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優秀作文:無路可走

自去年夏季7·19特大洪水過後,全國不同區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物質損失和經濟損失。許多車輛被捲走,房屋倒塌,農作物被淹沒,很多路面、橋樑也被大水沖斷、摧毀,平穩的社會局面一下滿目瘡痍。我的家鄉——林州河順鎮也是重點災區之一。

感悟優秀作文:無路可走

面對一切,人們困惑了,不知所云,物質和經濟上的損失需要慢慢平復,那是後話,且不說。就說眼前的,我們身邊的——路!

在我每天出門向西,上下班,途經河順鎮,再到我們單位,直線僅有五華里的距離,之間就有兩處路面被大水攔腰截斷,形成深深的溝壑,令人望而生懼,無法行走。更別說通往外界的,東、西、南、北到處也都是被沖斷的路。望着以往順風順水,筆直平坦的大路被一下子沖垮,人們真的有些困擾、恐慌,感覺眼前真的是“無路可走”。

因爲,朝西走,距我們最近的河順鎮上,有方圓數十里的學生集中在這裏的`幾所學校上課,有很多工人在這裏的多家工廠上班,有很多職員在這裏的企業謀職,更有許許多多的商家在這裏經商。他們不能因爲沒有路,就被困家中,坐以待斃!

路,斷了,――人們依舊要生存。

生活,――還得繼續。

再困難,也擋不住前行者前進的腳步!

看吧,人們不謀而合,達成共識,撿比較能走的鄉間小路,避開被毀路段,循着S彎,繞過來,再繞過去,像走“蛇”路一樣每天蜿蜒在這崎嶇不平的小道上。

河順鎮西頭入口處,是公交車每天行駛的交通要道,也被大水嚴重沖毀,鐵皮護欄把守。因此,公交車改換路線,運輸車繞道而行。鎮西各村莊的人,凡是要到鎮上上班或辦事,必須多跑幾里路,繞至鎮南邊,才能到鎮上來。鎮東、西兩頭受阻,成了一條死衚衕,猶如一座被困的孤城,很多商家商鋪,生意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之後,國家有關部門對損壞的“安姚公路”進行及時全面的重大修建工程。路面上到處都擱放着告知牌,“前方修路,請繞行”。

早起,上班時間點上,路上車水馬龍,村西有處路段在修涵洞。路,又一次被徹底挖斷,行至跟前的人們不約而同掉頭,返回,從我們村入口處,列着長隊,穿過整條中心街,繞到村北,再經過兩個村子,再繞至南邊大路,繼續前行。

人們就這樣小心翼翼地尋找着出路,歷經將近一年時間,在安姚公路即將完工,人們歡呼終於可以不用每天因爲找路而發愁,能夠順利在寬闊平坦的大道上飛馳時,河順鎮整個街道又要進行全面整修。

一下子,破碎機,挖掘機,剷車,運土車,碾路機,忙碌運轉着,佔滿整條街道,安裝下水管,修砌滲水池,架電線杆,一系列工程在全方位緊張進行。人們懵了,又一次感覺眼前到處是“無路可走”。

路中間不能行走,人們只能順着路兩邊,緊貼商鋪房,僅有一兩米寬,高低不平、嘩啦作響的人行道而行。

上班的人們,有車的不能開,停了,改爲騎電動車、自行車。感覺騎車也困難的人,乾脆改爲步行。

下雨天,人們挽起褲管,踮起腳尖,推着因路面鬆軟下陷、輪胎沾滿泥巴、沉重無比的車子,艱難行走。

“唉!連個車子都進不到公司,還得步行這麼遠,走步路都這麼淘神,公司乾脆放幾個月假得了。”我和同事們難免一起抱怨。

想想周圍,那些客運車,因爲路不通,進不了站,公交師傅們把車停靠在南苑新村寬闊處,依舊熱情不減,服務着每位乘客,讓大家開心而出,滿意而歸;再看看鎮西一家餐廳,因爲路不通,毅然選擇搬離,把門面開在新村繁華處,每天顧客爆滿;西頭一家修車行,因爲路不通,生意蕭條,也把店面挪到新村南邊人車必經的入口處,生意也是紅紅火火。

再看看每天行走在這條路上的,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的家長們,爲了不讓孩子們遲到,哪個不是早早出門,提前動身;再看看這些上班人羣,每天往返在路上,哪個不是付出雙倍甚至幾倍的時間,爲了他們心中的那份夢想,就這樣克服種種困難,堅持不懈,無怨無悔地前進着,走着。

河順鎮,因爲沒有路,人們歷經了一場風雨後的大變革。

河順鎮,因爲沒有路,人們接受了一次耐心大比拼。

河順鎮,因爲沒有路,人們接受了一次意志大考驗。

這,難道不是一種精神?!

想起我們公司領導常教誨的幾句話:“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怨氣煙消雲散,頃刻間化作無形的動力!

適者生存!既然改變不了環境,就要學會適應環境,改變自己。

如今,路,已即將全面修通。風雨過後便是彩虹,展現在面前的河順鎮一定會煥然一新,繁華再現。

人生,說短也長。其實和走路是一樣的,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無論在歷經多少風雨坎坷後,只要你內心足夠強大,意志足夠堅強,無畏無懼,一路堅持,一定會像今年靚麗的風景線一樣,一路通天大道,向陽花開!

李艾雲 網名若雲,林州市人,文學業餘愛好者。閒暇時喜歡看書,寫作,曾有詩歌、散文、隨筆若干篇在《林州文學》《林州黨史》《林州夜讀》《豫東文學》等平臺發表。


【本文作者:李艾雲。(公衆號:芝蘭園)】

本文爲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