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科學與生活作文3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科學與生活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科學與生活作文3篇

科學與生活作文 篇1

生活中處處都有科學,而發現生活中的科學,需要一顆細心的心加上一雙明亮而善於發現的眼睛。

我屬於白羊座,是b型血的。有一次,我意外的發現:蚊子在外公的房間裏飛來飛去,不一會兒,它就找準了目標,“嗡嗡”得飛向我的周圍,它繞着我的大腿轉了幾圈,悄悄地停在我的小腿上,過了一會兒,我覺得腿有點癢癢的,難受極了。於是,我低頭一看,原來,是一隻蚊子用它那細細長長的吸血針,扎進了我的血管正在津津有味地吸着我美味的血呢!我趕緊抓起一把扇子,把它扇到媽媽那兒,結果它又飛回來了,我覺得很奇怪,就百思不得其解地問媽媽:“媽媽,蚊子爲什麼只吸我的血,而不吸你的血呢?”媽媽開了開玩笑說:“因爲你不愛乾淨,蚊子自然就喜歡吸你的.血了唄!”我笑了笑,便抱着一顆好奇的心,迅速打開電腦,開始認真地查起原因來。原來,蚊子喜歡吸b型血中肺活量大、汗腺發達、經常流汗、愛做激烈運動、白天穿着深色衣服和赤腳走路的人。我分析了一下,這些電腦中介紹的特點不就是我從小到現在的特點和習慣嗎?

由於外公是住在老房子裏的,一到夏天,蚊子就會有很多,人們要是來這裏時間一長,身上就會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紅包包,用力抓它,說不定還會把紅包包抓出血來。於是,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發奮學習,多多關注科學,發明一個既環保,又方便的驅蚊器,爲人們解除去除蚊子的難題。

其實生活中,有許多事物正等着我們用慧眼去發現它,改變它,這樣,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

科學與生活作文 篇2

科學是人類邁向新時代的橋樑,正是有了科學纔會有現在的家用設備。正是因爲科學,改革開放纔會成功,人們纔會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正是有了科學,到處纔會充滿笑聲。從前的我,一直認爲學科學沒有用。只有學語文。未來纔會有發展。直到有一天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實驗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我上三年級的'事了,那時正好是星期天。我因爲把作業做完了,所以覺得特沒勁。於是我就去找四年級的沙力玩,正好,他也閒着呢。於是他提議去打乒乓。我一聽立刻拍手直呼‘好啊好啊’!於是他給了我一個乒乓板。然後帶我到了他家後院的乒乓球桌上。他朝我說道:“準備好了,我發球了。”說罷,只聽‘咚’的一聲,球如同火箭般朝我飛了過來。我當下手忙腳亂,還好我手足無措的一接,竟把它打了回去。可是,我畢竟還是剛學乒乓不久。沒過不久,球便落地了我正要撿時。腳下一滑。當場就把乒乓球給踩扁了。我慢吞吞地撿起那個乒乓球,充滿歉意地對沙力說:“對不起,把你的球踩扁了。"沙力看了一會兒球,突然端來一盆熱水然後叫我把那個扁乒乓球放進去。奇蹟發生了!扁了的乒乓球在熱水中慢慢的變圓了。我被該驚訝。這時,沙力笑着說:"這叫‘熱脹冷縮’,乒乓球受熱後膨脹起來。扁了的乒乓球就會變圓。這種現象在你四年級會學到。"我聽後,一想到以前對科學課的看法就不由自主地覺得自己很愚蠢,也就是那一刻起,我理智要學好科學課。

生活中到處有科學,只有你留心觀察,才能發現!

科學與生活作文 篇3

河邊,一棵絲茅草輕輕搖曳,舞動風姿,魯班告訴我,那是鋸子;

空中,一行大雁慢慢飛過,雁鳴聲聲,萊特兄弟告訴我,那是飛機;

水裏,一羣魚兒悄悄遊過,氣泡翻滾,布什內爾告訴我,那是潛水艇;

適宜的燈光下,細細品味,《生活與科學》告訴我,科學,讓生活更美好……

人類認識世界,從“天圓地方”到“地心說”,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地月繫到太陽系,從太陽系到河外星系,從靜態的宇宙到膨脹的宇宙,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大爆炸”的宇宙演化論;人類認識自己,從“鬼畜妖仙”到“人猿之說”,從“唯我獨尊”到“人地和諧論”,從簡單的細胞到複雜的個體,從狹小的生活圈到廣袤的生物圈……科學,讓人們認清了自己和生活的世界,並逐漸發展,慢慢改變。

蒸汽機的改良,電燈的創造,電腦的發明,互聯網的廣泛應用;過去到現在,理論到實際,懵懂到成熟。蒸汽時代、電氣時代、網絡時代,一串串熟悉的名詞,一個個令人興奮的日子,那是我們從未停滯的腳步,是我們對幸福生活永遠的追求。

科學,滲透進了生活,彌補了曾經生活的種種不足,增添了生活的種種樂趣,讓平凡的人類成爲萬物的主宰,讓“爆炸”後的星球依舊生機勃勃,綻放光芒!

《辭海》上說:“生活,是人和動物爲了生存和發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人們在生活中繁衍生息,生活又在不經意間注入科學。伽利略由石頭落地的快慢,顛覆了亞里士多德的經典;牛頓看見蘋果下落,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孫儒泳從活蹦亂跳的老鼠和自由遊動的魚兒身上總結出了“動物生態學原理”。生活,使人們存在的`世界變得系統化、理論化;繁雜瑣碎的生活不再只是油鹽醬醋,也有了理論發掘的成功與歡樂。

生活滲透進了科學,讓枯燥乏味的理論也能活靈活現,寂靜無聊的數字符號也能生動活潑!

科學就像靈魂,生活就像肉體,科學與生活是靈魂與肉體的結合。當科學融入生活,當生活填滿科學,安靜的鋼鐵也能組合起來飛入太空,登上月球;毫米寬的繩子也能吊起千噸位的貨物;綠色的植物也能在黑夜裏發出熒光……生活中有科學,科學裏有生活,二者相輔相成。

在信息化、網絡化的今天,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生活,不在接觸科學。作爲21世紀的中學生,未來世界的接班人,我們應該學習科學、學會生活,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相信我們不是隻能“析萬物之理”,還能“判天地之美”。

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科學是美麗的,生活是豐富的,讓我們擁有一雙慧眼,去探尋生活與科學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