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一本書去旅行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帶一本書去旅行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帶一本書去旅行作文(6篇)
帶一本書去旅行作文1

火車緩緩地上軌,一節節車廂彼此緊挨着,前方的黑煙在空中飄蕩,緩緩散去。夕陽的餘暉,溫暖地灑在大地上,灑在這火車上。這場旅行終於開始了,一直向前走着,它要駛向何處,停留在哪兒,誰也不知道。沐浴着陽光,它就這麼前行着……

我就是這輛火車,我的旅行一直伴隨着書籍的陪伴。它就像是我的車廂,是我所有的動力。我學到的知識越多,這火車就越長。我想這也會駛得更遠吧。

總之,我的旅行不會缺少書籍。

又是一個溫暖明媚的早晨,我還是睡眼惺忪的。但是卻早已迫不及待拿起了心愛的書。陽光打在我的臉上,照在我的書上。那麼溫和可人,我翻動着書頁,心中蕩起了漣漪。中午,陽光是很刺眼,可這阻擋不住我的喜愛,我還是不由自主地拿起這本書,貪婪地讀着。夕陽時分,心緒隨着美麗的黃昏起伏,這書更是我心靈上的撫慰。多麼美好的一天,伴隨着書籍。我一點兒也不累。我發現,讀書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我在這一路上收穫了許多。看到滿山遍野,盛放爛漫的菊花,想起了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自得。他摒棄塵俗,不慕榮利,願隻身居住在這大自然中,欣賞這美麗的風景。隱居於山林中,避開了塵世的喧囂,心中獨留一份寧靜、坦然。那一份久遠安適的生活已民深深吸引他,他的釋然也令人敬佩。

我看到行駛在鄉間小路的婦人,辛勤勞動的壯年,不禁想起了白居易詩中的“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的辛勤勞作,“背灼炎無光,足蒸暑土氣”的艱辛勞作,“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的辛酸可憐。這些務實的農民用辛勤的汗水種下了希望,收穫了成功的果實。我明白了他們的苦,頂着炙熱的太陽,去揮灑着汗水。這讓我學會同情難者,珍惜一點一滴。

我看到了雨,這春雨細如牛毛,空靈如水晶。這讓我想起了鄭愁予《雨說》中的一句話:“我來了,我走得很輕,而且溫聲細語地。我的愛心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這讓我感受到了雨的溫柔,像一個溫柔的羽毛浮過我們的心頭。

我在寧靜的夜晚看到了月亮。月亮的光暉灑在大地上,一切都那麼出奇的靜,月光那麼柔和,擡頭仰望,不禁發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無限感慨。回望起以前“小時不識目,呼作白玉盤”的幼稚氣,我看着那月亮,那雲層遮遮掩掩,給月亮蒙上了一層白紗,給人無限朦朧的遐想。

這在自然的一切都可以用文采來描繪。

我的這趟旅行。經歷了好多。我的旅行是不平凡的,因爲我的每一次都是對書中知識的熱愛。我學會了很多,也明白了這獲得的趣味。

火車還在慢慢行駛着,靠近着知識的彼岸……

帶一本書去旅行作文2

書是一座山,巍巍挺立的是縱橫幾萬裏的尊嚴;

書是一條河,綿綿流淌的是上下幾千年的智輝;

書是一個人,字裏行間悸動的是獨行的靈魂;

書更是一次旅行,在旅行中名思,就是“帶一本書去旅行”。

書,神奇瑰麗,包羅萬象,它書寫着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記錄着仁人智士的傳奇佳話。倘佯書中,惜黛玉葬花,嘆水滸好漢,品一代嫋雄,觀西天取經,感時光流逝,書,以它獨道的智慧,給予我們啓迪思考。

古人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在旅行中,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帶“一本書”去旅行,我們便可在旅行中尋覓書跡,感知天地。

朱熹曰:“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在我看來,旅行本身就是一本好書。

中國北方敦煌莫高窟的神祕莫測,使我浮想聯翩,正如同看餘秋雨先生的《人生苦旅》中的莫高窟,廬山瀑布的壯觀奇麗,使我心鶩其中,如同李白的“疑是銀河落九天”,內蒙古廣闊無邊的大草原,使我平靜閒適……南方,人傑地靈,杭州西湖、西雙版納,都令我心弛神往。

在橘子洲頭風揚文字,澎湃激情,感受偉人當年的意氣風發。“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在零丁洋前思如潮涌,感動至深,感受文天祥當初英勇無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維納斯斷臂前,啓迪深思,感受到的是其斷臂的殘缺之美。

探訪這些名勝古蹟,我彷彿穿越古今,穿縮於書中,彷彿與古賢聖人交談,聆聽教誨。

在旅行中,看到風雲變幻,我不禁查閱資料,學到的是天文知識,看到的是喜馬拉雅山,感嘆滄海桑田,學到的是地理知識,看到生物繁衍棲息,瞭解更多的自然知識,這讓我更直觀感受到書中的知識。

在旅行中,來到大海前,觀海納百川,讓我懂得了寬容他人,包容他人。在看海水穿石的神奇時,我領略到了水並不只有液態美,並不只是隨波逐流,是堅韌,是頑強,是不卑不亢,也許只有像水一樣執著追求,纔可爲自已的理想做出力量。水是鏡子,是一面明鏡,反射出真、善、美,反射出人性的光輝。在看完大浪淘沙的絕倫後,我感知到了一種神奇的力量,是堅持、是努力、是拼搏,是人類爲共同的目標而奮勇的一種精神。面對高聳入雲的大山,我更能清晰捕捉到那種精神,爬山的過程雖然艱辛萬苦,但只有努力攀上頂峯,纔可“一覽衆山小”。這也許正是我們曾在書中看到過的真善美,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真理哲思。

在旅行中,我也看到:陝北人的安塞腰鼓和他們豐收的喜悅。許許多多的民風民俗,婚、喪、嫁、娶……而這些不正是他們熱情、好客、純樸的最好體現嗎?在他們的勤勞純樸中,感知的是人性的光輝。

由此可見,書與生活息息相關,書的外延與生活相等。

旅行是一本好書。

在旅行中,我看滄海桑田;

在旅行中,我解自然迷題;

在旅行中,我享清風流水;

在旅行中,我品婉約纏綿;

在旅行中,我感豪邁灑脫;

在旅行中,我思人生真諦;

……

旅行如書,在旅行中增添了對人生的感悟,似在書中徜徉。讓我們一同“帶書旅行”。

帶一本書去旅行作文3

每日行走在車水馬龍的南京城,我並不覺得自己在忙碌,彷彿只是在與這座城市相戀。

而有這樣一本書,記錄下南京城多少年來的風風雨雨、滄桑變化。這座城的喜怒哀樂,這座城的風雨飄搖,都在這一本書中靜靜地被銘記,被眷戀,也悄無聲息地陪伴着南京城繼續走過以後的每一個春秋冬夏。這本書便是《帶一本書去南京》

不論是飽經滄桑的六朝古都,還是戰歌飛旋的虎踞龍盤,南京歷史的蹤跡在如今現代化的都市之中,仍然能夠被人們輕易想起,亦不難尋覓。畢竟,這是時光爲南京城刻上的烙印。因此,每當我漫步在快節奏生活的南京城之中,總有一種恍如隔世的蒼涼之感。

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道不盡的是南京的變遷與這座城的苦楚。在秦淮河附近的一帶裏,四處可見破舊不堪的寺廟,院牆的紅漆彷彿再經受不住時光的考驗,便在人們的不經意間悄悄掉落下來,再被寺裏每日出現的小和尚掃起,最後,這古寺的紅牆漆不知被帶走至何處,繼而漸漸被世人所遺忘。就好似那歷史長河之中的南京城一般罷,再多的繁華也終將落幕,然後被時光掩埋,不着痕跡。百年前的帝王怕是如何也不會想到,他所建造的滿城寺廟,終抵不過時光的蒼涼,無法被世人永世銘記,時過境遷之後,便慢慢消失在滿城煙雨之中,成爲如今城市一隅的一塊空地之上淒涼的一株荒草。

或許真的如同書中說得那般罷,南京,着實是一座傷感之城。

不是每個旅人,甚至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都能明白南京城獨自的淒涼與滄桑。他們看到的,或許只是南京城一磚一瓦里的舊時光,亦或許是那路邊蔣委員長爲宋佳三小姐栽下的法國梧桐樹上飄落下來的小絨毛,但就是這樣的他們,註定不明白南京這座城內心的傷感。

南京城的故事,無心,便永不知曉。

鮮有人知,如今繁華的雞鳴寺旁的進香河路,原是百姓搖船進香的一條小河。而它的身邊,更有一條不爲人知的,小小的,最終消失在時光之中的珍珠河。少女們在此靧面的場景,已然在時間的變遷裏,找不到蹤跡,只留下一條遭人厭惡的臭水溝。而在人們感嘆南朝的亡國之君時,沒有人注意到雞鳴寺旁,一口小小的'珍珠井。雖南陳主不理政事,詩酒風流,但卻沒有人想到,若陳主叔寶未曾當帝,那麼,《玉樹後庭花》的亡國之音是否會流芳百世?只可惜,風流才子生在帝王家,註定與詩詞歌賦無緣,而那些妃子們的胭脂淚,竟賦予了一口胭脂井之中,南陳主道不盡的悲傷。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呢?後世只聽得無盡的謾罵聲,而那些曾經存在於南京城的時光,竟也成爲人們口中一無所成的短命王朝。怕,這便是南京城的傷感之處吧?

我猛然發覺,生活了十幾年的故土,竟然變得如此陌生,彷彿未曾相遇。南京城的風韻與靈魂忽然間變得異常沉重、悲痛,深深紮根在堅固的明城磚上,每一塊磚上都是南京城的一段往事。我的耳畔彷彿迴盪起秦淮河畔動人的歌聲,還有眼前一片華燈之下的水墨秦淮。南京城的往事竟令我不自禁地戀上了懷舊,便也想看着書中的一城煙雨一城風。

我決心忘記那個熟悉的南京城。帶上一本書去南京,在旅途中,邂逅我與南京城的故事。

帶一本書去旅行作文4

人生就如同一場旅行,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站會停在哪裏,但如果你改變不了火車的方向,不如放下自己的重擔,換個心情,看看窗外的景色,讀幾句優美的小詩,再品一口清香的綠茶,陣陣涼風拂過你的耳際,混着茶和花淡淡的香味,翻翻手中還遺留着墨香的書本,儘管旅途是乏味的,但從書中卻可以尋覓到一絲溫暖與趣味來,一路上一邊跟着火車顛簸,一邊被書中幾個有趣的字眼逗得捧腹大笑,你會發現生活就是如此,不在乎最終的歸所,而要留心的是一路一點一滴的美好……

我緩緩踏上一列火車,腳下鐵皮的嘎吱聲讓我莫名的有種時光的滄桑感,我聽着火車發出一節節低沉的喘息,搖晃着它那沉重的身軀慢慢向前挪去,我死死的抓着一根欄杆,小心翼翼的一步步往前走,生怕一不小心把我給甩了出去。我低頭看了看車票,往前走去,周圍的人大部分都在睡覺,我小心的把腳步放的更輕,一路上的旅途已經使他們非常疲倦了吧,卻不知道還有多長時間才能到達他們的終點……

恍惚中,我已經找到了我的座位,挺好的,是個靠窗的座位。坐在我旁邊的是一個小姑娘,她和其他人一樣,都在沉沉的睡着,在她那年輕的臉龐上卻浮現着一種成年人的無奈與疲倦。我踮起腳尖,小心的從她身旁擠了進去,把旅行箱塞到了座位底下,我呆呆的坐在那裏好一會兒,突然彷彿想起了什麼,從身旁的揹包中摸出了一本書。封面上一個用水彩畫的小人咧着大大的嘴巴,朝我傻笑着。我不住也微微挑起了嘴角迴應着它,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十三海盜》沒有多餘的修飾,光只是這三個字就足以讓我沉浸其中從國小到國中,從牙牙學語到行雲流水,我的一點一滴這本書都爲我見證着。我深呼吸了一口氣,慢慢打開了這本書,泛黃的紙張早已破碎不堪,我小心的將它一點點拼湊起來,一個字一個字的讀着,生怕錯過了什麼情節,彷彿我也置身於書中那個只有四人的小島,跟着在淌滿着河流的山上奔跑着,在縱橫交錯的車軌上追逐着,在國王的城堡中大鬧着,我瘋夠了,便躺在盧斯卡的上坡上,看看天,感受大自然對我的恩澤……

顛簸的火車上,我盡情的笑着,盡情的享受童話中的美好,原本生活中的疲倦與憂慮一掃而光,剩下的只是那片溫暖的午後以及手中捧着的書。哐噹一聲,火車到站了,不察覺中時間已經差不多了,我意猶未盡的合上書本,拖着行李箱朝外走去,放開腳步,大步朝前,儘管我不知道這一站通向哪裏,但是有着手中的書就足夠了,我咧開了嘴巴,對着書上那個油墨塗抹的小人笑着,陽光灑了進來,一顆心,一本書,人生便就是如此吧……

帶一本書去旅行作文5

果凍的滑潤,咖啡的濃郁,奶茶的幽香都不及淡淡的書香。

——題記

打開扉頁,一股宜人的書香瀰漫開來,沁人心脾。華麗的語言在我的腦海中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秋景,讓我不禁想起“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秀麗佳景。

人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閱覽羣書的人往往是最有內涵的人。

春暖花開,鶯歌燕舞,啁啁啾啾的鳥語伴隨春日的陽光,顯得安祥、溫暖。這時不妨拿本《青春讚歌》輕輕地走進神祕的小樹林,安靜地坐在樹底,捧起散發出油墨味的書,沉浸在書香中。淡淡的書香給予我們迫切的期待,透過樹葉,看絲絲陽光鏤空每個人的靈魂,看整個世界的寬廣,正所謂“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春天,是我們的花季年華,青春歲月隨着她的腳步拉開帷幕。曾幾何時,我們是多麼天真,無知,如今在時光沙漏的流逝中,我們成爲有心人,走向成熟和理智,放飛夢想,譜寫青春的旋律。

願帶着《青春讚歌》在春天裏品味快樂,享受青春!

夏天驕陽似火,熾熱的天氣阻擋不了品書的渴望,終於帶着郭敬明的《夢裏花落知多少》去了高高的山頂,即使在夏天,微風也無處不在。風吹過我的頭髮,撫摸我的臉龐,靜聽小四的心聲。高高的山頂,看所有人匍匐在我腳下,陽光滯留在城市的喧囂中,帶來絲絲憂傷……時間的舞步在書籍中耐人尋味的文章中滑過,整個盛夏將因爲書變得豐富多彩,蟈蟈和知了的樂音是品書時的樂章,這時才發現品書的樂趣。

願帶着《夢裏花落知多少》在夏天裏品味書香,享受憂傷!

秋天,萬里無雲,秋高氣爽,帶一本《紅樓夢》在田間散步,走在鄉間小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隱約看見幾戶人家的淡淡炊煙,不禁勾起對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渴望。瞧,田圃裏的高梁、玉米都揮手歡迎人們的到來,蘋果害羞得紅了臉,夕陽的餘暉映紅了楓林,紅得像火,美不勝收。再看辛勤的農民伯伯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微笑……就在這個秋天,我卻在穿越書海中發現另一種秋天。那天很冷,但她卻心比那天更冷,被寶玉深深刺痛和傷害了的黛玉用纖弱的細手在寒冷中葬花,也許葬的不是花,而是深深的愛。唯美的愛情被封建理念無情的摧殘,爲之心痛。

願帶《紅樓夢》在秋天中品味孤獨,享受悲傷!

冬天,冰天雪地,大雪紛飛,帶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坐在暖爐旁品味書香,看保爾苦難的人生經歷,讀他如何歷經艱難,在無數失敗時如何站起。因爲堅持和努力,他一步步走向他的理想。“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也許是他所堅持的吧!

願帶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冬日裏品味寒冷,享受挫折!

春夏秋冬,花開花落,願我們各自帶一本心愛的書遊覽世界,品味書香,領略快樂,享受幸福!

帶一本書去旅行作文6

一本書,一杯茶,一條路,一串腳印。

幽幽的茶香嫋嫋升起,冰冷的鏡片上水霧漸漸模糊了視線。我取下眼鏡,小心地翻開書,撐着額角看絲絲縷縷的雲朵呼嘯着從身邊穿過。

一直很想去黑龍江,去蕭紅的家鄉看看,領會一下那冰天雪地的曠世裏壯麗的奇觀。輕抿一口熱茶,微甜中帶着絲絲苦澀,很清爽的感覺。

緩緩翻動着書頁,一行行平凡的文字編織成一個夢幻的世界,細膩深刻的筆觸,似一串珍珠,輕叩我的心扉。《呼蘭河傳》,用一個個輕快稚氣的故事,揭示了那個零落紛擾的年代,不禁在敬佩蕭紅的同時,心底有一株名爲淒涼的種子在悄悄生長。

寂寞的童年,一生的蒼涼。

17:43,飛機終於緩緩降落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隨着飛機的最後一聲轟鳴,我終於踏上了這片在夢中邂逅了千百次,如夢般縹緲的土地。空氣有些乾燥,在凜冽的寒風中,穿着厚厚羽絨服的我仍打了個寒顫。

幾經周折,在我昏昏沉沉抱着書倚在客車上睡着了的時候,汽車終於載着滿滿一車疲憊卻期盼的旅客,駛向了一代才女,被喻爲“30年代文學活神”的蕭紅故居。

靜立在2米高的蕭紅塑像前,看着蕭紅淡而恬靜的微笑,狂跳的心卻漸漸平息,帶着些許期翼,我邁着急切卻又沉重的腳步,走進了那個曾經鮮活而現不復存在的大院。

透過紅漆斑駁的木門,牆上懸掛着蕭紅和父母的合影。書櫃、小飯桌、梳妝檯……一樣一樣,有條不紊地擺放在小小的屋子裏。很安靜,很平常,似乎屋子主人剛剛離開而下一秒又會從屋外走進,伏在書桌上苦讀。濃濃的書卷氣息充斥着我的鼻腔。

離開正屋,漫步在小院裏。院心那一叢蒿草,孤單地佇立着,在風中搖擺。我慌忙翻開隨身攜帶的書,驚喜地捕捉着那一抹抹似曾相識的景色。眼前恍若看見一個帶着草帽的孩童和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在滿園的春色中嬉戲、玩耍,歡快的身影像一隻飛舞的蝴蝶,轉瞬即逝。祖父對蕭紅的疼愛是她對那個寂寞的家庭最後的眷戀。

走過西院,石磨、石碾一個個跳入眼簾。當年馮歪嘴子在這裏辛苦勞作,王大姑娘的悽苦愛情久久縈繞在我的心間。可小磨房被修建的格外簇新,我絲毫也看不出當時蓋着面袋子的孩子是如何在這裏生長,想不出那段悽苦的愛情有多麼悲涼。走過那條“曾淹死豬、鴨的東二道街,往日的大泥坑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各式各樣的商店搶奪着人們的眼球。我在暗暗爲城市的繁榮發展而開心的時候,一絲落寞漫上心頭。翻開書本,字裏行間隱約着的惆悵和悲切,叫我從何尋來?

還是不捨的罷!在車開動的一瞬,我忍不住回頭,再深深地看一眼那越來越遠的蕭紅故居。在那裏,我找到一個亦美亦悲的真實界域,那裏曾有人哭過,笑過,有人愛過,恨過。在那裏,蕭紅寂寞人生的吶喊,在我耳邊久久迴盪。

我不會忘記那片蕭然的小院裏,有一個孑然一身的女作家創造了中國文壇上的傳奇。

就着車裏昏黃的燈光,我又翻開《呼蘭河傳》,再細細地品味那令人脣齒留香的鄉思。

後記:帶着一本書,走遍那些路。那串串的腳印清晰地勾勒出書後最真實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