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習俗》作文600字四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春節習俗》作文600字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春節習俗》作文600字四篇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篇1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非常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爲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然而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非常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然而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咱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爲重要的。這天晚上,咱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 ,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非常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然而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你知道這是描繪哪個傳統節日的嗎?

這個傳統節日有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當嚴寒將盡、新春快來的時候便跑下山來吃人。它異常兇猛,長着血盆大口,一口可以吞掉一個大人。人類非常害怕它,每到這時就會逃到深山去避難。可是村裏有位老爺爺卻並不逃跑,只見他在家門口貼紅紙、點明火,還把幹竹子一根接一根地丟進火堆裏燒,隨後火堆裏發出“劈劈啪啪”的爆裂聲。年跑下山正好聽到響聲,嚇得拔腿就往回跑了,然後再也不敢下山來了。就這樣,每當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貼紅春聯、放鞭炮,逐漸就演化成了現在的春節。

年夜飯。年夜飯一定是重頭戲,這天一家老小會集聚一堂,主婦們會一頭扎進廚房爲一大家子做上一桌“滿漢全席”來感謝長輩、犒勞老公、獎勵小孩。我們家裏的年夜飯是非十二個碗不可的,少了我爸絕對會嘮叨我媽“寒磣”。

守歲。年夜飯過後我們可以自由安排活動,喝茶、嗑瓜子、陪奶奶聊天、看春節聯歡晚會、看書、下……你樂意就行,但是最趣的是守歲,比誰扛得住,守得久得的紅包就更大,我每年信誓旦旦,每每又最早昏昏欲睡。

穿新衣戴新帽。這一天一定是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必須嶄新而又幹淨。

拜年。如果說大人們平時非常忙碌,像鐘錶上的發條不停奔忙的話,這幾天的他們似乎都特別清閒,每天悠哉悠哉,走街串巷、探親訪友,見面就說新年好,三句不離一起喝兩杯。我最喜歡跟着跑了,因爲我人小輩份也小,大人總免不了要給我發紅包,廣東的幾塊、幾十塊,湖南的幾百塊,回家拆紅包數錢是最快樂的事情。

春節的習俗還很多,因地而異,因人而樂趣無窮,你的春節一般怎麼過的呢?我很好奇天南地北的春節玩法喲。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篇3

春節是我國歷史已久的傳統節日,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分享快樂和幸福的節日,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正月七年級和元宵節爲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大部分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活動這天被人們視爲最吉祥的日子。

臘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爲中心。

通常在除夕的前幾天裏,人們都要以貼門神、貼對聯、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來祈福,裝點居所。當然少不了給壓歲錢了。壓歲錢通常是長輩發給晚輩,願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進步,身體健康。

正月七年級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爲“滿堂紅”。大年七年級的街道異常熱鬧,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從這一天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之間,我們就會走親訪友,給親人和朋友送去最真摯的祝福。

通過的週五的國際理解教育活動,我對春節這個傳統節日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對我們國家的名俗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讓我們一起徜徉在中國文化的世界裏,傾聽傳統的歌聲吧!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篇4

正月八年級到四奶奶家去包餃子。來到她家,我就聞到一股香味,到廚房一看,四奶奶正在做餃餡呢。餃餡做好了,四奶奶開始和麪,於是我們就開始動工了,我先開始在趕餃皮,媽媽說比賽看誰做得餃皮最圓。爲了把餃皮做圓一些,我的雙腿可沒有停下來過,不停地繞着餃皮轉,轉到這邊又轉到那邊,忙得不可開交,四奶奶笑着說我:“你看你那就像‘小牛子拜四方’樣!”四爺在一旁包餃子,我就開始“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了:“四爺,你看我這幾個餃皮趕得是不是很圓啊?”四爺說:“圓,很圓。可你這兩面都有面粉,我這餃子不好封口了啊。”後來,我就注意了,不讓兩面都有面粉,我又拿着一個問:“這個行不行啊,又圓而且只有一面有面粉的?”四奶奶就說:“恩,真棒!這個非常好!”爸爸和小叔兩個是最懶的了,兩個都呆在家裏玩電腦。四爺就拿了一個餃皮,把裏面包的全是辣椒粉,並與別的包法不一樣,說:“這個是給你爸的。”妹妹又包了兩個空的,說是給小叔的。餃子終於可以吃了,我們首先給了爸爸一碗,爸爸吃着說:“這餃子怎麼是空的?”後來爸爸又喊着辣,拿起杯子大口大口地喝着飲料。我就說爸爸:“你運氣真好,三個都被你你給碰上了。”後來,爸爸吃的時候特別小心,我們說沒了,可他不聽。。這真所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餃子是我最喜歡吃的,所以吃了一碗又一碗。後來,覺得肚子有點脹了,我說:“我覺得我好像吃的有50個了。”大家都笑了,四爺說:“50個沒有,至少到30個了。”這纔有過年的氣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