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指導才能讓學生的作文寫得好

在教學中與大家交流時發現,許多同行認爲作文難教,學生認爲作文難寫,家長認爲作文難輔導。的確,在國小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大難題。許多學生拿到作文題,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經歷、切身的感受,而是作文選。他們在記憶中搜索曾經看過的類似文章,搜索人家安排的故事情節。翻開學生的作文,我們經常看到的是空話、套話,語言匱乏,內容乾癟……這讓我們許多教師感到疑惑:在作文教學中怎樣指導才能讓學生的作文有話可寫呢?

怎樣指導才能讓學生的作文寫得好

一、創設氛圍 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主要條件。”因此,教師要想克服學生對作文怕寫、厭寫的畏難情緒,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就必須創設一個民主、和諧、愉悅的寫作心理環境。如寫關於“愛”的主題作文,就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裁進行創作。還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以小組爲單位開展集體創作。在班級裏可利用“每週一文”,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真誠交流,促進溝通,融洽情感。除此,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趣味因子,誘發學生的寫作動機。一方面,在平時我有目的地收集課本上有關作家、詩人的生活經歷、寫作成就的故事、特寫和日記,向學生介紹並讓學生聯繫作家、詩人的成才道路,學習名人精神,激發寫作熱情。如講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名句,我就適時穿插了詩人數次錘鍊“綠”字的故事。另一方面,依據教材中給出的環境、情節、人物,有時配上樂曲,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故事續尾、詩歌改寫、切換角色等富有個性新意的作文創作。如讀了《小木偶的故事》後寫《小木偶的故事續集》,讀了《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寫《臺灣青年回祖國》。教完《狐狸和烏鴉》一課後,寫寫烏鴉的肉被狐狸騙走後會怎麼樣。

二、探究根源,讓學生學會觀察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生活中處處存在動人之處”。國小生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內心應該充滿童真童趣,爲何我們的學生沒有感受到童年的樂趣,沒有“我手寫我心“的慾望呢?究其原因就是學生不會發現和觀察。對學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學生身邊。我們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常做一個“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細心觀察,善於發現,學會思考。

有位學生看了同學寫的《美麗的白蓮公園》,覺得語言優美,簡直就像是把公園畫下來了一樣。而他自己也是白蓮公園的常客,卻只認爲公園只有樹和花,沒啥好寫的。其實這篇系做的成功就在於小作者善於觀察,抓住了公園夜景燈多,造型奇特的特點,所以讓人感覺身臨其境。另一位學生看到同學寫的作文《我當媽媽的小老師》,說“我也教過媽媽寫字,我怎麼沒想到把這件事寫下來呢?”還有一位學生看了同學寫的《沒有你的日子》(寫的是停電帶來的不便)後,說:“我也經歷過停電這樣的事,爲什麼就沒能把它寫下來呢?”可見寫作素材是很多的,我們要讓學生去更多的感受生活,善於發現和捕捉生活中的寫作素材,積累生活感受。本學期學前教育課上,我要求學生課間注意留心新學期學校裏、班級裏、同學中的新氣象,新變化,待第一堂作文課時,我佈置學生寫寫感受,結果學生寫出了新的學期校園裏所發生的一切變化,避免了文章的言之無物,而且培養了學生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美、捕捉美、記錄美的能力。

三、注重閱讀,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

俗話說:“三分作文,七分閱讀。”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語文教學大綱強調“作文要與閱讀教學緊密配合。”所以,在教學中要牢固樹立閱讀爲寫作服務的思想,在平時把閱讀教學始終貫穿於作文教學之中。無論是低年級的用詞說話,看圖說話,還是中高年級的讀段、寫段和寫一篇完整的作文,這一系列的作文訓練,都要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把閱讀中的作文知識有效合理的切入,通過導讀,課例,讀寫例話,基礎訓練這一個個訓練環節,來豐富學生的作文知識。如在教學《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就要讓學生體會人物內心活動和表現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

另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還要多開展讀書活動,學寫讀書筆記。通過開展讀書活動,注重把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讀書與作文相結合。在課內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在課外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讀書知識進行廣泛的閱讀,鼓勵學生把課外讀物中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記錄下來,模仿習作,豐富學生的寫作知識。通過讀書活動得到的學習效果:(1)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語言材料和作文素材,語言材料和作文素材一是來源於生活,二是來源於閱讀。二者缺

一不可;(2)積累思維材料。學生在讀書中,憑藉閱讀材料,精心思維,思維水平和認識水平不斷提高;(3)積累寫作知識,如:文章條理清晰、主次、詳略、開頭結尾、過渡等。閱讀是輸入,從語言文字入手,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學習表達的方法。作文是輸出,要運用所學的方法用語言表達,抓住語言這個共同點豐富學生的作文知識,培養作文能力。

四、加強訓練 培養學生習作能力

國小作文訓練的實質就是培養學生認識能力,提高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水平,培養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傳統的程序化、封閉式、單一性的作文訓練方法,很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爲此,我們應在如下幾方面進行改革實踐。

變單純的語言表達訓練爲觀察、思維訓練並重的同步訓練。一方面要利用思維活動選擇作文材料,另一方面要利用思維活動來組織材料,這樣才能做到文能達意,富有文飾,作文顯得有條理。例如,我在教學生寫《我最喜歡的活動》時,就精心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學生展開思維活動:學校組織過什麼活動呢?你最喜歡哪一項?爲什麼?結果學生思維活躍,火花四射,他們覺得寫作文不再是件“苦差事”,有東西好寫,而且值得寫,也知道怎樣來寫。

變訓練量。在落實當前“減負”的大前提下,在嚴格執行教學計劃的同時,適當加大國小生的習作訓練量很有必要。當我發現不少學生喜歡養花種樹、飼養一些小動物時,在作文訓練中我就因勢利導,指導學生寫一些觀察日記,把他們養花種樹以及和小動物友好相處的點滴體會用自己手中的筆記錄下來。根據特定環境,我讓學生及時寫寫隨筆,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加任何指導和約束,結果寫出的“放膽文”別具一格,真實生動。目前,每週一練已成爲學生喜愛的練筆形式,不少學生還養成了每天回家寫日記的好習慣。

變教學手段。隨着學校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將現代化教學手段恰當地運用於作文訓練,既可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又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例如用多媒體教學投影圖片、漫畫,讓學生觀察,可寫說明文字;組織學生觀看宣傳片,看電影《長征》,可寫觀後感、影評;一邊放事先錄製好的樂曲,一邊看投影圖片,可讓學生即興創作,想象成文。

五、重視評改 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國小生的作文存在思想不成熟,中心不明確這樣的現象應該是正常的,如果每個人的作文都像優秀作文選那就不是國小生作文了,也就不要我們這些老師來教作文了。我們應該用放大鏡尋找學生的閃光點,不要放過一字一詞一句的.肯定機會。真誠而不吝嗇地激勵學生,通過尊重、關心、鼓勵來解放學生的思維,解放學生的嘴巴。讓學生在作文中真正能“不斷審視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發展。”

首先,在修改上要堅持自主性,即教師要把修改權還給學生,在修改過程中教給學生先增後刪法、誦讀法、請教法、擱置法等有效的自改方法,培養自改的習慣。在批改上要堅持激勵性,要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爲準則,以賞析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勞動成果,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對學生的評價要因人而異:對優等生要嚴格要求,好中求新,好中求異;對中下等生要放低要求,以鼓勵爲主。對學生中出現的佳作或進步較大學生的文章,要給予肯定與讚賞,可通過記分、加星、點評等方式予以表揚。

其次,教師要將“課後評改”更多的變爲“當堂評改”,讓學生在老師面對面的指導下接受評改,提高寫作水平。對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說,當堂採用圈劃法、商量法、高分法,獎勵法的評改措施,其收效甚佳。從師生參與評改的形式來看,有教師示範評改,有根據教師批語和符號自改,有學生之間的互改,還有師生集思廣益的集體評改。

總而言之,我們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始終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入手,作文能力指導從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抓起、重視作文的評改,多給學生自己發展的空間,相信學生一定會從“厭”寫變“樂”寫,由被動變主動,由低效變高效,也一定能讓學生的作文有話可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