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節作文

中國節作文1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獨特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節日習俗,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從小,這些節日陪伴着我長大,我非常喜愛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吧!端午節,是從兩千年多前流傳下來的。據說,當年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自投汨羅江後,百姓因愛戴屈原,紛紛來到汨羅江,划着龍舟打撈屈原大夫的屍體。爲了不讓蛟龍、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老百姓便把大米用蘆葦葉子包着,然後投入江中,端午節划龍舟、吃糉子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從那時起,人們就在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時划龍舟,吃糉子,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再說七夕節吧,七夕節也有一個非常感人的神話傳說。相傳,牛郎父母早亡,只能和哥哥嫂子生活,可他的嫂子經常虐待他,逼他幹很多活。一天,仙女和織女下凡遊玩,在河裏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兩人互生愛意,結爲夫妻,不久,他們便有了兒女。可好景不長,王母娘娘得知後大怒,強行將牛郎織女拆散,牛郎帶着兒女上天去追織女,可無奈的是天河攔路。他們忠貞的愛情感動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讓喜鵲搭成了鵲橋,到了每年的七月七日,讓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於是,現在每當七夕節來臨,女孩們便會穿針乞巧、拜織女,祈求自己心靈手巧。

一年中,最溫馨最甜蜜的日子,應該是大年除夕了。大年除夕,也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有一隻四角四足、形貌猙獰、生性兇殘的惡獸叫“夕”,他在每年的最後一天就會出來禍害人。有個人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在家門上掛一塊紅布,並且砍一些碎竹節,扔進火裏。由於竹子剛砍伐不久,溼潤的竹節便噼裏啪啦地響了起來,“夕”聽到後便嚇得躲藏了起來,以後再也不敢來了。後來,慢慢地,紅布變成了紅對聯,碎竹子變成了鞭炮。現在,每當大年除夕,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貼對聯,掛上紅燈籠,燃放鞭炮煙花,一家人吃着年夜飯,等待新年的到來。

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有趣的傳統節日,她有悠久的歷史,有獨特的節日習俗,還有離奇的傳說故事。啊,我愛中國節!

中國節作文2

在許多人眼裏,過洋節已經成爲一種時尚。但在我看來,中國的傳統節日始終都是最有魅力的節日。

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每到那一天,我總是早早地起牀,催促着爸爸去買湯圓。其實並不是因爲我愛吃,只是我覺得吃着湯圓就會有節日的氣氛,這是再享受不過的事。每次看着圓圓的湯圓下鍋,在鍋中翻騰滾動,總是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從鍋中撈起湯圓,然後再送一顆進嘴裏,又香又甜,讓人吃了還想吃第二個。是的,湯圓,不就是團圓的意思嗎?誰又能說團圓的滋味不幸福呢?

元宵節還有一個風俗,就是猜燈謎。雖然我並不是每年都猜,但是每次猜的時候,總是很入迷的。通常到了傍晚的時候,公園裏就掛滿了隨風飄揚的燈謎。月色越深。來猜燈謎的人就越多。大家手中都拿着一兩張謎面,然後就冥思苦想起來。這時,月亮就悄悄地爬了起來,在深邃的夜空中望着成羣結隊的人,露出了微笑。

端午節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到了端午節,天氣就開始熱起來。夏日的暑氣漸漸籠罩了小城。小巷裏的老婆婆們都開始包起糉子來。市場上叫着“大賣”的小販總是賣糉子的。包糉子用的葉子是還帶着清香的芭蕉葉。往裏面填滿糯米,用細繩一眨眼就包好了一個糉子。放鍋裏一蒸,打開鍋蓋的時候已經是香氣撲鼻。我是個饞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不顧燙手,就剝開它。芭蕉葉翠綠欲滴的顏色印在了雪白的糯米上,綠豆和糯米的香味撲鼻而來。吃一口,又軟又糯,人間極品呀!

端午節不只是可以吃,還可以玩呢!小城雖然只有一條河,但是已足夠進行龍舟比賽了。端午節那天的早上開始,小河岸邊就擠滿了人。一條條裝飾得金碧輝煌的龍舟在一聲吆喝下下水了。在鑼鼓聲中,賽龍舟終於開始了。我總是跟着龍舟上打鼓的聲音大聲喊着“加油”。望着那槳劃過水面時盪開的漣漪,真是愜意極了!

中秋節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奶奶總是在一個星期之前就買好了芋頭。到了中秋節那天就用鹽水把它煮熟,每次我興沖沖地回到奶奶家,總是第一時間就拿起一個芋頭吃了起來。每年,我都是家裏吃芋頭吃得最多的。奶奶看着我總是無可奈何,只是說小心點。慢慢地吃,還多着呢!

吃完晚飯,我們一家總是坐在電視機前嘮嘮話,吃吃水果什麼的。爺爺奶奶老了,即使是我們就這樣陪着他們坐着,他們也會覺得開心的。當爺爺顫顫巍巍地走出陽臺時,我就知道,要賞月了。我總是默默地陪着爺爺站在陽臺上,靜靜地望着月亮,我想這也是一種快樂吧!而這時,屋裏的弟弟妹妹早就已經開始搶着吃月餅了。看着他們吃月餅的模樣,我總會情不自禁的笑了。

冬至

這應該不算是一個節日吧!只是這一天的夜晚是一年中最漫長的。冬至的早晨是要吃糯米飯的。雖然用糯米飯來當早餐總覺得怪怪的,但是我還是會很乖地把糯米飯吃完才上學。糯米飯裏面有我愛吃的香菇、紅蘿蔔之類的東西。特別是早上剛剛從鍋中拿出來的時候會特別好吃。暖暖的水蒸氣瀰漫到了臉上,很溫柔的感覺。

冬至的晚上是要回奶奶家吃飯的。回到奶奶家的時候,奶奶已經開始忙了。她說要拜土地公的,我總是在旁邊看着,偶爾也會幫幫忙。不過也就是些雜活罷了。到最後,就會把家裏的人都叫來逐個逐個地在觀音和祖先面前拜一拜。大家都知道這無非就是個禮儀,而且會很順從地跟着做。

曾經自己親手做過一箇中國結。那是要極有耐心和技巧的。一條線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纏繞終於才做好了一箇中國結。

而這一個又一個的中國節就像是一條連綿不絕的絲線,纏繞成了一個碩大的中國結,傳遍了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這每一條絲線裏都融入了一個又一個故事,融入了一點一滴的情感。又怎麼能讓我不喜歡呢?這個中國結一直被我珍藏在心裏,是它,喚起了我對祖國不變的愛戀!

中國節作文3

每年的七年級到十五,是中國喜慶又傳統的節日——新春佳節。紅春聯,紅衣帽,紅鞭炮,連人們的臉也被映得紅彤彤的。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這個喜慶的日子盼來啦!

大年七年級,我們全家一起到老家去過年。到了家,我先和外公外婆道個“新年快樂”,隨即,他們的臉上就笑開了花,樂呵呵的急忙拿出糖罐子,塞了一把到我的口袋裏,又給我包了壓歲錢。

吃過了早飯,我連忙上街去湊熱鬧。啊,一條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長街立即映入了我的眼簾:大大小小的攤位,融成了一個整體,人們紅火的臉也和紅紅的年貨融在一起。街上人山人海,家家門上都貼上了“福”字,路旁的小販們拉起喉嚨,叫賣他們的年貨,瞬間,街上就有了喧雜的喊賣聲、討價聲……

我隨着人潮擠着向前走,看哪,甜酥酥的芝麻糖、花生糖,穿上五彩繽紛的衣服的喜糖;還有那晶瑩誘人的冰糖葫蘆,都是人們選購的對象。瞧,那邊還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漂亮燈籠在風中舞動,像在給來往的人們拜年;蒼勁有力的毛筆字附在紅紅火火的對聯上,真是一種美的享受,我不禁陶醉其中。

晚上,我們全家人圍着一張桌子吃年夜飯,原本寂靜的天空一下子明亮、熱鬧起來。一道道拖着尾巴的光衝上天空,轟鳴的響聲中,一朵朵絢麗的巨大的煙花盛開在夜幕中。四下裏的鞭炮聲,都那麼令人興奮。我望着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心中突然想起了一首王安石寫的詩——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啊,在熱鬧的爆竹聲中,送走了難忘的舊歲;迎來了嶄新的開始,多少溫暖的春風,給滿面笑容的人們送來了新年。

團聚在大桌子旁,我們的心中都漾出一份甜。忽然,一陣響亮的鞭炮聲鑽進我的耳朵,接着,又是一陣孩子們的笑聲。我看他們玩的那麼盡興,自己的手也“癢癢了”,立即跑到後面的空地上,點燃了一個鞭炮,“噼噼啪啪”一團紅色的煙火從棒子裏噴發而出,鞭炮聲震耳欲聾,我連忙捂起耳朵,但是它的聲音讓我格外興奮,忍不住再放一個。不過,在放煙花爆竹的同時,也不能對火放鬆警惕,不然,你真要紅紅“火火”過大年了。

過年裏,守歲、放鞭炮、看春晚、吃湯圓,都不是過年的真正含義。過年,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在一片喧鬧和喜慶中,享受幸福與安詳。

中國節作文4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裏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融,我想應該是寧另一種幸福感和激動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爲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餚,享受着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走在泰州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企業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煙花不斷涌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的春節聯歡晚會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愈演愈烈,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就拉開了序幕。

大年七年級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棗、糕、包子、乾絲等蘇揚早點,酌一杯上好的茶,好不豐盛,這是我們維揚的傳統。從七年級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裏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爲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裏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老爸的工廠在初十開工,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晚上還有的煙花的'表演呢,都呈現給人一派喜慶的景象。正月裏我們家鄉還有各類豐富的娛樂活動,有許多晚會及盛宴,好不熱鬧。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裏,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着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着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們也都心花怒放!

家鄉的春節習俗包含了老祖宗們對美后生活的嚮往和對未來無比的祝願!祝大家新年快樂,學業有成!

中國節作文5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邊吃着香甜的湯圓,一邊看着精彩的電視節目呢?

我們家鄉,每年的元宵節都要放煙花,看花燈,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街上看花燈。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遊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裏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着自己的歡喜。遊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羣裏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衆人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着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後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絕不亞於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吃完湯圓,我們又來到廣場觀看禮花,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着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捨得離開了。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我相信,隨着祖國的日益發達,今後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令人們期盼!

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

中國節作文6

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着5000年的悠久歷史。它也是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續其民族歷史的古老傳統國家。這個國家歷史上的歷史風雲穿越了5000年。五千年的歷史和五千年的傳承給了中華民族最美麗的禮物。我們的祖先通過獻祭來溝通天地。漢唐時期的傳統祭祀從神祕的祭祀氣氛中解放出來,逐漸發展成爲一種節日。20xx年,中國的七個傳統節日被打包申請世界遺產。它們是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和重陽節。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傳統節日主要集中在血管和親屬關係上,這也是中國禮儀文化和孝道情節的體現。幾千年來,傳統節日可以永遠流傳下去,這與中國傳統文化密切相關。中國文化也可以說是儒家文化。

2500年前,儒教和道教最偉大的聖人孔子創立了儒教,並帶着他的弟子、布車和馬車周遊世界,宣揚禮儀、音樂、仁愛和和諧,以教育世界。儒家文化強調禮、義、孝,這在傳統節日中有所體現。儒家禮儀文化的發展使中國成爲禮儀之邦。春節、清明節和中秋節是作爲一種儀式系統開始的。節日是文化的延續和發展,是對儀式制度的堅持。《禮記》告訴我們,普通人之所以爲人,是因爲他們有禮貌,有正義感。正因爲對禮儀文化的堅持,中國被稱爲禮儀之邦已經有一千年了。傳統節日能夠流傳至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孝文化的發展。孔子說:孝是人類的本質。清明節、重陽節等各種祭祖節日都是孝文化的表現。在《孝經》中,老師教導:丈夫和孝道,美德的基礎,教導的起源。

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在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政治力量不可能在一千年內傳承一個節日。這是一種文化力量。歷史上無數的朝代都發生了變化,國家的主人也在不停地輪換,但是我們的節日和我們的文化卻沒有改變。將一種文化烙印在一個人的血脈中幾千年,時不時地,這種變化被稱爲傳承。每年年底,火車站都擠滿了人,急於坐火車回家的人像貨物一樣擁擠,因爲在那個叫春節的日子,中國人像候鳥一樣飛回家。什麼是文化?這就是文化!一個節日連接了15億中國兒童,這個想法延續了幾千年。這是我們的文化。這是我們的節日。這個有15億中國兒童的節日傳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