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春節爲題的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春節爲題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春節爲題的作文4篇

家鄉的春節爲題的作文 篇1

在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 家家戶戶掛上了大大的紅燈籠,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喜氣洋洋地過春節。

過春節的`那個晚上,我、姐姐和哥哥,我們一大家子人在外婆家吃年夜飯。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菜,有魚,有肉,還有蔬菜……可豐盛的晚宴了。

吃好晚飯,我、姐姐和哥哥一起去河邊放煙花。我們拿出各種各樣的鞭炮,有小蝴蝶,有金箍棒,還有陀螺。瞧,外面成了煙花的世界,簡直是火樹銀花,格外絢麗。看,那千姿百態的煙花真美啊!有的像“滿日繁星”,有的像“龍飛鳳舞”,還有的多麼像“空中花園”!這些煙花讓人看得目不暇接,把日空點綴得五光十色。

春節的第一日是我們最興奮的時刻。我們拎着禮包挨家挨戶去拜年,然後說上一句句吉祥話,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等,然後我還能拿到好多壓歲包呢!每當過春節的時候,我能做我想做的事情,能吃我最喜歡吃的零食。

春節真是個令人興奮、又期待的傳統節日

家鄉的春節爲題的作文 篇2

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都大掃除。對於我來說,可是最苦的了!因爲我是家裏的長孫,清掃整間屋子可謂是我的重任了。搬搬擡擡的不用我做。可是洗碗、擦窗子、掃地、拖地、擦桌子和椅子……無一不是我乾的,妹妹她們還小,不用幹我可苦了!不過,看着自己清掃得一乾二淨的屋子,我也稍帶一絲自豪了!那可是爲迎接新年做準備啊!

除夕那天,我們這裏都要貼對聯、貼“紅錢”。北方的還剪紅紙貼在窗子和門上,我們這裏很少是這樣的。我們先把上一年貼上的對聯和“紅錢”撕下來,再用漿糊把信的對聯和“紅錢”粘上。而且撕下來的對聯和“紅錢”不得亂丟,得將它放在“聚寶盆”裏燒盡纔算吉利。做完這些,會發現手指頭是紅紅的。晚上吃團圓飯,一家大小其樂融融,開心極了!

等到年七年級(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奶奶、嬸嬸、媽媽和我得在早上5點起牀。因爲我們得爲拜神供佛的食材做準備。早上6點多,我們開始拜神供佛。點神燈、上香、點蠟燭、燒元寶……做完這些,我最喜歡的“糖果盒”就登場了。裏面裝着各式各樣的糖果,誘人食慾啊!不過,得把它放在神臺上先供奉一下神佛。我總是把收偷偷放進“糖果盒”裏,掏出幾顆。如果媽媽沒發現,我就把糖果都吞下肚子啦!如果被發現了,我就立即把糖果藏在舌頭底下,得意地說道:“沒有!沒有!”這時,媽媽總是點一下我的鼻子,說:“你呀!嘴饞了吧!”我就好更得意了。

拜神供佛後,得燒爆仗了。一串長長的、紅紅的鞭炮掛在高處,由家中的長子點燃。

點完鞭炮。算是吃早飯吧!不過特別的'是,食物不是油條、粥之類的,而全都是齋菜。奶奶說:“這是這兒的風俗,家家戶戶都是這樣的。”還有,我們每個人的杯子裏都有紅茶,茶裏放一顆棗子。我們小孩子,都學爺爺品酒那樣:端起杯子,聞一聞——香!有時我們把手指頭伸進杯子裏,沾一沾水,閉上眼睛,舔一舔——嘿!甜的!

從年八年級開始,每家每戶擺酒席,邀請親戚朋友來歡聚一堂。那時,數我們小孩最開心了。不但有大人們送我們新年禮物,而且我們只要說一聲:“恭喜發財!新年快樂!”源源不斷的利是錢就向我們送來,別提多高興了!還有一些喝醉酒的,口裏盡說:“再來!

家鄉的春節爲題的作文 篇3

相傳,在古代有一種兇猛的野獸,生活在深山老林裏,叫做年。這種野獸每過365天的黑夜就要從山裏竄出來,危害人間。人們都很害怕,於是這天晚上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不睡,一起在桌子前吃團圓飯,而且這頓飯特別豐盛。慢慢的,人們在於它搏鬥中,發現這種野獸怕火光和巨大的聲響。於是每到大年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外面燃放鞭炮和煙花,以驅趕野獸。年被鞭炮和火光嚇走後,人們又怕它再回來,一家老小就整夜不睡,圍着一張桌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春節的傳統習俗:放鞭炮、煙花和守夜吃團圓飯。

過春節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習俗:貼春聯。貼春聯也是有來歷的。

春聯,古代稱桃符。在東漢王充《論衡定鬼篇》中,神荼、鬱壘是住在桃樹上管鬼的神,一發現惡鬼就把他們扔給老虎吃掉,所以人們認爲鬼怕神荼、鬱壘,也怕桃樹,人們就把桃符掛在大門旁邊,以起到驅鬼的作用。

過年還要吃餃子和年糕,它們是從哪來的呢?

從前,有一個昏庸的皇帝聽說人若吃百樣飯,就能長生不老,於是下令各地尋找巧手的廚師。不久,各地被選中的廚師,陸陸續續來到了北京參加篩選,蘇巧生因爲自己高超的藝技,被選中了。有一天早上,蘇巧生髮現自己已經爲由皇帝做了99頓飯,還差一頓飯就可以離開北京回到家鄉去了,就很高興。可是,就在做飯的時候,發現不知道該做什麼了,他又氣又怕,既想逃跑,又想毒死這個狗皇帝。突然,他瞥見菜板上還剩下一些羊肉和菜,就把它們剁碎了,胡亂加了些調料,用麪包成了許多小角角,下到開水鍋裏煮熟後,就端給皇帝吃了。他正躲在廚房裏等死,沒想到皇帝跑到廚房裏問他:就今天這頓飯最好吃,這是什麼呀?蘇巧生隨口答道:這是民間上等的食品扁食。蘇巧生做完100頓飯後,皇帝還不讓他走,他特別生氣,就半夜跳牆逃走了。人們爲了紀念他,每年過春節就包這種扁食,慢慢的,就形成了餃子。

年糕是源於春秋時期吳國的丞相伍子胥。有一次在宴會上,皇帝問怎樣能保護首都,大臣們都建議用高牆把城市圍起來,這樣敵人久攻不進來了,皇帝非常贊同,就命伍子胥承辦此事。高牆修好以後,伍子胥找來隨從吩咐他:這座高牆能保護首都,可是敵人若圍而不打,城中百姓就要捱餓,我如果被彈劾賜死,缺糧時,你就挖牆三尺取糧。隨從也沒在意,以爲伍子胥喝醉了。皇帝駕崩以後,夫差即位,聽信讒言,賜伍子胥自刎。越國來攻打吳國,看見高牆,就圍而不打,城中缺糧,百姓哭聲連片,隨從這時想起伍子胥說的`話,就帶領百姓挖牆三尺,發現城磚都是用糯米粉做得,這些糯米粉救了百姓的命。於是,每年人們都用糯米粉做板磚,用來紀念伍子胥,這就是年糕的來歷。

過年的年夜飯上,必定有魚這道菜,這有幾個原因:一是象徵年年有餘;二是因爲它比起豬、羊等較便宜;三是因爲它比較清淡。作文

家鄉的春節爲題的作文 篇4

煙花:我的人生在於綻放自己而不是爲了留下痕跡。——題記

大年七年級,不僅是新年的第一天,與家人團聚的日子,還是人們忙碌了一年後難得並心安理得放縱自己的日子。不絕於耳的拜年聲、舉杯痛飲的碰杯聲甚至搓麻將的嘩嘩聲、打撲克的啪啪聲交織成新年的氣氛。就連空氣都瀰漫着喜慶的味道。在這熱鬧非凡的傳統節日裏怎能少了放煙花呢?

晚上八時左右,第一束煙花劃過沉浸在喜慶氣氛的安詳而恬靜的天空,人們或站在窗前或站在門口翹首期盼那豔麗而悽美的綻放。“嘭!”綻放就在一霎間,隨着這石破天驚的一聲炸響,天空變得五彩斑斕,隨後,十幾、二十幾各式各樣的煙花爭相騰空,隨着一聲聲炸響,一次次綻放,天空霎時變得五彩繽紛,明亮得如同白晝再加上流光溢彩的街燈使整個城市變成了以座不夜城。看到眼前這盛世繁華的景象,我不禁想起小時候在院子裏放煙花的情景:興奮的紅撲撲的臉,小賊似地把一炷香伸向導火線“哧”的一聲響,連忙捂住耳朵尖叫着跑開,隨即“嘭!”,綻放……

呵,還真懷念小時候的生活,可惜長大了,對煙花已經失去了興趣。

煙花在人們嚴重無疑是熱鬧的象徵,它把節日裝點得五彩斑斕、豔麗無比、有聲有色。以至人們無視禁令偷偷燃放。

呵!我看煙花高高地騰空而起,在空中幻化成各種形象,然後鑽進濃濃的夜色中。我心一動,這就是人們眼中的煙花嗎?爲什麼我看她那麼寂寞?它是那麼的美,卻不是華美,更像是悽美,她一定是美麗仙子的化身,至在遠離塵世的高高的天空綻放,恰似月宮姮娥獨自輕歌曼舞。呵!煙花是寂寞的`,熱鬧的僅是天空。那麼,人呢?有一位哲人說過:“偉大的人總在孤寂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平凡的人相信熱鬧的假象,和別人一起低低綻放,享受喧鬧,但是沒人知道誰是誰。偉人忍受孤獨,承認寂寞,甘願在高空綻放,冷清但絢麗。

在我看,煙花的綻放,新生命的孕育和誕生,突然又不突然。煙花的怒放是醞釀良久的綻放,即是悽美的綻放又是由生到死不可計量的一瞬間。呵!悽美的煙花。

當一切安靜下來時,已經是深夜。擡頭仰望那幾分鐘前還轟轟烈烈的天空,如今卻如此安寧,恬靜得讓人窒息。呵!這簡直像一幕戲劇:天空是幕,綴着許多裝飾的大幕。煙花是主角,它在這裏匆匆登場又匆匆謝幕。隨之而來的清潔工利落地把她們的“殘骸”收拾得乾乾淨淨,不留一點痕跡,反差大得令人驚心!“我的人生在於綻放自己而不是爲了留下痕跡。”我記得,煙花曾這樣說過。

我們欣賞煙花,指點菸花,我們悲憐她的生命如過眼雲煙,也許煙花也在感嘆我們不懂瞬間華彩。你看那天空中零星滴落的火花,是煙花在爲我們流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