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地生活作文8篇

【篇一: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作文8篇

這是個下着小雨的清晨,我們行走在泥濘的山路上。山不高,有溪水流淌而去,寒風撲面。

小雨。雨在空中迴旋飄飛,密密地打在臉上,冰涼冰涼的。這瀝瀝稀稀的雨,向着遠處延伸,終於成了一簾白幕,把天地萬物遮擋得嚴嚴實實。我們在雨中前進,任這上賜的甘霖溼透全身每一個角落,從頭到腳,由嘴到心,那心裏有詩在流淌,它漫過心坎,靜靜溢出“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路。路在雨中醉了,醉成一片爛泥。它們偎依在你的腳下,奔放地獻給你那橘黃色的吻。路在這雨中醉了。醉得沒有了前行的路。“多歧路,今安在?”我們站在雨中悵然。

山。路就在山腰上。山並不高,她不是北方高大挺拔的漢子,她是這水鄉里生長的姑娘。雨的潤洗,這姑娘愈發俊朗了,用迷人的笑迎着我們。於是我們也醉了,我們摒棄了路,越過草叢,越過荊棘,援着樹木,攀上大石,向着山頂進發。山的肌膚是暖的,散發着騰騰的熱氣:山的笑容是綻開的,散發着幽幽的清香。這山比不上“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卻也如此令人陶醉。

水。站在山頂,遠遠的小城環抱在水的懷裏。“一條古時水,在我手心流”。我們都攤開手掌,讓雨水在上面彙集。那些細小的溝渠剎那間就填滿了,匯成小流,匯成溪,匯成江河,匯成大海,終成一片汪洋。我們都感動了,淚水也就勢匯進手中的海里。你知道嗎,站在這山上,我們看到了一片海,那是我們心中的海,比真正的海更加波濤洶涌,肆意汪洋。

風吹起來了。“風啊,你吹起來吧,搖動我呆滯的目光,成兩條波光漣瀲的溪流,我將以你的慈愛,重以手指,蘸着時間。”我已經忘卻了這詩人的名字,卻永遠記得這詩。風吹起來了,帶來遠方的寒意,遠方的歌,遠方的希望。

我們站定,向遠方致敬。這是一次平常的攀登,卻也是一首清新的小詩。

我們都說,要永遠詩意地歌唱,詩意地生活。

因爲這是我們自己的歌啊,我們自己的詩。

葉芝說,我將不停地走啊,不停地歌唱。

【篇二:詩意地生活】

掬一捧清水,我便醉倒在春風裏。空氣中盡是幽幽的香氣,那些無比珍惜的年華便從指尖繞過,無聲無息。

詩意,詩意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意是徐志摩的“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詩意是“恰似那滿城的春雨,飄灑在我心底”。每個與文字有着不解之緣的人,都在現實中或是夢中追尋着那個詩意的心靈港灣。我們的生活不是至善至美,但我們的心靈卻可充滿詩意。

常有人說:“現實真是太殘酷了!”現實中的平凡與庸俗是與詩意格格不入的。海子、海明威、三毛都在生命燦爛的季節自盡,他們的文字無不鼓勵人們熱愛生活,堅強向上。當他們內心完美的詩意生活與現實相違背時,他們走向了極端。讀他們的文字時,我哭了,不是因爲女孩的多愁善感,而是因爲他們的詩意生活找不到與現實的結界時我哭了。我突然悟到詩意是建立在現實上的,他們太熱愛詩意,我們平凡人同樣有自己的幸福,那是需要用心去領會的。不要過於追求虛妄,其實平凡也是詩意地生活。

詩意可以是一杯香茗,可以是一池清水,可以是一縷花香。在這千變萬化的世界裏,任何東西都蘊藏着詩意。而我們就在這無限的詩意中生活。幾米寫過“街上的燈忽明突暗,我的大頭鞋打在石板路上寂寞的響,我知道這條路上不是我一個人走過”。他有嚴重的病痛折磨他,卻沒有放棄心中的夢。他用畫筆和空靈富有哲理的文字影響了多少迷茫的人們。因爲他詩意地生活,爲生活的渴望讓他心靈芬芳,被詩意包圍,文字中、畫面中能讀出詩的意境,那麼他一定是把病魔也當作是人生中的一首詩了,他一定幸福地生活着。放開緊閉的心,去擁抱生活中的詩意吧!詩意地生活就是把任何苦難都當作詩去品味。然後釀出人生的甘霖。

胡蘭成說:“他喜歡用透明玻璃杯喝紅酒”。張愛玲最終離開了他,別人眼中委瑣的愛情,可只有沉浸在其中的人才知道,那是詩。醉的感覺就是詩,如果有一刻你因爲一件小事而心靈沉醉,那就是詩意地生活。

熱愛平凡的人,熱愛世界萬物、熱愛上天施壓給你的苦難,把現實與詩般的心境交融在一起,那樣你就能詩意地生活,不要抱怨生活中無詩意。

【篇三:詩意地生活】

太陽每天東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過,我們都在看似乎靜的生活裏奮力地拼搏。若說詩意地生活,在我看來並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馬紮羅之雪時的浪漫,不是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紛繁現世之中,留一方淨土種理想,然後一刻不停去奮鬥,直至收穫人生一片金黃麥田。

這種生活的詩意正是王國維《人間詞語》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層境界:“獨上高樓,望斷天涯略”。是理想點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塵埃,是理想讓我們一眼望斷天涯,開始追尋之旅。泰戈爾曾說:“我詩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纔會奮力去追詩意的天堂。詩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個理想,不論它是黯淡還是光輝,也不論它是渺小還是偉大,若無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開出絢爛,夏日的星辰如何閃爍銀輝,人生之路,如何揚帆起航,衝得一片詩情到碧霄?

奮鬥。是第二層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鳳棲梧》中訴說對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詩意,等待奮鬥去實現理想。現世中,詩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奮鬥的斧劈開理想的石,捲起千層浪來比萬丈豪情。昔窗體頂端窗體底端秦始皇定下一統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南制百越,收爲象郡,奮鬥的腳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終於待得麾滅六國,橫掃中原的壯觀場面。奮鬥讓理想熠熠生輝,讓人生之路越走越寬,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瀟灑自由,躊躇滿志,擎起人生一片豔陽天。這等人生,誰人敢說不詩意!

收穫。是第三層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奮鬥之泉澆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穫的季節。這一片金黃的麥田,折射出一段閃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論這“麥田”是大是小,也不說這收穫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穫,便已是一種結果,成功了,便收穫鮮花與掌聲,失敗了,便收穫一段經驗幾多教訓,然後從頭再來。就像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詩,你的成功與失敗都是那片片詩情,點點詩意。”收穫,是收穫理想,收穫奮鬥,收穫一段詩意的人生。

我們的生活雖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但理想讓它明亮,奮鬥讓它真實,收穫讓它有一片金黃的款款詩意。

用執著打破命運的鎖,把生活活出詩意,種下理想,不懈奮鬥,相信終會有“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的收穫!

【篇四:詩意地生活】

沒有藍天的曠遠,可以有白雲的飄逸;沒有江海的奔騰,可以有溪流的秀美;沒有紅花的耀眼,可以有綠葉的悠然。

選擇壯闊?選擇顯貴?選擇平靜?或是選擇隱退?不如選擇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篷蒿人”的桀驁,是王維既知“都護來燕然”,還有心品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曠達,還是聽憑“雲捲雲舒”的閒適?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詩人一樣記錄美好的生活,但每個人都有權詩意地生活。

黑暗選擇了她,她卻選擇詩意地生活,她用心體驗大自然賦予她的一切,她用情爲自己黑暗的世界畫上太陽,畫上彩虹,更用毅力充實着自己的智慧,完善着自己的人生,她甚至還可以笑着寫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詩意地生活着,享受着,更收穫着,她的名字叫海倫?凱勒。

財富選擇了他,他卻選擇詩意地生活,他總是穿着古補的中山裝,提着文具袋徜徉於燕園,他所追求的只是學術,功名利祿與他無關,富貴榮華也不能吸引他,他只愛看看北大的花花草草,愛看看朝氣蓬勃的莘莘學子,他是文學界的“常青樹”,他的名字叫季羨林。

“醜陋”選擇了她,她卻選擇了詩意地生活,她的臉是一張“奇怪”的臉,眼睛小得只是道縫,鼻子塌得彷彿容不下空氣,而且是張“倒瓜子”,她樂觀對自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她樂觀地欣賞着自己的獨特,用內涵完美自己的人生,活在當下,她的名字叫呂燕。

詩意地生活,讓人們體驗自由,無拘無束地遨遊於紛繁的世界。

詩意地生活,是對自己的肯定,是看遍人生的大起大落,處變不驚的淡定與從容。

詩意地生活,是對自己精神的負責,是在紛繁的物質生活的刺激下,堅持心靈的準則,是“舉世皆濁我獨清”的清醒。

詩意地生活,是對自己的褒獎,是在疲勞的奔波後,選擇悠閒的方式體驗輕鬆與自在。

詩意地生活,更是勇敢的體現,不爲利祿所羈絆,只爲尋得心靈的享受,超然世外。

選擇詩意地生活,選擇精彩的人生。

【篇五:詩意地生活】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意地生活,是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是一片閒適悠然的情懷。

自懂事以來,便居住在這青瓦白牆的古巷中,清晨,巷口包點鋪的香味和着小販的叫聲氤氳在霧氣裏。隔着木門可以聽到拖鞋打過青石板路面的響聲,踢踢踏踏,像一首慵懶的歌。執一柄密梳,坐在雕花窗前,細細地理順,理順心中的煩悶苦惱,一天的心情便無比順暢。小巷的人們樸實醇厚,彷彿剛從桃源中走來,纖塵不染,小腳的老人們,走東家串西家,閒話家常,巷裏大抵都是四合院子,家家戶戶都有着“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的景緻,玉蘭開得正歡,潔白的瓣朵彷彿在綻放一個個的夢,這裏的人們安然地體味人生,享受生活,不爲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也不會佔誰家便宜。他們會的,只是在院裏的大樹下下幾場,在堂前的書案上揮毫潑墨,在桃花樹下拉着二胡、弦子。我有幸生活在這裏,見證着這裏淳樸的風氣,詩意飛揚的一切。

下雨的時候,雨絲浸潤着古巷,籠罩着古巷,彷彿在小心翼翼地爲一個嬰兒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飲天降的甘霖。雨天人們是不怎麼出門的,泡一壺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古老的線裝書,吟着《雨巷》,也會有調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戲,清脆的笑聲如掛在檐角的風鈴,美妙悅耳,丁香般的姑娘,舉着油紙傘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讓人遐想。這裏的一切都如一首婉約的詩,一花一木都充滿了靈氣,營造着詩意的氛圍。

詩意地生活在這古巷裏,聽隔壁小姐的淺吟低唱,聽燕子交頸的呢喃。看庭前的花開花落,望天上的雲捲雲舒,到黃昏,在夕陽下漫步,只嘆“夕陽無限好”,不管近不近黃昏。折一枝垂柳插在蓄滿清水的瓶中,尖尖的嫩芽像嶄新的剛剛萌發的夢,鏡子裏是一片如花笑靨,花面交相輝映,保留一份童心,保留一片純淨,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像寫詩一樣去醞釀每一分情感,是古巷人們的共同特徵。

我熱愛這片土地。這裏純淨的心靈與天空,連空氣的味道都有棉花糖的香,待白髮蒼蒼時,請故鄉的風再把我帶回此地,吹一曲簫音,詩意地生活在這裏,以終餘年。

【篇六:詩意地生活】

爺爺老了,七十多歲快八十了吧,奶奶呢,也六十歲了。他們的年代裏,男子比女子大十來歲也屬正常,總之,他們是到一起了,然後就有了爸爸,再然後就有了我們,一戶生活在農村裏的平凡家庭。

好像從我記事起,爺爺就一直是忙碌的。他揹着鋤頭出去侍弄他的農田、土地;他在園子裏種菜,栽果樹;他去給人家幫一點力所能及的忙……很健康很快樂很自在地活着。奶奶呢,就在家裏喂她的那羣雞,吆喝着兩隻狗,洗乾淨爺爺的衣裳,一邊等着爺爺多年不變的“命令”:“老婆子,在幹什麼?快煎茶吃!”奶奶就放下手中的活計,假裝埋怨地說:“這麼快就回來休息啦。”然後很認真地去爲爺爺煎茶,端送到爺爺手中,與他坐着一邊喝茶一邊閒談。

奶奶一直都勤儉樸素地持着她跟爺爺的家。雖然兒女們都早已長大成家,她不必再爲吃穿而省吃儉用,可是她依舊用着最原始的柴竈。她說煤火只用來煮飯太浪費,氣又太貴,所以還是燒柴好。於是,在那些野草瘋長的季節裏,我和妹妹就跟着爺爺的斧頭活躍在山野間,砍倒、捆紮,揹回家、排開、曬乾,一捆捆的柴草就進了柴房。於是,無數個炊煙梟梟的時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竈堂裏看到畢畢剝剝的聲響裏奶奶通紅的笑臉。特別是在冬日,爺爺燒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則搶着依偎在爺爺身邊取暖。一串串歡聲笑語隨着炊煙升上天空,訴說着冬日的溫暖。

我不知道,爺爺奶奶是否也有愛情,也懂得愛情。奶奶曾告訴我,她是別人介紹給爺爺的。也許一開始,他們之間是什麼也沒有的。可是在時間的磨礪下,在相互的依賴與信任裏,他們之間的感情卻是超越了愛情的。有一次,爺爺很突然地病了,病得很重,奶奶揹着爺爺偷偷流淚,我安慰她沒事的,爺爺會好的。可是她說了一句話,讓我幾乎熱淚盈眶。她說:“要是老頭子死了,那我就隨他一起去。”從那次以後,奶奶對爺爺就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我從那時起,才知道,原來這世間真有永恆的存在。

我時常望着爺爺奶奶夫唱婦隨的身影想,真正詩意的生活,就該是這樣的吧,詩意,就在最平凡的生活裏呀!

【篇七:詩意地生活】

海德格爾說:“人應當詩意地棲居。”當飛鳥翱翔於天際,當鮮花盛開於大地,當人們臉上綻放出微笑,詩意便開始在生活中流淌。人應當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源自人們內心的和諧。季羨林曾說過:真正的和諧是人內心的和諧。“真正的和諧是人內心的和諧。”試想,一個內心渾濁不堪的人如何能夠讓生活充滿詩意呢?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往往是其內心的.真實反映。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瀟湘館,在那一叢青翠的綠竹下迎風灑淚,對月抒懷,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譎的詩。而渾身散發着酒肉臭的薛蟠卻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開河胡謅些“一個蚊子哼哼哼”的葷段子。內心和諧,充溢着對萬物的愛的人才可以詩意地生活。特蕾莎修女給每一個窮人帶去關愛,愛讓她的生活充滿詩意;皮埃爾神父爲無家可歸者送去溫暖,關懷讓他的生活充滿詩意;袁隆平院士爲飢餓中的人們送去希望,愛讓他的生活充滿詩意。當人們內心和諧,帶着對萬物的愛去生活,人們纔可以學會如何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人們需要從閱讀中汲取養料。讓閱讀成爲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纔可以變得詩意。當人們從儒、道、墨法的典籍中探究爲人之道,當人們從司馬遷的竹簡中開啓歷史的明鏡,當人們從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裏頓悟文章之法,智慧便開始滋潤人們乾涸的靈魂,給靈魂注入詩意。當人們從陶淵明的菊花中思索隱逸之士的情懷,當人們從史鐵生的地壇中感念生與死的變遷,當人們從盧梭的瓦爾登湖畔拾獲人生的寧靜,思維便開始給心靈插上翅膀,讓心靈翱翔於詩意的天空。從閱讀中收穫智慧,從閱讀中學會思考,人們才能懂得詩意的生活。

詩意地生活,人們需要讓自然撫慰自己浮躁的心靈。現代人的生活充斥着爲了生計和未來的奔波,充斥着嘈雜的汽笛聲與喧鬧聲,充斥着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戒備。人們需要在清風的吹拂下,在小鳥啁啾中找回生活的詩意。莽莽蒼蒼的森林給詩意棲居的莎士比亞帶來了濃郁憂傷的情懷,潺潺流動的多瑙河給施特勞斯家族帶來了優美的音韻,古老滄桑的鳳凰古城給詩意棲居的沈從文帶來了歷史的質樸與深刻。自然的靈動與純淨,讓人們更加詩意地生活。

當人們內心和諧,帶着愛心去生活,當人們從閱讀中獲取智慧與思緒,當人們到自然中尋找撫慰,人們纔可以如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所寫,詩意地生活。

【篇八:詩意地生活】

我們首先必須生活着,然後纔看生活得詩意與否。小姨是雜誌社的特約撰稿人,那本雜誌的第四版是她的專欄——“生活的詩”。而小姨本人對詩的熱愛已經到了狂熱的地步,組織了在當地小有名氣的詩社。每逢週末,小姨便像逢了重要的節日,盛裝打扮,與社員們聚在一起,談詩論詩,賞詩做詩。

姑姑是與詩“八竿子也打不着”的農婦,可她在農貿市場卻是響噹噹的人物。她的白菜是最青最嫩的,她的蘋果葡萄是最水靈的,她的雞蛋是出了名的有營養,甚至有人說,從她那買去的雞,熬了湯能治病!其實我知道,顧客寧願繞遠路也要到姑姑這裏來,衝的是她的熱情誠實。

我去過小姨家,整個兒就像古典而標準的中式“藏經閣”。進門便見裝裱一新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再往前走幾步,李白、杜甫、王勃、李清照,挨個兒跟我打了招呼;打開臥室門,梭羅的那句“在瓦爾登湖上詩意地棲居”分外打眼。面對一屋子的書和姨父小聲的數落,小姨吐吐舌頭,調皮地說:“囡囡,別理他,小姨我就是愛書。”

我也去過姑姑家,青磚房,昏暗的燈光,姑姑忙裏忙外,絲毫不停歇,在她的廚房裏,鍋碗瓢盆恣意奏着打擊樂;在她的院子裏,雞鴨鵝豬快活地唱着合唱曲。見我來了,姑姑挺不好意思:“娃,俺家亂,你別介意,來來,隨便坐。”

我的小姨是所謂:“文學青年,”“十指不沾陽春水”,過着“文化人”的生活。

我的姑姑是別人眼中的“大老粗”,幹慣了粗重的活計,過着普通農婦的生活。

我一直試圖弄明白,這樣有着天壤之別的兩個人,在談及自己生活之時,眼中快活滿足甚至自豪的光彩爲何會如此相似?

小姨覺得她一直詩意地生活着,姑姑是不明白什麼叫詩意的,但在旁人——我看來,她也有詩意的生活。

或許因爲她們同在樂觀而向上地生活,在自己的領域做到最好,獲得了滿足。

也許因爲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詩,樂觀而充實便是詩意。

我的“雅人”小姨和“俗人”姑姑,同在一片藍天下詩意地棲居。

詩意離我們很近,我們活着,樂觀充實地活着,便可以宣告——

我正詩意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