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點評作文300字合集五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點評作文300字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點評作文300字合集五篇

點評作文300字 篇1

“愛是看不見的視野,愛是說不出的感謝……”每當我聽到這首歌,便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媽媽對我的愛。

媽媽每天忙碌的身影可以化作一個字——“愛”。我對這個“愛”字有數不盡的感激和感謝,媽媽值得我們去感謝。

一次數學期會考試,我考了我的史上最低分129分,媽媽並沒有生氣,而是耐心地給我講解,還對我說:“勝不驕,敗不餒,只要你下次考試用心就行了。”一次語文考試,我考了滿分100分,媽媽輕輕地說:“繼續努力!”

我不管考得好還是考得不好,媽媽總是鼓勵我,給我加油!我覺得媽媽很愛我。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聽着這首歌,就會想起媽媽的愛。

●作文點評:

能夠引用歌曲來幫助寫媽媽的愛,是好的,但是篇幅這麼短小的作文,沒有必要在開頭和結尾引用兩首歌的歌詞來寫,引用一處就足夠了。作文所說到媽媽對你的愛,偏向於媽媽對你在學習上表現出來的愛,生活方面對你的關心和照顧沒有說到,最好也寫一寫。作文句子通順,敘事清楚。

點評作文300字 篇2

還記得曾經,老師讓我們用“聽”這個字造句:聽啊,上課鈴聲響了,同學們都趕忙跑回了教室開始認真上課。聽啊,下課鈴聲響了,同學們又開始嘰嘰喳喳的玩鬧起來。聽啊,春天來了,冬天走了,小草大樹都長出新芽了。

聽說,秋天來了,夏天走了,農民伯伯都開始豐收了。曾經,我們在走廊裏盡情的嬉戲、玩耍;現在,我們只會在各自的班級裏忙着學習、以及複習。我的同學,我親愛的國小同學,我心中的思念你們可曾明白?這樣一年又一年的過了六年,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過了六個春秋。那曾經的點點滴滴一直銘刻在心頭。粉色的小雪,學霸君的蟹老闆,學渣君的同桌……這一個個的身影是那樣的難以忘懷……如今,我們都東奔西走,前往不同地區。如今,在現實中想見到你們一面是多麼的困難。如今,我們只能互相想念……

點評:開頭直奔主題,讓人一目瞭然。結尾呼應應開頭,結構完整。文章語言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實際,讀來令人倍感親切。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語言有些樸實,未寫出所寫事物的特點。

作者可以通過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趣。文章篇幅很少,卻也爲寫出聽得特點,要繼續加油啊。

點評老師:XX

點評作文300字 篇3

涼爽的秋天過去了,寒冷的冬天突然來到了我們身邊。上星期五,還是陽光明媚、秋高氣爽的天氣,一夜之間氣溫驟然下降了十幾度。早晨起牀時,媽媽給我拿來了毛衣和毛褲,我問媽媽:“今天爲什麼要穿這麼多衣服?”媽媽告訴我:“今天降、溫了,爸爸還要去北京出差,北京正下着大雪呢!”

起牀後,我來到窗前,看到窗戶玻璃上積了一層薄薄的霜。我好奇地用手指在上面寫了三個大字“降溫了”。移開窗戶,一陣冷風撲面而來。窗外梧桐樹上的葉子飄飄揚揚地落了一地,好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黃色的地毯。

吃完早飯,我走在上學的'路上,看到騎車的人穿上了羽絨服,戴上了帽子和手套,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這時,天又淅淅瀝瀝地下起了毛毛雨,我加快步伐向學校走去……

天真冷呀!

點評作文300字 篇4

材料,要抓住材料的 “眼”,即“矛盾點”。本次命題給定的材料中,前半段交待了運動會項目的規則,後半段卻給出了一個違反規則的例子。雖然規則打破了,兩名同學依然獲得了成功,那麼這裏就要引起大家思考,他們爲什麼能夠在違反要求的情況下成功?規則本身不合理?還是他們的行爲本身帶給我們一定的啓發?找到題目中前後的“矛盾點”,我們就挖出了題目的 “眼”,抓住了題目的“魂”。

全國一卷最常考的形式就是材料作文。給定的材料沒有生僻難懂的詞彙,也並非文言複雜句式,對廣大考生來講,難度不大。關鍵在於考生在把握材料、理解材料時,如何抓住材料的關鍵點,從而找到作文寫作的切入點。有心的考生可以總結一下08年以來考察過的材料作文題目,平時就要注意訓練自己發散思維解讀材料的能力。

點評作文300字 篇5

和以往考生熟悉的“新材料作文”相比,這是一篇典型的“材料作文”,材料中最後一句話顯示命題者觀點,因此,考生在觀點選擇這一點上基本沒有可發揮餘地,只能按照命題者給定的“最佳立意”來寫作,如果“讀偏”材料,就很容易寫偏。

回到“探險者與蝴蝶”這則材料本身來看,張克中老師認爲,可以從中生髮出一系列命題,包括環境與生存、人與自然的關係等較爲“顯性”的維度,當然,善於聯想的考生也可以從人與人的關係、個體與社會的關係等大的命題出發進行寫作。“雖然命題給定觀點,但就觀點本身還是有很多角度可供考生挖掘。”

張克中老師認爲,高中作文教學更看重學生的表達能力,從命題上來說一直都是開放的,鼓勵學生思維發散。但今年的作文題卻並不如此,“即便題目本身的內涵很豐富,但設定命題立場這一點卻令人感到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