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傳統節日作文集錦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傳統節日作文集錦八篇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吧!在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投江的故事,人們爲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便把糉子和雄黃酒,灑到水面上,讓魚兒吃糉子,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吃掉。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這個節日有很多精彩的活動,比如:“賽龍舟、插艾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清洗乾淨,把糉葉捲成漏斗形狀,再把一顆顆胖胖的糯米洗好,再放進糉葉裏,放入又大又紅的`紅棗。我一手把糉子拿着,一手把糉葉翻過來,把糉子包裹,可是怎麼包都包不好,一顆顆糯米像個調皮的孩子,總會撒到桌子上。我心裏很着急,正當我疑惑時,媽媽對我說:“寶貝,寶貝,你裏面的糯米太多了!”於是我把糯米舀出去了一點。這時,包的比以前順暢多了!外面纏上紅色棉線,最後把糉子放入蒸鍋,蒸上十五分鐘,出鍋後,香味都飄進我的鼻子裏了!把一個個糉子像一個個綠色的小娃。剝開糉葉,裏面白白的糉子被紅棗染上了淡淡的紅色了。嘗上一口,又香又糯,也甜甜的,可好吃呢!

端午節可真有趣呢!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春節燈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着這些年年依舊的節日,和親人一起度過一年又一年的。這些節目,包含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濃濃的血脈親情,在這衆多的節日中,我則獨情於春節。

每年的春節,都異常的熱鬧,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起紅燈籠,親戚朋友都大老遠的回到自己的家爲的只是吃上這一年纔有一次的團年飯。飯桌上,大人們都講述着這一年的所有經歷,而孩子們則毫無忌諱的吃着、喝着、玩着、鬧着。 我最喜歡的是大年三十的夜晚,等到了十二點整時,千家萬戶都會拿出早已準備了許久的煙花,隨着“轟轟”的響聲,天空中綻開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奼紫嫣紅,美麗極了,隨着這一陣陣聲響,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大年七年級,穿上新衣裳,早早地跑到親戚家,逐個地給長輩拜年。這時,長輩便會拿出好吃的點心和一個紅包塞進我的口袋中,望着自己的收穫,心中真是比吃了蜜還要甜,不禁開心的蹦跳起來……

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家中的主婦便都到廚房準備吃的去了,沒多大會兒,一頓豐盛的午餐便做好了,有香噴噴的烤鴨、烤雞、蒸肉,還有各種各樣的炒菜,但都以豬肉居多,因爲家鄉人都喜愛豬肉嘛!不僅有菜,還有孩子們愛喝的各種飲料,大人們愛喝的.各種酒、茶。飯間,家中的主婦總是主動地給大家盛飯、遞菜,讓大家吃飽、吃好。

大年的初四或者初五,我都會隨父母去外婆家,同樣給他們拜年,然後得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紅包,讓自己再一次陶醉在甜蜜中……

瞧,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熱鬧,充滿了人情味的春節。我愛我的家鄉,也同樣愛自己家鄉的春節。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門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每年的春節,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起大紅燈籠,貼上春聯,親朋好友從遠方歸來,爲的就是這一年一次的除夕團圓飯。

春節前,首先要做清潔工作,就是俗稱的“掃塵”。這一天,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的到來。

除夕這一天是最忙碌的,早早的起牀,收拾完畢後,爸爸和媽媽帶着我到超市採購年貨,超市裏,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滿目,兩個小時後,我們滿載而歸。下午,媽媽在廚房裏準備着今晚的美味佳餚,我和爸爸將門上的舊春聯撕下來,貼上新買的春聯,爸爸告訴我這就叫除舊迎新。貼完春聯,我就去幫媽媽包餃子,媽媽認真地教我如何包,可我怎麼也不會,每個餃子都像個小麪餅似的,只能躺着,不能站着。餃子沒有包好,我卻弄了一臉的麪粉,好似一隻“大白貓”。晚上,我們一家圍坐在一起吃着餃子,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等待着新年鐘聲的敲響。十二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了,爸爸將煙花放在空地中央點燃,一陣“轟轟”的響聲,天空中綻開了五顏六色的`花朵,美麗極了。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我最喜歡春節,因爲它象徵着新的希望,新的開始,充滿着積極向上的能量。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有戲曲、古詩詞、書法、剪紙…等。但是我最感興趣的是傳統節日。

在衆多的傳統節日裏我最喜歡的`莫過於春節了,它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每每到了春節這一天,我都會幫着爸爸一起貼春聯、貼倒福,可高興了。到了晚上,一大家人圍着一起高高興興的吃着年夜飯聽爺爺給我們講年的故事,外面的鞭炮聲"砰、砰、砰"的響個不停,真是熱鬧非凡啊!

我還喜歡過端午節,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爲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賽龍舟、吃糉子、插艾蒿、戴香包,是端午節主要習俗。

今年的端午節,我非常開心!因爲我知道了怎麼包糉子。先把糯米泡在水裏,然後把糉子葉浸溼,就可以包了。將兩片葉子豎直相合,再將糉子葉疊成三角形,把糯米放進去,再放幾個紅棗進去把糉子葉合上綁上線,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最後放鍋裏煮,大約一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糉子香氣四溢,真是太美味了!

傳統節日經過了歲月的考驗和提煉留下來很多精華,閃耀着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燦爛光茫,我喜歡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說到中秋節,月亮可是重頭戲啊。比如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表達了作者思念家人之情。蘇軾也在《水調歌頭》中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抒發了中秋時對蘇轍的無限懷念。

小時候,說到中秋節,我會立馬想到月餅,嫦娥,玉兔。當然也會“銘記”晚上用手指着月亮會被月亮割掉耳朵的玩笑。但是當我慢慢變大了,才漸漸的發現,中秋節並沒有那麼簡單但也確實很簡單。爲什麼呢?

衆所周知,流傳至今的節日一定有它的韻味在裏面。而中秋節的韻味,我認爲是團圓。

“快來吃,別忙活啦。”我們一大家族“擠”在小房子裏,正在催我媽媽過來一起吃湯圓呢。媽媽笑嘻嘻的摘下圍裙,坐了下來,又一會兒給這個夾菜一會兒給那個夾菜。不一會,表弟便吃完飯了,還自己去端湯圓。當他小心翼翼地端來一大碗熱氣騰騰的湯圓還學着媽媽的口氣吆喝着“吃湯圓咯”時,大家都哈哈大笑。湯圓其實也寓意着團團圓圓。

等大家都吃完飯和湯圓後,媽媽和姑姑便去刷碗了,爸爸舅舅則在聊天,孩子們則在商量等會下去買怎樣的燈籠。幸福美好的氣息充滿了整個房子

當我們準備去花城廣場看圓月時才8點,街上的店鋪卻早早關門。我似乎看到了一家家人圍繞在一起過中秋的美好畫面。

我們一大家步行到花城廣場,路上大家時不時擡頭看看月亮,還又拿“晚上指着月亮會被割掉耳朵”的`事去嚇唬小孩們。看着他們個個瞪着大大的眼睛時,我會不由得想起自己以前也是這個模樣然後笑得停不下來。

我們到了花城廣場後,便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嘴饞的表弟早已搶着將一包月餅拆開吃了,他吃完後還即興吟誦“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大家不由得拍手稱讚,但忽然氣氛安靜了。爸爸說:“唉,應該給爸媽打個電話啊。”,只見大人們臉上都露出羞愧之情。於是大人們便打電話給她們的爸爸媽媽。我們小孩在電話裏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說中秋快樂後,他們都樂呵呵的笑着,我不由得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他們的兒女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反而忘了他們,大人們和老人聊完後,便盯着月亮看。我想,應該是在思念遠方的父母吧。

望着天空中的那一輪圓月,耳邊不時還有幾絲涼風輕輕掠過,眼前小孩子們玩燈籠的歡聲笑語,身旁大人們的聊天聲,被皎潔的月光籠罩着的一家人的路人。這一切的一切讓我陶醉其中,無法自拔。

但不知爲何,我感到幸福的同時又會想起留守老人獨賞明月的孤獨以及留守兒童的孤單。這令我在惋惜的同時不由自主的想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莫非中秋節是古人早已預知到現代人會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冷落親情而設立的節日?我們無從考察。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炎黃子孫需要從這個節日中學到的精髓在於“圓”。無論是月亮形狀的圓還是家人團聚的圓,至始至終都離不開“圓”這個字。

傳統節日作文 篇6

滾滾大海奔涌而來,拍打着岸邊的岩石,濺起一朵朵浪花。每一朵浪花都形態各異,且各具特色。我想:這些浪花不就像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一樣嗎?是那麼的豐富多彩,是那麼的精彩絕倫。

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身邊的節日吧!

激情四射的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新春到,家家戶戶樂逍遙。漫步在繁華的大街上,體會春節熱鬧的氣氛,感受春節帶來的喜悅。一家家店商門前擺起了一盆盆桔子樹,掛起了一幅幅對聯。妻子幸福地依靠在丈夫的肩膀,一臉幸福的摸樣,而男士們也十分紳士地滿足女士每一個要求。走過小巷,“啪啦啪啦”的爆竹聲響徹雲霄,一聲聲“新春快樂”在家家戶戶裏傳出。夜晚,煙花在海邊綻放出它最美麗的笑顏,彷彿驅散了黑暗帶來的冰冷,照亮了每個人臉龐上燦爛的笑容。

觀一個美麗的煙火,遊一個激情四射的春節。

香飄四里的端午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四里飄糉香,龍舟鼓齊鳴。又逢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品嚐美味食物——糉子。糉子是端午節一種傳統食物,在古時,爲了不讓偉大的詩人屈原的遺體被湖底魚兒吃掉,人們便將飯糰包裹在艾葉裏扔下去給魚兒。如此一來,糉子便也漸漸轉變爲傳統食品。每次我嗅到糉子外表艾葉的清香時,便被吸引得魂不守舍。輕咬第一口細細品味着帶有葉子清香的糯米,口感十足回味無窮;再嘗一口更是欲罷不能。多說無益,親口品嚐才能體會到糉子的美味。

嘗一美味的糉子,享一個香飄四里的端午。

西雨紛飛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清明節的雨是細膩的,同時也帶有一種淡淡的思念之情。回故鄉掃墓的人在墓碑旁舞着鐮刀,清除雜草,滿臉敬意。對於先人,他們唯有敬重;對於過世的'親人,他們唯有思念;這時,所有的年青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扶緊他們的父母,在心中暗暗發誓讓自己父母快快樂樂地過度晚年。

體一個掃墓的悲傷。思一個細雨紛飛的清明。

走進身邊的節日,融入生活,感受人生。從節日了看到祖國的繁榮,從節日裏品味豐富的美食,從節日裏緬懷已故的親人。

朋友,生活的精彩從節日裏體會,讓我們一起走進身邊的節日吧!

傳統節日作文 篇7

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貼紅對聯,大街小巷都掛起了紅燈籠,到處呈現出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節日景象.

除夕那天,我們每個小朋友早早穿上了新衣服,顯得精神煥發,奶奶誇我真帥氣,媽媽準備了一桌美味可口的年夜飯,有我最愛吃的紅豬肉,大龍蝦,小炒魚我們一家人坐在大圓桌四周,大家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我端起酒杯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祝爸爸媽媽工作勝利,萬事如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祝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他們還給了我好多壓歲錢,我的心樂開了花,感謝他們給了我一個>幸福的家。

吃完晚飯,我們一家人一起到院子裏放煙花,我一手拿點燃的線香,和爸爸一起點燃着煙花的`導火線,頓時只聽到一聲“嗖——”煙花飛上天空炸開了,有的綻放出五彩繽紛的花朵,有的拼寫成各式各樣的美麗的圖案,還有的像一個個漂亮的降落傘,絢麗多彩的煙花照亮了天空,我們興高采烈地喊着,歡笑着放完煙花,我們回到屋裏,坐在沙發上收看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春節聯歡晚會》精彩的節目逗得哈哈大笑。一年就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明天,我們又長大一歲了。

傳統節日作文 篇8

傳統節日是中華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是一個國家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象徵。每一個節日都記錄着中華民族的特色和習俗,記敘了古代歷史的文化。除夕、春節、元宵節還是中秋節、七夕或重陽節都記錄着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下面我就帶領大家領略這獨特的節日美。

有很多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獨特的習俗,而這些成就了一個個民族傳統節日,如潑水節,火把節等。這些節日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獨特的民族文化色彩,濃重的民族風在節日中充斥着,給人以親切的情感。每一種民族節日音樂都讓人體會到這些民族的風情與千百年來很重要的文化習俗。

二十四節氣其實也是中國傳統節日。立春,立夏,立秋,每一個節氣,每一箇中國節日都有自己濃厚的額文化氣息。寒食節,清明節也是以節氣命名的,也可以說這些節日命名了這些節氣。寒食節又稱“禁火節”,在節日當天不得用火,只能吃前一天做的冷食。而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寒食節的後一天就是清明節,清明節是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的後面,又在穀雨之前,清明節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非常重要的祭祀節日。漢族的.一些少數民族也都過清明節,延續這古老的文化傳統。

春節和除夕是中華傳統節日最大的亮點。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便是春節。除夕和過年、大年夜都是指同一天,春節則是指大年七年級,也就是新年農曆第一天。除夕這天,要貼春聯,掛燈籠,穿新衣,這一天,所有人都不會睡覺,叫做守歲。

春節又叫年節,古時候人們稱它爲“元旦”。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起源於殷商時期,到了民國時期,時間改爲農曆,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而公曆的一月一日則稱爲元旦。

中國的傳統節日曆史悠久,我也只是列舉了幾個例子,每一個節日都蘊含了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節日特有的經典習俗,在中國節日的傳統文化中,我知道的也不多,但中華傳統節日的獨特的美吸引我去鑽研更多,學習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