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特色小吃作文錦集十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特色小吃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特色小吃作文錦集十篇

特色小吃作文 篇1

甜,是人們最鍾愛的味道,它令人愉悅開懷。在中國,甜食更幾乎是家家戶戶餐桌上、宴席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味道,因爲它象徵着幸福甜蜜,閤家美滿。在尋常家庭的一日三餐中,甜味,也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

在漳州,有一樣特別的小吃,吃過後,舌尖仍縈繞着絲絲甜意……

面煎粿,是所有“老漳州”從小吃到大的一種甜類面粿,外酥裏糯,香甜可口。但它的做法卻十分繁複。先將麪粉與清水一同攪拌,其間不能中斷,卻需朝一個方向,否則麪粉會結塊兒,口感就不會綿滑、黏稠。再加入蘇打水和霜糖糖漿,使麪漿發酵。第二步是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用木棒挑起發酵好的麪漿,撒入事先鋪好油的平底煎鍋上。麪漿一接觸到油,就化成一個個小面圓兒,“噠噠……”地跳起舞來,當面漿組成一大片面餅的時候,就蓋上鍋蓋,幾分鐘後再撒入花生米、芝麻、桂花露,稍等片刻,揭開鍋蓋,將一半面片蓋上,熱氣騰騰的面煎粿就出鍋嘍!這種面煎粿,外面有一層脆脆的“黃金甲”,而裏面則香糯可口,外皮的酥脆與內餡的甜糯在舌尖上共同碰撞。外皮的脆、內餡的糯,芝麻、花生的酥,桂花露的甜、醇香在口中激盪。當然,面煎粿也有鹹的,只是把其中的佐料換成香菇、胡椒……

漳州的面煎粿可是遠近聞名,而“阿國面煎粿”更是有口皆碑!這家店由一對夫妻共同經營,妻子負責切粿、裝盒與售賣,而丈夫則負責製作。雖只有小小的一家店,但店內秩序有條不紊,顧客們手中拿着錢排着長長的隊伍,伸長腦袋往店裏望,盼望着又一鍋粿的出鍋。買過的顧客有的拿去公園與其他老朋友喝茶,有的小孩忍不住就先吃一塊……漳州雖是個現代化城市,卻過得恬靜、舒適,悠然自得!就如這甜糯的食物,讓人舒服。

面煎粿,是激發人類味覺――甜的一樣民間小吃,它雖不比山珍海味,卻是每個食客心中那一股永久縈繞在心尖上的滋味……

特色小吃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湖北省襄陽市,在這裏最著名的小吃莫過於襄陽牛雜麪!

襄陽牛肉麪不比蘭州拉麪那般油膩,也沒有熱乾麪口感中的乾澀,有的是那種無以言表的獨特滋味,讓人回味悠長。

“來二兩牛肉麪,一碗黃酒”客人說道。

只見做面師傅拿着一個長長的竹篙勺,抓起一團麪條放入其中,在滾熱的麪湯中搖晃,約莫間隔半分鐘的樣子搖晃一次,不一會兒麪條就在滾燙的高湯中煮好了,麪條在師傅的手在空中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便盛入碗中,看上手法去極爲老練,這是在面中加入大塊牛肉和滷汁好的豆腐,用湯勺盛起一點點自制的油料在面上點上一個圈,均勻的灑落在面上,如果有愛吃蔥蒜、香菜或辣椒的顧客可以在面上加入一點作爲提鮮和點綴,就這樣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麪就做好了。

來吃牛肉麪的顧客每天都大擺長龍,有的老外更是慕名前來過早,吃完後連聲讚歎:Good!Good!

可是你們知道怎樣吃襄陽牛肉麪嗎?吃襄陽牛肉麪第一口是不可以喝湯的,只吃一點麪條,麪條由嘴入肚,這感覺好似一股暖流一樣,漸漸在身體內擴散開來,吃着吃着你的身上會出現細密密的汗珠,到這個時候纔可以喝湯,喝湯時切忌大口,只需細細的咪上一小口感覺是非常舒服的,再喝上幾口地道的襄陽黃酒,那滋味就更美妙了!初品襄陽黃酒,並沒有白酒般濃烈的酒勁,而且還略帶一絲微甜。

吃牛肉麪辣也辣的暢快、熱也熱的舒爽、享受也享受的美妙,這時候就該中場休息一下,去盡情的去回味它其中的滋味。

牛肉麪的滋味讓人回味,更讓每一位襄陽兒女爲之神往,久久不能忘懷,遠方的朋友們快來品嚐一下我們的襄陽牛肉麪吧!

特色小吃作文 篇3

不同的地方,風俗不同,吃的講究也不同。我們寶雞一帶自古嗜好酸、辣、香等“上勁”食品。於是,麪皮、臊子面、鍋盔便成了寶雞的三大地方風味特產。而其中的麪皮,每逢年節,更是家家必備,深受人們喜愛。

麪皮的製作並不複雜,原料只需麪粉、鹽、水、紗布、鑼即可,製作時先用水把面和成一個軟麪糰,然後一次次放水往外洗面筋,洗出來的麪筋蒸熟,切碎。洗出的白湯是做麪皮的原料,舀一勺放到鑼裏,在大火上蒸三分鐘,取出來就是麪皮,把麪皮和麪筋放碗裏,再放一些黃瓜絲、熟豆芽,放上調料即可。

寶雞麪皮的特點是薄、筋、光、酸、辣、香。首先是薄。用筷子夾起來,像紙一樣晶瑩剔透,顫顫悠悠不斷。其次是筋。放到嘴裏有嚼頭。第三是光。麪皮上像抹了一層油,入口覺得滑滑的,爽爽的。

吃麪皮時一定要配以特製的岐山醋。這種醋完全是用糧食做的,又酸又香,入口適中。再配上油潑辣子。這種辣子油是陝西的祕製,吃起來特別辣,但是每次還讓你想着吃它。再配上味精、醬油、蒜汁等調料,一碗精美的,色澤鮮紅的,香氣撲鼻的麪皮就調好了。看一眼就能使人饞涎欲滴,食慾大增。尤其是夏天,吃麪皮更是陝西人的最愛,吃一口那叫舒服啊!軟軟的、滑滑的、筋筋的、辣辣的、香香的,太醉人了。麪皮也可稱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思鄉面皮,許多原籍寶雞的海外遊子,在價值千金的家書中,想吃家鄉的麪皮。他們說,每當月圓之時,把酒賞月,吃上家鄉寄來的麪皮,細細品嚐,就能更加勾起對家鄉、對祖國的緬懷之情。

朋友,如果你有機會到寶雞來做客,千萬不要忘了品嚐着正宗的寶雞麪皮!

特色小吃作文 篇4

來到湖北,如果你是一個美食愛好者,就一定會選擇:“肉圓”。美味的肉圓,不管是蒸、是炸,都可以讓你食指大動!我會選擇“炸”的肉圓,比起蒸肉圓,炸肉圓的皮很Q,就像在吃超大版的粉圓。

如果你不能吃太油膩的食物,那就吃蒸肉圓吧!因爲炸肉圓是在油鍋裏浸泡,幫然比較油膩。但蒸肉圓是在蒸籠裏蒸,比起炸的較健康。

炸肉圓的料多實在,有鹹蛋黃、竹筍、很香的肉塊,連醬汁都有很多顏色可以選擇,包括綠色和紅色,淋在肉圓上很賞心悅目。如果配上一碗柴魚湯,簡直就是最完美的絕配。

在湖北也可以吃到很美味的.肉圓,武大肉圓、美記肉圓,都能讓我一次就能吃好幾十碗啦!這兩家都是炸的喔!最近我發現漢口夜市也有一家非常好吃的炸肉圓,歡迎大家揪團一起去拜訪炸肉圓,別遲疑,走吧!

特色小吃作文 篇5

新疆昌吉市回民小吃街聲名遠揚。它位於昌吉市人民公園東側,它以清真回民爲主。

小吃爲兩翼,兼容幷蓄,博採衆長。其中獲“中華名小吃”的有:歐表爾、麥克來、百味莊園等;獲“昌吉市名小吃”美譽的有:小林丸子湯、伊斯瑪烤肉涼麪、老朋友椒麻雞等。具有特色的名小吃品種達70多種。

進了回民小吃街的大門,會看到兩座一大一小的牌樓。再往前走,還能看到七層高35米的平安觀光塔,登上去能把回民小吃街全景盡收眼底。

觀光亭的右側有一隊駱駝,駱駝的雕塑栩栩如生,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呼喚遠方的同伴;有的低着頭,好像在吃草;還有的帶着它們的孩子,好像要去遠方。

回民小吃街的小吃,有羊羔肉、椒麻雞、小林丸子湯、大盤雞、胡辣羊蹄、油炸糕,在遠處,也能聞到一股香味,讓人垂涎三尺。

因爲小吃街有特色食品,所以迎來了許多遊客。有時間,你也要去回民小吃街,嘗一嘗回民小吃街的特色食品。

特色小吃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就是被譽爲“塞上米糧川”的河套平原,是一個美麗而又富饒的地方,這裏有許多特色食品,如:豬肉燴酸菜、炸油糕。而用精緻的河套雪花粉爲原料製作的家鄉特色小吃——釀皮,尤其深受人們喜愛。

走在大街小巷裏,老遠就會飄來一股濃濃的香味,那是釀皮特有的香味,吸引過往行人饞誕欲滴。連忙走進小店,買上一碗。再看碗裏的釀皮,更是讓你大飽眼福:均勻的白色條形釀皮上加上了色彩鮮豔的作料,有紅色的小柿子塊,辣椒紅,綠色的芹菜末兒、黃瓜絲、黃色的蘿蔔絲;黑色的芝麻粒等,一看就讓你食慾大發,真想飽飽的幹它一碗。

吃在嘴中,情不自禁地讚歎:真香、真爽、真是筋道!

這麼好吃的釀皮製作起來可不是件容易事。首先原料得選取我們家鄉特有的河套小麥,它很有精勁,把麪粉和成團後在水裏用手搓洗,洗成的麪糊在鋁製的圓形容器裏蒸幾分鐘後,一張面就成了。其次就是那湯的製作了。聽常賣釀皮的大妗說就那湯裏飄的油烹製就得有特別的方法呢,有的還是祖傳的呢。香不香,關鍵就在這裏。

我的家鄉特色小吃——釀皮,真是色香味俱全,而且也特別便宜,才五元,真是實惠。

瞧,我們小鎮上的釀皮店裏都擠滿了人,稍有點兒名氣的店鋪前竟然排起了長長地隊。就連臨街的小攤上都有人拿着碗站着吃的,顧不上說話;有的細嚼慢嚥,細細的品味着筋道的釀皮。就連那大酒店裏每桌都必備一盤釀皮。

快來我的家鄉做客吧,我會用最好吃的釀皮招待你。

特色小吃作文 篇7

朋友,如果你來到漢中,那麼,我現在就給你介紹一下我們漢中最美味的小吃有哪些。然後你就可以先嚐先享受了!漢中有四絕——麪皮,菜豆腐,核桃饃,麻辣雞。

麪皮有熱麪皮和涼麪皮之分。如果你來時正好是夏天,那麼最好選擇涼麪皮,讓你吃的涼爽而且還可以嚐嚐辣椒的滋味。讓你回味無窮。更不必擔心會上火之類的事了。看,服務員已經把你要的麪皮端上來了,最上面放的是麪皮,下面是一些搭配的小菜,這樣吃起來更有味。調味師已經按你的口味把調料調好放進了麪皮碗中,你只要攪拌一下就可以開吃了,也許你會感到好辣,也許你會感到酸中帶辣,也許你還會感到讓你胃口大開,對,這一切都是麪皮的誘人之處。不相就去試試!當然如果吃完最好是再加一碗菜豆腐,它讓你馬上感到清爽還帶有一絲絲酸味的稀飯,如果你感到吃多了油膩,那麼就選擇它吧,保證吃完你再去吃油膩也沒問題哦!

如果你麪皮吃的不過癮,那麼,現在就去吃寧強的麻辣雞。在陝西寧強,有一種獨具特色的風味涼盤,高檔的宴席少不了它;老百姓的餐桌上時常見到它;朋友來了一定要吃它;給人饋贈也常常選它。它就是鼎鼎大名、享譽西北的寧強地方風味小吃王家麻辣雞。王家麻辣雞又名王婆麻辣雞,20xx年以當今掌案人王素雲之名註冊商標,全稱是“王素雲麻辣雞”。

如果你還想再嚐嚐麪食之類的小吃,那麼就去吃寧強核桃饃吧。寧強縣傳統風味小吃“王記福興老號核桃燒餅”開業於(清)乾隆年間,多作貢品,其技藝代代相傳至今。基本製作工藝是,將麪粉蒸熟,加菜籽油拌勻,製成油麪;再取麪粉加入油麪、鹼面、醇面,用似開非開的熱水和勻,稍餳。把核桃仁在火上焙熟去皮加入精鹽搗碎,製成核桃泥。取面塊加核桃泥和勻,揪成劑子,用走棰(一空心圓木,在空心中插入小木棒,是擀制小面片的工具)。擀成長條,抹上核桃泥,捲成圓柱形,用刀順長切成兩塊,裏層向外卷圓,上下抹上核桃泥和菜籽油,用圓木棰從中間向下壓成凹形,放入三扇鏊(陝西用來烘烤餅的三層特製烘爐)底鏊中烘烤3分鐘,翻轉後再烤5分鐘,呈金黃色即成。其特點是:色澤金黃,油酥可口,久貯不變質。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核桃還具有壯腰補腎、潤腸通便的食療作用。

總之你會決無同樣的口味來替代的。當然來到漢中,除了小吃,當然也不要忘記了這也是旅遊的城市哦,如古棧道,小南海。拜將臺,華陽,……當然還有去看看桔鄉園——張騫的故鄉呀,人傑地靈呀,還有原生態的野生朱䴉呀。好了,我想我就先介紹些,如果你還有時間,那麼就多去了解一下漢中,它會讓你愛上它!!!

特色小吃作文 篇8

長沙是一個不夜城,在這裏,越到深夜越熱鬧。這麼熱鬧的城市怎麼能少得了小吃的存在呢?吃就數長沙人靈泛,長沙人一天不吃辣椒,就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可謂是無辣不歡。在長沙,小吃界的三大霸主分別是:臭豆腐,糖油粑粑和蔥油餅。

臭豆腐臭豆腐,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臭。外地人覺得一點也不好吃,還很臭。可我們長沙人偏偏相反,這臭豆腐,越臭越香。雖然它聞起來很臭,但吃起來卻很香,你會感受到越臭的臭豆腐越香。因爲它經過特製的滷水醃製,滷水也是臭的,所以泡出來就很臭。可那臭豆腐卻是外酥裏嫩,香氣四溢。咬一口,豆腐裏的汁水就流了出來。

糖油粑粑,一聽到糖這個字,就知道它一定是甜的。這是小朋友的最愛,也是我小時候喜歡吃的東西。想要吃到又香又糯的糖油粑粑,就要去長沙的火宮殿。那裏的糖油粑粑又大又滑,輕輕一咬,糯米在口中化開,粘粘的糯米中帶着外面那一層的糖油,又甜又糯。筷子功夫不好的人還夾不起來,因爲太滑了。

蔥油餅,它已經成爲了長沙人的早餐之一,濃濃的蔥香,在喝着解油膩的豆漿,簡直絕配。蔥油餅在包子鋪裏都有賣,只不過不同的店,味道也不一樣。最好吃的還是火宮殿的蔥油餅。剛炸出來的蔥油餅又香又脆,蔥油餅要吃熱的,熱的就是脆脆的,散發着濃濃的蔥香的。冷了就會變得軟塌塌。

這就是長沙,火辣辣的城市,香氣四溢的長沙,性格豪爽的長沙。小吃,已然成爲長沙一張獨特的名片。

特色小吃作文 篇9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今天要介紹的是我的家鄉福建的特色小吃――餛飩。

餛飩一上桌,就散發出誘人的香氣,讓人忍不住想要吃上一口。米黃色的湯水上漂浮着幾個小蔥花,像是綠色的寶石嵌在上面。輕輕用湯勺攪動一下,那幾個小蔥花隨着湯勺動起來,餛飩也跟着漂動,好一幅美景!不僅讓人賞心悅目,更讓人垂涎欲滴,時刻挑逗着你的味蕾。熱氣騰騰的餛飩香氣四溢,舀起一勺湯汁送入口中,頓時口齒留香;再看那晶瑩剔透的餛飩,輕輕咬上一口,爽滑鮮嫩,真叫人讚不絕口!

餛飩,不僅味道鮮美、樣子好看,做法也很簡單。在桌上放些麪粉,再加些水和鹼,揉成麪糰子,用小木棍不停地擀,直到皮兒薄得透明,再分成小方塊。最後,把皮兒放在手心上,放上一勺肉餡,折成一個三角形,餛飩就做好了。

聽奶奶說,餛飩也叫“雲吞”,它的由來還與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有關。據說在漢朝時,北方的匈奴兇殘,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百姓爲解心中仇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諧音“餛飩”。

我家鄉的特色小吃――餛飩,不僅能讓你填飽肚子,還很實惠,保證讓你流連忘返!

特色小吃作文 篇10

“蟹殼黃“又稱火爐餅,以上等精麪粉、淨肥膘肉、梅乾萊、芝麻、精鹽、菜油等手工分別製作皮、餡,經泡麪、揉麪、搓酥、摘坯、制皮、包餡、收口、擀餅、刷飴、撒麻、烘烤等10 餘道工序製成,其烘烤系在特製爐中進行,內燃木炭,將餅坯貼於爐的內壁,經烘烤、燜烘、及將爐火退淨後焙烤,前後在數小時而成。因經木炭火焙烤後,形如螃蟹背殼,色如蟹黃,故得此名。其燒餅層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有葉氏詞爲證:“薄如秋月,形似滿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

由於烘烤時間長,餅中水分大多蒸發,利於貯存,一旦受潮,烘烤後依然酥香如故。又因上白麪粉搓酥,使麪皮分層薄如紙,致烤制後酥鬆油潤而不膩。

這就是我的家鄉安徽黃山。那邊的特色小吃是黃山燒餅。黃山燒餅又名“蟹殼黃燒餅“、“救駕燒餅“,是徽州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