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滿分觀察作文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滿分觀察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滿分觀察作文三篇

滿分觀察作文 篇1

生活就像在黑暗中不斷探尋。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發現真愛,觀察父親的身影。

——題記

我以爲我可以用所學的知識爲父親寫下詩篇,讓詩意在黝黑的土地上恣意奔跑。當筆鋒觸及那遠去的歲月時,我才發現自以爲是的詩行裏竟裝不下那歲月深處的缺口,裝不下那些錯綜別緻的枝椏飽蘸月色在父親的黝黑的土地上勾勒出的一幅水墨畫,更裝不下父親瘦瘦的身影。讓愛深入骨血。父親的身影——彎弓成犁,在歲月的天空深處,在剛耕耘過的皺紋裏播撒下不羈的星星,他深信收穫的將是一輪皓月。耕牛馱着夕陽回家,後面跟着瘦瘦的父親。父親的身影與天地融合爲一體。歲月的斧子將泣血的夕陽劈開,給父親當柴火。西屋裏,涼蓆上,我發現了獨自抽着嗆人的烤煙的'父親瘦瘦的身影。

6月,麥田裏翻滾着金黃的麥浪,而父親的身影極像一株被風吹彎了腰的麥穗,我是麥穗上的麥芒啊!閃着金色的光芒!舞動的鐮刀劃傷了腳踝,鮮血滴在麥秸上,血色是那麼的殷紅。我的身體裏流着你的血啊!父親!家鄉的老井,泥濘的鋤頭和父親的身影常常刺痛我深夜的夢。歲月的籬笆不覺間隔離了我和父親的村莊。爲了夢想,我必須在陽光下刷新夢的溫度。登上去往城裏的大巴,透過厚厚的玻璃窗,我看見輪子碾過父親的身影,如碾在我心頭一般疼痛不已。我常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吹響父親的羌笛。星星點燃月亮,藉着月光,父親編織着手裏的竹篾,編織着我身上的衣服,編織着房屋的磚和瓦。歲月在他的指尖悄然流逝,父親孤獨的身影深沉、凝重。月亮掛在村頭枯樹枝上,不落。

秋高的風啊,可曾將我的思念帶到那裏?有寒風的晚上,那個總在村口焦急徘徊的身影,是否收到了我寄予羽毛的那一縷溫情?

我提筆敘寫着歲月深處的日子,發現每一個日子裏都有父親,都有父親那瘦瘦的身影。我用心觀察着父親的身影,黑暗中不再迷失。

滿分觀察作文 篇2

如今數碼相機已經十分先進,人們又能以極低的成本獲得大量照片。然而,有人又重新拿起膠片相機,不顧一卷三十六幅的膠捲幾十元的高昂成本,與暗房裏費心勞神的沖洗過程。這是爲什麼呢?正是由於這種種麻煩逼着攝影師在按下每一次快門之前,都能夠仔細深入地觀察被攝物體,用心思考,因而每一張逐漸顯影的照片背後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記憶。

這種回味在如今數碼照片氾濫的時代已是非常稀罕了。人們用鏡頭代替眼睛,用照片代替記憶,以爲自己這樣便抓住了時光。

我也曾經這樣天真地認爲。我初步攝影之時曾去過一次西藏旅遊,帶着自己的數碼相機。藍天,白雲,碧水,雪山,面對這一切難以用人類語言形容的美景,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拍下來。於是,在西藏之旅的期間,我的眼睛幾乎未從取景器小窗口上移開過,存儲卡也被填得滿滿的,心想我已記錄下這一切美景。然而,回家再次瀏覽這些相片時,卻再也找不回當時的那一份激動了。當時只顧着拍照,卻忘了用心體會旅途的愉快,面對美景的新奇與感動,以及景觀背後動人的故事傳說……我這才意識到,有些東西是難以用相片記錄下來的。

後來,有一次我帶上相機出門“掃街”時,才真正領悟到拍照的真正目的。在花城區走街串巷,嗅到食物的誘人香味,原來是一家老字號腸粉店。走進店裏,點一碟腸粉,看着老闆在氤氳的煙氣中忙活的身影,我忍不住舉起相機按下快門。在老城區我又見到一家打製傳統銅器的小店。循着“叮叮”聲走過去,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與老師傅打聲招呼,好奇地看着打銅的過程。老師傅看着我專注的神情,露出燦爛笑容,於是我又按下快門。當我回家翻看這兩張照片,我突然覺得自己彷彿又聞到腸粉的香味,又聽到打銅的悅耳聲音。

我這才明白,拍照只不過是給你一個觀察體驗的機會,而照片只不過是回憶的引子。真正的美好回憶在心中。

因此,拍照用膠片機還是數碼相機又有何關係?照片的多與少又有何關係?只要用心體驗,用心記錄,定能寫下一段永不褪色的記憶。

滿分觀察作文 篇3

桃花春色暖先開。

從前是不怎麼喜歡桃花的,每逢春意盎然之時節,便會看到一樹一樹的桃花綻放,柔柔的粉色壓低了枝椏,總讓人覺得豔俗。奶奶家的後院裏有一棵桃樹,印象中似乎只有豔陽高照時它那開滿花的身影。而今年回去時,天空飄着細雨。

午後,捧上一杯新茶,倚在檐下。細密的雨簾柔柔灑下,觸到臉頰,微涼綿軟。擡起頭忽然生起觀察這“細雨拂桃花”的情趣來。朵朵桃花綴在枝頭,和着枝椏輕顫。單層羽瓣密密連接,大片銜着小片,沾着絲絲細雨。雨持續已久,終於有瓣瓣粉紅輕盈落下,覆上泥土。也有落紅零落,墜入窗紗,舞進杯盞。我不禁起身,佇立在花樹前,“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雨後桃花似失了明豔,卻如少女初妝,清新脫俗。“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簌簌落花如雪,而枝上殘香覆上眼睫,濃濃淡淡,亦給人無限回味。俯身去看那飄零的生命,是誰說只有梅花纔有那高潔風骨?“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一片冰心,在這花塵中,不也靜靜焚燒?只在那片刻間發現了桃花的美。柔柔弱弱,始終嫣然含笑,在一片明豔中忘乎生死地開放。而當風雨之時,也許朵朵花盞皆已看穿,一場桃花雪埋葬了夏秋冬的三季期盼,含笑不悔。時光翩然輕擦,過往的人們看見的仍是一樹的嫣然,燒紅了眼底深處的一抹柔情。只在那一片刻的停留,發現了她的美。花開花落年復年,桃花短暫盛放的一生,最後也將刻進年輪。

我想我們的一生也可以像一朵桃花的生涯,甘願而珍重,生盛放,死無悔。只是那一片刻的觀察,發現了生與死的美。雨未停的時節,煎茶試新葉,讓光陰,杯中交疊。

檐下,桃花雪如瀉,沾衣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