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十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600字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十篇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

星期日下午,回到家裏,飯已經煮好了。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就打開電視。我拿起遙控器,剛想調到動畫片,我我的爸爸一把搶過遙控器,說:“兒子,你都五年級了,不要老是看那些打打殺殺的動畫片了,看點有意義的吧!”我極不情願地說:“好吧!”。原來,我的爸爸要看賽龍舟呀!

只見那些龍舟像一條條龍飛鳳舞的神龍在江中游。比賽規則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

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龍船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分別有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真是壯觀啊!

每艘龍船船長大約爲20—30米,船上約30名水手。都是些身強體壯、力大如牛的人,他們一起划槳,同心協力、不言不語、竭盡全力的在奮勇前行!只見你追我趕,此起彼伏,真是競爭激烈、扣人心絃啊!各隊的拉拉隊,也在臺下較起勁來,加油聲連綿不斷,有人還打起響指呢!我暗暗的向那些賽龍舟的人舉起大拇指,心想:“你們真棒!”

最終紅色的龍船在衝刺階段終於奪取了冠軍。太好了!真是如我所願,“紅龍”我真爲你們感到驕傲。我也情不自禁在心裏鼓勵哪些失敗的人:“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從哪裏跌倒,就要從哪裏爬起,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贏,我爲你們鼓氣、加油!”

看完比賽,我上網瞭解了關於“賽龍舟”的傳統文化:

原來,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2

我一年裏最喜歡過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等,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等。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着什麼。過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着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糉子。這時,我纔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看着煮的綠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糉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來,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糉子就沒了影。

到了晚上,我們到爺爺家一起過端午。飯菜上完了,爺爺從櫃子裏拿出一瓶像是藥酒的什麼東西,還要我們每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麼呀?”爺爺笑着說:“這是雄黃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過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心裏想着:“這樣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麼。”

吃完飯,我們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龍舟。來到大明湖,發現有許多人在湖邊等着看龍舟比賽呢。我們找了一塊“絕佳”的觀看場地,來觀看龍舟賽。只見參賽的龍舟一字排開,龍舟大約10米長,半米寬。龍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戰術配合,有的在做熱身。岸上的觀衆都爲哪條龍舟能奪冠猜測着。我看中了一條綠色的龍舟,這條龍舟上的人都很健壯,熱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賽就要開始了。站在船上的發令員一聲槍響,幾十條龍舟像蛟龍一樣,在水中穿行着。那條綠色的龍舟處於第五名,船上的擊鼓手奮力地吶喊着,激勵船員們奮力前行。我也吶喊着,用全部的熱情我支持的龍舟加油。觀衆們也都緊握雙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龍舟奪冠。我吶喊着,爲那條綠色龍舟加油。船員們彷彿聽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奮力地划着。只見綠色龍舟超越了另外兩支龍舟成爲了第三,這時,他們又超越了一條龍舟。我更加賣力的吶喊,希望他們能奪冠。綠色的龍舟已經於第一名齊頭並進了,這時距離終點還有50米,船員們奮力地劃,終於取得了第一名,這時綠色龍舟已經衝過了重點。“14號龍舟是冠軍”隨着裁判員的宣佈,全岸觀衆沸騰了。我也爲綠色龍舟的好表現歡呼。頓時,大明湖成了歡樂的海洋。

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大明湖,端午節雖然過去了,但它留給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3

端午節裏有糉子的香味,所以,我喜歡過端午節。

今年的端午節,讓我長了不少知識。媽媽笑着說:“孩子,你知道端午的由來嗎?”我搖搖頭。媽媽說:“相傳是古時候的楚國人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便划船去救他,可沒有追到。現在的端午節就是爲了紀念、緬懷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我點點頭,恍然大悟。媽媽接着說:“端午節有許多活動。賽龍舟、吃糉子、懸艾草……今天我們包糉子,你也來參加一下吧!”我頭點得像搗蒜,迫不及待地跟着媽媽來到了廚房。

廚房的竈臺上放着一盆糉葉,有蘆葦葉,也有竹葉。竹葉又細又長,蘆葦葉稍寬。新鮮的葉子是翠綠色的,煮後的葉子則是軍綠色的,綠中帶着暗黃。糯米也是上好的,潔白晶瑩。爸爸把它們洗淨後,放在水裏浸泡。外婆又弄來了一些紅棗,故作神祕地說:“棗糉,它的諧音是 ‘早中’。所以,讀書人家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喲!”我情不自禁地說:“中國語言真是神奇呀!”

包糉子,這可不是每個人都會的,要有一雙靈巧的手。我看着媽媽包,只見她左折右疊,然後用線纏繞,一個精緻的糉子就包好了。到我了,我手拿糉葉,捲成一個喇叭形,再往裏加上糯米和紅棗。可一會兒,米就漏了出來,我慌忙用手捂住,全家人看着我這副笨手笨腳的樣子都鬨堂大笑起來。外婆走過來手把手地教我,終於在外婆的幫助下,一個糉子包好了。因爲線捆得太多了,媽媽打趣地說:“糉子有什麼罪,你把它五花大綁?”全家人又大笑起來。端午節裏的快樂就在這笑聲中蔓延開來。

糉子包好了,外婆把它們放進鍋裏,用小火慢煮。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我問媽媽:“什麼時候才能吃呀?黃花菜都涼了!”媽媽說:“可不能心急喲!”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糉子終於煮好了。爸爸揭開鍋,一股香氣隨着熱氣瀰漫在整個家中。

我剝開一層層糉葉,蘸了些白糖,咬一口,糉葉的清香和甜味令我滿嘴生津。它就像一股泉水慢慢流在我的心裏,這是糉子的味道,端午的味道,家的味道。

端午節,不僅有着糉子的香味,還讓我瞭解了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4

自從端午節那天從姥姥家回來之後,我的嘴角一直含着一縷笑意。媽媽問我在笑什麼,我在笑什麼呢?這得從端午節那天的經歷說起。

端午節那天在媽媽的軟磨硬泡下,我拉着臉去了姥姥家。姥姥家在一個小山村,以前我最討厭去那兒了,因爲通往村子的是一條黃土路,機車加速行駛過去,鋪天蓋地的黃土落滿頭髮,運氣不好還吃一嘴的灰塵。下雨天泥濘得更不用說。進村之後老頭老太太提個小板凳坐在一起磕牙(聊天)。大小夥坐在一起打牌、玩麻將。整個村子給人的感覺是貧窮、懶惰、閒散。而端午節那天尤其如此。這種想法在我的腦海根深蒂固。下車來到村口後,我已經用頭巾把頭髮包好,做足準備等待黃土的襲擊。

哪想迎面看到的是一條寬闊的瀝青馬路。馬路兩旁矗立着一座座造型別致的路燈,如同婉約的小姑娘般迎接客人的到來。我揉揉眼睛疑似還在夢中。媽媽但笑不語把我拉進村。進村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經新農村改造建設的磚瓦房,硃紅色的琉璃瓦在太陽照耀下閃爍着令人心醉的光輝。村東頭有一個小型廣場,由國家捐贈的一些體育器材在這裏紮根。豁着牙齒、穿着開襠褲的小孩子在家人的陪同下快樂的盪鞦韆。一羣白髮的老人手裏拿着扇子一招一式的在打太極。一種陽光、健康、欣欣向榮的氣息撲面而來。

突然聽到有人在叫我,回頭一看是我表弟。他一邊招呼我一邊說:“姐,你不是喜歡看書麼?走,我帶你去個好地方。”跟着表弟來到一處寬敞明亮的庭院,院子的門上寫着“綠色書屋”,走進去看到有小朋友看的故事書,有教農民養殖、種植的科技類書。一張張面孔閃爍着智慧的光芒。經表弟介紹才知道,原來這書屋是國家建設新農村的一項計劃,每個村莊都有這樣的一個書屋。

到姥姥家門口,只見姥姥拄着柺杖,手裏拿着綠本子。我問姥姥幹嘛去,姥姥說這兩天腿疼病又犯了,去診所領藥。我趕忙扶着姥姥一同去。這個不說我也知道,是惠及中國所有農村的醫保帶來的。

最後在姥姥家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回到家後我想,一個小山村的面貌、人民的生活水平何嘗不是折射了整個中國逐漸富強、蒸蒸日上的色彩。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改善、保障民生。在此希望大中國的明天更美好。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5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是,一年一度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母親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歡蹦亂跳。因爲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習俗是相同。端午節來源是由於千百年來,屈原愛國精神與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從此把端午節龍舟競賽與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爲中華民族傳統節日。

非常多人有個疑問: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爲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閒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說屈原壞話,慢慢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國救民志向,富國強民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着傷心詩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什麼痕跡。大夥非常傷心,把竹筒子裏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裏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了,後來他們把盛着米飯竹筒子改爲糉子,劃小船改爲賽龍船。

關於端午節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與《端午歷史教育》列舉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愛國精神與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龍舟競渡與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啊!端午節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美、喜歡端午節熱鬧、喜歡端午節糉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嗎?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本來想去看划龍舟比賽的,卻意外地穿越了!一眨眼的功夫,我就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找一個人一問,原來我來到了公元前278年。我才意識到,我已經像電視劇一樣穿越了。難怪身邊的人穿得都和古代一樣,房子也是茅草做的。

這時我看見很多人拿着許多糉子和雞蛋,紛紛向一個地方走去。出於好奇心,我也跟着他們一起走。不久,他們停了下來,來到了一條江邊。江邊有個牌子——汩羅江。我一看:這不是屈原投河自盡的那條江嗎?就在我疑惑的時候,那些人,把籃子裏的糉子和雞蛋都投入了水中。他們奇怪的做法讓我感到不解。怎麼能這樣浪費食物呢?不吃可以給我啊。爲了尋找答案。我隨便找了一個人,便問:“你們爲什麼要把這些食物扔進這條江裏去呢?”

那個人很無奈地說:“這是用來保護屈原大夫的屍體的。看你還小,可能不知道。我來告訴你吧。”那人喝了口水接着說:“幾十年前,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大夫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了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但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屈原大夫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非常悲傷,仰天長嘆一聲後,就投入了這個汩羅江。我們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還拿來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免這些魚蝦吃掉屈原大夫的屍體。”

“哦,原來是這樣,謝謝你了。”我謝了那個人便離開了。走着走着,我感覺身體越來越輕。隨後竟然消失了……

早晨的陽光從窗戶中擠進來。我眯了眯眼,原來我是在做夢。這讓我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讓我印象深刻。讓我明白:從今,我要做一個和屈原一樣偉大的愛國的人!

七年級:xx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7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家裏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爲保姆的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癡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我的手,和藹地笑。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溼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溼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隻冒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說,這些用荷葉包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糉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裏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划龍舟時吃糉子。我似懂非懂地捧這噴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溫馨。

婆婆在我上國小以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去探望她時帶回幾隻糉子,來重溫舊日的快樂與節日的喜悅。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的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註冊了,家鄉的的河髒得不能再划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註冊了,我們還能吃糉子;這條髒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在水上划龍舟;但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再牽婆婆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但我更懷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8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每當端午節來領之際,孩子們活蹦亂跳的盼望吃到香甜可口的糉子,大人們也開始忙乎着準備包糉子的佐料。

要說農村人過去吃糉子,那纔有趣。因爲絕大多數人不會包糉子的緣故,也是由於好多人捨不得買包糉子的糉葉,所以有的人想吃糉子,就在鍋上放上鍋屜,鋪上籠布,然後撒一層金黃色的大軟米,撒一層洗乾淨的棗;有的爲了簡單,就把大軟米和棗放在一個小盆子裏,用快火蒸熟,涼冷以後,美餐一頓;有的人買來了糉葉,但是不會包,又不好意思請人,所以他們就鋪一層糉葉,然後一層大軟米,一層棗的蒸熟,然後挖在一個小盆子裏,晾冷美餐一頓。

在過去的時光裏,由於人們吃的`少的緣故吧!會包糉子的人少之又少,自我記事以來,只要是村裏人包糉子,經常叫我的媽媽去包糉子;到了我十五六歲的一個端午節,媽媽在家裏包糉子,我們姐妹幾個早已在山上砍一些簍草,回家以後,把植物的莖餵了羊,葉子留下,在媽媽包糉子的不遠處放一些土和一些小石子,代表米和棗,媽媽的手動一下,我們姐妹們跟着媽媽動一下;三番五次的重複,終於我的第一個成功了,但是姐姐妹妹怎麼也弄不成功,後來她倆索性放棄了,再也不學了。從此以後,我學會了包糉子,有時我還指點媽媽。自從我學會包糉子,也重複了媽媽跑遍全村包糉子。每到端午節來臨,我可是忙人了,東家門裏進,西家門裏出的忙乎着。

而今人們都吃的是軟大米糉子,就是從農村拿來一些大軟米,人們也會如獲珍寶,捨不得多攪如,攪一小部分,偶爾在糉子中撒幾粒金黃色的大軟米,也是一種稀罕。

回憶中的包糉子很有趣;回憶中的往年吃糉子時,老家等待捎回的糉子香味飄溢兩邊,而今只有爸爸一個人吃到我親手包的糉子,卻快樂不起來了。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9

端午節,一個特別的節日,吃糉子,踏青,賽龍舟,掛燈籠,戴綵線……美妙吧?今年的端午節就要到了,我們去哪兒呢?我們幹什麼呢?有沒有好玩的驚喜呢?終於,老爸、老媽告訴我,去松花江畔看賽龍舟,還準備叫上好朋友朱星宇,耶耶,老爸、老媽萬歲!

我們生怕江邊人多沒有地方坐,一大早,也就5點鐘吧,就冒着涼涼的晨風出發了。哎,我們還是去晚了一點點,松花江邊已經人山人海,一條長長的人牆堵在我們眼前,啥也看不着了。我們走呀走呀,找呀找呀,走了很久,找了好久,老爸跟人說了很多感謝話,才終於在人海中擠了一個地方,讓我和好朋友朱星宇坐下。

哈哈,這裏真是熱鬧啊!兩架直升機,驕傲地揮着翅膀,沿着松花江在天上轟隆隆地飛過來飛過去,活像兩隻大大的蜻蜓;美麗的江鷗,在寬闊的松花江上,一會兒飛起來,一會兒落下去,好像在向人們宣告,這是它們的地盤,不許來佔領;一條條的三角帆船在江面快速滑過,一艘艘摩托快艇在表演水上舞蹈,它們又轉圈又蹦跳的,激起浪花朵朵,真是太酷了……

賽龍舟快開始了,快活的江水已經做好了準備,它們讓龍舟騎在自己的背上來進行比賽。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一陣陣鼓聲響起,果然是賽龍舟開始了,隨着鼓聲,“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三條長長的龍舟,滿滿的一排排賽手,他們穿着紅紅的綵衣,一彎腰一彎腰,整齊用力地划着大槳,龍舟在水上像一條條機靈的海豚在穿梭,像一條條飛起來的飛魚,呼呼向前、向前,岸上的人們飛舞着節日彩旗,大聲呼喊着“加油、加油、加油、加油”,三條龍舟從江上游了出發,飛快地從眼前衝了過去,幾條江船擋住了,看不見了,讓它們爭奪冠軍去吧,這是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一會兒就賽完了,結束了!哎,龍舟太少了。

“走吧,我們去坐江船,上太陽島!”老爸說。於是,我們乘坐江船到江對面,再坐旅遊觀光車,四處遊玩,哈哈,我們還去江裏游泳了呢!

豐富的端午節過去了!我去姥姥家吃着豐盛的美味,感覺沒有一點興趣!只盼望明年的端午節快快到來!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0

端一盤糉子,呈一枝艾葉,與你一起過——端午。

自多了端午節假日,端午的“節”氣立時濃了起來。這也讓現時代的人們,體味到了舊時中國的傳統意味。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在中國,流傳至今的節日“四大名旦”,當屬春節、中秋、清明和端午。而這四者中,端午名氣相對最小,但它又是內容最爲豐富的一個。自然,它的“中國味”也是最濃的。端午的習俗來源,最廣的說法當屬屈原投江忌日。人們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在這一日,划龍舟,包糉子……而從歷史淵源上講,正是紀念屈原這一點,讓端午變得豐富和更有價值。

農曆五月五,本不是一個“好日子”。在國人的傳統上,5月及5日,屬“惡”月與“惡”日。因此,5月5日之端午,辟邪驅惡,成爲端午的重要內容。

爲什麼選擇5月5日作爲“端午”?在時間上,5月初,正是“五毒”從冬日復甦,開始活躍,容易對人造成傷害的時節;而5月,則是氣候多變,各種瘟疫最爲流行的季節。這也是認爲5月是“惡”月的一個原因吧。

是日,家家門前掛上菖蒲、艾草;孩子的額上,用雄黃畫一個“王”字或一個點;或在孩子的手上,圈一個五色線。這都是在辟邪驅惡呢。

大約在50年前,如此習俗,無論是窮人還是富家,都會這樣做。後來,明顯少了許多。近些年,雖然傳統越來越有迴歸的意思。但人們,大概很少想起要靠這些方式驅毒。它只是一個象徵,是人們寄託美好的願望的方式。

端午,最是憶江南。採一把蘆葉,以長江的江草作線,嚴嚴地裹實糉米;深夜了,母親升一臺竈,火融融的;第二天清晨,孩兒醒來,整個屋充盈着蘆葉的清香;鏡前的自己已是一隻虎——額上有一隻大“王”;門前掛着長長的菖蒲、艾草,手腕繞一串五色彩線。而這個時節,正是啖黃魚的好時機,再窮的人家,也會買一條兩斤左右的大黃魚。可惜,這樣的大黃魚,在市面上,已經有20年不可見了……

畢竟,那一代人還有端午之“憶”。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爲,中國的許多傳統,包括傳統節日與習俗,不能丟。那是滲入中國人骨髓的根。

就讓我們以這樣的心境,度我們的端午。而這枝艾葉,算是百度人寄予各位的小小心願:甲型H1N1流感來了,艾葉會給所有華人辟邪消災。祝大家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