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端午節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端午節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端午節的作文

高中生端午節的作文1

對於端午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端午節其實是爲了紀念一位非常偉大的人——愛國詩人屈原。那是,屈原被敵人抓去做俘虜,於是選擇了跳河自盡。以後,人們爲了不讓河中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朝江中扔食物給魚蝦們吃,之後便有了糉子。說到糉子,我便記起了去年的端午節——

那是一個晴朗的天,藍藍的天上只飄着幾片薄薄的雲,太陽照得到處都是暖洋洋的,不時刮過一股小風,給人們又添加了幾分清涼。在這麼好的天氣當然也會有好的心情,但是我那愉悅的心情並不只是因爲天氣好,還因爲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這個節日裏人們一大早就準備好端午節必備的東西——糉子。在外面,人們一般都是在外面買,但是這次我回了老家,老家就不一樣了,家裏的'老人早早的就準備好包糉子的材料,糉葉,繩子,糯米。一切準備就緒後,大家就開始包糉子了。

首先拿起一片糉葉,把其中一頭捲成一個漏斗狀,往裏面放一些糯米,然後在想一個方向包糉葉,把最後一點小尖包進糉葉裏,最後用繩子包一下,一個胖鼓鼓但有棱有角的糉子就做好了。看到這裏,我手也開始癢癢了,迫不及待的拿起一片糉葉就開始包起來。我一步步仔細地做着,學的有模有樣的。只差最後一步了,我拿起一根繩子把糉子綁了起來。終於大功告成了,看着我的作品,心裏美滋滋的,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隨着時間的推移,糉子也越來越多了,最後就差把糉子煮熟了。

大家都陸續醒了過來,糉子也下鍋了,一股濃濃的糉香味飄在空氣中,吸入的空氣滿滿的都是糉香。我們幾個小孩子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還不等糉子煮熟出鍋,我們就圍住那個鍋,圍成了一個圈。過了一會兒,糉子要出鍋了,大人們要我們往後退了幾步就開始拿糉子。一揭開鍋蓋,鍋裏熱氣直冒。一股股白氣升到空中,一會兒就消失不見了。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那股糉香,濃濃棕香直往我鼻子裏鑽,讓我更加的迫不及待。等着等着,終於等到了。

桌子上有四五個碗裏都裝着糉子,那一個個糉子真是誘人啊!胖鼓鼓的,還散發着濃濃的香味。還有幾碗小菜放在旁邊,都很爽口。大家都圍着這個大圓桌,有的站着,有的坐着。看着人都齊了,就開動了。我手疾眼快挑了一個大的遞給奶奶,因爲這些糉子大部分是奶奶包的。然後又遞給了爺爺、姨奶奶、舅爺爺……最後我纔拿起一個開始吃。我先解開繩子,在慢慢的剝開糉葉,對着那香噴噴的、軟軟的糉子咬了一口,嗯!真的好好吃啊!那濃濃的糉香一直留在我的脣齒之中,難以忘懷。最後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這次早餐。

讓那濃濃的糉香永遠飄在端午節吧!

高中生端午節的作文2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衆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糉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現在國家已將端午調整爲國家法定節假日,這樣有利於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因爲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歷史背景,是中華民族出色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將這些傳統節日增設爲國家法定節假日,有利於弘揚和傳承我國出色傳統文化,發掘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擴大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增強全世界華人的凝聚力;有利於人民羣衆開展各種與節日主題內容相符的活動,如清明節掃墓、祭祀祖先,端午節的賽龍舟、嘗糉子,中秋節人相聚、賞明月、品月餅等。

希望大家也能牢記傳統節日,勿忘中國傳統文化,讓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得到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