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通用13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通用1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通用13篇)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1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當時,秦國把楚懷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把大王救回來,但楚頃襄王怕打不過秦國,猶豫不決[注: 猶豫:遲疑。拿不定主意。]。有一個壞人不想讓屈原受寵,就在楚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信了那個人的話,就把屈原的封地沒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羅江那裏了。終於,楚國被秦國滅掉了。因爲屈原是一個很愛國的詩人,他心如刀割[注: 內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樣。],就寫了一首《天問》的詩,決心和國家共存亡,就抱着一塊石頭跳進了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當時,許多人爲了救屈原,就駕着船,向江裏投飯糰和肉丸,並向江裏倒雄黃酒,防止魚蝦咬傷屈原的身體。後來,人們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並在這天,舉行賽龍舟活動,幷包糉子、喝雄黃酒。

我一定要像屈原那樣做一個愛國的國小生。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2

今天我和媽媽聊天的時候,媽媽問我一個問題:“你知道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嗎?”我說有點兒記得不清楚,只知道每年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左想右想,怎麼就是想不到呢?我帶着問題趕快去書裏找,看完書我纔想起來,劉老師以前給我們也講過啊。

在戰國時期,楚國有位名臣叫屈原。他主張聯和齊國對抗秦國,因此遇到很多大臣的反對和主張。後來屈原遭人陷害,被流放江南一帶。在流放時期屈原依然憂國憂民,寫下了很多名作。沒過多久,楚國被秦國佔領,屈原心如刀割,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他寫下了一首《懷沙》,然後抱起了一塊青石,縱身跳入汨羅江。

百姓聽說屈原投江,都悲痛萬分。人們把一些食物扔進江裏,希望魚蝦不要去咬屈原。後來人們又把黃酒倒入江中,來暈江中的蛟龍和水獸,免得讓他們來傷害屈原屍身。

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就喝黃酒吃糉子,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名臣。

不僅如此,中國的傳統節日大都帶有紀念活動,而且都是按農曆來算時間的哦。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讓我說給你聽聽吧!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大夫叫屈原,他不僅是一位治理國家的人才,還是一位大詩人。當時,楚懷王被秦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頃襄王聯合齊國,共同去抗擊秦國,救回楚懷王。但楚頃襄王不願意。再兼之國王聽了讒言,就把屈原流放了。

後來,秦國攻進楚國的都城,楚國滅亡。屈原聽到這個消息,心如刀割、悲痛欲絕。在五月初五這天,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着石頭投江自殺。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的樂章,投身汨羅江而死。

屈原投江後,老百姓紛紛趕到江邊,有的拿飯糰,有的拿肉食,紛紛往江裏投,祈禱魚蝦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後來,一位老醫師拿出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說用酒醉倒蛟龍、魚蝦,免得讓屈原大夫受傷害。再後來,人們怕飯糰被蛟龍所食,就糉葉包米團,外面纏好彩絲,逐漸發展成了今天的糉子。

在往後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江中競賽,吃糉子來紀念屈原這位愛國詩人的傳統。這節日被稱之爲“端午”。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4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許多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就是其中之一,關於它,還又一個美麗的傳說呢。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有一個正面臨亡國之難的國王—楚王,它召集大臣們一起商議對策,屈原是國王非常重視的一個大臣,他想出了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法,而國王覺得不妥,另一個大臣也想出了一個辦法,國王連連點頭稱讚,並賞了那個大臣,但屈原卻說不行,屈原要和國王爭議,不料,國王卻把屈原逐出了這個地方。

果然,楚國滅亡了。屈原見自己胸懷大志,卻報國無門,他一氣之下,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進汨羅江自盡了。

聽說屈原投江,沿岸的老百姓紛紛划船去尋找他的屍體,可是始終沒有找到。人們回來後,只見屈原夫人獨自立在江岸上,雙手捧着一個竹筒,大家都過來安慰她,屈原夫人平靜的說:‘我想,先生活在這個世上,憂愁太深了,這清清的汨羅江水或許能沖走他的憂愁,就讓他去吧,先生最愛吃糯米蒸飯,我這就給他獻上。’說着,將糯米蒸飯投進了汨羅江。

千百年來,人們忘不了憂國憂民的屈原,於是就把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報糉子,系五彩繩,賽龍舟以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5

端午節是我過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划龍舟、插艾葉……

據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按我國古代詩人屈原而定的,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了

關於這個節日,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屈原是戰國時期有名的詩人,他忠誠愛國,讓楚國漸漸強盛起來。但在朝中,有些權貴對他的意見不滿,經常在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楚王也相信了那些權貴的讒言,漸漸離屈原越來越疏遠。雖然楚王那時已不相信屈原了,但他仍然放棄:關注人民,寫了許多愛國詩。

後來楚王中秦王的圈套,被軟禁在了秦國。又派兵攻打楚國的首都。屈原知道後,悲憤萬分,就在五月初五那天,抱着石頭投河自盡了。

楚國的百姓知道後,悲痛萬分。他們想盡辦法救屈原,曾幾次駕小船去打撈他的屍體,但還是沒撈到。於是人們怕屈原在下面吃不飽,又把許多美食投進河裏,還把一種外面用竹葉包着大米,還用紅線繞着它。人們把它稱爲糉子。

如今啊!,雖然我們不會再把食物投進河裏了。但依然有許多風俗流傳至今。端午節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6

“五月五,是端陽節。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人們唱起這首歌的時候,我便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一位楚國著名的大詩人,是一位愛國的忠臣。有一次,楚國國王中了秦王的圈套,被秦王抓住了。隨後,秦王就佔領了整個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爲了不背叛自己的國家,不去投奔秦王的隊伍。屈原萬般無奈,只好來到汨羅江邊,抱起石頭投汨羅江自盡了。

人們知道這件事後,都不禁失聲痛哭。他們爲了紀念投江自盡的屈原,就把家裏的米飯等東西拿來紀尊給屈原。可是,一天晚上,有人卻夢到屈原的臉瘦了許多。這個消息在楚國傳開了,人們紛紛議論着,爲什麼丟進河裏那麼多東西,屈大人的臉還會瘦呢?後來人們才知道是被河裏的魚蛟蝦蟹吃了。這時,村民們就用竹筒包上飯,丟到汨羅江中去,這就是後來我們所說的糉子。是爲了不讓魚蛟蝦蟹去吃屈原的遺體,要保護他的遺體。

就這樣,每年的五月五日,人們都將糉子投到汨羅江裏,以寄託對屈原的哀思。從此,人們就將每年的五月五日定爲“端午節”,也從此成了民間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7

端午節的習俗很多:賽龍舟、撒雄黃、避五毒、吃糉子、沐蘭湯和鬥百草……這些都是端午節的習俗。其中我最喜歡吃糉子這項習俗了。因爲我喜歡吃糉子。說到吃糉子,我就來說說端午節的由來吧!

那時候,秦兵攻破楚國。眼看着國家滅亡,愛國大詩人屈原無法忍受滅國的事實,便跳江自殺殉國。許多人悲痛欲絕,便搖着小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這就是“賽龍舟”的由來。後來,有人把飯糰丟進江裏,想讓魚龍蝦蟹吃飽以後,不去吃屈原的屍體。這就是“吃糉子”的由來。後來又怕飯糰被蛟龍吃掉,便用竹葉把糉子包起來,慢慢地就變成了現在的糉子。又有一個老醫生把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希望這樣能驅走魚龍蝦蟹。這就是“撒雄黃”的由來了。

我還聽說有的地方會在小朋友的頭上用雄黃點一個“王”字,據說這樣可以趨避毒蟲。我也希望下一次大人能給我頭上也點一個“王”字,那樣多帥啊!

看了這個動人的傳說,我不禁拿起手中包糉子的材料,包起糉子來。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8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會覺得這個節日很熟悉吧,接下來,就來聽聽端午節的由來吧!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個故事是源於紀念孝女曹娥端午節的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

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

這個故事你們聽說過嗎?聽了這個故事,真讓我們感動啊!孝女曹娥的故事你們覺得怎麼樣啊?還有很多故事也是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比如源於紀念伍子胥的由來;比如源於紀念伍子胥的由來;比如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的由來……可多了!希望大家對我的這篇作文多多指教,投票哦!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9

一提到端午節,人們就想起吃糉子,划龍舟。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是什麼意思嗎?端午節的風俗又是怎們來的呢?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陰曆五月初五稱爲“端午”。到了唐代,因爲唐皇帝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爲了避用“五”字,就用迴音“午”替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今天,我正在吃糉子。想起了5.12大地震中失去雙親的小朋友們,他們是多們的可憐,但我堅信他們一定會重建自己的家園。我在這裏要說聲:“祝你們端午節快樂!”

我聽媽媽說端午節就是爲了紀念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官,因爲楚國不採納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到苦難,自己又無能爲力挽救老百姓於水火之中,他心中悲憤難忍,便於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的百姓知道後,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心江中的魚,鱉,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餵魚。從此,划龍舟,包糉子就是我們中國的風俗了。

這個端午節就在我們吃着糉子,懷戀屈原中結束了......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10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當時,秦國把楚懷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把大王救回來,但楚頃襄王怕打不過秦國,猶豫不決。有一個壞人不想讓屈原受寵,就在楚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信了那個人的話,就把屈原的封地沒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羅江那裏了。終於,楚國被秦國滅掉了。因爲屈原是一個很愛國的詩人,他心如刀割,就寫了一首《天問》的詩,決心和國家共存亡,就抱着一塊石頭跳進了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當時,許多人爲了救屈原,就駕着船,向江裏投飯糰和肉丸,並向江裏倒雄黃酒,防止魚蝦咬傷屈原的身體。後來,人們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並在這天,舉行賽龍舟活動,幷包糉子、喝雄黃酒。

我一定要像屈原那樣做一個愛國的國小生。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11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爲“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爲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爲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糉等節日活動。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爲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12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全家在吃糉子,看得這麼好吃的糉子,我問爸爸:“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爸爸說:“這是一個傳說,你自己上網找找。”

吃過飯,我就上網去查,原來是這樣: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

他倡導舉賢援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藍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公元278年,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秦國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傳說屈原死後,百姓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的還拿出食物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因此,在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

我把查到的傳說說給了爸爸聽,爸爸誇獎我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

端午節的由來風俗作文400字13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那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人,他叫屈原,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爲國家做了很多貢獻。有一次,她想改善國家的秩序,想變法改革,但這觸動了大貴族的利益,因此貴族們都很生氣,爲了阻止屈原變法,他們屢次勸說楚王,不要變法改革。屈原知道後傷心極了,說:“我爲國家效力,你們卻要爲難我,阻止我,我這是何苦呢!”屈原三番五次的勸說楚王繼續變法,但楚王是個老糊塗,他相信了貴族不再進行變法。

五月初五,這一天天氣十分暖和,屈原因貴族的打壓及楚王的不信任感到十分的傷心,他來到了江邊,在愁苦無出路的時候,跳水自殺了。屈原雖然被貴族痛恨着,但卻深受老百姓的愛戴,老百姓們知道後非常的傷心,爲了防止魚兒吃屈原的屍體,五月初五這一天用一種又寬又大的葉子把糯米包起來扔到江中,讓魚兒們能夠吃食物,而不是吃屈原的屍體。

就這樣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便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