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曹操爲曹操正名作文

前言:之前讀《三國演義》,我最佩服的就是諸葛亮,最痛恨的就是曹操,但那是少時讀罷此書的感覺。現在,聽《百家講壇》,看三國正史,我開始在心底爲曹操喊冤,因此特做文一篇,爲曹操正名。

我說曹操爲曹操正名作文

受宋代朱熹等人的影響,再波及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我們中國歷史的三國時代中,曹操好似成了一個最奸之人,而劉備則是最仁之人、諸葛亮是最智之人。

要我說,曹操不奸,他“雄”;劉備有仁,卻也有“假”;諸葛亮有智,卻更有“奸”。

在這裏,我先說曹操。

曹操被世人罵爲“奸雄”,無非是因爲他在躲避董卓追殺、錯殺呂伯奢一家後所說的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甭教天下人負我”的“千古絕唱”。其實呢,看過正史的人都知道,曹操的.原話應該是“寧我負人,甭人負我”。羅貫中以原話進行改動,加上了兩個“教”和兩個“天下”。“教”,改動不大;但擅自加上一個“天下”,句意可就全變了。如果我們細細品析“寧我負人,甭人負我”這句話,就不難發現:曹操身處此境、所說此話,是有一種自我安慰的意思在裏面——“人都被我給殺了,人死不能復生,我又有什麼辦法呢”?而更難得可貴的是,曹操在錯殺了呂伯奢一家後,敢於說出這句話——這叫什麼?敢作敢當!他敢。我們想想,如果換成是劉備,他一定會一邊掩面大哭,一邊哀號自己的過錯——爲的,不就是在時人世人眼裏留下個“仁”的印象?反之,羅貫中擅自改動後的語句,則好像顯示着曹操是故意殺人的——這種行爲,不說他奸都怪呢!

曹操有一大特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想當初官渡之戰,袁紹帳下的許攸給袁紹獻計,袁紹不聽;於是許攸離開袁紹、投奔曹操。曹操當時是“跣足而出”——也就是光着腳迎接。在當時,“跣足”有兩種含義:一,聽到許攸到來,高興地來不及穿鞋子;二,表示尊重。曹操不僅是表面上的“跣足”,他不疑許攸,所以當許攸提出火燒烏巢時,曹操沒有猶豫就立即行動。在現在人看來,他太不謹慎了;實則非矣。曹操火燒烏巢,顯示出了他對許攸的信任,並且“用人不疑”;而他用人不疑,也是有根據的:當時袁曹對壘,袁紹是佔上風的,而曹操的糧草已所剩無幾。這時候,袁紹只要與曹操硬抗,就一定會取得勝利,根本不需要用任何的計策;曹操正是認準了這一點,料定許攸來投並不是袁紹派來的間諜——因爲袁紹已經不需要間諜了;所以,曹操毫不猶豫地接納了許攸,並且採納了他的計謀。就這樣,曹操以他博大的胸懷、睿智的分析,得到了北方的統一。

曹操是禮賢下士的。昔日劉備的“三顧茅廬請諸葛”留下了千古美名;其實,早在劉備之前,曹操就曾“三顧茅廬”過,不過他請的是荀彧 ,而且他比劉備更用心。第一次,天氣寒冷,荀彧不在家,曹操恭立門前等了好幾個時辰,猜想荀彧 今日不會回家,這才怏怏而歸;劉備請諸葛,第一次也是未遇本人,直接扭頭就走。第二次,天降大雪,荀彧又不在家,曹操恭立門前又等了足足兩個小時,才遺憾而去;劉備請諸葛,第二次也是未遇本人,還是直接就走。第三次,清明節這天,曹操料定荀彧會去掃墓,早早地在那裏等候,這才見到了荀彧。荀彧故意說自己患有腿疾,行走困難,曹操二話不說直接就揹着荀彧走出了墓地;第三次,劉備請諸葛,得知諸葛亮在休息後,纔在門前站了一會兒,最後又以“哭”騙來了諸葛亮。要我看,劉備請諸葛遠沒有曹操請荀彧精彩。

曹操是絕對的實力派,他本心喜歡安逸,因無奈而步入政壇,竟順利統一了北方;曹操又是豪爽的,他疑人不用,用人則必不疑,他敢做敢當,他打仗要麼大勝要麼全敗;曹操還是全能的,需要打仗,他就會變成將帥;需要行政,他就會變成政治家;需要賦詩填詞,他又會變成文學家,才華橫溢!

很多方面,我都會以曹操爲榜樣的!