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童年時代的火爐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童年時代的火爐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童年時代的火爐作文

我的童年時代是在西平縣的鄉下過的。那裏一進入11月,大地的綠色植物就枯萎啦。霜會在夜裏偷偷的蓋滿麥苗,漫長的冬天緩緩的拉開了序幕。

冬天一到,火爐就被點燃了,它像冬天的守護神一樣,一直到來年春天珊珊來遲時,火爐才能熄滅。

火爐是要燒煤球的。所以,天一冷,鄰居們就拉着架子車去專探街拉煤球。我家拉煤球,是父親拉着我去的。去的時候,我做在架子車上,父親推着。我家的架子車是用上好的'楊木做的,嶄新硬朗,像父親一樣堅韌能幹,雖然車胎被扎破過幾次,但粘補過後,從不像人家那樣慢撒氣。等到煤球裝滿,回來的時候,父親就把車繩斜跨在肩上,拉着。我是用不上力氣的,就在父親的後面跟着。跟着跟着,聽見啄木鳥篤篤地吃樹縫中的蟲子,我就會停下來看啄木鳥;而要是看見地上有洞,我又會停下來,看看是不是野兔打的洞。由於玩的心思佔了上風,所以一般父親拉着架子車走的時候,我會慢慢的落下來。父親也不擔心,過一會兒,就回頭看看我,看我落的遠了,就停下來,也不催我,等我玩的差不多了,才吆喝我走。

等到煤球拉到家,火爐燒起來的時候,美好的冬天才真正的拉開了序幕。

我半晌餓了的時候,父親就用刀把饃筐裏涼饅頭一切兩片,放在蓬在爐火的煤火鉗上,不一會兒就烤的焦嚕嚕的。拿着筷子,翻個面兒,接着再烤一小會兒。筷子加起來,我拿在手裏,外黃內百,皮焦裏嫩的。惹得人都想把舌頭吞下去。父親有時也會炒黃豆、芝麻、花生之類的。他會撿出袋子裏最大最圓的黃豆,用小鍋炒黃豆。黃豆炒的時候,父親拿着筷子一直攪着。我就在旁邊看,他攪一圈,我就跟着搖一圈頭。有時候爐火很旺,父親就攪的很快,他說着“不要搖了不要搖了”的時候我早搖暈了頭。

或許是因爲家裏有了爐火。出門玩耍也膽子大了。不用着急回家吃飯了,反正父親會給我烤饅頭;下雪天,也不用回家啦,反正衣服溼了有父親架着烤,鞋子透了,由父親拿着烘;至於手凍得受不了的時候,先放在褲襠腋窩裏暖一下,實在不行再回家到爐火上面烤暖和了再出來。

等到深夜,和夥伴們玩耍回來,腳下雪地裏咯吱咯吱的響。爐光灑在院子裏,煥發出幽蘭的光暈,好像火光在乾淨的雪地上,靜靜的在燃燒,是那麼的和諧與安靜。院子被爐光映照得如此的光潔、透密,看上去就像鋪着一層銀緞子。能夠把讓銀緞流淌起來的,就是爐光啦。

時間流逝,一晃二十年將要過去。時代的發展讓火爐漸漸的退出了人們的生活。家裏裝上了空調,電熱毯,電暖扇。插上電,一會兒就能熱的人直冒汗。日出又日落,日子越來越紅火,只是和父親一起坐在堂屋裏,看他烤饃給我吃的歲月一去不復返了。讓我再回憶火爐的時候,爲那股親切而熟悉的氣息的遠去而深遠的惆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