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故事》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聖經的故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聖經的故事》讀後感

  《聖經的故事》讀後感1

由於暑假是我要去加拿大了,聽說我住所的男主人是位牧師,所以爲了更好的與其溝通,我讀了《聖經的故事》。

這本書分新約和舊約兩個部分。新約講的是上帝創世,挑選子民,子民一次次的墮落以及上帝對他們一次次的拯救;舊約講的是耶穌和他的門徒在世間佈道的故事。聖經總體來說就是上帝教導人們要行善的故事。其中寫了許多勇敢、忠誠信徒,同時也寫了一些背叛者。

在舊約篇中,講述了一個永遠堅信上帝的人,他叫約伯。天使撒旦想要檢驗約伯是否真的相信上帝,他讓他所有的財產全無,讓許多人都背叛他,讓他長毒瘡,即使這樣,約伯從來沒有指責過上帝一句,並且每天都誠心相上帝禱告,他相信上帝會拯救他;最後撒旦沒辦法只放棄。擁有這樣堅定信念的人實在少見。向我們,遇到一點小小的失敗,就懷疑自己;而約伯遇到那樣大的打擊仍然堅信上帝,就向我們相信自己一樣,約伯對上帝的忠貞不二使撒旦放棄了,而我們要是相信自己也會取得成功。

在新約篇中,由於上帝的兒子耶穌使信徒與日俱增而遭到一部分猶太人的嫉妒,唯恐有一天耶穌會毀了他們,所以一些邪惡的人給耶穌定上許多莫須有的罪名,並最終把他處死;但是,由於耶穌相信真理使耶穌復活了,並擊垮了那羣邪惡的人。這就是邪不壓正。雖然復活這種事情不可能在我們中間發生,但邪不壓正倒是經常有的。比如說欺騙、搶劫、偷盜這些事情,在發生後都被一一繩之以法,所以要心中有“正”。

聖經讓我看到了善良正義的人們,也揭露了一些充滿忌妒的小人。我從中體會到了忠誠,也感受到了邪惡。我們也要做像神這樣的人。由於讀了《聖經》,幫助我在到加拿大後,很快與男主人的關係從房客、房東變成了很好的朋友。

  《聖經的故事》讀後感2

《聖經的故事》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早晨,耶穌從橄欖山回到聖殿中教訓百姓。文士和法利賽人帶着一個婦人走進來,叫她站在當中。他們對耶穌說:“先生,有個婦人在行淫的時候,被我們捉住了。按摩西法律,我們得把她用石頭打死。您說我們怎麼處置她呢?”耶穌說:“你們當中誰是無罪的人,誰就可以拿石頭先打她。”結果,人們一個一個地走出去了,只剩下了耶穌和那個婦人。

這個典故,無非是想說明人本身是有罪的,即是伊甸園神話中的“原罪說”。原罪是人類始祖偷吃智慧樹上的果子竊取智慧而犯下的,也是人對於自身痛苦來源的一種猜測性解釋,就現實意義而言,有些太遙遠。但就近而言,我們反思自我本身的時候,難道沒有覺得一絲愧疚嗎?權力、貪婪、妒忌、自私、迷惘、怨恨、謊言。人總在互相傷害。有人是去殺人放火,而有人只是撒謊造謠,但罪惡終歸都是不分大小的,錯了就是錯了。而多數人卻依然沉浸在“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甜蜜謊言裏,認爲自己是個標準的好人;又或者以“人無完人”而安慰,覺得自己已經是比較好的了,然後,欣欣然地傷害別人而不自覺。同時,無論再寬容隨和的人,也都會在潛意識中產生一種自滿情緒,認爲別人的劣根性自己是不具備的。

在衛斯里科幻小說中,有一個故事寫到,人類本來起源於另一個星球,那裏的人擁有永恆生命,並且只有善良的天性;地球上的人是他們遺棄的產生了罪惡基因的同類;並且,老子、佛祖、耶穌都是另一個星球上來的使者,企圖教化地球人,最終將地球人帶回永恆故里享受永恆生命。很明顯,他們四個人都失敗了。而故事的主人公,衛斯里和妻子白素,找到了回到那個星球的辦法。衛斯里欣喜若狂,因爲他認爲他們不僅可以享受永恆的生命,同時可以遠離人的欺詐、僞善等罪惡,迴歸光明聖土。但這個時候,白素卻很冷靜地對他說:你認爲我們真的有資格離開地球回到故鄉嗎?四個聖人回來引導人類,但他們畢竟失敗了,這也恰好證明,地球上的人,無論如何,都是充斥着罪惡的。

對啊,聖人們來過,他們又絕望地離開。經過億萬年的進化演變,人始終不曾褪去罪惡本性。我們一邊夸父逐日般追求着光明和善良,一邊在徒勞地壓制邪惡本性。這或許纔是人類痛苦的根本原因吧!前進路上,越接近真、善、美,越發現自己身上的污點異常醒目;在美好理想與殘酷現實之間,永遠有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愈追逐,愈悲哀,愈絕望;我們就在這與自身的不斷戰鬥和掙扎徘徊之間,如此卑微地活着。

  《聖經的故事》讀後感3

寒假中,我讀了一本書,名叫《聖經的故事》,看了書名你們一定覺得沒什麼好看的,只是西方的一種文化。可是你們錯了,西方文化的是叫《聖經》,這本書只是記述了上帝的恩賜。就讓我來請你和我一起遨遊在這本書中吧!

這本書分爲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舊約的故事。上帝耶和華創天地;諾亞方舟的傳奇故事;其中鄰國王后拜訪所羅門,因爲王后的誇讚,所以羅門的國力強盛和權力偉大,造成了所羅門制定的奴隸制,以色列腐敗。雖然以色列有以列亞,以列沙,但尼布甲尼撒國王十分惡毒,把以色列人分到各個國家,阻止以色列人民繁殖。

第二部分是新約故事。在這一部分中耶穌雖然去了天國,但他的神靈經常在愛他的人身邊出現。聖殿的祭司和法利賽人雖然採取各種方法阻止人們崇拜耶穌基督,但都無法扼殺人們對耶穌的信仰。彼得和約翰等門徒牢記耶穌曾經的祝福,到處旅行,廣收門徒,他們把耶穌的新教義叫做新福音,讓每一個信仰住的人都執行它。這一舉動使世界的愛更多。公元64年,羅馬發生了一場可怕的大災。它的最高統治者尼祿皇帝認爲是猶太人縱的火,就大肆屠殺猶太人。公元70年,猶太人和羅馬人的.關係到達白熱化程度,最終爆發了一場戰爭。猶太人寡不敵衆,徹底失敗。耶路撒冷遭到徹底毀滅,聖殿也夷爲平地。

徒約翰寫了一部啓示錄:我看見一個新天地,因爲舊的世界已經沉淪。我見到聖城耶路撒冷,上帝降在那兒,像新娘一樣打扮的美麗動人。他高聲對我們說:“看,我與你們同在,你們都是我的子民。沒有死亡,沒有哭泣,沒有悲哀,沒有痛苦,以爲一切都已過去,你們將不再擁有淚痕。”我聽見上帝在寶座上說:“我將更新一切,讓光明照亮世界,讓我的愛成爲永恆!”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上帝的眼中,無論什麼事都有它的結果,而上帝決定的結果在於平時公德的積累,品德高尚的人,上帝一定會眷顧他。

  《聖經的故事》讀後感4

《聖經的故事》分“新約”和“舊約”兩個章節。“新約”中的故事比較多,“舊約”中的故事比較少。《聖經》記載了古代亞、歐、非一些國家宗教信仰的傳說,由來,和中國的神話故事差不多。還有一些國家的經濟、文化、民族風俗等,但不易理解,而《聖經的故事》試着利用淺顯易懂的故事讓人們對《聖經》有一個大致瞭解。

讀完這本書,我懂了一些道理並且認爲爲人處世要機靈、樂觀、一心向善,不可自私自利等。我還知道了一些國家的風俗,一些國家的生活方式、衣着、習慣、節假日等,還知道一些國家名稱的由來,一些人信仰上帝,並稱之爲耶和華上帝。

《聖經的故事》中的道理在生活中也有所體現,比如:一個賣菜的人,在稱上做了手腳,多收了錢,被人發現後,不僅要負責任,以後去他那兒買菜的人還會越來越少,結果沒賺到錢,反而賠了些錢,所以做人老實,真誠,不貪圖小便宜,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了方便。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年輕的大衛》這個故事。故事講一個少年,名叫大衛。他很勇敢,他曾經把巨人歌利亞都打死了。而且他只用了五顆石子。掃羅很妒忌他,因爲他沒有大衛厲害,他便想把大衛殺死。幸虧掃羅的兒子——約拿單保護了大衛,大衛纔沒有被殺死。還有一個原因,神永遠與大衛同在。

我讀了這個故事,感想很深刻。我知道了,一個人必須遵守應該遵守的規矩,否則將會受到應有的懲罰。誰從困難中解救了我們,我們就應該相信他的實力,讚美他。不能忘恩負義,應該知恩圖報。世界沒有神,卻全都是神。因爲人人都是神,人人都有權力來主管自己。

這位神以仁慈、耐心、寬容、博大、善良的精神來對待每一個人。不管那個人是善良,還是邪惡,神都會寬容他。這使我想起一句話:“宰相肚裏能撐船。”

神非常信守諾言。一旦神說的話,神都會信守。一諾千金。掃羅的嫉妒心會使他輸給大衛,所以嫉妒心很可怕,我們應該沒有嫉妒心。神是由光明和愛組成的。神仁愛慈善,心裏不急躁,不厭煩,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追究,寬廣,豐富,心地純潔,沒有惡意。我們也要做像神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