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吃湯圓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吃湯圓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3篇)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1

“元宵”作爲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衆人不知此爲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爲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爲信。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爲“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爲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元宵節吃湯圓,其風俗大行於宋代。宋人周必大的《平園續稿》中有“元宵煮浮元子,前輩似未曾賦此”之說。後來,元宵又稱爲“湯元”。清代李調元的詩句“風雨夜祭人散盡,孤燈又喚賣湯元”即是指此。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竊取了大總統的職位,他忌諱諧音“袁消”的“元宵”,於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將元宵改爲“湯圓”。這種小吃的名稱,幾經變易,才被固定下來。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爲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糉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2

元宵節最有意境的就是那一個個白胖胖,圓溜溜的小湯圓了,咬上一口就會留下滿嘴的香甜可口……

元宵節吃湯圓還有一則傳說故事呢: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個冬天,連續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漢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地正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有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城裏欣起了很大的一場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燬長安的密使,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起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爲元宵做的湯圓最好吃,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不過,不管它的由來是怎麼多彩多姿,好吃纔是硬道理,哈哈……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3

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吃湯圓,那是最好不過的了!像前幾年一樣,剛過完新年的一番新潮,街邊的幾個大紅燈籠還在閃爍着,可以看出新年前期的輝煌。這時候街邊的燈籠又要開始輝煌起來,孩子們紛紛出街,迎着即將開始的趕集;大人們急急忙忙的購置着食品,但是在這天最美味的便是湯圓了。許多孩子拉着大人的手,便往小超市裏面衝。

我跟弟弟也一樣,不過沒有那麼急,畢竟家裏面還有一大堆的餃子。來到超市,超市裏冰箱多搬出來了幾臺,向冰箱裏望去,冰箱裏不再是夏日炎炎中所需要的冰糕啦,而是那圓滾滾、胖嘟嘟、白晶晶的小湯圓。現在經過加工,他們有了更多的味道:之前的芝麻味和花生味,後來又加入了草莓味、菠蘿味、橘子味,而現在人們喜歡的口味越來越多,什麼榴蓮味兒,臭豆腐味,那些奇奇怪怪的湯圓都擺在冰箱裏,看得你眼花繚亂。而這時候我和弟弟早已口水直流三千尺了,一看到藍莓味的湯圓便待在那裏走不動,似乎魂已經被勾走了似的。平日裏媽媽一喊一聲便會聽話地執行命令的弟弟,這回竟然也像我一樣呆在那裏,期待着媽媽給我們買一個藍莓味的湯圓。媽媽見我們那麼饞嘴,便無可奈何的給我們買了三種味道的湯圓。一個藍莓味,一個芝麻味,還有一個爸爸最喜歡的花生味。

回到家我和弟弟趕緊獻殷勤,又是接水又是燒水的,忙了一陣子,媽媽終於把湯圓放到滾燙的水中,白白的湯圓,這時脫去了那雪白的衣裳變得晶瑩剔透。在水裏面翻滾了好一陣子,他們全都像害了羞似的,露出了自己肚子裏的餡兒。芝麻味露出的是黑色線,像珍珠一樣。藍莓味露出的是藍色的餡像一塊塊寶石。花生味的餡是黃色的,像極了路邊的小石子兒。他們隨着水不斷的翻涌跳起來又陷下去,然後在水中打滾,像極了活潑的小孩子。當媽媽把水停了之後,水面平靜了,而他們便只能個個浮着小腦袋在水上面飄動。

這時便會有一個大漏勺子,把它們舀起來放到碗裏,再加點水。但是這時候總會有那麼一兩個淘氣的小湯圓,不服氣非要碰一碰那勺子的邊,便會把自己碰破露了餡兒,這時水裏就變了顏色,我們的湯也變成了七彩的樣子,看起來美極了。這時候我們便會故意拿着筷子把它們一個個地戳破,他們在那個突破的洞口裏冒着自己的餡兒,大豆般的餡兒從洞口裏冒出來,我們在拿勺子把它舀起來一吸,味道好極啦!這時若是爺爺奶奶在旁邊,我們便會給他們再來上一口,他們都喜歡吃芝麻花生餡兒的,這時我們便可以霸佔自己的藍莓味兒了。

湯圓他圓圓的,寓意着團團圓圓,在這一天裏家家共團圓,就像中秋節一樣。我喜歡元宵節,不單單只是因爲他元宵好吃並且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可以和自己的親戚們相互噓寒問暖,吃着元宵望着窗外的月亮,同家人們一起聊天,這便是元宵節的快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