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感受鄉村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感受鄉村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薦】感受鄉村作文

感受鄉村作文1

帶着煩亂心境,穿梭於高樓大廈間的我,早已厭倦水泥的氣息、車笛的聲音,心中所企盼的,是寧靜的山林、清清的泉水、低喃的鳥鳴和樸實善良的人。

景之情

去年的假期,去了天台山,那個“一萬八千丈”的山,在我的心中卻永恆地印下了清美秀麗的感受。並不那麼巍峨,蜿蜒的小徑,高大的樹木,些許小型的瀑布,青草和碎石,便構成了它的全部。踏着那石階,聽着水聲,嗅着泥土和青草的氣息。我便毫無意外地被那一山的寧靜和清新打動。不曾想,這簡單的景緻竟如此令人安心。是微風下搖擺的樹枝打動了我?是流水滑過指間的溫柔打動了我?抑或只是那幾塊青灰的山石便打動了我?是,又都不是……只是那單純的自然,單純的寧靜,深深印入心底。

人之情

曾經看電視臺類似“交換人生”的節目,每每看到城市裏的孩子在貧困的農村,被那裏的人的樸實和真誠打動,不禁潸然淚下的場面,自己的心裏便會泛起波瀾。自己本也是從叫做“鄉村”的地方走入城市,自然感受更真切。

其實鄉里人的樸實從不表現在多麼華麗的壯舉上,只平時細微的小事便讓人覺得真切。外公去世的那一年,我曾踏回過那片熟悉卻又陌生的地方。確切地說,我生於那裏,卻與那裏的人和事遠遠地隔開。陌生的我回到那裏,眼前除了如同想象的村舍,再也不熟悉什麼,心中除了外公逝世的憂傷,再也不牽掛什麼。那裏的所有人和事,我早已遠離。我擔憂,甚至害怕,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徘徊,疑惑……

可村人們迎面的和善笑容,親切友好的問候感動了我。他們對我憂傷的心靈小心的維護,讓我徹底放下僞裝着的堅強,安然送走了逝世的親人。只那一句“孩子,不怕,不哭!”就融化了我心中的冰雪,化作淚水,肆意卻安然地流。

我的期望

鄉村的美,美得真實,美得簡單,美得動人。那樣的美,那樣的感動,將留於世間,留於我心,再不消逝……即便無緣再踏入鄉村的山山水水,走進鄉村的流水人家,夜晚靜坐於城市高樓窗前的我,亦可從那一陣陣微風中,嗅出熟悉的鄉村味道……

感受鄉村作文2

初以爲,鄉村便是童話的樂園。它褪去了城市的浮華,洗盡了塵世的繁雜。它也許是梵高畫布上的阿爾,有明鏡般純粹的藍天,有油彩般絢爛的花海,那金黃的向日葵在陽光的哺育下長出希望的種子;它也許是陶潛詩中的田園,在霧氣迷濛中演繹着仙侶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輕灑,便是悠然遊然。

那只是詩中畫中的鄉村,當我們真實的走進鄉村,用心去感知鄉村,便會發現,我們的鄉村在經歷着苦痛。那裏也有陽光,那陽光不是溫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這片土地。遠望去,土地上那個佝僂的背影,在朝夕間,在春秋中,在這片土地上耗盡心力。他在這片土地上成長,他的汗水滋養了這片土地;他在這片土地上學會堅強,他的腳步堅實了這片土地;他生於黃土又歸於黃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風暴來了,他的心如那田間搖曳的莊稼般顫動,他的淚水在他滿是溝壑的臉頰上縱橫,如那淹沒田間的水,層層漫過他的心田,浸沒他的呼息。乾旱來了,莊稼如他枯瘦的身體一般搖墜,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豐收,他混沌的眼乾涸空洞。

他們也有快樂的時候,只是這種幸福彷彿如此卑微。他們最大的幸福就是豐收,飽滿的穀粒彷彿是一粒粒珠寶,他們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們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風調雨順,他們只想也只要這樣平凡的生活。

這樣的鄉村會不會讓我們感到失望,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圖景?而其實,鄉村正因這份殘酷的美麗而更見真實。感受鄉村,別總是做一個悠閒的觀光者,在體味它的寧靜與純淨的同時,給它的苦痛多一點目光,給它的辛苦多一點理解與悲憫。

感受鄉村,感受農耕文明跳動的脈搏,感受中國最渾厚的吶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潤的血汗;感受中國農民最純樸的執着與堅忍,感受中國農民所經歷的苦痛與無奈。當我們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們,我們是否想過是他們用血汗帶給了我們生的希望。

看中國的農民用最卑微的姿勢在中國的歷史上站成了永恆,也且讓我們用心去感受鄉村

感受鄉村作文3

這一天,南宋詞人辛棄疾來到揚州某鄉村,放鬆心情,體驗農家樂趣,同時也爲吟詩作詞收集一些靈感。

此時,辛棄疾正在鄉村小道上漫步,望眼路邊,只見到處都是碧綠的草和低矮的茅屋。上前一步,啊,前面閃出一條彎曲的小河,河水清澈,在陽光的照耀下像水晶一樣閃閃發光。河邊,長滿了一種茂盛的、不知名的野草,向着太陽的方向蓬勃地長着,碧綠的草葉在陽光下泛出金子般的光澤,美麗極了。

辛棄疾看着這如畫的鄉間美景,不禁看入了迷,腳步也放慢了許多。不知不覺,辛棄疾走到了一片空地上,他往前一看,呵!前面有一座茅屋,那茅屋又低又小,茅屋前,坐着一對年邁的老夫妻。辛棄疾攏目光一瞧,噢,這對老夫妻剛剛喝了些酒,正相互依偎在一起,親密無間地聊天、談心呢!

辛棄疾轉頭一看,正巧望見了這對老夫妻的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都在做自己的事情。瞧!大兒子正在那彎曲的小溪旁爲自家的豆田除草。他幹得多賣力呀!汗水順着他的面頰和後背,一滴一滴地滾落,滴在地上,又很快地滲進了黑乎乎的泥土中,不見了。

看!二兒子正在爲家庭做貢獻——編雞籠。他編得多精緻啊!雞籠的厚度一樣,就連每根繩子與每根繩子之間的空隙,都是那麼的一致。可見,二兒子的手藝可真是超一流啊!

“咦?”辛棄疾邊轉過身邊自言自語道:“這爽朗的笑聲哪裏來?噢,原來是這個小傢伙。”辛棄疾的目光放眼河邊,他,又看到了老夫妻的小兒子。這個小兒子大約只有五六歲的樣子,扎着兩個朝天辮。他正臥在溪頭剝着一個大大的蓮蓬。只見他雙腿懸空,正悠然自得地晃着腿。那樣子,好不自在!

看着這一派美好的鄉村田園景色,辛棄疾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口吟出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詞——《清平樂 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

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感受鄉村作文4

鄉下人家,總是住着青磚紅瓦的房子或單層、或多層。他們都熱愛植物,不然怎麼會在房前屋後搞這麼多綠化呢?瞧,這兒有一株絲瓜藤,藤上結了大大小小,顏色不一的絲瓜。有幾根調皮的藤,越過棚架,攀上了屋檐,在那裏眺望遠方。那邊,還有幾十棵翠竹哩。它們相互簇擁着,投下一片綠綠的濃陰。在它們的腳下,幾枝春筍正頂破泥土,好奇地打量着這個新世界。

在門旁的場地上,鮮花盛開,爭奇鬥豔。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着時令,順序開放,爲瓜藤做了個不錯的陪襯。花叢上,幾隻蝴蝶翩翩起舞;花叢裏,幾隻蜜蜂在辛勤地採集花蜜;葉子上,幾條毛毛蟲一遍啃着“薯片”,一邊悠閒地曬着太陽;泥土上,許多不知名的甲蟲爬來爬去。用手撫摸鬆軟的泥土,可以感覺到下面蚯蚓的蠕動。相比於城市的大花壇或是綠化帶,它們原生態多了。

雞,常常在房前屋後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它們有時候在竹林中覓食,用爪子刨出一條條蟲子。有時候把飼料盆打翻了,惹得主人一陣叫罵。有時候,它們在花壇前停步,嘰嘰喔喔地叫着,還使勁抽着鼻子,似乎在爭論花香不香。它們若是有了小雞,出去覓食的時候,常常會看見一些毛絨絨的小不點兒,在爭奪蟲子和菜葉。

房屋附近,總會有一條小河,而小河旁,是方方農田。田野裏時常有農民辛勤勞作的身影。田裏的作物也沒有辜負主人的期望,茁壯生長。因爲它們身上灌溉的是主人的汗水,寄託着主人無限的希望。農田旁,那小橋流水,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晚上,涼風習習,這時候在大樹下吃晚餐,真是再愜意不過了:看着晚霞,聽着流水,還可以和家人其樂融融地聊天,真是賞心悅目!

如果你生活在城市,那麼請你到農村去走走,感受一下那兒的魅力;如果你生活在鄉村,那麼請你去深入地瞭解一下家鄉的歷史、特產、文明吧。

感受鄉村作文5

初以爲,鄉村便是童謠的樂園。它褪去了城市的浮華,洗盡了塵世的繁雜。它也許是梵高畫布上的阿爾,有明鏡般純粹的藍天,有油彩般絢爛的花海,那金黃的向日葵在陽光的哺育下長出希望的種子;它也許是陶潛詩中的田園,在霧氣中演繹着仙侶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輕灑,便是悠然遊然。

那只是詩中畫中的鄉村,當我們真實地走進鄉村,用心靈去感知鄉村,便會發現,我們的鄉村在經歷着苦痛,那裏也有陽光,那陽光不是溫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這片土地。遠望去,土地上那個佝僂的背影,在朝夕間,春秋中,在這片土地上耗盡心力。他在這片土地上成長,他的汗水滋養着這片土地;他在這片土地上學會堅強,他的腳步堅實了這片土地;他生於黃土又歸於黃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風暴來了,他的心如那田間搖曳的莊稼般顫動,他的淚水在他滿是溝壑的臉頰上縱橫,如那淹沒田間的水,層層漫過他的心田,浸沒他的呼息。乾旱來了,莊稼如他枯瘦的身體一般搖墜,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豐收,他混沌的眼乾涸空洞。

他們也有快樂的時候,只是這種幸福彷彿如此卑微。他們最大的幸福就是豐收,飽滿的穀粒彷彿是一粒粒珠寶,他們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們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風調雨順,他們只想也只要這樣平凡的生活。

這樣的鄉村會不會讓我感到失重,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圖景?而其實,鄉村正因這份殘酷的美麗而更見真實。感受鄉村,別總是做一個悠閒的觀看者,在體味它的寧靜與純靜的同時,給它的苦痛多一點目光,給它的辛苦多一點理解與悲憫。

感受鄉村,感受農村跳動的脈搏,以感受中國最輝煌渾厚的吶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潤的血汗;感受中國農民最純樸的執著與堅韌,感受中國農民所經歷的苦痛與無奈。

當我們用那歆羨的目光看着他們,我們是否想過是他們用血汗帶給了我們生的希望。

看中國的農民,用最卑微的姿勢在中國的歷史上站成了永恆,也且讓我們用心去感受鄉村!

感受鄉村作文6

假如您問我徐州的春天哪裏最美,我推薦的地方不是十里杏花的雲龍春塢,也不是落英繽紛的彭園櫻花林,也不是桃花灼灼的賈汪大洞山,而是我媽媽的老家——沛縣俞莊。

現在正是仲春,青翠的麥苗茁壯峭挺,向遠眺望,百畝田地在春風的吹拂下,滾滾麥浪蕩漾着勃勃生機,似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田間地頭的薺菜既大又鮮嫩肥美,毛茸茸帶着鋸齒的薺菜葉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閃光,薺菜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開花的,沒開花的。媽媽興奮的大喊起來,用水果刀連忙挖了起來,不到五分鐘,就挖了一大把。媽媽開心地說“晚上有薺菜餅吃了”我、姥姥、兩歲的小表弟也跟着媽媽熱火朝天地挖了起來。滿手,滿身都浸着薺菜的清香,望着綠油油的薺菜,我不禁想起了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一句話“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是啊,薺菜味美性淡,還那麼堅強。

俞莊滿眼的綠,空氣中瀰漫着泥土的、麥苗的、薺菜的氣息和清香。

俞莊有整齊的樓房,陽光下軒敞亮堂。但村南十幾戶竹籬茅舍,更是別具風情,媽媽說:“這些泥牆草屋就是媽媽曾經生活的地方,我要去看看。”我們走過去,我發現這裏的老人孩子多,年輕人很少。有幾個人認出了姥姥,忙着打招呼,熱情的邀請我們去他們家,拉着姥姥的手問這問那。再三留我們吃午飯,我們婉言謝絕了。我說:“媽媽,他們太熱情了,城裏人都不這樣。他們年齡這麼大了,爲什麼不住新房呢?”媽媽說:“住習慣了,有感情,泥牆房子冬暖夏涼,多好呀。”

我還不太理解媽媽的話,對我而言,那片麥地更有吸引力。我和表弟跑過去,和那裏的小朋友一起玩,我們挖泥,堆城堡,捏泥人,過家家。一臉、兩手都是泥,泥巴涼絲絲的,太舒服了。更過癮的是,我們在齊小腿高的麥地裏打滾,追逐。玩了一會,覺着不過癮,我提議,四個小夥伴分成兩組,玩打仗,青蔥的麥苗爲我們作掩護。真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的“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生活,生活在人們的勞動中變樣,老人們舉杯那個孩子們歡笑”。

回去的路上,我對媽媽說:“俞莊太好玩了。”媽媽問:“怎樣好玩的”我說:“俞莊既安靜又熱鬧,小朋友既熱情又淳樸。櫻花林、桃花林、杏花林太熱鬧了。五一節放假再帶我來吧。”

感受鄉村作文7

有一個地方,隱匿在秀水青山間,埋藏了都市的喧囂,暗淡了名利的.浮華,飄逸出一股祥和與恬靜的氣息,來溫潤受傷的心靈。

鄉村是不得志的文人理想的休養所。一頭耕牛,一座草屋,一圈籬笆,幾株菊花,便與塵世隔絕。在青秀的山水間低吟“採菊東籬下,攸然見南山。”感受天地的氣息,察覺萬物的榮衰,便將官場的爭鬥,名利的徘徊消失在重山層雲外,一塊青石,一冊《淵明傳》,一杯淡茶,便在飄渺隱約的薄霧中慰藉心中的傷痛。鄉村中造就多少驚世駭俗的不朽詩篇,卻又磨滅了多少有志者的那顆胸懷天下的雄心。

鄉村是旅行與安家的中轉站。我們的人生在旅行的渴望與安家的慾望中漸行漸短。黑塞的紅房子便在那秀美的鄉村中隱隱浮現。當我們在城市中爲人生的最高峯而奮力攀爬,爲無期的旅途尋找最新的終點。回望那一片消沉在雲海高山另一邊的那一片綠意。鄉村就在那裏,心中的家就在那裏。它遙不可及卻又彷彿就在眼前。因爲心中,將它的感覺緊緊擁抱。它依偎在旅行者的心中,撫慰心靈的傷痛。從此,我們不再爲看不到那片碧綠的鄉村而苦惱,因爲我們心中有鄉村的影子。抹一抹留戀的淚水,向着不遠的終點繼續前行。鄉村是都市文人夢想的歸宿。在車輛的奔鳴中常想水濺鳥啼的柔美與靈動。在樓海的壓抑中常念日拔雲開的寬廣和舒暢。地形常在不經意間對人的思想產生巨大的影響。因而哲人常出於高山之間,仁者多現於水流之處,而渾沉的都市間來來往往的多爭名逐利之輩。飽受心靈的壓抑的文人心中,便自然浮現出一片青山綠水的天地,那便是心靈的鄉村,空中樓閣在那裏安定。

鄉村在都市的邊緣時隱時現,浮現在漂泊人的眼中,跳動在不得志的人那顆冷凝的心裏。在一片靜謐中,用舒緩的流水消磨流逝了志者的雄心,用柔情的浮雲昇華了旅行者孤獨的愁悵。在一眼青綠中,埋藏了傷痛,孤獨與喧鬧,飄蕩着一曲高山流水,洋溢着清靜和舒暢。

感受鄉村作文8

黎明時我向窗外瞭望,見到一棵年經的蘋果樹沐浴在曙光裏;又一天黎明我望着窗外,蘋果樹已經是果實累累……鄉村的氣息無處不在,一窗一鄉村,感受鄉村,感受內心深處的最美。

窗外那蜿蜒的石階上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冬日不出門的人們也都爲這春光而觸動,堅硬冰冷的石階也增色不少,由它將最美最迷人的風光隱藏於內心。

石階不喜歡那些軟綿綿的腳步,因爲這不是一個鄉村人的氣度,它崇敬的是那些無畏的攀登者,在鄉村中感受到了無畏的可貴,追尋的美好。

不經意間,風大了,沒有芬芳,沒有色彩,轉身看看,望望窗外,才知夏天來了,一縷又一縷暖風將鄉村夏日的氣息吹來了。

夕陽西下,絲絲的有了涼意,小屋裏也因它而涼快了許多,鄉村人們的臉上也掛上了微笑,夢裏也不再去向往那城市的複雜生活。感受鄉村,要學會欣賞自己所擁有的東西,那樣生活纔會更美。

向窗外望去,石階兩旁的樹已接近於黃灰色了,偶然落下一陣小雨,寒氣襲人,雨後常常又現出冷冷的夜光,秋天來了,一種孤獨悲傷油然而生。

可仔細想想生活在鄉村中的人們不也是如此嗎?他們沒有那麼絢麗,卻擁有一顆愛人之心;沒有喧譁,卻有着處世的最高境界。感受鄉村,猶如感受那紅楓般殷切的夢。

窗子越掩越緊了,即使如此,也常常聽見風的“呼呼”聲,安慰自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石階上不再有人來回了,石子穿上了漂亮的銀裝,沒有一絲雜質。

天冷,人心卻暖了,鄉村的感情更濃了,他們相扶相倚,越過一年最美的時光。感受鄉村,體味冬日陽光暖暖的熱度和白雪皚皚的美麗。

鄉村,表面上可能並不美,但只要你進入他,用心去理解他,感受他,心靈就會爲之觸動,行動也會因此而改變,踏上追尋鄉村的路,體驗內心最完美的生活。

感受鄉村作文9

隨着時代的飛速發展,中國人的康居生活已不在是夢。

記得有一次,我跟着老師去採訪,在公交車駛進新集鎮的那一刻,我呆了,在那裏我看到了許多事物:寬闊的公路上行駛着一輛輛風馳電摯的轎車,在公路兩旁,屹立着枝幹遒勁,枝繁葉茂的樹木,在樹木後面,則矗立着一幢幢撥地而起的樓房,它們雖不說高聳入雲,但至少是幾十層的高樓了……看着這一切的一切,我不禁目瞪口呆:“天哪,這個鄭陸新集鎮可真是不同凡響啊,照這樣下去,我看常州成爲文明城市也只有一步之遙了。”

很快,我們來到了一塊空地前,看到校長舉起鳥瞰圖,上面的樓房錯落有致,我們齊聲驚歎:“哇!”的確,圖上的各個部分都讓我難以置信。我又回頭看了一眼空地,最後,我的目光停留在不遠處,正在建造樓房。咦,這些樓房都酷似別墅,聽完校長的介紹,才知道那是別墅區,而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在迎賓路上,眼前,遠方就是京滬鐵路。

不僅是這些,圖片與陸地相比,明顯有一些未開工的地方,如水上公園,人民公園等,雖看不到它們的樣貌,但也能想象的出來,未來的建築,是那麼雄偉。

介紹完這些,校長又帶我們參觀了學校的未建築基地。那裏長滿了蘆葦,它們低下了沉重的頭顱好像有什麼心事似的。一陣風吹來,它們不停地搖晃身子,好像在向微風訴說自己的心事。看着這塊空地,我想到了今後的學校:寬敞而又明亮的教室,整齊而又幹淨的書桌,寬廣而又美觀的操場,高大的教學樓。在這裏,天天洋溢着家的溫馨;在這裏,天天都佈滿了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在這裏,天天聆聽着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當然要少不了老師的教誨。瞧在操場上,同學們玩得不亦樂乎,有的在跑步,累的滿頭大汗;有的在踢毽子,輕盈的毽子在腳上跳躍;有的在打籃球,目不轉睛地盯着籃球;還有的在跳遠,他們一揮雙臂,雙腳跳起。看着生龍活虎的同學們,我也想加入這個充滿快樂和幸福的羣體裏。

這健康的環境,使我心裏更加殷切地希望這些建築快快築起,讓居名們都走進鄭陸新集鎮!

感受鄉村作文10

村前的石頭躺在那裏多年了,歷經了風吹雨打,如今依然見證着這個小村的變化。

夏日的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射向人間的時候,攜幾個夥伴,到池塘邊玩耍,嗅一股蓮花的撲鼻香,摘下肥美的蓮子,一起分享的時刻是快樂的。隨後,陽光撒滿大地,葉子在角落裏竊竊私語,等待微風的親吻……爽朗的笑聲從對岸傳來,是一羣浣紗女,談論着她們花季應談的內容,向朋友訴說情懷。更大一點的往往會在一旁催促,要快點回家幹農活。樹上的鳥兒,也顯得特別興奮,喳喳的鳴着。夏天的村莊,到處充滿笑聲。石頭沉默。

秋日的午後,當陣陣秋風刮下落葉的時候,只只蝴蝶便在人間嬉戲,搬一把小凳子,手捧着《羅摩衍那》,坐在院子裏的槐樹下,聽秋葉滑落的聲音,品讀人生的真諦。門前幾隻小狗在爭一根骨頭,茸茸的黃毛染上了一層沙土,看上去好不可愛。秋日的山谷更是異樣的美,站在山溝上,放眼山谷,一片零亂,有時看上去有很規則,那是桑樹,那是薺薺草的枯葉,上面不時落上幾根輕枝。大喊一聲,聽短暫的回聲也是一種愜意。秋日的村莊,給人的感覺很充實。石頭沉默。

冬日的夜晚,當週遭的一切都沉靜地進入夢鄉時,獨自一人出門踏雪。月光下的雪是那樣的白,和自己的思緒一樣,單純地思考明天是否還有這感覺,回頭看到身後的一串串腳印,偶爾有幾片葉子在上面,有雪的夜晚是如此寂靜。去探訪昔日的小山谷,依然不遜色,白雪的覆蓋下露出點點草葉,撥掉鬆雪會有一股熱氣,是那爲來年積蓄的力量嗎?不覺間,就走出了村莊,那個磐石依然在那裏站崗,不覺疲憊地頂着頭上的一片雪。回來的路上,我思考着,門前的雪地上泛着黃暈,是母親房間的燈還亮着……

古老的鄉村,見證着我的童年,帶給我無限樂趣。我喜歡吻春風,聽夏雨,看秋葉,踏冬雪,在此過程中,自己一天天長大,而母親,卻在一天天變老。如今我所知道的爲人處事的道理,是母親用她默默的愛支持的,母親見證着我成長的搖籃的變化,而我,依然感受着她的愛,感受着她的美,因爲鄉村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