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團店內品小吃五年級作文

“來一碗糖芋頭!”一籠小籠包!”昨天,常州糕團店內傳出了稚嫩的點菜聲。大家一定很奇怪,下午1點多鐘,這些學生不上課,跑這兒來幹嗎?告訴你,是實驗國小五(1)班同學在開展“品嚐、瞭解家鄉的名小吃”的活動呢!

糕團店內品小吃五年級作文

進入店內,我一眼看見醒目的價目表,上面寫有各種常州的名小吃,有桂花糖芋頭、蟹殼黃、小籠包……隔着巨大的透明玻璃,只見服務員阿姨正笑咪咪地準備爲我們服務呢,我迫不及待地點了一碗糖芋頭,只見碗中一個個圓溜溜的芋頭呈絳紫色,猶如一顆顆瑪瑙,又像一個個琥珀,光澤鮮明,看上去又潤又滑,我先舀了一個芋頭嚐了起來,輕輕一咬,我就感到芋頭又糯又甜,含在嘴裏甜而不膩,芋頭中的甜水一下子流到了我的嗓子眼,真是沁人心脾,我一會兒就吃完了這美味的'點心。我又去買了一個“蟹殼黃”,它的外形像蟹殼,黃黃的,餅皮十分酥鬆,真不愧爲常州的名小吃。

說起常州美味的小吃,就不能不提起小籠包,我旁邊的同學就慕名買了一籠,只見小籠包呈錐形,頂端開了一個小口,小口周圍被廚師均勻地捏出了褶皺,好似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小籠包的皮很薄,但很有韌性,透過皮隱約能看見汁水與餡呢。吃小籠包急不得,我身後的那組同學,急於想吃到美味,結果夾破了小籠包的外皮,雖然滷汁流了大半,但她們吃完後仍意猶未盡,有了這些特點,難怪小籠包能被收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常州的小吃品種多樣,形式各異,充分體現了常州人的智慧,通過這次品嚐活動,我感到了常州小吃的魅力,相信它的製作工藝一定能代代傳承,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