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鼓浪嶼的作文推薦

一九五八年秋的一天,我們縣各界共數千人在城郊一地名叫接官亭的公路兩旁,敲鑼打鼓地迎到了好幾大卡車的省城來我縣的下放幹部。他們,將與我縣人民共同生活,共同建設我們貧窮落後的山區縣。

關於鼓浪嶼的作文推薦

那時,我在縣城唯一的中學上學,我們學校也迎來了五個下放幹部,其中有三名教師:教物理的c老師,教化學的x老師和以後教我們班語文課的趙忠鼎老師。

c和x老師教高中部的課,聽高中部的同學們說教得很不錯,後來我們這邊遠山區縣的高中畢業同學,一下就十幾名考上了大學,還有兩名考上省城裏全國名牌大學之一的某大學原子能系便是證明。他們一畢業就入伍到西北搞原子彈去了,這是後話。

我這裏只談我的語文課趙忠鼎老師。趙老師個頭不高,戴着眼鏡,常帶微笑的、慈祥的面孔從沒生過氣。偶有調皮的同學不認真聽講,私下作其他事或小聲說話時,他也只是一面講着課,一邊走下講臺,走到那同學的旁邊站一下,繼續講着課,也真靈,這同學也立刻認真地聽起課來。

實在說,趙老師講課也確實沒幾個同學不認真聽的,他上語文課才幾個課時,就把大家吸引住了。記得在講杜甫的《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時,他告訴我們,古代的詩歌是譜有曲的,古人朗讀詩歌是唱出來的,接着他就把《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唱了一遍,曲調真美!同學們都聽入迷了,接下來,他纔開始講課文,大家都得聚精會神。後來講《石豪吏》時,他也這樣連唱帶講,這兩首詩我印象極深,現在還能全文背誦。我想我們那班的同學也都會背誦的,真的,會背誦的.。

講民間文學時,趙老師告訴我們,要善於從豐富的民歌中吸取營養,他給我們舉例、朗誦並講解了兩首農民創作的詩歌《我來了》和《拔秧》:

《我來了》中“天上沒有玉皇,地上沒有龍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龍王,喝令三山五嶺開道,我來了!”,把農民們那敢於戰天鬥地的英雄豪情,舒發得多麼淋漓盡致!

《拔秧》中“一塊秧田,一幅綠氈,姑娘們捲走綠氈,留下銀鏡一面。”,短短的二十幾個字,使你剎時在腦海中,生動地映出那拔秧姑娘們在水田中拔去水稻秧苗後、水田的水映出蘭蘭的天、朵朵的雲,映出拔秧姑娘們愉快而嬌婕身影的畫圖。

趙老師在給我們上《黨的好女兒向秀麗》時,他讀着課文,一會兒慷慨激昂,一會兒輕言細語,讀到向秀麗燒傷住院時,他流出了淚,聲音低沉,時而抽泣。他不時地取下眼鏡,用手巾擦去淚水,同學們也流淚了……全班寂靜得只聽見呼吸聲、抽泣聲……

以前視語文課如嚼蠟、以剛過60分的語文錄取分數線踏入中學的我,這才嚐到了語文課的甘甜。

一次作文,趙老師叫我們以下鄉幫助農民夏收、大戰紅五月的兩週經歷爲題,寫一篇作文,體裁不限,可以是詩,日記,散文等。我寫的是日記,寫了我割麥、挖地,手打了好幾個泡,泡破了好痛啊!我也寫了與社員們冒雨搶修山堰,管理區書記(即後來的生產大隊支部書記)要同學們回家避雨,同學都不願下戰場……我還寫了住在社員家樓上,半夜下樓小便,被主人家的狗咬了一口,我又嚇又痛,大聲地哭了起來……

第二週,作文講評課,趙老師拿起一本作文本,朗讀起來,也是一篇日記,我既熟習又陌生,記敘的事是我,可又比我的日記流暢多了,生動多了。趙老師在結束這篇作文講評時說:只有寫自己熟悉的、或自己經歷過的題材。才能寫出好的作文來。最後,他說,這日記是T同學寫的,我大吃一驚,真是我寫的?!作文本發下後我一看,趙老師用紅筆給我修改了好多、好多……而且寫了一個極長的鼓勵的批語……

我完全愛上了語文課。

三年困難後期,學校停辦,我離開了學校,踏上了艱辛的人生旅程,我再沒有見過趙老師。

在異地參加工作後,我很少回家鄉。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我與一箇中學語文老師談起趙老師,他說他在市教育學院進修學習時,見過趙老師,趙老師還給他們講過課,原來趙老師調到市教育學院了。

算起來,趙老師已是九十多歲的老人,願趙老師仍健在、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