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責任的作文彙編7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責任的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責任的作文彙編7篇

責任的作文 篇1

讀罷《船主與漆工》一文,讓人眼前頓感一亮。何爲亮點,一是,爲漆工的“補漏”之舉而讚歎。理由是從漆工的“補漏”之中看到了工作主動與責任。原來船主只是讓漆工把船上塗一層漆。漆工在給船塗完漆以後,發現船有漏洞,於是順手將船上的漏洞補上。應該說,這事可做可不做,因爲船主沒有讓他補漏。但漆工還是把船上的漏洞補了。在漆工的眼裏,這是舉手之勞的事,也沒有覺得補漏有什麼大不了的事。但是船主卻爲之高興,於是在支付給漆工的工錢之後,另外還給了漆工補漏的錢。並對漆工說,“當得知我的孩子們駕船出海,我就知道他們回不來了。因爲船上有漏洞,現在他們卻平安歸來,所以我感謝你!”顯然,從船主與漆工的對話中,我們看到了漆工的責任和船主的善心。

漆工順便補漏,不僅將船修復,而且還救了船主孩子們的生命。

從漆工順便補漏中,我們看到了勤勞與責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應該從漆工這順便補的,得到一些啓迪與教益。如果多一些順便“補漏”,那麼我們的工作與學習就多一份主動,就多一份責任;如果我們多一些順便“補漏”,對社會,對他人就多一些溫暖,也不會出現老人跌倒,不願意扶,也不敢扶的“尷尬”事。

從漆工補漏的一事中,也讓人們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與他人方便,就是爲自己方便。倘若漆工只是教條式給船上塗一層漆,看到船上有漏洞不去補,也不願意做這個順便之事,那麼其結果又會怎樣?正如船主說的,若不是漆工補漏,那麼他的孩子們還能平安回來?

《船主與漆工》事很小,但卻告訴我們一個普通淺顯的道理,多做一些像漆工順便補漏的事,就會爲他人增添一份關愛;多一份責任,就會爲身邊人構築安全護欄,爲社會增添一份溫暖與和諧。反之,船有漏洞不補,只是按部就班,機械式、教條式的工作,漆工不僅得不到船主一大筆補漏的錢,而且工錢也難以保障。船如果因漏洞而沉沒,那麼漆工在哪裏塗漆?

漆工補漏,讓我們看到了在責任,看到了人性最善、最美的一面。

【點評】此文從標題上來看,讓人容易產生誤解,責任概念太廣,材料的漆工是隨手而爲,體現一種職業道德及“勿以善小而不爲”的美德,雖然很小的事情,但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很可能會造福他人,而責任就是每個人必須要做的,材料中當船長給漆工感謝費的時候,漆工還自認爲自己已經收取了,這就是一種職業道德的問題,責任就太廣泛了。文中也寫到了二者的對話,看到了漆工的責任和善心,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責任的作文 篇2

我們的使命是照亮整個世界,熔化世上的黑暗。(莎士比亞《維納斯與阿多尼》)

人總是揹負着自己的祖國和自己的憎恨到處走的。--巴爾扎克《假情婦》

我們的地位向上升,我們的責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責任愈重。權力的擴大使責任加重。--雨果《笑面人》

天才如果袖手旁觀,即使他優美出衆,也仍是畸形的天才。沒有愛的天才是種怪物。--莎士比亞《莎士比亞論》

人類的使命在於自強不息的追求完美。--《托爾斯泰傳》

我們應該在自己身上燃起理性的火光,使矇昧無知的人們可以看見我們。--高爾基《母親》

爲責任而責任的事,我們是從沒有幹過的,乾的只不過是能使人感到滿意的那種責任。--《馬克·吐溫自傳》

歌詠人心,縱使只涉及一個人,只涉及人羣中最微賤的一個,也得熔冶一切歌頌英雄的詩文於一爐,製成一部優越成熟的英雄贊。--雨果《悲慘世界》

天才理應飛向天國,真正的詩人有責任喚醒世人,慎擇那最崇高的靈境。--普希金《埃及之死》

藝術不是一種技藝,它是真實情操的表白。--《托爾斯泰傳》

作家是一隻笛子,生活裏和種種智慧一通過它就變成音韻和諧的曲調了……作家也是時代精神手中的一管筆--一管某位由聖賢用來撰寫藝術史冊的筆……--高爾基《水泡》

人生只有一種確鑿無疑的幸福--就是爲別人而生活。(托爾斯泰《幸福家庭》)

聲名是一座活動的橋樑,可以令人飛渡深淵。鼓起您的雄心來,那是應該的。我相信您有卓越雄偉的能力,但您施展的時候,與其爲了我,毋寧爲了大衆的幸福;您只會在我眼裏更偉大。--巴爾扎克《亞爾培·薩伐龍》

必須時刻準備拋棄一切屬於我們自個兒的東西:財產,榮譽,工作,幸福,愛情乃至於生命……--《羅曼·羅蘭回憶錄》

要散佈陽光到別人心裏,先得自己心裏有陽光。--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要理解人,而且還要熱愛他們。--《羅曼·羅蘭傳》

如果人們不愛他的人民,那是最卑微的。--《托爾斯泰傳》

技師、醫生、教師、畫家與作家,就其本身的使命來說,都應該爲人民服務。--托爾斯泰《那麼我們怎麼辦》

一切在於人,一切爲了人。--高爾基《人》

我把小小的禮物留給我所愛的人--大的禮物留給所有的人。--泰戈爾《飛鳥集》

人越是能夠將心比心,他就越是真正的人。這個真理不僅是主觀價值,而且表現在我們生活的每個方面。--泰戈爾《民族主義》

勇敢些!讓我們來獻身。獻身給善、獻身給真、獻身給正義。(雨果《莎士比亞論》)

有才之士開導人,卻一生貧困潦倒;有德之人爲了大家的利益而作出犧牲,卻一直緘口不言。--巴爾扎克《鄉村醫生》

獻身的人是偉大的!即使他處境艱困,但也能平靜處之,並且,他的不幸也幸福的。--雨果《莎士比亞論》

一個豐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來餵養狠飢腸轆轆的別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羅曼·羅蘭《母與子》

我要讓人類活下去,崇高地活下去,--不惜用任何手段,任何犧牲。--羅曼·羅蘭《愛與死的搏鬥》

那些把燈背在背上的人,把他們的影子投到了自己前面。--泰戈爾《飛鳥集》

人獨特的個性是:給予多於接受,收穫多於神的播種。--《泰戈爾評傳》

你穿着破敝的衣服,在最貧賤最失所的人羣中行走,驕傲永遠不能走近這個地方。--泰戈爾《吉檀迦利》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高爾基《和青年作家談話》)

任何人,都有權把互相啓迪、力求前進和尋求合理娛樂的活動據爲已有。--狄更斯《遊美札記》

回憶過去就會削弱自己當前的精力,動搖對未來的希望。--高爾基《淪落的人們》

感覺不到自己心裏有願望存在就等於沒有生命。--高爾基《馬車伕》

我們應當嗅出真理,究根到底,把真理掌握在自己的手裏。那樣它纔會給你一種無上的快樂。--雨果《悲劇世界》

人類的特點就在於他有種奇妙的稟賦,能夠尋求真理,看見真理,愛真理,爲真理而犧牲自己。--凡是抓住真理的人,都能分享到真理健康的氣息!--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通過痛苦,達到真理。--羅曼·羅蘭《母與子》

讓我們到處追求真理,讓我們找到真理的花朵或種籽的地方把它揀起來,找到了種子,就在風中播揚吧。--羅曼·羅蘭《先驅者》

許多人都渴望認識真理,但是誰能在不歪曲現實的情況下達到目的呢?--高爾基《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我們要珍惜自由和真理,要寬容,要有勇氣和頭腦清醒,爭取達到完美的境地。--《泰戈爾評傳》

讓真理用它純潔的光輝把我們的生活道路照亮吧。--泰戈爾《戈拉》

只有在到達終點之時,人們才能更好地享受走過的道路的樂趣。--《羅曼·羅蘭回憶錄》

目的正當並不意味着就可以不擇手段。--《泰戈爾評傳》

當我們合力以赴往前跑的時候,我們的眼睛不斷地注視着前面,兩邊什麼也看不見。--泰戈爾《春之循環》

生活就是賽跑。記不停歇。(羅曼·羅蘭《母與子》)

要登上陡峭的山峯,開始時腳步要放得慢。--莎士比亞《亨利八世》

進步是科學的推動者;理想是藝術的動力。--雨果《莎士比亞論》

如果上帝要人後退的話,他就會使人的腦後長着眼睛。--雨果《九三年》

已經過去的畢竟過去了。生活不會在任何地方停頓的。--《羅蘭與梅森葆的通信》

無論男女,只要誰有進取的意志,誰就幹得成。--羅曼·羅蘭《內心的歷程》

責任的作文 篇3

喂!快過來!這裏也有一個大塑料袋。”你聽,這是我和好朋友正在山上撿垃圾呢!我們每個週末都會約定一起爬山,順便撿撿山上的垃圾,做這件有意義的事。

這還要從那天說起,我和我的好朋友約好了一起去爬山。我們爬呀爬呀,蒼翠欲滴的大樹,駐立在那兒,像一個個衛士,又像一把把綠色的大傘,爲我們遮住陽光,聞上幾口新鮮空氣,覺得精神氣爽。這時空中飄來了一個塑料袋,正好蓋在樹上,破壞了這一美景,這時我們發現這兒有許多垃圾,大部分是塑料,還有一些垃圾發黴了,並且散發出一股臭味。我可忍不住了,就和夥伴提出我們一起來撿垃圾吧,得到他們一致同意。大家找到了一個大袋子,開始撿起路上的垃圾。我們邊走邊撿,一路上我們撿了許多垃圾,看到路面重新變得乾乾淨淨的,我們都很開心。

走着走着,我們來到了一片大草坪上,上面坐了幾個人,在吃東西,他們吃完了就把塑料袋扔到地上不管。我馬上走過去說:“叔叔阿姨,請你們不要再扔了好不好,保護環境是我們的責任。”誰知其中一個還不以爲然地說:“喲!這麼小都知道環保,不錯哦。可是我們想扔就扔,你管得着嗎?難道你還敢教訓我嗎?”我聽後,立刻火冒三丈,可是我又強壓心中的怒火,我想:總有一天他會知道我做得是對的!

後來,我們又遇到一個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媽媽在登山。小姑娘媽媽看見我們,就對小女孩說;“你看看這兩個大哥哥,這麼小就知道環保,我們也來一起幫助他們好不好?”小女孩聽了高興地連聲說“好!好啊!”於是她們也加入了我們的行列,下山後我們共撿了五大袋垃圾了,雖然很累,但是我們卻很高興。因爲我們的收穫不僅僅是五袋垃圾,更是這份責任,相信這份責任會傳遞給每一個人。

讓我們一起來保護環境吧!

責任的作文 篇4

十三歲的花季中,心靈中的那份沃土,早已悄悄種下了一粒種子,它在生根,它在生長,它在衝破泥土的禁錮。

當自己選擇了做什麼,就得認真幹下去!國中沉重的學習生活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又談何用心打掃衛生呢?每次打掃都是胡亂地掃一遍,根本就不注意是否乾淨,好景不長,罰單來了,我們小組得罰掃一個星期。

不!我在心底埋怨着,但又有什麼辦法呢?只能每天去打掃包乾區。

“奮鬥”的第一天,天公偏偏不作美,整天颳着大風,有時候自己辛苦的勞動成果,就被一陣風吹得四處飄散,又得從頭開始了。“我不想幹了”,“啪”一聲,掃把被我拋到了遠處,我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地癱坐在地上,擺出一副誰來我也不幹的無賴模樣。

這時,組長走過來了,他平靜地看了我一眼,撿起掃把,伸到我面前,我搖搖頭,又固執地把頭扭到一邊,面對我這樣的頑固分子,組長沒說什麼,只是輕輕的把掃把放在地上,用手擦了擦汗,說道,“你的責任心在哪?”隨後,他繼續與隊友們投入“戰鬥”。

望着他的背影,我想了很多,組長也很累了,可是他說了嗎,沒有,而我呢?面對本應自己負責的事,卻拋棄隊友,不幹了,我的責任心又在哪呢?我不知道該不該撿起屬於我的責任。

心中責任的種子,破土了,沒錯,責任,一份屬於我的責任,我彎下了腰撿起掃把,也撿起了責任。我二話不說,奔向了正在向我招手的隊友們。

我們一組人繼續認真努力打掃起來,不管天有多冷,風有多大,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勞作,堅持把包乾區打掃乾淨。

打掃時,我們仔細觀察每一寸土地,不準留下一片樹葉,有時候,滿頭大汗,雙手冰冷,我們也不會放棄,隊友們鼓勵的眼神,讓我信心倍增。就這樣,大家憑藉自己的責任心勝利完成了任務。

手麻嗎?麻!腳痠嗎?酸!腰疼嗎?疼!但值了。看着一塵不染的包乾區,和我一起並肩作戰的兄弟們,我們都笑了。我們每人心中都種下了一顆責任的種子。

這種子浸透了奮鬥的淚水與汗水,會長得更快更高。

我期待,這顆種子長成參天大樹,讓我能托起一片藍天。

導師點評:《責任的種子在我心中種下》給我的感覺是條理分明,語言流暢,敘事清晰,說理自然。

將一件平常的事情說得言之有物、有滋有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每一位學生都得經過這樣的歷練,才能成爲優秀的“寫手”。朱浩宇的這篇文章,從一件很小的事情——打掃衛生着眼,從組長與我思想境界的對比入手,折射出“責任”的光芒,從而在每個人的心中都種下“責任的種子”。

細微之處見真功。將平常事說好,是習作的基本功。作爲學生作文,重要的不是華麗的辭藻、跌宕的情節與宏大的敘事,而是嘗試將尋常事、身邊事說深說透,見微知著,耐人尋味。如張岱的散文,言簡意賅,生動唯美,匠心獨具,應該成爲學生作文的主流追求。

本期導師:李筱綱,泰州市作家協會會員,靖江市馬洲詩社副社長,靖江市圖書館館長

責任的`作文 篇5

責任是什麼?

花兒說:“責任是開放時節的千枝秀。”

落葉說:“責任是飄零季節的更護花。”

蝴蝶說:“責任使我的藍色蛹、金色蝶更加迷人,使我翩躚於花叢中更加自在悠閒,即使我已到死亡的邊緣,我也要展現一種生命的壯美。”

我說:“責任使我們生活的更有價值和意義。”

有人問成功人士:“你不喜歡眼下的工作,爲什麼還做得那麼棒?”成功人士答道:“因爲那是一種責任。”確實,是責任成就了他的一生。每當我考試成績不理想或生活受挫而放棄前進時,我就會想到成功人士的話,想到我也有責任。因爲一個人來到世上不止爲自己而活,我們該想想我們辛勤的父母和老師。面對他們的諄諄教誨,我們怎忍心讓他們失望。

打開記憶的匣門,精選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我不禁潸然淚下……

記得去年期末考試,我再一次被成績擊倒,我以爲我這輩子完,再這樣下去,考大學一定無望。於是我泣不成聲,我對母親說:“我受不了這種生活了。”母親爲我擦掉了眼淚,輕輕的說:“不礙事的,媽不怪你,這纔剛開始呢!生活雖累,但是我們都得盡力的好好的走下去。”媽媽的眼睛也紅了。是的,生活永遠都不會很輕鬆,我必須學會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我的一份責任。我會勇往直前的,因爲我要好好回報我勤勞而善良的父母。

我們這般年齡的人,有時很極端,總說生活單調乏味、靜如死水。其實靜心而思,耳畔還縈繞着朋友那溫暖的話語;眼前浮動着老師那期望的眼神。俗話說“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面對這一份份愛,我有責任回報,於是我有了堅持的動力。

我相信,有了責任,我們纔會努力奮鬥;有了責任,我的未來不是夢;有了責任,人生纔會光輝燦爛!

責任的作文 篇6

在漫漫的人生路上,人總是要長大的。十三歲,一個花一般的年齡。在這個年齡中,我漸漸成長,漸漸多了一分責任。

記得那是一箇中午。一個女生急匆匆跑來對我說:“因爲這周你值周,所以等會你能和我一起去樓裏查值日麼?”原來是值周組的組長,說着,她便遞給了我一個有着“值周生“字樣的袖標。

我一邊漫不經心地接過袖標一邊看向窗外——寬廣開闊的操場在烈日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誘人。同學們在樓外相互追逐的歡笑聲此刻也顯得格外吸引人。可是,在這樣難得的好天氣裏卻不能出去活動…

“抱歉我今天真的有點累,想出去放鬆一下。你還是和別的值周生一起去查值日吧。這裏又不缺我一個。”我對組長說。

組長眼裏期盼的光頓時暗了下來,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那好,我去找別人。”片刻沉默過後,組長終於迴應了我。可是,聽着她的口氣裏,好像有些許失望的意味…

我看了看手裏鮮紅的袖標,又看了看在外嬉戲的同學。此時的紅袖標好像格外有分量。這是我的責任。一個作爲值周生有義務要承擔的責任;可是,若我放棄今天玩的話,明天就未必能有這樣好的天氣了呢…還是不答應好了。畢竟有下次有機會我再爲大家服務也不遲。

隨即,我又打量了一下手中鮮紅的袖標。用金色點綴的“值周生”三字此刻顯得格外耀眼。我現在緊握的是責任。“人不能這樣自私,要學會做一個有責任的人。”紅袖標好像正教導着我。真的不希望看見組長失望的目光,剛剛我應該決然答應組長才對啊!這是我的責任。

“好!我和你一起去!抱歉,自己最開始有些自私。”我連忙追上組長,說道。

“那太好了!”組長的眼中閃爍出喜悅的光芒。

那一天,我和組長順利查過了七年級所有班級的值日,儘管有些疲憊,可心裏也因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而感到十分幸福。

在這個美麗的年齡中,這件事猶如盛放的花一般存在着,時刻叮嚀着我要成爲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十三歲,我多了一分責任。

責任的作文 篇7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也許還沉浸在那童年無憂無慮的時光裏,可是我們已在不知不覺中步入了青春的年代,童時的幼稚已離我們遠去,我們有着更多的未來的夢想與美好的憧憬,有着青春帶給我們的無限活力。我們是祖國未來的主人,是碌碌無地爲虛度一生,還是現在就承擔起我們應當的責任呢?

龍的傳人,是我們中華兒女特有的稱號,炎黃子孫,是所有中國人的代名詞。中國有着五千年之多的文化歷史,在這生命最燦爛的季節裏,我們理應不辜負青春,做一個有用的人。孔夫子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宋代詞人李清照說過:“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的確活在世上,就要做人中豪傑,死去也要成爲英雄,這些是古人所傳承下來的遠大抱負,這些都是他們留給我們的盛世經典。

在這個碩大的世界裏,人是渺小的,然而人卻是這個世界中不可缺少一員。不能因爲渺小而不爲,所謂“天下興旺,匹夫有責”,當許多渺小的事物合爲一體時,就會變得無比的巨大,海洋也是靠着一滴一滴的水積累起來的,所以我們也應儘自己的一份責任。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份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如果每人種一棵樹,那麼地球會變成真正的綠色星球;

如果每人節約一滴水,那麼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水而死去;

如果每個人少摘一片樹葉,那麼世界就會多一片茂密的森林……

有太多太多的如果,這一切都只是假設,唯獨真實的是我們應該認識到,每一個人對這個社會都是重要的,“不以善小而不爲,不以惡小而爲”,若是想要讓人生有所作爲,便要在如花似雨的花季中有所擔承。如今青春已悄然而至,青春亦悄悄消逝。

總是聽見爺爺奶奶們在感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不解。一位奶奶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在人們看來,夕陽是美麗的。可是,她就要墜落了,留給人間的,唯有那一瞬間的美。我明白了,他們已是夕陽了。人也許就是這樣,到老時才知道時間的珍貴,唯有短暫才能明白美好的真諦。而我們在裏,是否明白青春的珍貴,青春的一去不返呢?

沒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