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關於孝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孝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薦】關於孝的作文

關於孝的作文1

“笑聲惹情也生情,有孝方知家中暖,無孝怎知人間情。”正是那聚首的歡笑,離別的憂傷,讓我倍加珍惜親情的可貴。

孝,是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與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爲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與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與拋棄。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

孔子重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爲人之本。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孝道也佔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論語裏有很多處都在講孝道,“父母在,不遠遊”,“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中國文明史5000多年,“孝”字當頭。友情故然可貴,但親情更可貴,而“孝順”則是對長輩的關懷或證明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只要有了孝心,纔會有責任感,使命感與善良的品質。孝心讓人成熟,長大。我想沒有對母親的孝心,人又怎麼能談得上愛我們這個國家呢。

孝心無價,作爲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關於孝的作文2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是我在幼兒園就學習過的《弟子規》裏關於孝敬父母的,可是我對這些話總是似懂非懂的。

最近我經歷了一件事,不僅使我懂得了弟子規裏的話,還讓我懂得了應該尊敬父母。

中午放學了已經11:40,我的肚子早已咕嚕嚕的叫了,於是我和同學就買了點東西坐在椅子上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人都差不多回家了,我們也起來要回家,剛走到樓下我媽便出來找我了,回到家我媽便說:“你以後再回來這麼晚我就不找你了!你不知道家裏人都在擔心你嗎?”我說:“不找就不找。”說完我就嚎啕大哭,爺爺奶奶都勸我不要哭了讓我去吃飯,我還是哭,過了一會兒我看他們都睡午覺了,就偷偷吃了一口,然後把碗還放回原位。還是覺得自己很委屈。

晚上,我寫完作業吃完飯,我和爸爸去大壩溜達,爸爸早就知道中午的事情,便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家特窮,但他的爸爸媽媽卻一直供他念書,上大學。他父母卻省着不給自己買一點東西,一天他爸去大學看他,因爲家裏窮他父親的衣服和褲子上都是補丁摞補丁的。他不想認他父親,因爲他覺得他父親太給他丟人了,他的父親叫他他就裝做沒聽見。他父親也沒說什麼就走了。後來他讀了一本書讓他覺悟了,他向他父親道歉並出了一本書介紹了他的爸爸,在大學裏廣泛流傳。“我一開始聽的時候覺得沒什麼,但是聽完之後我的眼眶溼潤了,仰起頭來看天空我都覺得天格外的藍,星星格外的亮。

經歷了這件事情我又對”孝敬“這個詞有了更深的理解。

關於孝的作文3

孝道

一般人認爲,只要對自我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我不反對這種看法,這是孝順了,只是這個孝順只限於父母罷了.雖然這種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此刻,這種看法也許會被人否認,因爲許多家長都曾對孩子說:你要真的孝順我,就拿出點成績來.雖然此刻已不是什麼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時代了,但知識卻是要的,事業也總是要的。許多貧困山區的父母寧可累死餓死也要送自我的孩子上學,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點成績來,那也是可謂盡孝了。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孝順的爲什麼偏偏只有父母呢.不可否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而且養育了我們,也許我們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我們需要盡孝道.但我們又能報答老師的培育之恩嗎?不能.可爲什麼我們不對老師也盡孝道呢.要明白,是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潛力,給了我們機會,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培養出了大批的人才,我們爲什麼就不對老師盡孝道呢?我們是就應的,我們需要以優秀的成績來回報老師的努力,我們需要才華來回報老師的培育,同樣需要以成就事業來證明自我。

孝道,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隨着時代的進步,也就應擴大範圍了.也許真的要我們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衆生盡孝是大了點,聽起來也覺得十分困難,但是整個民族養育了你,你是就應盡孝的;是許多許多的人給了你一個愛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就應盡孝的;是一切的生靈給了你一個美麗的生存空間,所以你也就應盡孝的。

成就事業方能顯出你的價值.盡你自我的努力,去創造屬於自我的輝煌,給生你養你的父母,給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師,給養育了你的整個民族一個滿意的答案,也許這是孝的一種吧!別人給了你,你就就應懂得回報別人,中國有句老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父母的盡忠盡責克盡奉養並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業,然後在自我的事業上默默地奉獻,用自我的成績與愛心來回報世界上的種種,這也是孝順了吧!

關於孝的作文4

孝敬父母,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可是真正能孝敬父母的又有幾人?不是不想孝敬父母,就是整天說沒有機會,沒有時間去孝敬父母,難道這些就能做爲藉口嗎?

記得在深圳市展華實驗學校的時候,有這麼一位工作人員:

她叫李傳梅。李傳梅阿姨爲了照顧婆婆,不惜自己有多麼勞累,十幾年如一日,她無時不刻,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她那又聾,又瞎,又啞的婆婆。由於她的婆婆腿腳不便,於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李傳梅阿姨都要揹着她的婆婆。在來到深圳的火車上,她的婆婆將分泌物拉在了褲子上。李傳梅阿姨因不希望婆婆被人笑話,於是連夜將婆婆的褲子脫下來洗了,再爲婆婆換上乾淨的,乾的褲子。

李傳梅阿姨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論我有多苦,有多難,只要婆婆開心,我就開心。”

也許你會說這是假的,是李傳梅阿姨裝給別人看的。那麼,我不得不說,你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爲要是她真的是裝的的話,那麼李傳梅阿姨就不可能瞭解她的婆婆,就不可能知道她婆婆的各個動作都表達着什麼樣的意思了。

也許你會問:“難道像李傳梅阿姨那樣纔算孝敬父母嗎?”

不,不是的,只要你有那份要好好報答父母,照顧父母,關心父母的心便是孝。但光在心裏有孝還是不夠的,你得在行動上將它表達出來。因爲孝敬父母的目的就是爲了讓父母開心,高興,讓父母生活得更好。其實很小很小的一個動作就能傳達孝。如:你努力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讓父母十分高興,這便是孝;你在父母下班回家時,將拖鞋遞到父母跟前,這便是孝。你在父母忙碌了一天後,爲父母端上一杯熱茶,這便是孝;你在家裏時,多幫父母分擔些家務活,這便是孝;哪怕你在父母生日時沒有禮物,只有聲祝福語,這也是孝。

即使再小的事情,只要你有那份心意,那麼那件事情的意義也會變得重大。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我們用行動傳達孝的信息,讓我們用行動將中華民族的這種美德傳承下去;同學們,讓我們用行動,爲孝撐起一片新的藍天,我們的孝心,絕不能被時代的潮流所沖走;我們的孝心,只能與時俱進,變得更加堅固!

關於孝的作文5

有這樣一個故事:

他的父親是個瞎子,他的母親也是瞎子,並且有智力障礙。他9歲的時候去讀書,從來不缺一節課。每天一放學,就出去討飯,討飯回來就跪着喂父母親。過了很多年,他靠自己的奮鬥獲得了成功。他在一次演講中說到自己的身世,他說:“我對生活充滿了感恩之情,我感謝我的父母親,雖然他們有生理缺陷,但他們給予了我生命。至今,我都還是跪着喂他們吃飯。我感謝苦難的命運,是苦難給了我磨練,給了我這樣一份與衆不同的人生。”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黃香小的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母親早逝,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儘量讓父親少操心。冬夜裏天氣特別寒冷,那時候農家中沒有任何取暖設備,確實很難入睡。有一天,黃香晚上讀書的時候,感到特別冷。他想他的父親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肯定不能好好睡覺。小黃香爲了不讓父親受凍,讀完書便走進父親的房間裏,給父親鋪好被暖被窩。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在街坊鄰里之間慢慢傳開了。

於是我開始思索,百善孝爲先,何爲孝?孝就是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父母親,以切實行動來給父母親分擔憂愁,增加快樂。

父母的恩情深似海,他們給予我們生命,給予我們新的生活,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

其實,孝行並非一定是驚天動地的壯舉,感恩之心也可以隱藏於小事之中。跟他們一起坐坐或聊聊,就已經很足夠。有一次我坐在沙發上,隨意拿起了茶几上果盤中的橘子,橘子亮澄澄的色澤,讓人食慾大增。我本想三下五除二把它吃掉的,但是我想起了父母親,我把剝好的橘子一分爲二,一半遞給母親,一半遞給父親。沒有過多的語言,可是母親卻高興的,立即綻放出如花的笑靨,父親也開心的笑起來。望着父母親那幸福的表情,我突然間發現,原來他們是那麼的容易滿足,我們平時做的真的太少了。

一株茉莉也許沒有讓人心脾的芳香,但它永遠會讓你感到清新,感的優雅。

百善孝爲先,無論多麼不平凡,無論多麼平凡。

關於孝的作文6

暑假第一天,家裏只剩下我和姥姥還有姥爺看着麥兜和米兜了,我們真是忙不過來了,於是我就懷裏抱着米兜,看着麥兜在牀上玩玩具,他們都很乖很聽話。一會兒米兜睡着了,我就對麥兜說,:“麥兜,給媽媽把被子拿來……”他看了看,想了一下,就伸手把他身後的小褥子遞給了我,我很驚奇,其實,我只是隨口說說,沒有想到我的那可愛的兒子還真把被子給我拿來了,我的乖兒子,他真的可以幫我幹事情了哦!哈哈,我要享福了哦,以後只要我懶得去幹什麼,我就可以讓我兒子去了哦!-今天是小姨和姨夫上班的第一天,家裏只剩下我和姥姥還有姥爺看着麥兜和米兜了,我們真是忙不過來了,於是我就懷裏抱着米兜,看着麥兜在牀上玩玩具,他們都很乖很聽話。一會兒米兜睡着了,我就對麥兜說,:“麥兜,給媽媽把被子拿來……”他看了看,想了一下,就伸手把他身後的小褥子遞給了我,我很驚奇,其實,我只是隨口說說,沒有想到我的那可愛的兒子還真把被子給我拿來了,我的乖兒子,他真的可以幫我幹事情了哦!哈哈,我要享福了哦,以後只要我懶得去幹什麼,我就可以讓我兒子去了哦!

幫媽媽做事--今天是小姨和姨夫上班的第一天,家裏只剩下我和姥姥還有姥爺看着麥兜和米兜了,我們真是忙不過來了,於是我就懷裏抱着米兜,看着麥兜在牀上玩玩具,他們都很乖很聽話。一會兒米兜睡着了,我就對麥兜說,:“麥兜,給媽媽把被子拿來……”他看了看,想了一下,就伸手把他身後的小褥子遞給了我,我很驚奇,其實,我只是隨口說說,沒有想到我的那可愛的兒子還真把被子給我拿來了,我的乖兒子,他真的可以幫我幹事情了哦!哈哈,我要享福了哦,以後只要我懶得去幹什麼,我就可以讓我兒子去了哦!

關於孝的作文7

百善孝爲先——題記

“孝”字,是由一個“老人”和一個“子”拼湊而成的。父母在年輕的時候生下我們,當我們漸漸長大,我們的父母也在一天天的變老。所以我們要趁父母還年輕,早早開始孝順他們。

被我們所深知的航天英雄翟志剛就是一個十分孝順的人。他幼時家境困難,父親又常年臥病在牀,全家上下靠母親買瓜子支撐。從國中到高中,他每一天都是先回家做飯,在騎自行車去鎮上把媽媽接回來。回家後,幫媽媽炒一鍋瓜子,而後匆匆趕回學校上課,風雨無阻。他在空軍飛行學院每月津貼是12元,只給自我留2元,其餘的全寄給母親。

當然,有孝心的人不是僅有他一個,還有田世園捐腎救母,大將軍朱德爲母分憂的故事,這些都告訴我們:做人要孝順,要有孝心。

“孝”字,在字典上的解釋爲盡心奉養和服從父母。孝道也是中華民族傳承至今的倫理道德。而此刻有些人做不到盡心奉養和服從父母,更是不明白倫理道德爲何物。這樣的人,能孝順嗎?

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孩,和母親在公交車上發生爭執,竟然對母親大打出手。她揪着母親的衣服,動手打了起來。周圍的人上來勸阻,她卻“破口大罵”,揚言誰勸阻她打誰。人們從她的“罵詞”中得知,她這樣對母親,只因爲母親沒有給她買衣服。

人們常說,小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難道作爲“高級動物”的我們,在這些方面還不如那些小羊和烏鴉嗎?

“世上僅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這是我們學會的第一首歌謠。小時候,我們常常仰着小臉對媽媽說:“媽媽真好,等我長大了,我必須要像媽媽對我這樣的對媽媽好。”可是此刻呢?我們長大了,可是我們做到了嗎?我們是不是在長大的過程中學會了和媽媽爭吵,和爸爸頂嘴了呢?

我們要學會反思,學着去孝順父母,不只是爲了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爲了自我多年後的今日不後悔。

關於孝的作文8

常聽爸爸媽媽說?“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這種傳統一代一代地傳承着。”受他們的影響,在我的日常行爲上就已經表現出了對長輩的孝敬。

記得去年暑假,我的爺爺病了,住在鎮醫院。一天,我隨着一直精心護理爺爺的爸爸去醫院看望了他老人家。當時我就想?“我要是能用自己的零花錢給爺爺買一些他愛吃的.東西該多好呀。”

我一回到家便奔到了自己的房間,拿出存錢罐,把裏面所有的錢全部都倒了出來,反覆數了數,可惜只有32元,這可急壞我了,只有這麼一點錢,能夠給爺爺買些什麼東西呢?急得我在屋裏團團轉,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便三步變作兩步奔到爸爸跟前,對爸爸說:“爸爸,我可不可以多做家務來領取零花錢。”爸爸不解地問:“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多要錢幹什麼?”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如實地告訴了爸爸。爸爸聽了非常高興地說:“哈…我的小虎頭兒子懂事了,知道怎麼孝敬長輩了,行!爸爸把錢給你就是了!”我連忙問爸爸:“爸爸,您一天給我幾元錢!”爸爸想了想說道:“一天給你10塊,幹得好就再加幾塊。”我聽了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可從來沒這麼大方過啊!

從此,我便拼命地幹了起來,每件家務都幹得利索乾淨,而且經常與爸爸媽媽搶事做。沒有幾天,我的零花錢就越來越多了。我數了數,哇!一共有一百多了。於是,我要求爸爸下午同我一起去超市買東西了。那天中午我怎麼也睡不着午覺,終於等到下午2點了。我便和爸爸一起去超市買東西。一進超市我就四處巡摸起來,火腿腸?蛋黃派?精果粉?藕粉?牛奶……看得我眼花繚亂。最後,在爸爸的幫助下,我給爺爺買了餅乾?藕粉?牛奶?蛋黃派、麪包等。我平身第一次以小主人身份付了錢同爸爸一起回到了家。我對爸爸說:“明天早上我與您去看望爺爺。這一下爺爺一定會誇獎我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與爸爸拎着買的東西去醫院看望爺爺了,到了醫院,爺爺見我們買了這麼多西,吃驚地問:“這是誰買的?”爸爸接過話頭說:“這都是你寶貝孫子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買的。”爺爺聽了,便把我叫到了他的跟前,聲音都有些顫抖了,對我說:“謝謝你,小虎乖乖,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我聽了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對爺爺說:“這是孫子我應盡的一份孝心,祝爺爺早日康復!”

回到家,我的心仍平靜不下來,因爲我終於了卻了我的心願!當時我還想:我要從孝敬爺爺開始,不斷地去孝敬更多的長輩。

關於孝的作文9

“鳥之反哺,羊之跪乳”,這本能的愛母之情曾感動了多少文人墨客。可在我心裏,媽媽對姥姥的孝順纔是最值得稱道的。

媽媽生長在農村,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大連,做了一名教師,結了婚,有了我,日子一天天過得紅火起來。然而就在媽媽沉浸在幸福之中時,一個來自農村的電話摧毀了她平靜的生活。一向身體健康的姥姥居然患了腸癌,由於是晚期,已經回天乏術了。這晴天霹靂般的噩耗幾乎擊跨了一向孝順的媽媽,媽媽欲哭無淚,癱坐在牀上……

從此以後原本樂觀的她失去了往日的笑容,爲了能夠既不耽誤工作,又可以照顧到姥姥,媽媽白天忙碌着學校繁雜的工作,一下班便坐車顛簸兩個多小時回到二百餘里外的老家,回到姥姥的膝前。第二天一大早再趕回學校。就這樣,黑夜成了媽媽長久的伴侶,明月,繁星和長長的泥土路見證着媽媽的傷心與痛楚,長達十一個月的兩地奔波,使原本白淨豐腴的媽媽變得孱弱不堪,那根根銀絲過早的擠進了媽媽的發間,蠟黃的臉色,憔悴的神情替代了媽媽明朗的笑容。緘默不語,閉眉鎖目,定格成她愁苦的容顏……

然而媽媽對姥姥無微不至的關懷卻始終沒能擋住死神的腳步,姥姥去世了。那以後的無數次,山頂涼亭裏地面上的淚痕印證着媽媽對姥姥的無限留戀,大海邊不斷迴旋的嗚咽聲見證着媽媽對姥姥的無盡思念……

姥姥去世已經十年了,可媽媽似乎仍未從失去慈母的痛苦中走出來,作爲她的女兒,我真切的感受到他內心的萬般痛楚,你知道嗎?媽媽,你的痛就是我的痛,你情感的天空雖然空寂如谷,可您有我,未來的我定會如同當年的您……

關於孝的作文10

什麼是德?自古以來,人以孝爲先。既然不孝,何談以德?只有孝敬父母,尊重老師,纔會懂得爲他人着想。所以,我認世界上的弟一美德,是孝。

從小,我們要孝敬父母,纔會一步步懂得做人道理。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每天晚上都會看見,媽媽端着一盆水爲奶奶洗腳,奶奶的臉上笑成了一朵花,長大以後,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端一盆水爲媽媽洗腳,看着媽媽的腳。我留下了眼淚。是媽媽教會了我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以孝爲先!

不知,你們是否還記得那一則公益廣告,一個小男孩看見媽媽爲奶奶洗腳,他便也端着一盆水,對媽媽說;“媽媽,讓我爲您洗腳吧!”公告最後,我們看到媽媽的臉上有着幸福的微笑。不知道。看到了這則公益廣告的人,是否因爲小男孩的可愛而感動了呢?是否也爲媽媽洗腳了呢?心中有愛,世界纔會更美好。

“孝”只是一個代號,關鍵在於你是否做了,是否只是表面動作,而不是真心的!北魏孝文帝,以孝治國,纔會使人們安定下來,正因爲是他孝敬母親,纔會如此。人若無孝,爲何要說他是人?因爲這個人連最基本的道德都沒有了,那從哪裏說德,說他爲別人着想更不可能!

孝不光是孝敬父母,也不只是孝敬老師,而是從這種心態去面對所有的人。孝,不只是嘴上說說,而不做,這樣只是空談,假做。只有,自己心甘情願做時,纔可談已孝。有孝,便有德,有德自然有愛。有了愛,我們下有資格去教育別人,去鼓舞他人,不要放棄。

以孝爲先,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纔會更強大,世界纔會更美好!你懂了嗎?請回家對你媽媽說一聲:“媽媽,我愛你。”吧!我想你媽媽的臉上一定會有幸福的笑容的!這便是孝,有孝引發的愛。相信自己,一定會做一個以孝爲先的人的!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關於孝的作文11

孝是人人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幫爸爸或媽媽幹一件小小的事情,這也算孝。比如,掃地,洗碗,倒垃圾或是拿東西……這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孝了,尊敬父母那是最爲應該的事有些人的父母叫他自己洗紅領巾他都不願意洗,懶懶地躺在被窩裏一邊吃着零食,一邊打着電腦遊戲,就這樣子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所謂>就是教育同學們道德實踐上面的問題“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叫,行勿懶。父母應,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一句話的意思是:當你的爸爸和媽媽正在叫你的時候,行動不要太緩慢。在父母喊你的時候,你必須及時出現在你爸爸或媽媽的旁邊。在父母說話的時候,必須認認真真地聽他們講。在你做錯事情父母正在責怪你的時候,你不能在旁邊對父母爭吵。冬天的時候應該爲父母暖被子,夏天的時候,父母睡了應該幫父母扇扇子。你的爸爸或者媽媽沒有起牀不去打擾他們,在父母還沒有睡覺的時候,應該提醒他們應該早點睡覺,不然會傷了身子。

在我的生活中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記得有一次:一天,媽媽對我說:“我今天來把有窗戶的地方,用抹布擦乾淨!”我問媽媽:“媽媽,你能不能讓我來陪你一起擦窗戶呢?”媽媽點了點頭說:“可以,但是外面的窗戶可由我來擦,你的手很小,抹布會被你擦掉下去的!”我點了點頭。我們先擦了兩遍,然後拿出幾張非常陳舊的報紙把窗戶擦一擦,不一會兒,窗戶就好像一對透明的鏡子,閃閃發亮,差不多在家裏看景物和在外面看景物沒什麼兩樣。

我的感受:每個人必須孝敬自己的爸爸和媽媽,你們必須知道父母是怎樣辛辛苦苦的工作在做家務。我以後一定會找到好工作,把錢來給爸爸和媽媽買他們喜歡的任何一樣東西。

關於孝的作文12

每個人都知道當自己長大時,就必須爲自己年邁的父母親盡上自己應盡的責任——孝。

我曾想過,當有一天父親與母親都老了,走不動了,沒法幹活了,只能依靠我來生活,那時就是我的責任到來的時候,每個無數的早晨與無數的夜晚,我總是在不停地想着這必須要到來的問題,可直到有一次,我看見了……

這天不知什麼原因我發燒了,結果被爸爸送進醫院去打吊針了,我們一同進了電梯裏,不過電梯裏的人可真不少,多得我幾乎不能動彈,電梯很慢,而我又不習慣坐電梯,只得倚在爸爸的身邊,與此同時,我只能微微轉動自己的眼睛,快速地掃描了一下週圍的人,兩位老人,一位青年人還有……堵得滿滿的。

當電梯門打開的時候,我看見了驚心動魄的一幕,一位老奶奶被電梯裏的人給推到了,看情勢不對,我正要上去攙扶,就被老奶奶旁邊的青年給讓了去,老奶奶很感謝青年,一定要讓他嚐嚐自己買來的新鮮水果,青年不好意思,但還是接受了,我心滿意足的看着這個美妙的場景,靜靜地離去,還與爸爸說:“今天的收穫是多麼的大,讓自己知道了這美好的事。”雖說這件事不是發生在奶奶自己孩子的身上,可是這個場景卻是像自己的孩子在攙扶摔倒的老母親,這是多麼的美好啊!我還在一位女護士那裏聽到一個小女孩爲陪伴自己住院的媽媽,竟三天三夜都沒閤眼,就爲了看母親何時醒來,奇蹟是她母親在第四天就突然醒過來。

這種親情、堅持與努力的力量,正是這些強大力量的主要源泉,而正是這些力量,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關於孝的作文13

又是週末了,想到拿餐桌上媽媽早早準備的飯菜,我就要咽口水。可是到家了,卻冷冷清清。姐姐說媽媽去接外婆了,因爲我外婆身體有些不舒服,媽媽擔心外婆,我們家一下樓就可以坐車,比較方便,媽媽明早就打算帶外婆去看病。

把外婆接到家裏後,媽媽眼裏就只有外婆,一會兒問她要不要喝水,一會兒問她上不上廁所,完全把我、姐姐和爸爸甩在一邊了。因爲外公去世早,是外婆一手把媽媽他們五個兄弟姐妹拉扯大,是多不容易啊,所以我們也理解媽媽對外婆的孝敬。

媽媽把外婆安置好後,讓外婆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媽媽又馬上走向廚房了。那時也是晚上七八點了,平常我們也該是吃過晚飯了,看着媽媽忙我和姐姐忙走進廚房去幫忙,而爸爸和外婆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和姐姐走進去,媽媽就叫我去剝蒜,叫姐姐去洗菜,然後媽媽走在廚房門口處,又看了看外婆的情況,才又走進來,我隨後說:“媽媽,沒事的,外面有爸爸呢。”媽媽嘆了一聲後說:“你爸爸呀,很粗心的,等一下你剝完蒜後出去,坐在外婆旁邊玩,看外婆需要什麼。”看着媽媽鄭重的樣子我不禁在心裏打鼓:這還是平時那個粗心的媽媽嗎?

吃完飯後,媽媽又用紙巾給外婆擦嘴巴,洗腳時媽媽親自去擦拭外婆的腳,洗好之後又親自整理房間讓外婆睡覺。我們要去幫忙總是被拒絕,總覺得我們做事粗心。我們小時候媽媽就是這樣照顧我們的吧!外婆入睡後她纔出來洗腳,這時洗腳水早已冷了,姐姐連忙給媽媽換來熱水,媽媽終於可以坐下來了,這時我發現媽媽的背有點彎曲了,我心裏酸酸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早早到醫院了,檢查完畢當醫生說外婆沒事時,我感到媽媽心裏的石頭終於落地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走出醫院,暖陽高照,媽媽微笑着,攙着外婆在我們前面走着。這時我發現媽媽的背比以前彎曲了好些,比外婆高不了多少。

我們把外婆安全送回她家,我和姐姐挽着媽媽的手臂往家走,我又發現媽媽臉上皺紋多了很多,心疼地問媽媽:“媽媽你爲什麼這麼勞累呀?不是還有舅舅可以照顧外婆?”媽媽長嘆一聲:“你到了我這個年齡時,你也就懂了。”回到家就讓媽媽坐在沙發上,我和姐姐給她按按肩,捶捶背,媽媽很享受地微笑着。

此刻,我在心裏對媽媽說:從現在起,我要做一個像你一樣孝順父母的我。

關於孝的作文14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蹟,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爲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係。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孃爲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裏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着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爲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繮繩,將繮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呆呆地立着,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着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爲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爲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爲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關於孝的作文15

我幫媽媽幹活時,仔細觀察媽媽,才發現銀髮已攀上媽媽的頭,歲月已將經歷的風霜刻在了媽媽臉上少許的皺紋裏。

早上,秋高氣爽,明媚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媽媽今天加班,要晚上五六點鐘才能回來,媽媽囑咐我好好寫作業,我點了點頭,媽媽就走了。我轉身回屋,拿出作業,認認真真地寫了起來。我寫完了作業,又檢查了一遍,纔將作業收起來。我走到書櫃前,挑出一本我最喜歡的《海底兩萬裏》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不知過了多久,一陣雨打在窗戶上的聲音將我從書海里拽了出來。擡眼向窗外望去,外面下起了瓢潑大雨,我趕緊把窗戶關好,繼續看書,轉念一想:“哎呀,今天早上媽媽出門時沒有帶雨具,這時正在下班的路上,這可怎麼辦呀?對了,我給媽媽送傘去,一會兒我去車站接媽媽下班吧。”

到了四點半,雨勢並沒有好轉,我穿上雨衣,套上雨鞋,拿起雨具,戴好手錶,拿着鑰匙,就衝進了瓢潑大雨之中。剛跑了一會,天上響起了雷聲,把我嚇出了一身冷汗,害怕地想:“還是回家吧,外面真可怕。”又一想:“以前,媽媽下雨天撐着雨傘焦急地在校門外等我,看到了我高興地跑過來,對我噓寒問暖……”我猶豫了一下,還是繼續向車站飛奔而去。車站上一個人也沒有,只有路燈陪伴着我。這時,剛好來一輛28路,我喜出望外心想:“媽媽回來了。”從車上下來了許多乘客,我踮着腳,伸長了脖子在人羣中搜索着媽媽的身影,可是就是不見媽媽,我很失望,盼望媽媽快點回來,只好繼續在車站上等媽媽。

過了一會兒,又來了一輛28路,我老遠就看見媽媽在車裏無奈地朝外張望着,好像在找什麼似的。這時,我一邊拼命地揮着手,一邊大聲地喊着:“媽媽……媽媽……我在這裏,”媽媽聽見了我的聲音,看見我在車站上揮手,既高興,又驚奇,剛停了車,媽媽就衝下來一把把我抱在懷裏,激動地說:“啊!孩子你怎麼會在這裏?”“媽媽我是來接你下班的”我認真地說着,“走。咱們回家。”這時,雨下小了,但風越刮越大。以前,媽媽來接我時,都會將雨傘往我這傾斜。這次,我擎着雨傘,往媽媽那裏傾斜,雖然雨淋溼了我的右臂,很冷,但心裏卻暖洋洋的。忽然,一陣大風吹來,差點把雨傘刮跑,我使出吃奶的力氣,努力將雨傘“搶”回來,雨絲趁勢向我撲來,弄得我渾身是水,我看了看媽媽,沒有被淋溼,我暗暗慶幸。

終於到家了,我將雨傘打開晾上,媽媽來看我時,才發現我被淋溼了,眼睛淚汪汪的。這時,雨漸漸地停了,風也小了,太陽公公從雲縫裏露出了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