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一首詩優美作文

【篇一: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優美作文

從小我就十分喜歡看書,什麼《愛的教育》、《茶花女》、四大名著,反正我就是什麼要都看,我那三個大書櫃裏面都被我塞的滿滿的。其中我最愛看的還是古詩,《山行》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

秋天,滿山的紅葉掛滿枝頭,紅葉鋪滿田野,鋪滿山坡,到處都是。那楓樹的枝丫上一簇簇紅葉如一團團火。山路彎彎曲曲,一直綿延地伸向遠方。山上隱隱約約地能看到幾戶人家,它們立在那裏,家家都冒着炊煙。

“噹噹噹”遠處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會兒,只見一匹馬車向這裏駛來,車上坐着的原來是著名詩人杜牧。杜牧被這美不勝收的美景吸引住了,他走下車來,看到這一片生機的景象,心裏不禁地讚歎到:這景象太美了。杜牧看着入了迷,甚至已到了忘我的境界,在這時好像沒有時間,沒有任何人,是一個單人的世界。詩人終於忍不住,呤詩起來: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他終於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激動地走進楓樹林,詩人他穿着一身雪白的衣服,楓樹的紅剛好配上衣服的雪白,這美麗的紅葉簡直比二月時五彩繽紛的紅花更加美麗。

我喜歡詩,因爲詩能讓我們有美的享受。

【篇二: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從我讀書以來,我們從國小到現在學過不計其數的古詩,但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孟郊的《遊子鳴》。

因爲他體現了一位慈愛,樸素,偉大的母親對孩子的無限的愛。

這首詩是這樣的: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這首詩非常有感情地表達了孟郊大詩人對母親的那份濃濃的愛意,希望自己也能像母親愛自己那樣愛母親,回報母親,最後他決定寫了一首歌頌母親的詩。那就是--《遊子吟》。

古今中外還有許多歌頌母親的詩,可我偏偏就對這首詩情有獨鍾,這一首詩表達了天下做兒女的對母親那份濃濃的愛,每次讀到這首詩,我的腦海裏便立刻出現又是母親對我的種種關愛和呵護備至的那種心態,我不由得又想起又是對母親發脾氣的那種種場景,心中羞愧不已!

母愛在冬天給予了我們溫暖,恰巧這首詩也告訴我們的是:母愛是無私的默默奉獻的,如此的有韻味!

讓我們在享受母愛的溫暖中,學會回報母親,扶平母親心靈的創傷。莎士比亞有句名言:“被摧毀的愛一旦重新修好,就比原來更雄偉,更美,更頑強。

【篇三: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詩雖然短,可是詩的內容裏面卻包含着讓人意想不到的無窮意義;詩雖然短,可是詩的每一個字都有着不同的內涵。好的詩讓你讀一遍就會情不自禁地被詩中神奇的“魔力”而吸引,讓人忍不住讀了一遍又一遍……。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莫過於《牧童》了。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呂岩寫的,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對童年的喜愛之情。“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每當我朗讀這首詩的時候,都忍不住再讀一次。而且每讀一次我都會不知不覺地融入詩中豐富多彩的情節裏。詩中把牧童無憂無慮的快樂,以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自由自在的美好情景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的眼前。每讀一次,我彷彿都會聽到牧童那委婉動聽的笛聲在我耳邊縈繞,它能使我全身心得到放鬆;每讀一次,我彷彿都會看到牧童悠閒自在地在田野中玩耍的情景。我覺得自己也好像來到了遼闊的大草原,一陣陣小草的清香撲鼻而入,在這裏我彷彿又聽到了優美動聽的笛聲,我又看到了牧童悠閒自在玩耍的樣子。身處其中,我甚至覺得這個牧童就是我,我也正在吹着笛子……多麼優美的境界啊!只要一讀起這首詩,我都會回味許久才能從詩中的境界中掙脫出來……

這首詩用的語句是那麼的優美,每一個詞都足以讓你浮想聯翩,它用優美的詞句說出了詩人自己和大家都向往的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

當然,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毫無疑問就是《牧童》了。

【篇四: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我讀起這首古詩,便會想起雪白雪白的米飯和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回到了故鄉,我在外婆家收割稻穀,親身體會到了農民伯伯們辛苦而又充滿歡樂的勞動生活。

每天早晨天剛矇矇亮,全村的大人和能幫得上的小孩們都起牀了。他們匆匆趕往朝霞映照下金燦燦的稻田,風風火火地大幹了起來。頓時,鐮刀割刀谷的“刷刷”聲,腳踏式脫蹈機的“嗡嗡”聲,大人們偶爾的談笑聲,孩子們清脆的歌聲,鳥兒“嘰嘰喳喳”的鳴叫聲便匯成了動人的交響樂。我陶醉在這美景和樂曲中。

雖然涼風徐徐,但是忙碌的農民們很快就大汗淋漓了。他們顧不得拭汗,依然不知疲倦地幹着。跟我差不多大,甚至比我小的孩子們在田裏拾稻穗。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併成了他們的朋友。

太陽爬上頭頂熱辣辣地嚴烤着稻田,人們的身上全溼了,大人們叫小孩回去,他們卻仍然堅持勞動。一擔一擔黃澄澄的稻穀被挑往曬穀場,扁擔都被壓彎了。那“吱悠吱悠”的響聲也彷彿在念“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咧!

農民伯伯在烈日暴曬之下,揮汗鋤禾,感嘆糧食來之不易,也間接地告訴人們要珍惜糧食。

【篇五: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詩出自於杜甫的筆下,詩名《春望》,是杜甫在安祿山的軍隊佔領長安後寫的。杜甫旅居長安,時當暮春三月,他看到便地戰火,便回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不由得見花流淚,見鳥悲痛。見到一封家中寄來家書,就像得到萬金一樣珍貴。漸漸地,自己越來越老,頭髮越來越稀,都快插不上簪子了。

杜甫一生坎坷,大部分都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當他看到國家敗破,城池殘破,城中雜草叢生的景象,心中不禁一酸,淚水奪眶而出。這首詩將杜甫當時悲痛的心情與思鄉的迫切刻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當我懷着一種崇高、敬佩的心情讀完這首詩後,心中的愛國之情油燃而生,看着已經敗破的國家,僅管山河仍在,可我卻絲毫感受不到一個國家所應有的歡樂,感受到的卻是一絲絲寒意與心酸。古今中外,有多少詩人棄筆從戎,他(她)們爲了祖國的興旺,戴上了頭盔,手持利劍向敵人衝去。有的詩人爲了國家,最後連自己的鮮血也滲入大地。又有多少詩人心願未達成,便含恨而去。雖然他(她)們已西去,但他(她)們卻留下了千首萬首愛國詩歌。作文

作者以《春望》作題,通過對春天城中景色的描寫,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深刻地表現了對國事、時局的關切,又再次散發了此詩所透露出的絲絲淒涼。

【篇六: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題記

聽媽媽說,我剛出生不久,媽媽把我抱在懷裏,輕輕地吟唱“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詩句。我躺在媽媽的懷裏,一動不動地,靜靜地聽着。偶爾我哭鬧的時候,只要媽媽一吟唱“慈母手中線……”,我就會止住哭鬧,聆聽這首我還不知名字的詩句。後來,我才明白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遊子吟》。這首詩也是我最早會背誦的詩歌。當我學會走路時,我已經會背誦好幾首古詩了。記得有一天,媽媽叫我背誦古詩,我猶豫了一會,然後把《遊子吟》一字一句地背了出來。媽媽聽後,微笑地親了親我,表揚我真棒。我心裏可高興了。

還有一次,媽媽讓我在客人面前“表演一番”。我一開始不敢,後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還是大膽地背了起來。當我完整而流利地背誦出《遊子吟》時,客人們都說我很厲害。有個客人還誇我說像“棒棒糖”一樣棒呢,我高興極了。二年級時,老師教我們學習古詩《遊子吟》,這首我早就會背的詩。老師教課文時,讓同學們朗誦。有些同學讀得結結巴巴的,有些同學讀得斷斷續續的,全班幾乎只有我一個,能流利地背誦。我驕傲地在同學們面前背誦這首詩,贏得了老師和同學熱烈的掌聲,我開心極了。課後,老師還表揚我了呢。如今,媽媽除外去打工了,雖然常常打電話回家,可我總忍不住思念媽媽。每當思念媽媽的時候,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遊子吟》這首詩,我就會想起媽媽教我讀這首詩的情景,彷彿媽媽就在我的身邊。

《遊子吟》這首詩,是媽媽教我如何成長的一首詩,是媽媽教我怎樣學習的一首詩,更是媽媽教我好好做人的一首詩。我一定會記住媽媽的話,把這首詩牢牢地記在心裏。作文

【篇七:我最喜愛的一首詩】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的歷史淵源流長,名家輩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華文明中蔚爲壯觀。詩,以它精練的語言,優美的文字抒發了作者的感受。

打開記憶閘門,我尋覓到了一首我最喜愛的詩。那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山行》。全詩共四句,是這樣寫的“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首詩描寫詩人深秋時節在山中行走時所見到的美麗景色。詩人巧妙地捕捉了山行途中所見的幾副景觀:遠望一條山石鋪成的山路蜿蜒曲折,伸向高山之顛近看山間白雲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顯現出幾戶人家,四周楓葉如火般,更顯得紅豔嬌美,遠遠勝過早春二月的花。在這裏,有白雲、有紅葉,色彩明麗;山路、楓林、人家,和諧溫馨;還有因愛這楓林晚景而停車觀賞的詩人也在這幅畫中,使畫面更顯得有情有意。寫秋景,全詩卻無半點悲涼蕭瑟的氣氛。特別是最後一句,把楓葉與花相比,十分新穎。二月的鮮花固然美麗迷人,但春風一吹,春雨一淋,就零落成泥,隨流水而去。而楓葉卻是在同秋風、秋雨、秋霜的搏擊中,變成火紅,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這就是詩人之所以特別喜愛楓林的原因。也是這首詩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魅力之所在。

漫步在古詩苑中,我們可以欣賞到各式各樣的古詩。古詩中的離情別緒、春夏秋冬,古詩中的風花雪月、山水風光、名勝古蹟,這些都是古代詩人爲我們後代人留下的遺產,是中華民族的寶藏。

【篇八: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一個人的一生中一定或多或少的讀過一些古詩。古人僅僅只用了寥寥數語,便勾畫出一幅又一幅美麗的景色;告訴了人們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讀過之後,不得不讚嘆先輩們的智慧。在這片汪洋的詩海中,必定有一句深深地打動着人們。我也不例外。

茫茫詩海中,要問我喜歡哪一首詩,我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我喜歡王維的《竹裏館》——“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你一定會問我爲什麼會喜歡這首詩。我自然也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因爲這首詩很幽靜,很自在,無憂慮,沒有世間的那種嘈雜的氛圍。

在這個物質橫流的世界裏,很多人都在向着金錢追,向着全力跑,活得很累、很疲勞;又有多少人只是爲了讓自己多學一些,多自在一些,活得快活一些呢?

詩人以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就排列出一個清幽絕俗的意境。

幽幽的竹林中,僅僅只有王維一人,他一會兒彈琴,一會兒吹口哨。密林深深,人們都不知道王維在這裏,只有那明亮皎潔的月光輕輕地灑在他的身上。

然而,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呢?

高樓大廈中,有成千上萬的人。他們有的想上廁所,但是情況使他們不得不忍住;有的想玩兒、happy一會兒,但是情況使他們不得不成爲機器。喧鬧的街道,人們因爲一點兒芝麻大的小事兒而大吵大鬧。但荒唐的是,吵架的人竟然連對方叫什麼也不知道。吵架,吵着吵着便打起來,說出來的話簡直如污水、廢水、臭水一般。連太陽都嘲笑般的把最熱的光扔給那些荒唐吵架的人。

國家要改革,國家要開放,國家要人才……但是這樣的世態,如何出人才?就算是出,也僅僅只是專才罷了。難道中國就真的沒有人才?呵呵,有,但是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