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推廣作文300字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普通話推廣作文300字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普通話推廣作文300字4篇

普通話推廣作文300字 篇1

我爸爸是蘇州渡村人,我媽媽是張家港市農場人,我出生在港區,我在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教我學說普通話。我們在家大多是用普通話來交流。

我爸爸和媽媽有時也常說各自的`土話,還曾鬧出笑話來。有一次,媽媽問爸爸:“啥辰光去柳舍(我奶奶家)?”我把“柳舍”聽成是“嚕囌”,我還以爲爸爸媽媽在吵架呢,弄得他倆哭笑不得。

我媽媽的普通話比較好一點,她還經常去參加演講、朗誦比賽,還得過很多獎呢。可是,有一回媽媽在電視裏播新聞時,她把“從此”讀成“重齒”,被普通話最好的我聽了出來,笑得我肚子都疼了。

更有趣的是:有一次我去外婆家玩,外婆去上班老太太陪我,我一個人玩了一會兒覺得很沒勁,就說:“沒勁!”老太太說:“你去拿,要啥自家去拿。”我又說:“沒勁!”老太太又一本正經地說:“你自家去尋,沒事的。”看來老太太把我說的“沒勁”聽成是一樣東西了,氣得我半天沒理她。外婆回來後,她還學給外婆聽,問“沒勁”是啥東西,笑得外婆直不起腰來,眼淚都笑出來了。

我覺得學好、說好普通話真很重要,請人人都來學講普通話。

普通話推廣作文300字 篇2

十月的北海,秋高氣爽,涼風撲面,氣候宜人,在這樣美好的季節裏,我們迎來了普通話宣傳週,我們的兩位同學表演了一個語言方面的小品,內容是:一位農村人來到城市買餐巾紙,結果服務員拿出了一樣又一樣五花八門的東西都不合他心意,知道爲什麼嗎?原來農村人把餐巾紙說成了“三斤屎”。

儘管因爲時間倉促,二位同學的表演沒有達到維妙維肖,同學們也都沒有捧腹大笑,但小品深刻的意義,給了我們同樣深刻的啓發:

一、是我們必須認真學好普通話。語言是交流溝通的工具,我們偉大的祖國神州遼闊,地大物博,而且有五十六個民族,如果每一個地方都只講自己當地的方言,那麼,我們就不可能融爲一體,共同繁榮,共同發展。

二是我們必須多用書面語言。書面語言是比較規範、完美的.,而方言則多是我們的口頭語言,有很強的地方色彩,外地的人往往聽不明白,比如“下雨了”我們南方的口頭語是“落水了”,一位北方人曾經焦急地問我“誰掉進水裏了?在哪呢?”,鬧了一個大笑話。

所以,我們要寫規範字,講規範語,做推廣普通話的小先鋒。

普通話推廣作文300字 篇3

不久前,我們小記者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亳州晚報社四樓。來幹什麼?原來是學普通話呀。要知道,普通話可是我的拿手好戲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以北方話爲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爲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言。

普通話聲母分爲雙脣音bpm,齒脣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後音zhchshr,舌面音jqx和舌根音gkh。

老師讓我們一起讀一行生字,剛讀完,老師就叫我起來,把這一行生字讀一遍,我自信的大聲地讀了一遍,結果被指出了一個實實在在的發音錯誤:“臨”讀作“lin”,而我讀成了“ling”,老師立刻對我進行了糾正。這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一堂生動的普通話培訓課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我還真有些戀戀不捨呢,希望以後能參加更多的'普通話培訓課,這樣我的普通話水平就會有更大進步了。

普通話推廣作文300字 篇4

教奶奶說普通話,說到這個話題,大家是不是很奇怪?的確,教奶奶學說普通話,怎麼可能?奶奶都那麼大年紀了,家鄉話都說得不是很好,還學普通話?這不,我已經是第三次教奶奶了。

一大清早,我就又來到奶奶身邊,對奶奶說:“奶奶我們倆今天都沒什麼事幹,我再教您說普通話!”“好的。”

我先教奶奶說的是“新年好”這三個字。可奶奶還是說的常州土話。看來奶奶是真的'不會這個詞了。

我又教奶奶說“我家”這兩個字。哪知奶奶一開口就說:“偶加。”我聽了,哈哈笑了起來。奶奶有點不好意思了,我安慰道:“奶奶沒事,看着我的嘴形再來一遍“我家”。奶奶除了嘴形誇張了點,其它什麼都沒變還是念的“偶加。”我想了想,這樣下去可不行,得想個法子。有了,我就讓奶奶一個字一個字的唸吧!嘿!奶奶還學地挺快的,一會就學會了。

看來老師還是挺不容易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