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掃墓作文300字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掃墓作文300字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清明節掃墓作文300字4篇

清明節掃墓作文300字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一下子來到了我的心田,由於今天是清明節。

當我還在做着美夢時。“起牀了,起牀了,小懶蟲,今天你還睡懶覺”母親怨聲載道。聽到了到如雷貫耳的聲音,我馬上起牀穿好衣服。母親和爸爸又齊聲說:“今天是四月五日清明節是給去世的親人掃墓。”我們一家人,把祭祀的東西準備的一清二楚,出發了我們爬了好久的山。終於,我們看到了爺爺的墳墓,我拿着花,頓時,我傷心地說:“爺爺,請您安息吧,您一定要在天堂好好的。”我們拜完爺爺的墳墓後準備繞着原路回家,突然,我一不小心踩到一塊石頭,從山頭這滾了下去,母親聽到一陣響聲,回頭一看,沒有見到我,便和爸爸急忙地找起來,我也彷彿失去意識,滾到了一個枝葉繁茂的樹下瞬間清醒了。雖然此刻我的頭暈暈的但我的潛意識告訴自己,要馬上爬起來,我緩緩地爬起來了,艱難的向前走着,走了很長時間才見到爸爸,我說:“爸爸,我在這裏。”爸爸好像聽到一點聲音,向我這個方向跑來,母親也跟着爸爸跑,他們找到了我聲音溫和的說:“要不要去醫院。”我說:“不用,我們繼續去掃墓吧。”

回到家,我還想起今天發生的事,想起爸爸母親爲我擔心的樣子,汗流浹背的樣子。想着母親剛纔那淚流滿面的神情。我想起一句奶奶說過的話:“世上的父母最偉大!”

清明節掃墓作文300字 篇2

“清明節”,一個既讓人悲傷,又讓人憂愁的詞,清明節似乎都會下雨,更加了那令人斷腸的'景象,杜甫的那一首“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無比準確地描述了那讓人傷心不已的場面。

那是一年清明。我隨着汽車的“轟隆”聲,奔回了老家,老家還是那樣:樸素的人們、蔚藍的海面、乾淨整潔的街道、零零星星的車輛。

天上的烈日,肆虐地灸烤着路面,似乎連老天都在勸我們不要太悲哀,可是燦爛的陽光並沒有遮掩住人們的悲傷,街上依然死氣沉沉。我也默默無聞地走在路上,山上林茂草豐,走起來不免有些困難。

忽然,腦中隱約現出細時外公與我之間發生……

那是一歲的時候,那時稚嫩的我還不會走路,總爬在自家的地磚上,身上不免有些髒髒。外公見我還不會走路,便伸出那粗糙的雙手,扶了我一把。我望望外公,固執地走起自己的路來,一步、兩步、三步,我倒,剛走了三步,又摔了下來,我心中的無名怒火沒處撒野,只好讓外公受罪,外公和藹地說:“別急,馬上就學會了,來,一二一,一二一,不一會兒,我便走得十分流暢。外公看了看我,會心地笑起來……

經過千難萬險,終於到了外公的墳墓,想起火葬場的那一幕,我仍然心有餘悸。

外公的墳墓建在一個斜坡上,那斜坡十分陡峭,摔下去保證屍骨無存。

我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地向下走去,腳下的沙石不經意的滑落,我慢吞吞地走到墓前,望着那墳墓上的一字一句,眼淚不禁溢滿眼眶……

清明節掃墓作文300字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就是古詩中的清明節。

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就去山上拜念先人了,有的拿着袋子,有的拎着籃子,我手捧着鮮花,走在下過雨的山路上。山路經過雨水的沖洗,泥濘不堪,一深一淺,走得格外小心。一路上讓我最喜歡的是:兩旁長着鬱鬱蔥蔥,生命力旺盛的植物。有的葉子像一把“芭蕉扇”,有的全身趴伏着像蔓藤,有的像鋸子一樣莖上長滿刺,還有的長得像羞含草……我們先來到爺爺的奶奶墓前,因爲好久沒來這裏了,雜草到處都是。

爺爺用刀把墳前雜草除淨,這一除用了半了多小時。在這段時間裏我和媽媽閒着沒事,就抓着四周的竹子抽起了竹芯。爺爺除完了地上的雜草,又找來了“芭蕉扇”把墳前擺臺也掃乾淨,放上了事先帶來的水果、鮮花等,開始祭拜了。拜完了爺爺的奶奶,又去拜了太公(也就是爺爺的爸爸)。我一邊拜一邊還悄悄的許了願:希望他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我們相約明年清明還來。

這次清明節,讓我不僅接觸了大自然,又鍛鍊了身體,還對清明風俗有了更多的瞭解。

清明節掃墓作文300字 篇4

隨着唐代詩人杜牧所寫的這首詩,把我們的思緒帶到了清明節。

清明節,又名寒食節,所以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物。關於寒食節,有這樣一個傳說:晉獻公的妃子爲了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就設計謀害了太子申生,申生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磨難,身邊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其中一個人叫介子推。一次重耳餓暈了,介子推不惜割掉自己腿上的肉,給重耳吃。重耳繼位後,他請介子推上朝受封賞時,介子推不來,歸隱到山裏,爲了讓介子推出山,重耳放火燒山,但介子推並沒有出來,而被燒死了。後來人們爲了紀念這位英雄,所以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也就是清明節。

清明節有“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的掃墓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人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物品到祖墳墓地,將物品供祭到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栽幾株鮮花或插幾枝新嫩的樹枝在墳上,最後叩頭行禮,追思祖先。

“清明時節雨紛紛”,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人們也習慣了每年的清明節在濛濛細雨中踏清掃墓。也許,這樣的情景,纔可以給逝去的靈魂一些慰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