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探索

我的探索1

在我豐富的童年裏,有着許多的探索經歷。今天,我就說說其中一個吧。

我的探索

一天,做完了作業的我正在看書,對其中的一個小實驗特別感興趣——浮在水中的雞蛋,於是,我就想試試看是不是真的能浮起來。

在做實驗之前,我對這個題目產生了疑惑,雞蛋可以浮在水中?心想:雞蛋那麼重,怎麼能浮得起來呢?頓時,我心裏突然冒出了許多的問號。於是,我就好奇地問媽媽:“雞蛋真的能浮在水面上嗎?”媽媽沒說話,只是笑了笑,不過,從她的眼神中我看出她是要我自己去嘗試。就這樣“探索之旅”開始了!

首先我按照書上所寫的內容準備了需要的材料——一隻新鮮的雞蛋、一個大的玻璃杯、一個乾淨的勺子、一些鹽和清水。接着我把水倒到杯子大約二分之一的地方,然後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放了下去。再放了一勺鹽下去,攪拌了一下,那個雞蛋依然紋絲不動的呆在那裏,彷彿不想離開它的“家”一樣。就這樣我一勺接着一勺,直到第五勺它還是那個樣子,好像一個既頑皮又倔強的小孩。這下急得我直跺腳,我又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書,俗話說的好:“功夫不負有心人。”原來是水放多了呀!我又倒掉了一半的水,放了一點鹽,攪拌了一下,雞蛋果然浮起來了。我後來才明白,原來雞蛋能浮起來,是因爲鹽水的浮力比清水要大,就像人可以躺在死海上讀書一樣。把雞蛋放在鹽水裏當然可以浮起來啦!

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好玩又有趣的實驗等待我們去探索,從中還能獲得許多你平時還不知道的知識呢!

我的探索2

探索,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你去探索了,你纔會發現出乎意料之外的,不可思議的,有趣的,新鮮的東西。

有人曾經問過聞名遐邇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你與普通人的區別是什麼?愛因斯坦回答說:一個普通的人在乾草堆裏找一根針,他找到針後就定會停下來了。而我,,卻會將散落在乾草堆裏的針全部找到。

原來,智商人羣中遙遙領先的愛因斯坦,就是因爲具有了那種探索精神,所以他才能鶴立雞羣,在人羣中脫穎而出。從中可以看出探索是成功的關鍵。

牛頓,從小就具有探索精神,讀國中的時候,他製作了一架小風車。藉助風力可以磨麪粉。一天,他將風車帶到學校,表演給同學看,。一個年齡大一點的同學問他:爲什麼風車能轉動?他答不上來。在別人的嘲笑聲中,他的小風車被弄得粉身碎骨了,他傷心不已。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別人的*辱促使他勉勵自己: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多想爲什麼。之後,他開始琢磨風車與風的關係,他的構造,並一一作了實驗。還將老鼠怕凍代替鋒利的風車,用水代替動力的水車,終於他成功了!!!牛頓的成功離不開探索的幫助,失去不了探索的基礎。

我們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說過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話明確地告訴我們探索精神是如此的重要,不可缺少。探索——成功關

我的探索3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是啊,一個人想要深入透徹的理解某個問題,必須親自實踐才行啊。在實踐中我們也會根據規律創造一些東西。

從古至今,人們發明的東西數不勝數。然而,這些神奇有趣的發明離不開我們持之以恆的探索。

我們偉大的祖國,哦---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燦爛的文化,是一個人傑地靈,是一個充滿智慧、樂於探索的文明古國。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文明勤勞聰明的祖先發明瞭許多令後人矚目的東西。如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祖沖之所探索的圓周率計算,畢昇的造紙術等。這些創造不僅象徵着他們的智慧,更象徵着科學步伐的前進。

隨着年齡和智慧的增長,我們在生活中也會留心觀察,有所創造。這些科學創造並非一定是大人們發明的。譬如前幾天我就發明了一種馬達電風扇,效果還很好呢。當然,在發現和製作某種東西時,我們還要去弄清楚它的原理,不能一笑了之。有了這科學原理,我們就能發福推敲,通過轉化或其他方法,我們就能發明了更有創新的東西了。這不僅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能力,還讓我們在實踐運用中懂得簡單或深奧的科學原理。這兩全其美的好處,不是很好嗎?

科學的大門爲你敞開,科學殿堂的鑰匙由你尋找,科學的奧祕讓你探索,新的發明由你創造,讓我們一同起航吧。

我的探索4

在我們的身邊,看似平凡的大自然,有着無窮無盡的奧祕,等待着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一天,媽媽帶我去公園玩。一進入公園,映入我眼簾是色彩繽紛的花朵:黃色的、紅色的、紫色的、白色的、藍色的……“咦?這麼多的花,怎麼就只有黑鬱金香是黑色的?”我疑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搖搖頭說:“這個嘛,我也不太清楚。”這一整天,這個疑問一直壓在我的心頭,我像丟了什麼東西似的,玩起來也不帶勁。回到家,我立刻從書架上拿出《十萬個爲什麼》翻閱了起來,終於找到了答案。

原來花的顏色與太陽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關。太陽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光的顏色不同,所含的熱量也不同。花的組織,尤其是花瓣一般都較柔嫩,易受高溫傷害。自然界中紅、橙、黃色的花較多,這是由於它們能反射陽光中含熱量較多的紅光、橙光、黃色光,不致引起灼傷。而黑色花則相反,它可以吸收全部的光波,這樣,在太陽光下升溫快,其花組織容易受到灼傷。所以,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經過自然選擇,黑色花的品種越來越少,所剩無幾。另外,黑花少見還可能與昆蟲有關,因爲黑色花很難吸引昆蟲,所以在自然選擇中就逐漸被淘汰了。有關專家對4000多種花進行統計,發現只有8種花是黑色的。“啊!原來是這樣啊。”

自然界紛繁複雜,在龐大的植物界中,蘊藏着許許多多的奧妙,我要不斷地去探索。

我的探索5

我有一個美好夢想——去探索南極的奧祕,因爲我看了一本叫《南極大冒險》的書,從那時起,我就有了去南極的夢想。

這本書是一本既有豐富有趣的科學知識,又有幽默好看漫畫的書主要講了毛毛、咪咪、爸爸、姑姑(咪咪的媽媽)一起去探索南極的故事,探索南極一些神奇的自然現象,沒想到在途中遭遇強烈的暴風雪等困難,他們憑藉頑強的毅力和豐富的求生技巧,最終化險爲宜。我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它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用描述了幾種在南極遇到的美麗景象和一些關於南極的有趣小知識,比如可愛的企鵝、神奇的極光、南極冰塊的形成、鯨魚的種類等等。它爲我開啓了南極世界的大門,帶領我走入了美妙神奇的南極世界。以前我還不瞭解南極,總覺得它離我們的生活非常的遙遠,這本書拉近了我和南極的距離,讓我深入地瞭解了南極。

這四個主角帶着我遊覽了冰天雪地的南極,我也身臨其境,彷彿也置身於這個美妙的世界中。我最喜歡的是南極的極光。它的形態有很多種,例如火紅的光束、綠色的窗簾或是黃色的布條等,這些奇特的極光形態,令我不禁敬佩大自然的奇妙之處。那麼,極光是怎樣形成的呢?太陽有時候會大量放射出一些電子或質子,叫做“太陽風”。那些太陽風被地球的磁場阻擋後,會與大氣層中的各種氣體撞擊產生廣水,那個光束就是“極光”。那極光的顏色爲什麼不同呢?極光會因爲空氣成分的不同,而產生波長的變化,所以產生不同顏色的極光。南極的美妙之處可不止這一處,它有許多有趣的自然現象,令人嚮往。

看完《南極大冒險》這本書,我便有了一個新的夢想——探索南極,去探索神祕而又美妙的南極,去看美麗的極光,去看可愛的企鵝……我愛南極!

我的探索6

世界很大,每一次的發現使我快樂。這就是一次讓我記憶猶新的發現。

有一天,我和爸爸走在大街上,忽然看到有一羣工人在鋸木頭。我的腦子出現一種奇怪的想法:如果不用句鋸子,可不可以把薄木片劈斷呢?我回到家拿一塊薄木片,一半放在桌子上,一半懸空,我捲起袖子,用手的側面往下一劈,木片掉在地上,沒有劈斷。我又嘗試一次、兩次……可都沒有成功。我有點兒灰心。可是,這時我想起錢學森說過的一句話: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一想起這句話,我就又開始試。但是,我試一次又一次,還是沒有成功。我又開始灰心。我打開窗戶,在房間裏走來走去。突然,我拍一下我的腦袋,“我不是可以問我們的科技老師—許老師?我好傻呀!”

週一終於到,我去問許老師,徐老師拿一張很平的A4紙和一塊薄木片。我問:“拿紙幹什麼?”許老師說:“你等會兒就知道。”他也像我以前那樣劈也劈不斷。這時,他在放在桌子上的一頭放上一張A4紙,一劈就劈斷。我張大嘴,瞪大眼睛,吃驚極:“哇!好神奇啊!這時爲什麼呢?”許老師說:“這是因爲有大氣壓的緣故。”我終於弄懂,連聲謝謝許老師。

通過這次實驗,我知道大自然中有許多科學道理,只要自己去探索就可以找到。

我的探索7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都能激發我探索的興趣。每一次的探索和發現都讓我快樂。

暑假的一天,我到後陽臺洗手,看見許多黑螞蟻在垃圾桶附近爬,我連忙大叫:“媽媽,有螞蟻唉!快來呀!”“不行,我在燒菜,你自己去搞定它。”媽媽頭也不回地說。我只好一邊抓着後腦勺一邊想:踩死算了,可就是有點髒,我要怎樣才能殺死這些螞蟻呢?對了,爺爺說過螞蟻怕水,我在它們身上灑點水,它們應該活不了。想幹就幹,我匆匆裝了一杯水,灑在它們的身上。只見螞蟻在水滴中不停地掙扎着。過了幾分鐘,奇蹟出現了。只見螞蟻在不斷地努力掙扎下,終於擺脫了困境,爬出了“水潭”。只留下了一灘水。

失望之餘我繼續想着其他辦法,嗯!有了。把鹽撒在螞蟻身上,肯定會被鹹死的。於是我快步跑向廚房,趁媽媽不注意,取了把鹽,撒在螞蟻身上。沒想到幾分鐘後,我發現螞蟻沒有被鹹死,它們都從鹽裏安然無恙地爬了出來。最後,我只能用殺蟲劑把它們搞定了。但我的腦海裏還是有很多疑問。於是我上網查看,竟發現螞蟻不怕鹽,但它怕水,只是它們身上有一層油脂,因此少量的水對它們是無濟於事的。除非把螞蟻浸在水池裏,這樣它們纔會被淹死。

通過這次親自實踐,我懂得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勇於嘗試,勇於探索,大自然有數不勝數的祕密在等着我們呢!

我的探索8

我家裏養一隻可愛的小貓咪,她叫球球,有着一雙炯炯有神烏溜溜的大眼睛,可好玩!每天做完作業我都要陪她玩一會兒。記得有一天中午在媽媽給它打掃貓舍時我趁機去和它玩,但卻發現它的瞳孔竟然變成一條縫,這使我非常驚訝,於是我便問在一邊忙碌的媽媽,可媽媽卻漫不經心的回答我說:“貓咪的眼睛白天就一直是一條縫,到晚上就是會變成圓的,你才發現呀!”

我是一個碰到問題就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好奇寶寶,媽媽的回答讓我很不滿意,但又覺得很神奇,心想我自己去找答案,求助百度吧,打開電腦我就開始搜索,還真有人提出和我一樣的問題,並且下面有人已經回覆最佳答案,原來貓咪的瞳孔會隨着光線的變化而變化,白天貓咪的瞳孔通常是半張狀態,看上去就像一個棗核,正午光線最強的時候貓咪的瞳孔會變成一細縫,到晚上瞳孔會全部張開,就能看到烏溜溜的眼睛。我覺得很奇妙,真的會因爲光線產生這樣的變化嗎?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冒出一個念頭,我打算自己“控制”光線來試試我家球球的眼睛。

拉着媽媽找來一塊深色的大布頭來到球球的籠子邊,它的眼睛現在是一條縫,確定之後我首先將布頭蓋住半個籠子,用玩具把球球引過來,過一會兒我觀察它的眼睛果真變成一個棗核的樣子不像先前只是一條細細的縫,這讓我很激動,於是乎我就用布把整個籠子都蓋起來,過一會兒悄悄的掀開一個角,從外向裏看,一對又大又萌的眼睛在那裏莫名的望着我,看着球球那烏溜溜的眼睛我瞬間被融化掀開布頭把它從籠子裏抱出來,迅速的它的眼睛又恢復成一條縫,哈哈哈哈我歡樂的笑,好神奇的眼睛,好可愛的球球,它讓我增長知識。

我想世界上還有很多沒有被我發現的小祕密等着我去慢慢挖掘,探索知識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我的探索9

在我們的生活中未知的事情是數不勝數的,這就需要我們去探索那些未知的,新奇的事物。說到這裏,我情不自禁的想到了我那一次有趣的探索。

那是一個安靜的夜晚,月光靜靜地瀉在在翠綠的綠葉上,但我的心裏卻沒有像夜晚一樣的平靜。我從小對數學題可是一竅不通,恰好那一晚老師佈置了一整晚的數學題,對我來說毫不誇張,那就像是晴天霹靂。到了夜深人靜的十一二點,我的作業還沒寫完,真是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困勁一股腦的襲來,腦子昏昏沉沉,那滿肚子肚子的委屈,隨着眼淚肆意的流露出來。

終於還有一道題了,但那道題我卻怎麼也想不出來?“好想睡覺,不做了吧?”腦子裏迷糊的涌現出來這句話。但是又浮現出了媽媽那清晰的面容,她笑着對我說“加油,堅持就已經是一種勝利,遇到問題要有一股迎難而上的衝勁,不能退縮。”想到這,我那迷糊的雙眼一下子便睜開了,仔細閱讀題目認真思考,後來又藉助“作業幫”,總算將那一道題弄懂了,不容易啊!

我帶着那滿滿的倦意,一上牀,頭一碰到枕頭,我似乎就進入了夢鄉,心裏多了一份踏實與充實,彷彿還增添了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滿足感和喜悅。

從那之後,我便時常做數學題,那種做題的感覺,彷彿帶我進行了一場從未經歷的奇妙的旅行,每每當我與同學討論,甚至真爭辯的時候,我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成就感,我喜歡這種感覺,我找到了一個新的自己,一個認真的自己,一個充滿求知慾的自己,一個迎難而上的自己,一個充實的自己。以前那個虛虛的自己不見了,現在是一個全新的自己,真好。

我的一次探索,真的使我受益匪淺。

我的探索10

我是一個喜愛科學的男孩,科學現象無處不在,只要您用善於發現的眼睛去尋找它。每每有我好奇的東西,我都會盡力地去尋找答案。

在這個暑假裏,我們一家三口乘飛機去泰國度假。坐在機艙裏等待飛機起飛的時候,一個問號在我的腦海裏閃過:飛機師怎樣飛上天的?我把這個問題告訴了爸爸。爸爸上大學的專業正是飛機修理專業,他還修過真正的飛機呢!爸爸隨手拿了一張紙問我:“如果我把這張紙放在嘴巴下面吹一口氣,你想想紙是向下還是向上?”“向下。”我毫不猶豫的回答爸爸。於是,爸爸把紙片放在嘴巴下面輕輕吹了兩口氣。可奇怪的是,紙片沒有像我想的那樣向下,而是輕輕地向上飄。“你答錯了。”爸爸說,“可這是爲什麼你呢?”我着急的問爸爸,爸爸說:“你想一下,爸爸吹了一口氣,就加快了紙片上的空氣的流動,而在紙片下的空氣流動的速度不變,而空氣流動的速度快,壓力就小,空氣流動速度慢,壓力就大。因爲下面的空氣壓力大,所以就把紙片擡起來啦。那你現在想想,飛機是這麼飛起來的呢?”爸爸說完就把紙片地給了我。我拿着紙片照着爸爸的樣子吹動紙片,心裏不停地盤算着。半個小時以後我問爸爸:“爸爸,爸爸,那飛機的機翼是不是就像這張紙片一樣,是因爲空氣中的壓力把飛機托起來的?”“答對啦,我聰明的兒子,飛機起飛的時候,在長長的跑道上加速,就好像在飛機的上面吹氣加快空氣流動的速度,直到飛機慢慢飛離地面爲止,你現在懂了嗎。”

通過這個小小的實驗,讓我感受到科學真是無處不在。只要耐心地去探究和發現,就能讓我們學會許許多多的知識。

我的探索11

那是幼兒園放暑假的'一天,我們全家和同學的全家一起去了朱家角,我看到路旁的小店裏掛滿了各色用絲綢做的旗袍,好漂亮,我問爸爸這是什麼做的?爸爸告訴我這是用蠶絲做的。蠶寶寶這麼小怎麼吐絲呢?我感覺到很好奇。

有一天,風和日麗,老師叫我把蠶卵拿回去養,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可我打末一看許多小黑蟻在爬,我疑惑不解看着蠶寶寶心想:這裏面不是蠶寶寶,而是小黑蟻?老師看出我的心思慢條心理地告訴我,這不是小黑蟻,而是蠶寶寶剛出生的樣子。它們出生時是黑黑的,像一隻只螞蟻扭動着身子,身子上還長滿子細細的絨毛。老師還告訴我,蟻蠶出殼後,過一兩上小時就開始吃桑葉了。老師說:給蠶寶寶吃的葉子一定要洗耳恭聽乾淨,然後要認真地擦乾淨不能留一滴水,不然蠶寶寶會死的。

過了二天,我打開盒子一看,哇!蠶寶寶又白又胖了,身子上一節一節的,有一點黑色斑點就像火車廂上的窗戶。我好奇地用手去摸它,感覺它的身子滑滑的,涼涼的,又軟軟的。

過了一段時間,我又去看蠶寶寶,只見它一動都不動。蠶寶寶它是怎麼了?我心裏焦急萬分,難道它死了?不要着色,再觀察觀察。媽媽安慰我。第二天,我看到蠶寶寶身邊躺着一層黃色的皮,而蠶寶寶身上的皮卻變得越來越亮。哦!我這才恍然大悟。過了一個月後,我再去看蠶寶寶時,它已結繭了,它一邊轉圈一邊吐絲,不停地忙碌着。我一邊好奇地看着它,一邊心裏爲它打氣。蠶寶寶加油啊!過了兩天,我再去看的時候,咦!蠶寶寶呢?怎麼只有一個個不同顏色的蛹,有白色、褐色、粉色和黃色。我拿到學校問老師:老師這裏面是什麼東西呀?怎麼這些東西會有顏色呀?老師告訴我這是蠶寶寶的蛹,至於爲什麼會有顏色,是因爲它的品種不一樣,所以顏色也不一樣。我帶着種種疑問回到了家,過好幾天,蛹也不見了,只剩下了小飛蛾,又過了好幾天兩隻飛蛾雌雄相配,最後死了。扞到這個畫面,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淚。蠶媽媽真是個英雄媽媽!

原來蠶寶寶是這樣吐絲的。我心中的疑問終於被破解了。蠶寶寶雖說很小,但它的正能量卻如此之大。它真了不起呀!

我的探索12

星期六,我正在看動畫片《團結的螞蟻》時,動畫次片中的一個情節拴住了我的心:一羣螞蟻住在海邊,有一次,突然發洪水了,螞蟻們在水中聚在了一起,積成了一個團,大部分螞蟻躲過了這節災難。我十分疑惑,就準備做一個實驗。

我在一棵樹下,找到了一個螞蟻窩,用美食把螞蟻聚到瓶子裏,再將螞蟻都釋放在木板上,然後又準備了一盆熱水。我期盼着實驗能成功。這時,螞蟻有的四處瘋狂逃串,有的在水中奮力掙扎着,有的拼命的向前爬……不一會兒,螞蟻都橫七豎八的躺在了模板上。

我失望極了,難道動畫片了的都是假的嗎?這時,我想起了媽媽常說的一句話:失敗乃成功之母。我鼓起勇氣,又做了一次實驗。

我又找來了一些螞蟻,放在木板上,我靈機一動,心想:會不會螞蟻們都怕熱水呢?於是,我就往螞蟻身上潑冷水。果真,奇蹟出現了!一隻螞蟻在水中探出了頭,彷彿在觀察着四周的情況,又似乎在召喚着自己的夥伴。接着,旁邊的幾隻螞蟻也聚過來了,後來,螞蟻越聚越多,它們順着水流的方向往前滾,最後總算來到了木板房。可惜的是木板上還漂浮着一些螞蟻的“屍體”。

“實驗成功嘍!”我興奮的跳起來。但我還沒解決心中那個疑問,不禁又納悶起來。

我在《百科全書》裏查了一下。原來,在洪水中,小螞蟻們抱成一個團是爲了減少無謂的犧牲,這是它們逃生的最好辦法。我不禁喜歡上了你們這羣可愛的小生靈。它們的智慧、它們的無私、它們的團結,令我感動。

我的探索13

在自然課上,老師要我們用一隻筆蓋吸住一小張石棉紙!真是聞所未聞!

我們覺得不可思議,對而後的實驗感到好奇。首先,老師給大家做了一個實驗演示,只見她把石棉紙撕成小片兒,用一隻筆蓋在棉衣上摩擦,然後放在石棉紙上方,果然,石棉紙被筆蓋吸住了。我們被驚得目瞪口呆,很不得自己也試一試。於是,老師滿足了我們的心願。我們學着老師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取了一張石棉紙。我把它輕輕地放在桌上,仔細地端詳起來。

啊!這石棉紙好薄好柔啊!好像一捏就要被捏破似的。爲了增加實驗難度,我把石棉紙疊成一條蛇的樣子,只要我能吸起它的頭,就算完成。我取下一隻筆蓋,在衣服上摩擦了幾下,試着用筆蓋去吸,可是,“蛇頭”卻紋絲不動。這下我可着急了,趕忙去問老師:“老師,我已經用筆蓋在衣服上摩擦了六十幾次了呀!怎麼還吸不起來呢?""用頭髮摩擦效果會更好哦!”老師神祕地小聲說。我半信半疑地捏住筆蓋,靠近頭皮,使勁搓了起來搓得我頭皮都發麻了,我趕緊用它去吸“蛇頭”。啊!“蛇頭”像小雞啄米似得附在筆蓋上,即使我晃動筆蓋,它也不會掉下去。

這下,我對老師的話深信不疑。此時,如果不是那麼多同學在場,我真想大聲呼喊我成功了!我轉頭看看周圍的同學們,大部分同學都取得了成功,有的同學還在探索之中。這時老師高聲告訴我們:”金屬或塑料製品經過快速摩擦後會產生靜電作用,能吸附住輕薄物體……

這節課上的活動讓我們對探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果以後再遇到疑問,就應該親手實踐,去解除疑惑,這樣,我們一定能得到更多的樂趣和啓發!

我的探索14

秋高氣爽,金桂飄香,正是出遊好時節。這次我們的秋遊地點是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聽別人說,這裏是上海的文化之根,裏面的建築也很有特色,是建在水上的。我聽了充滿好奇,決定趁秋遊的時候一探究竟。

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了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一下車就看到了大門口有兩堵殘缺的牆,我就想:“哎?爲什麼門口是殘缺不全的牆,而不是完好無損的呢?會不會是戰爭年代遺留下來的痕跡呢?可能這裏的人爲了能讓遺址百分百保留住原樣,也就沒做調整吧。”走着走着,突然聽到有人說:“天哪!快看!迷你版的趙州橋!”我循聲望去:“真的耶!”我看見橋上面刻着兩條互相纏繞的龍、回首遙望的飛龍和雙龍戲珠,很像書中描述的趙州橋。我們又向前走了許久,終天到了午餐時間,大家三五成羣,席地而坐,彼此分享食物。

休息後,我們繼續遊覽,來到一個外面都用玻璃做成的圓形館裏,沿着樓梯向下走,感覺深入到了水下。這裏面講述的是從遠古時代到民國時期廣富林人的歷史發展。穿着獸皮衣的遠古人有的拉滿了弓打獵,有的拿着大斧頭砍樹,有的用石頭劈柴,有的用木頭和茅草蓋他們的房子,還有的婦女在用柴火做飯菜。民國時期的街上有包子鋪,有酒樓,有照像館,還有鐘錶店……逼真的生活場景圖,彷彿帶我們穿越時光,親眼看到上海的歷史變遷,感受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

廣富林湖上一個個三角形像屋頂一樣的建築,原來就是廣富林文化展示館的一部份。我回家後查閱了相關資料,原來水下的溫度和溼度能更好地使遺址和文物得好長久的保護,難怪廣富林文化展示館是建在水下的。

廣富林遺址公園實在太大了,這次遊玩意猶未盡,希望下次還能再來!

我的探索15

夏天睡覺時,蚊子會在耳邊嗡嗡地叫,吵得我心煩意亂,怎麼也睡不安穩,可一開燈,蚊子卻不見了,把我氣得牙癢癢。這是爲什麼?

一天晚上,我在做作業,看見有一個東西在飛,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蚊子。我想,有什麼大不了的,繼續寫作業。可是剛一拿起筆,那隻蚊子在我耳邊又飛來飛去,煩死了。我忍着怒氣,只想快點把作業寫完去睡覺。過了一會兒,我寫完作業,整理完書包,洗漱完畢,準備睡覺。剛關好燈,躺下來,那隻蚊子又飛來飛去,嗡嗡地叫,吵得我睡不着,我卻在想爲什麼蚊子在黑夜裏能找到人呢?

不然去問問爸爸吧,他的知識很淵博。於是,我一骨碌爬起來,披了件衣服,走到客廳去問爸爸。爸爸笑着說:“你還沒睡着啊。原來在想關於蚊子的問題呀。是這樣的,人身上的溫度比空氣的溫度高,蚊子感到熱就會找到人。”

“噢,原來是這樣的,我明白了。”我鬆了口氣,點點頭,轉身回房間。

“小丫頭,不錯呀,開始學會思考了!”爸爸的聲音從身後傳過來。

我回到房間裏,關好燈,躺在牀上等蚊子來,蚊子果然來了,它還是嗡嗡地叫。我一開燈蚊子卻不見了。爸爸說的準確嗎?還是上網查一下吧,我打開ipad,輸入我的問題。網上說,我們人類會不斷呼出二氧化碳,蚊子就會沿着這個氣味準確無誤地找到人。此外,人的體溫也能吸引蚊子。這時我才真正地明白了,自然界的生物很神奇,有自己獨特的認知方式,終於可以安心的睡覺了。噴點花露水吧,這樣它被氣味干擾就找不到我了,就可以防止蚊子叮咬了,我可以安心的睡覺了!

這天晚上,我學到了一個知識——在黑夜裏,蚊子不是靠眼睛來找人的,而是主要靠它的嗅覺。生活中處處都是學問,值得我們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