,並問我今天都發生了什麼事,玩得開心不開心,在那時我想着“爸爸剛纔還那麼嚴肅,現在怎麼這麼溫柔?”,也是在那時我知道了爸爸是時而嚴肅時而溫柔的性格。

我們家和別人家不同,有着獨特的家訓,有着獨特的家風。在別人家看來我們家一直保持着老祖宗的規矩,所以家裏的孩子一定苦不堪言,可誰知就因爲這一套獨特的家訓,使我們家既緊張又溫馨,我愛這獨特的家風家訓。

我的家訓作文4

家是沃土,我是在這沃土中拼命生長的樹苗。我身體的歪正,身爲沃土的家說了算。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是我在家常聽到的一句話,也是父母親經常教育我的一句話,而我聽了幾乎幾年,終於知道了它真正的含義和父母對我的要求和期盼:在說話的時候要三思而後說不要口無遮攔,信口雌黃;而在做事的時候要積極敏捷,不要拖泥帶水。正如父母親的意思,就是讓我做一個爽快果斷,不優柔寡斷的“訥於言而敏於行”的君子。

《哈佛家訓》中就有許多感人的家庭故事,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不嘲笑他人的缺點,不破壞別人的幸福,不打斷別人夢想的翅膀。在那緊密的字裏行間,透漏着該怎樣爲人處事的奧祕。在我的小臥室裏,有這麼一個書架,書架上有這麼幾本爸爸媽媽送給我的書:《哈佛女孩劉亦婷》、《告訴世界我真棒》、《絕望鍛鍊了我》、《有一種心態叫承受》。慢慢地,我明白了這幾本書的的含義,雖然這書中有些道理我不懂,但是我依然明白着父母對我的期望——做一個勇敢快樂的人。

以前,我跟爸爸媽媽到酒席吃飯時,客人總是問我一些無聊的問題,而我也總是傻傻的回答客人一大堆沒用的話;吃東西時總是不顧別人的想法。可就在往後的日子裏,爸爸媽媽並沒有去直接批評我,而是跟我講一些我似懂非懂的故事,漸漸地,我懂事了,也知道父母爲什麼要講給我那些不懂的故事,我也明白了爸爸那良苦的用心。

爸爸媽媽是這片沃土勤勞的園丁,澆灌着我這棵幼嫩的小苗,那一點點肥料和一滴滴汗水成就了我這棵小苗的健康成長。

“相信自己,改變自己,超越自己,超越世界,超越現實”。它是我的座右銘,它是由我的家風給予我的信念,使我閃耀成長。

我的家訓作文5

每個人的家都有家風和家訓,所謂的家風家訓就是自己家的風氣,家裏的風氣不好將直接影響到子孫,所以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尊敬長輩、勤勞節儉,誠實守信。並把它們作爲家訓,讓我謹記。

記得那是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和同學們約好一起出去玩,因爲他們總是一起出去玩,所以對他們來說沒什麼,但對我來說確很是難得,因爲爸爸媽媽經常不讓我和同學出去玩,說小孩出去太危險,又講了一些故事想讓我打消出去玩的念頭,說什麼大學生出去都被壞人騙了,何況我還是個孩子,哎好不容易和媽媽爭取到了一次出去的機會,當然要好好珍惜呀,我估計一下給媽媽說的時間太長她肯定不會同意的,兩個小時應該差不多還可以,我就給媽媽說6點就回來。可是我一玩就忘記了時間,一下玩到6點半,媽媽給我打電話可是我手機沒電了關機了,我一看6點半了就趕緊給同學說了一聲,跑回了家我氣喘吁吁地敲門媽媽很快給我開了門,沒等我換完鞋媽媽就對我說:“走的時候咱們都說好了,6點回來你看看錶現在幾點了!”我靜靜地聽着也不說話,因爲本來就是我不對,沒話可說,媽媽說了我一會兒,漸漸地消了氣,語重心長的說:“我也不想說你,但是你說了幾點就要幾點回來,做人要誠實守信,要不沒有人會再相信你了”我羞愧地低下頭對媽媽說:”對不起,媽媽,我下次一定遵守承諾。”媽媽點了點頭說:“這次就原諒你了,下次可不能這樣了!”

這雖然是小事但是誠信對一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不能因爲事小我們就不重視,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良好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上一些不好的習氣逐漸退出我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果再加上良好的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的家訓作文6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家規,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的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爲別人着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去幫助他呢?

媽媽還告訴我,做人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一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裏傳爲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品,但對阿婆做的菜從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孃,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還以爲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裏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數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爲先。

還有我們家一向是玩和學習分開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媽媽嘴中也總是掛着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休息表,週一至週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週六上午才能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纔可以玩一會。到星期天我就上輔導班了。雖然學習的時間很多,但是我可以從中得到很多知識。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孝道。

家訓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家規是勤儉節約。

上學以後,我感覺自從知道了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我無時不刻的在謹記着,約束自己。

我的家訓作文7

每一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母親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小的心,怎麼爲別人着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並且我洗手時,每一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的浪費了很多水。母親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子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國小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父親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夠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

我的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我的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後,我感覺家風、家訓無時無刻不在鞭策着我,使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進取,揚帆遠航。

我的家訓作文8

中國,是我們的大家園。而和爸爸媽媽一起,就組成了一個小家庭。中國有中國的法規,我們的家庭自然也有家風家訓呀!好的家庭必然有好的家風家訓,但好的家風家訓是在與爸爸媽媽的相處中養成的。雖然,爸爸媽媽有時會因爲意見不同而吵架,可他們對我的教育是一致的——誠實!

“做人的基礎就是要講誠信,也就是誠實!如果一個人從小對父母都不誠實的話,長大後到了社會會對他人講誠信嗎?”爸爸媽媽總是這樣對我說。他們讓我對誠實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言不信者,行不果”“小信誠則大信立”成了我的座右銘……

一個週末,媽媽心情好,買了一包辣條,並叮囑我說:“只准吃一條!”“嗯!知道啦!知道啦!”我不耐煩地說。媽媽出去買菜了,爸爸在看電視,辣條在餐廳。我正打着如意算盤:是聽媽媽的話吃一條呢?還是多吃幾條呢?反正就是再多吃一條嘛,應該沒關係的!

於是我忘我地吃着,一根、兩根、三根……不知不覺,我也不知道吃多少了。“算算……嗯……哎呀,算不清啦!”我想着,突然,“咔吱”一聲,門開了,我趕緊擦擦手、擦擦嘴、收收腹。“噠噠噠噠”,媽媽快步走來餐廳:“你吃了幾根呀?”“一根一根啦!那還吃幾根?”我有點心虛地說。“哦!真聽話!”媽媽誇獎道。

深夜,我覺得腹部隱隱作痛,有時還“咕嚕咕嚕”直響。媽媽只好帶我去了醫院,我也向媽媽坦白我吃了不少辣條。檢查一下,得了腸胃炎,我後悔莫及,當初沒有聽媽媽的話。

事後,媽媽對我講了很多道理:“讓你不吃辣條是爲你好!否則肚子就被你這個貪吃的嘴給害了!你這樣就是自欺欺人呀!”

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誠實做人。它讓我知道了:誠實,是立社會之本,一個人擁有了誠實,就擁有了一切財富。人,最初擁有的就是誠實,要看你怎麼“花費”它,最終,如果誠實還在,你內心的靈魂就在!

我的家訓作文9

在中國最典型的家庭就是三代同堂,我家就是這樣的一個普通的家庭,一家5口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我家兩位老人都是犟脾氣的人,雖然爲了某件事能爭得面紅耳赤,但他們對晚輩還是很體貼的。每天大早爲大家準備好飯菜,而且他們分工的很默契。甚至有時爲了給我們換口味,大清早上街去買我們喜歡吃的早點,使我們每天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學習。他們也時常變換着晚飯的花樣,給我們全方位的膳食營養補充。

老人心好脾氣急,作爲小輩自然要多多謙讓,這樣才能家庭和睦溫馨。好在兒子是家裏的紐帶,雖然他給大家制造了許多麻煩,但更多的是給大家帶來了快樂。記得有次兒子凌晨咳嗽得了支氣管炎,天還沒亮我們就急着起牀抱着孩子上醫院看病。我們怕驚醒老人休息,儘量小聲說話、整理衣物,兒子似乎理解了我們的意思,也儘量不咳出聲,我們三人在沒有驚動到老人後,匆匆出了門。在我們給兒子看好急診,配好藥,等護士來掛吊瓶時,天快亮了。兒子這時提醒我說:“媽媽,現在給爺爺、奶奶打個電話吧,他們起牀沒看見我會擔心的。你告訴他們我在看病,讓他們不要着急,我打完吊針就好了。”兒子的提醒讓我和他爸爸感到孩子長大了。我趕忙拿起手機向家裏報個信。爺爺聽到後急脾氣馬上就上來了,一邊在電話裏詢問孩子病情,一邊在電話裏責備我們怎麼孩子又生病了。我知道老人也是擔心孩子,就忙着勸慰,也沒把老人責備的話放心上。兒子聽見電話裏聲音挺響的,就奪過電話說:“爺爺,我們現在在跟病菌作戰鬥,很辛苦的。你要保存實力給我們做營養的早餐的哦,我們回來要補充營養的,這樣我就好得快了。”說着,電話兩頭都樂呵呵得笑了。

這就是我的家雖然普通,但很溫暖。

我的家訓作文10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家中有慈祥的爺爺奶奶,可親可敬的爸爸媽媽。他們總是特別地疼愛我,關心我。小時候的我很調皮,經常惹事,家人總是不厭其煩地教育我,但我每次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沒當一回事。唯獨那一次,我記憶猶新——

那天放學我一回到家就直衝廚房,拿起碗就開吃,絲毫也不記得爺爺平時的教育:要等長輩先動筷,後輩才能動筷。爺爺冷不防的來了句:“你忘記我平時跟你說的話了嗎?碗給我放下!”我的身體一僵,連忙把碗筷放下,怯怯地站了起來,低着頭,小聲地說:“爺爺,對不起我沒等你和奶奶先吃……”到最後我的聲音幾乎沒了。“道歉是你這樣的態度嗎?聲音大點!”爺爺大聲地說。我被爺爺這一聲嚇到了,身體一顫,嗓音提高了:“爺爺對不起!我不應該沒等你和奶奶動碗筷之前就吃了。”“只錯了這一點嗎?”奶奶從陽臺過來對我說。我心虛的點了點頭,又立馬搖了搖頭。“那你說你錯了哪兒?”奶奶似乎看穿了我,又問。爺爺對我的反應很不滿意,說:“看樣子你是不知道了!出去給我站着想通了再回來!”我低着頭走了出去,瞄了一眼地下,呀,竟猜到了自己剛剛掉下的飯粒,頓時恍然大悟。爺爺和奶奶都是農村人,從小吃的本來就不好,有時連三天都吃不到飯,所以非常珍惜糧食,也經常教育我要珍惜糧食,吃飯時要吃乾淨,不允許有剩下的,而我卻吃了一地,想着,想着我非常羞愧,我竟然犯了這一大忌!

從此以後我再也不剩菜剩飯了,能吃多少盛多少,吃的時候也非常仔細,一粒糧食也不浪費。同時,我也把爺爺的教訓當成了我家的家風家訓,把它們謹記心裏,傳承下去。

我的家訓作文11

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我高高興興地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吃晚飯。光頭強的電視快要開始,我把還剩半碗的飯放一邊,說剩下的飯我不吃。爺爺很不高興,說不能浪費糧食,這些飯我是可以吃完的,不能因爲要看電視就剩飯。

爸爸這時候和我講起他小時候的故事。爸爸小時候在隊長大,爺爺上班要按時出門。爸爸就把碗裏剩下的米飯倒到水溝。後來被爺爺發現,爸爸被爺爺狠狠地懲罰。

原來,爺爺小時候,國家比較窮,糧食經常不夠吃,常常吃不飽飯,卻要做很多事情。作文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飽飯,所以爺爺特別珍惜糧食。爺爺說,米飯來之不易,那天看到爸爸浪費糧食就特別生氣。爸爸挨罰後,就記住不能浪費糧食。

爸爸說,現在國家富強,家裏不再擔心吃飽飯的問題,但是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的傳統不能丟。養成良好的習慣,將來對我會很有幫助。

這時候,奶奶說起以前的事,買東西要憑票,買米用糧票,買肉用肉票……逢年過節,更要起個大早,天不亮就要趕到鎮上去排隊,起碼要等四五個小時才能買到定量的菜。特別時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很不愛惜糧食,結果糧食被浪費完後,沒有吃的,大家只能餓肚子,去山上挖樹葉吃。現在想來,真是艱苦啊!

聽着聽着,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平時吃飯還總是挑三揀四。現在想想,爺爺奶奶的童年生活真是令我匪夷所思啊!想到這兒,我看着桌上的飯菜,慚愧地笑笑,然後慢慢地吃起來,恍然間發現原本不愛吃的食物原來也是那麼的可口。

在特別的日子裏憶苦思甜,雖然那個時代的灰暗早已遠去,但我們的光明生活確是要需要我們的“成長”才能一直到永遠!

我的家訓作文12

古語曾經這樣說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可以看出來,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的身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在“孝”和“愛幼”家風的陶冶下,我逐漸健康成長了。

還記得小時候,每次過年都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我們都會聚在老屋團圓。當我看到桌子上那些讓人垂涎三尺的可口食物,口水總是不爭氣的流下來了。雖然如此,我也從來不會伸手去拿起來吃。因爲從小媽媽就告訴我:要尊敬長輩,長輩撫養後輩不容易,要孝順他們,要等他們先吃了之後我們在吃。因此,第一口飯菜一定得家裏最老的長輩先來。這時候,爸爸、媽媽、叔叔、嬸嬸也會把可口的東西夾到長輩的碗裏,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我們漸漸懂得了孝順。古語說過:“百善孝爲先”,晚輩孝敬長輩,常對長輩懷着一顆感恩的鑫。只有這樣,整個家庭纔會和諧相處,積極向上發展。雖然很多年沒有回去和大家族團聚了,但是孝敬長輩的理念卻一直在我的心頭縈繞,時刻不敢忘懷!

不僅要孝敬長輩,我們還要愛幼。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用“孔融讓梨”的故事來教育我,讓我做一個關愛幼小的人。他們告訴我,若是家裏有好吃的或者好玩的東西不要自己獨享,要跟弟弟妹妹分享,讓弟弟妹妹先選用,做一個跟孔融一樣的好孩子。我聽從了爸爸媽媽的話,每次家裏有好東西出現的時候,我總是讓弟弟妹妹先選擇,從來不跟他們爭奪,不跟他們發生矛盾。因此,我們家人總是和諧的相處在一起,幾乎不會發生什麼矛盾,家裏人的臉上總是洋溢的開心的笑容。

有了良好的家風,就會催生出良好的道德;有了良好的道德,人們就會時刻遵守和諧相處;人們和諧相處,整個國家整個社會將會呈現出一片和諧的氣象!可見,良好的家風有着多麼重要的作用呀!良好的家風值得我們傳承下去!

我的家訓作文13

“傳家以孝義爲本,處族以仁讓爲先。”——這是我們裘氏家族的`家訓,也是我們裘氏幾代人的做人原則。

從小,爸爸就叮囑我要牢記並實踐家訓,小時候的我懵懵懂懂,不太理解意思,就沒放在心上。長大後我才真正明白這條家訓的含義。知道了有孝義,會忍讓是作爲裘氏家族的人必須時時刻刻銘記於心的。因此,我開始了長久的實踐。

在家裏,對待父母要做到一個字——“孝”。每當品嚐完熱氣騰騰的佳餚,我便從品嚐師化身爲洗碗工,幫着媽媽將一個個瓷碗、瓷盤洗的一塵不染;每當每週一次的大掃除來臨之時,我便會扛起拖把、掃把將家裏的角角落落打掃的顆粒不沾,把地拖得亮如一面明鏡,可以照出若隱若現的人影;每當爸爸媽媽疲憊不堪時,我便爲他們端上一杯“解憂茶”,給他們捶捶背,將他們一天的疲勞和憂愁消除。

記得有一天,我和一位好朋友因爲一件小事拌嘴吵架了。朋友之間和和睦睦倒還好,一吵起架來可不得了。我們像是欠了對方錢似的,都不停地躲着對方,好幾天沒在一塊兒玩。我悶悶不樂地趴在書桌上發呆,無意中瞟見了掛在牀頭的裘氏家訓。傳家以孝“義”爲本呢!如果我一直因爲一件小事同朋友鬧僵的話,就太不值得了!第二天在教室裏,又傳出了我和她嬉戲的歡笑聲……

做到了“孝”“義”兩個字,“仁讓”自然也必不可少了。

有一次,正在收作業本的我猛地感到腳有一陣痠痛,就像有顆石頭從高空墜落下來,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我腳上,那疼痛讓人無法形容,我可憐地望着泛紅的腳背,擡頭尋找那個踩我腳的人,但他竟然一句話也沒說,若無其事地走了。我正想對他破口大罵,將他帶去辦公室“喝咖啡”。可又想了想,也許他不是故意的,只是不小心踩到我又沒發覺罷了,就不要這麼斤斤計較了,做人應學會“仁讓”,於是,我收起了自己的憤怒。

“傳家以孝義爲本,族以仁讓爲先。”這句裘式家訓永遠迴盪在我腦海裏。

我的家訓作文14

我的家地處沂蒙山區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在中國地圖上即使用放大鏡也找不到村莊的名字,可家裏依然充滿着濃濃的歡樂,院子裏時常飄蕩着歡樂的笑聲。

我家的勤儉之風。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須大?在農村,我家的房子簡陋,居住面積小,可我們一家人整理得井井有條。看,牆壁總是一塵不染,坐了二十多年的沙發雖破舊可很整潔,回到家裏誰都願意坐,彷彿是“親密朋友”。

我家的智慧之風。手機是眼下家庭中管理孩子最棘手的問題,而在我們家卻成了智慧之風的源動力,我們在手機上下載了“成語瘋玩猜”,閒暇之時我們一同過關猜成語。如“鬧”字爲門庭若市,“出”字爲山外有山,“櫃——渠”爲水到渠成,“難難”爲左右爲難,“離了四次婚而成家”爲前功盡棄……看了這些你是不是也覺得很好玩。但要好好把握時間,適可而止,張弛有度。

我家的感恩之風也是名不虛傳的。大到在外面左鄰右舍家的婚喪嫁娶,我們是毫不吝嗇的義務幫工,有的遇到困難時,我們還捐款捐物,小到在家裏給父母洗衣洗腳,每到冬天,媽媽早上總是給爺爺奶奶點好取暖爐,晚上裝好暖水袋,細心的媽媽還總是把暖水袋用柔軟的布包裹起來放進奶奶的被窩。

我家的和諧之風也夠柔和的,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味道。孩子每天必說的三句話:“爸爸、媽媽好”、“爸爸、媽媽再見”、“爸爸、媽媽晚安”。看似簡單的問候,要做到持之以恆也不簡單,可在我家依然保持着,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有時有了一點小的爭執,弱方總是急中生智,問一問:“我們還是兄弟嗎?”繼而雙方相視一笑,齊喊:“奔跑吧,兄弟!”一切和好如初。

東西南北中,有風在家中。我的家裏有各式各樣的風:勤儉、幽默、樂觀、感恩……有了它們我的家才更和諧、更美麗,更幸福!

風和日麗,家和萬事興!讓家“風”來的更猛烈些吧!

我的家訓作文15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每個人的心中。在中國,我們每個家庭,都有着承載下來的良好家訓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體現了良好的家風、家訓對人們的影響。好的家訓家風不僅傳承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人民優良的民族之風,更是社會良好風尚健康發展,社會文明程度進步的前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剛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張潔白的紙張,要塗成什麼樣的圖案是由父母教育孩子決定的。小時候,媽媽就經常用家族的家訓家風教育我,她的教誨時常在我腦海中呈現。印象最深的事莫過於有一次我的同桌給了我兩包彩紙,我本想還給她的,可是那會兒放學她已經走了。我心神不寧的回到了家,寫完作業後,就把彩紙都放到了書桌裏。躺在牀上,自己都還在想着,彩紙既然是我同桌給的,我就都用了,不再還給她了。

早上,媽媽給我收拾書桌的時候發現了兩包彩紙,拿在手裏叫我起牀。我看着媽媽,偷偷看着媽媽發現她並沒有生氣,而是很溫柔的對我說:“這是從那兒來的?”我低着頭忸怩地說:“我的同桌給我的”。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意思是告訴我們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東西,從小要養成自食其力,需要什麼了告訴媽媽,你還小,不能養成這樣的壞習慣,以後不許這樣,到學校了把彩紙還給你的同學。”當時的我對那句“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似懂非懂,但是我卻牢牢記住了這是我們家族傳承下來的家風家訓,並且在我心裏深深的紮下了根。

“無功不受祿,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這就是我的家訓家風,我的父母一直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我,這樣的家訓家風充滿了智慧、溫暖和愛,我有信心在我們這一代將這些好的家訓家風傳承下去,形成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