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作文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作文3篇

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作文1

每個人的人生定位都不同,生活態度自然就不同。想要把自己置於那個層次,何種境界,是每個認真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這便也決定了人的基本行爲。魯迅決心揭

發劣根性,醫治人心,所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於寫作。哈佛大學集中了全世界的優秀人才,以“追求卓越”作爲校訓。雄鷹不甘宇下

,駿馬難守圈欄,一個志存高遠的人,必定會以追求優秀作爲自己的目標,把優秀作爲自己本能的習慣。

形成優秀的習慣是一個過程,它可以有明確的起點,卻沒有固定的終點。只要不斷追求,每一個階段性的成果都可以作爲一個新的起點。即使生命終結,後來者依舊可以從他

倒下的地方,繼續向遠方跋涉。

勤勉和優秀是天然的`盟友,優秀的人無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大多都是比較優秀的。在某種程度上說,勤勉可以作爲優秀的代名詞。所有的天才無一不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不要輕易相信天才的神話,那些不需要練習就能演奏的音樂神童,那些不需要做題就能取得高分的學霸,我們僅僅是聽說過,卻沒有真正的見過。縱然有莫扎特那樣的人存在,但我們就是我們,也不是莫扎特,於我們也毫無借鑑之可能。常識告訴我們,特例只是偶然性。聰明的人從不把自己當做特例,聰明的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因爲習慣優秀,所以我們有“爭創一流”的意識。食人俸祿,盡其本分,是尋常人的標準,但對優秀人來說,這只是起碼的德行;考上名牌大學,獲得全優成績,找一份體面的工作,是尋常人的追求和嚮往,但對優秀人來說,這只是通向優秀的起點。因爲定位於優秀,別人偷懶的事自己不能偷懶,別人敷衍的事自己不能敷衍,別人心安理得的平庸而自己不能忍受。

優秀作爲一種品質,當然離不開客觀環境,但優秀的人懂得,命運只有把握在自己手裏,纔是真正的命運。而平庸的人總把自己的失敗歸結於環境差、機會少、他人不理解。

優秀的人心裏明白,成功需要客觀條件,但絕不能過分依賴客觀條件。他們懂得,縱然環境影響着人生的道路,但人同樣可以改變環境。

優秀是優秀者的通行證,平庸是平庸者的墓誌銘。習慣優秀,也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

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作文2

三月過去了,我讀了四本書,還有無數朋友圈的碎片,以及公衆號、微博、電子書的前幾頁,內心有慘烈的愧疚感。都說強身健體是頂要緊的本錢,但我覺得讀書,也是另一項頂要緊的本錢,因爲這會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

讀一本好書,就像是我們頭腦的引路者,它會帶着你暢遊歷史,知曉許多你所好奇的“爲什麼”,找到你內心充實的答案。因爲這種知識的補給,你會在做很多事,面對比自己棒的人時,一樣有篤定的從容,和淡然自信的氣質。

學歷不高不可怕,可怕的是每天的生活,都是一種苟且與敷衍。沒有任何新的收穫,既掏空了你的歲月,又挖空了你的大腦,當你老去後,只剩下真正的軀殼。你看不到自己除了年齡以外,還有什麼真正的成長。

而讀書,卻恰好可以讓你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更多優秀的人或故事,你會學到很多不行千里路也一樣能得到的人生感悟。

著名作家龍應臺,在給她小兒的信中寫道:“讀書,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這句最樸實的話,無不道出用功去讀書,你纔會因爲優秀而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就像我的父母那樣,因爲大字不識,他們除了做農民和苦力,他不能甩手說:“我還會寫程序做策劃。”因爲他們沒有讀過這些書,也沒有學過這方面的知識,他們只能選擇不用讀書就能完成的最基本的勞動。

越長大,我就越明白讀書的重要。因爲不讀書,我們或許正躺在沙發上看泡沫劇;或許是三五朋友熬夜泡吧在KTV唱歌;或許逛購物網緊追各種促銷;或許什麼也不用幹成天抱手機玩……

讀書不一定改變命運,也不一定能讓你走上人生巔峯,但一定可以讓你優秀。你飽覽了古書詩經,你讀完了科普歷史,你學完了專業課本,哪怕你看故事書讀段子笑話……都不要緊,至少你還可以成爲一個段子手,或是幽默風趣樂觀向上的人。

你不會常常掉鏈子,面對孩子的“爲什麼”,只會“別煩我”;面對父母的“老年健康常識”,吞吐敷衍“別嘮叨”;面對另一半的“情趣時尚浪漫”,只有看電影喝咖啡“懶得動”……讀書,是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跟天天吃飯、睡覺、玩手機,同等重要。

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作文3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回首十五年的青蔥過往,深感自身最大的惡習就是懶惰。曾幾何時,“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是我的追求;“磕着瓜子,扯着閒皮,打開試卷,高分拿來”是我的夢想。然而,一朝夢醒,洗盡鉛華,才發覺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亂隨流水到人家”的黃粱南柯。對,背上行囊,上征程,征戰去,讓優秀成爲一種習慣,纔是正途!

優秀是一種習慣,更是諸多品質:孟母三遷、岳母刺字,是外爍教育的品質;孫敬頭懸樑、蘇秦錐刺股,是砥礪學習的品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是物華天寶的品質;喜鵲連聲叫,黃狗輕聲吼,是山高水長的品質……修身、養性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更是當代中學生必需的功課。

這門課如果做的不好,不僅遺禍自己,更會戕害他人,甚至誤國誤民。現代大學者、北京大學教授胡適筆下的“差不多”先生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習慣,最終害死了自己.小時候,母親讓差不多去買紅糖,結果他買了白糖回來,母親責怪,他卻說:“白糖紅糖都是糖,差不多.”長大了,他要坐火車去外地,原本8點30的火車,可他到車站已經8點32了,火車已開走了,他抱怨:“30和32差不多啊,火車咋就開了呢?”;得病了,家人找不到東村的王大夫,他讓家人請西村的獸醫汪大夫,結果庸醫誤診,生命垂危之際,他還說:“王和汪,就三點水的區別,差不多……”

差不多?簡直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莎士比亞說過:“不良的習慣會隨時阻礙你走向成名、獲利和享樂的路上去”。但,如何改正?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給出了答案:“習慣就是習慣,誰也不能將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它下樓”。所以,我們要堅決摒棄不良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但絕不能一蹴而就,要每天學會照照鏡子、整整領子,以大國工匠精神嚴於律己,修身養性,以待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